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第五十八章

在這場雪災中, 幾方勢力在暗地裏互相較勁,各顯神通。

周王府的豐裕行一直在赈濟,殷貴妃在宮中主動削減用度, 捐錢捐銀。

一大早,許梨花從外面進屋,打了幾個冷戰, 哈着手道:“老大,小的剛才走出巷子瞧了瞧,周圍的雪都清理得七七八八, 行人多了起來呢。”

行人多起來代表着生機,文素素說了聲這是好事,許梨花卻道:“小的見到搭了許多棚子, 用油布撐起來,棚子裏還備有炭盆香藥湯。皇城司的兵将, 巡城的差役累了, 都可以去坐着取暖, 吃上一碗香藥湯。”

文素素将手上闵大儒的書放下,咦了聲,“這同樣是好事啊。”

許梨花神色得意起來,她終于也能像瘦猴子一樣, 看事情看到重點。她的話, 馬上引起了文素素的注意。

許梨花收到文素素示意繼續的眼神, 忙掩下高興,道:“小的打聽了一下,是秦王府出面所搭, 聽說搭的是什麽百姓的錦繡之道。”

文素素眉毛揚了揚,收拾了筆墨, 道:“我且出去瞧瞧。”

瘦猴子前去取做好的皮襖,問川前去了衛國公府,許梨花忙去喚何三貴備車。

騾車駛出烏衣巷,沿着朱雀大街轉了一圈。一路上,文素素見到了好些帳篷。

帳篷分散在不起眼,不礙事的角落。錦繡布莊的徽記,亦貼在帳篷上。不張揚,也不算太隐蔽,只要稍微留意便能看到。

皇城司同府衙的官吏,不時進出帳篷,香藥湯的氣息飄散在空中。

有衣着褴褛的百姓好奇走近,便被人客氣驅散開了。

“這是官吏們歇腳之處。”“你要避寒,請自行前往濟慈院。”

态度倒好,就是秦王府這條“錦繡之道”,壓根與平民百姓無關。

Advertisement

文素素看了一會,便回了烏衣巷。進了屋,問川也回來了,他一身寒意,看上去神色緊張,道:“娘子,邸報與小報你可曾都看了?”

往日的舊報,文素素基本已經看過了,今朝的新報,瘦猴子還未買回來。

“可是出了什麽事?”文素素微皺着眉頭問道。

問川忙道:“我拿了幾份最新的邸報與小報,娘子你瞧瞧看。”

文素素接過看了起來,問川仔細盯着她,見她只在起初嘴角微微上揚,很快就歸于了平靜。

問川焦灼的心情,不由自主就跟着平複了下來。

文素素看完後,放下手上的報,看向問川道:“是你急,還是誰急了?”

問川讪笑了下,道:“溫先生回了國公府。溫先生說,這些時日王爺很是辛苦,身子剛愈,在天寒地凍中到處奔波,忙着赈災。這些報上歌頌的功績,卻從沒提到王爺,要是他得知了,還不得盛怒。”

報上寫得花團錦簇的文章,一筆帶過百姓遭受災害的苦難,一成贊頌救災的小吏,四成贊頌救災的官員,五成則是聖上的體恤民情與愛民如子。

齊重淵算得上是救災的官員,文章裏面對他只字不提。殷知晦卻在兩篇文章中,一篇市井八卦中出現過。

至于相爺沈士庵,皇城司一衆官員,報上當然不吝誇贊。甚至連着其他并未直接參與的官員,也被拐彎抹角誇了一通。

齊重淵雖說沒什麽用處,但他至少在寒風中奔波,到頭來沒得到一句好,以他的性情,的确會暴跳如雷。

文素素哦了聲,問道:“秦王府那邊的舉動,你可知道了?”

問川點了下頭,道:“我先前還在同溫先生說,秦王府這次真是大方。如今的炭可不便宜,我進去了一間帳篷瞧了下,裏面燒得暖呼呼,再吃一碗熱騰騰,可口的香藥湯,誰不念一句秦王府的好。這件事,溫先生不敢做主,已經傳了急信給七少爺與王爺。”

被官吏誇贊跟被百姓誇贊,完全是兩碼事。秦王府與福王府想到了一處去,都摒棄了民意民心,要的是官員官吏的支持。

報上的文章,邸報上中規中矩,小報就比較直白了,甚至還編成了戲文贊揚。

就算再露骨,令人起雞皮疙瘩的誇贊,總比罵名強。

最重要的一點是,這些誇贊都留下了墨跡,後人也難辨真假,根據留下的只字片語來整理,說不定還會在史上留下清名。

而秦王府,則是給了官吏們實實在在,摸得到的好處。

這群官吏,來自于皇城司,皇城司鎮守京城。

文素素不禁微笑起來,道:“我就說,秦王妃與福王妃還有後手,她們在處于下風的局勢下,落棋非常漂亮,幾乎快要扳回一城。”

問川愣住,着急了起來,道:“溫先生也是這般說,對秦王妃與福王府佩服得五體投地,一個勁念叨她們是懷才不遇,明珠蒙塵。溫先聲不敢小瞧此事,已經出去打聽了,看外面會是何種反應。”

這時,瘦猴子與何三貴一起走了進來,瘦猴子帶回了做好的皮襖,何三貴則道:“娘子,王妃差羅嬷嬷來了。”

問川不由得更加焦急,道:“王妃那邊估計也知曉了。”

文素素道:“沒事,你們先下去吧,将羅嬷嬷請進來,看她有什麽事情。”

他們三人退了出去,許梨花趕緊去将羅嬷嬷迎了進來。

文素素招呼曲膝見禮的羅嬷嬷,“坐吧,不用客氣。”

許梨花上了茶便退了下去,羅嬷嬷神色看上去不大好,眼袋深懸,她端起茶吃了半盞,緩過一口氣,道:“娘子,王妃差我來問一聲,娘子可看到了秦王府與福王府的動作?”

文素素颔首道:“剛剛知道了。”

羅嬷嬷呼出了口氣,晦澀地道:“瑞哥兒福姐兒筕姐兒都還病着,瑞哥兒福姐兒已經好些了,只筕姐兒病情愈發嚴重。筕姐兒是李側妃所出,比福姐兒大五個月。王爺最疼孩子,要是筕姐兒有個三長兩短,便是王妃的不是,她這個當家主母沒管好後宅。”

