第22章 ☆22.第22章

第22章

光是聽郁夫轉述還不夠,江觀潮在感到啼笑皆非的同時說:“竹簡可否借我一觀?”

在坦率寫下囊中羞澀的近況時,劉徹就堅信江觀潮一定會想看這封信件,所以他在信的尾端留下了公事公辦的囑咐,言說若高人需要,信可給看。

郁夫上下觀之,認為信中尚未提甚機密,就利索将其交給江觀潮。

劉徹的毛筆字是很漂亮的,筆龍走蛇,俊秀非常,不很精致,然撇捺間大開大合,很有番開闊的氣度。江觀潮以前對字如其人的說法将信将疑,現代人習慣使用電腦手機打字,不少人常年少提筆,字寫得跟狗爬一樣,看到劉徹的字,卻有點相信那說法。

信內容和郁夫說得相同,江觀潮倒是有點驚訝于劉徹較為謙虛的語氣,漢武帝身上的正面評價與負面評價一樣多,雄才大略的背面是窮兵黩武唯我獨尊不聽勸告。

“聞說高人願賣方子,玉露瓊漿在河東一帶很是流行,不知能否賣諸如此類的方子予朝廷……”語氣倒是跟先頭求方的丘三郎郭七郎并無甚區別。劉豬故意沒提蒸餅,知道蒸餅是江觀潮提出的人很少,他不願意留下破綻。

“江郎你看如何?”

江觀潮拿着竹簡看了半天,似笑非笑,這皇帝,是把他當作印鈔機了?

但他又很百思不得其解,總覺得劉徹的信件與他的請求中透着一股詭異的熟悉感,否則各郡縣舉孝廉的官員如此之多,何苦找到他山野之人的頭上?莫不成在皇帝心中他拿出的法子更值得相信?

短短幾秒鐘,江觀潮腦海中過了數個想法:“待我再想想吧。”他說,“便是掙錢的法子也不是一時半會兒能想出來的。”

“那是當然。”郁夫很理解。

……

“喵~”只聽見一聲嬌媚的喵叫,兩只柔軟的前爪輕盈地落在地上,大漢密探橘豬豬終于重出江湖!

對全力準備馬邑之圍的劉徹來說,每一天時間都非常寶貴,他幾乎找不到“生病”的空檔。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劉徹凡事喜親力親為,更喜出宮巡游,但在戰備時期前往激戰之地卻非智之舉,他對馬邑近況的了解皆是從一封封信件中得知的。

Advertisement

無法把萬事掌握在手中的感覺讓他很不舒服,劉徹給自己找了無數個理由,終于決定稱病一回。

此次落點在寺門附近,他邁着輕盈的貓步,一躍上牆頭。順着黃土堆砌而成的矮牆環繞馬邑城一圈,不出所料看見街上無太多行走的壯年郎君,看來征兵确實很順利。

橘豬微微颔首,怡然自得。

下一站是江觀潮家,走近時,貓耳朵煽動:零散的腳步聲、年輕女人、老婦、小孩兒,各種人從他屋子裏出來……劉豬還挺奇怪的,江觀潮又在鼓搗甚?

……

從郁夫那回來後,江觀潮想了幾天,終于找到了合适的掙錢法子。他倒是沒有懷疑過要不要幫劉徹,江觀潮本人是支持漢軍隊打匈奴的,再加上他知道後來劉徹為了斂財搞出來一系列與民争利到喪心病狂的法案,比如說鹽鐵官營之類的。現在私鹽和私鐵的價格都比較低,不會成為百姓生活的負擔,如果拉高了基礎生活成本,那人民的生活質量一定會下降。

就算是為了防止漢武帝過分斂財,幫他找條開源節流的路子都是很好的。

而且江觀潮手上有不少技術,是不适合走農村包圍城市路線的,反而又中央往地方推更好。

他對比了半天後,覺得造紙術非常符合劉徹的需求。

但跟神臂弩不一樣,江觀潮本人對造紙術并沒有很深厚的了解,他淺薄的認知還來自于小侄子的課外活動。

他所在的省份是紙之鄉,造紙術更早早申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産,為了弘揚和保護當地文化,學校安排小學生到郊外的造紙廠參觀。江觀潮記得很清楚,參觀活動放在周末,要求家長陪同,他姐姐姐夫恰好有事,就由他去了,也因此對手工做紙有基礎了。

……

陸魯班是來給江觀潮送原料的,她送來的是桑麻,此物不僅可以造紙,也可以織布:“江郎欲做何物,是弓還是弩?”

“都不是。”江觀潮組織措辭,“我想做種可以用作書寫的物件。”

“書寫?”陸魯班奇怪,“有竹簡不就行了?”

“竹簡太重,也不方便随身攜帶。”當年商鞅帶商君書入秦,就是拖了整整一車的竹簡,但若用紙些商君書,只要幾頁就夠了。

“我要做的東西比布帛更加輕盈,更加适合寫字,并且造價更低。”

陸魯班依舊不明白江觀潮想做什麽,她只虛虛認識幾字,也不知紙的誕生會引發怎樣的變革,但這并不妨礙她幫忙江觀潮幾個小忙。

造紙的原材料是什麽?造紙的祖宗,東漢蔡倫用舊麻布、破漁網造紙,造價比竹簡或帛便宜很多倍。無論是麻布也好漁網也好,其根本都是植物纖維。江觀潮勉力回憶當年看過的原材料,好像有麻、椴、菊花樹、楮、桑、構、藤、雁皮樹之類的?

說是記得大致材料是什麽,但江觀潮本人卻辨認不出什麽是雁皮樹什麽是椴,上回他見到陸魯班時就順便提了一嘴,讓村寨的小孩兒看看附近有沒有此類植物,要是有的話就采來給他,他也會給出相應的報酬。

哪裏知道不僅是村寨中的小孩兒發力,就算是老妪婦女也跟着采摘,各種植物按照種類堆放在院中,一座座小山拔地而起。

除了植物纖維以外,想要造紙還有一物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生石灰。生石灰的有效成分是氧化鈣,和水反應後形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可以和植物纖維中的木素反應,使纖維分離出來。

江觀潮先頭還有點擔心,能不能找到大批量石灰,在他印象中窯制石灰是很久以後的事,現在應該只有天然石灰,還好他打聽到,漢代人有往墓穴上撒石灰的手段,所以無論是在哪個城市都專門有腳夫從石山下挑擔來城裏賣石灰。

他直接找腳夫買了大量石灰,那買賣人掙了錢很高興,看向江觀潮的眼神卻帶着說不出的詭異,正常人家葬禮拿半擔子石灰最多,郎君年紀輕輕家裏得死了多少人才要這麽多石灰啊!

收集好原材料後進行的就是大量枯燥并且重複的實驗,大致的造紙順序他回憶起來,無非就是泡料、煮料、洗料、曬白、打料、撈紙、榨幹、焙紙,步驟并不是很多,實際操作起來卻很不好搞,怎麽泡,要泡多久,煮的溫度等等,都拿不準。

磕磕絆絆折騰了小半個月後,江觀潮終于做出了第一張還能看的黃紙。

黃紙依舊存在很多問題,質地不均勻,比早幾十年擦屁股的草紙還來得粗糙,寫毛筆字還會暈,總之問題一大堆。

來送樹皮的小孩兒卻很稀罕,個子最高的陸十郎洗好手在陽光下曬幹,再用兩根手指頭小心翼翼地把黃紙捏起來打量。其他小孩兒都不敢湊近了看,深怕身上的灰塵污染了紙。

在他們心中無論江觀潮做出什麽,都是很高明的。

江觀潮說:“不用太在乎那個,你們随便玩就是。”他說。“那張紙做得很不好,而且一批可以做很多。”他這麽說了,小孩們稍微放松了一點,但也不知道怎麽玩紙。

這些村裏的孩子都是不識字的。

黃紙方方正正的,江觀潮拿回去,折了一只紙飛機,小孩兒都聚精會神地看着,眼睛睜得很大。

“哇——”

“江郎,這是甚?”

江觀潮笑了一下說:“等等,你們看。”說着把紙飛機往前一送,輕薄的翅膀承載着風,搖搖晃晃向前飛了好遠。

陸十郎再也按捺不住,率先帶頭跑出去,剩下年紀小的緊随其後,像是一群遷徙的土撥鼠。

“就像鳥一樣!”

“江郎如何做的?”

江觀潮指了一下紙飛機的飛機翅說:“這是翅膀。”

“所以這是鳥?”

“也不是。”

他說:“你們知道魯班嗎?”

“可是陸三娘?”

“不,是機械大師魯班。”

陸十郎說:“知道!”

“魯班曾經用竹子仿照鳥的外形構建框架,做成竹鳶,在風大之後此物能夠順風飛向上天。”魯班做的也是風筝的起源。

“此物的道理也是一樣,仿造鳥的結構,故而可以飛一段路。”

“原來如此。”

江觀潮看他們一個個都無比寶貝紙飛機說:“再等等,我再做一批紙出來,然後教你們疊紙飛機。”

……

劉徹貓來的時候,江觀潮做紙的技術又更進一步了,在掌握了技巧之後,他做的紙張一次比一次好,現在在紙上寫毛筆字已經不會暈染了。

橘豬靜靜地蹲坐在牆頭,靈巧地将自己藏身在江觀潮看不見的地方,等來送材料的人離開後,看他從頭開始,新做了一批紙。

他從頭到尾好奇地看,和其他人一樣,劉徹根本不知道江觀潮想要做什麽。

他看見鏟屎官拿了一批前兩天裁好的黃紙往院落裏走。

劉豬邁着小胖腿跟了進去,發現江觀潮進了茅房。

進茅房做什麽?

從茅廁出來之後,江觀潮神清氣爽,又拿了一沓新的紙,這回他去的地方又不同了,竟然坐到了被他稱為“椅子”的器物上,研磨墨水,開始寫字。

劉豬:!!!

這、這是……

毛筆尖蘸滿了墨水,柔軟的毛被剃成細細尖尖的一束,江觀潮的毛筆字能用拙劣來形容,但勝在容易辨認,劉豬的肥臉擠在窗子上,被木頭栅欄壓出了一道一道的痕跡,剩下的肉恨不得鑲嵌在窗縫隙中。

貓的眼睛瞪得老大,摒棄了沉重的竹簡,紙無論是吸水性也好重量也好都強出了一大截,他甚至覺得此物的外形都很好看,風雅非常,那些世家大族,各地豪強是一定會喜歡此物的,就連他僅僅看一眼,都要被紙給折服了!

莫非這就是江觀潮要賣給朕的方子?!

不管多少錢都要買啊!

————

橘豬日記:所以為什麽要拿它去茅廁?在茅廁寫字嗎??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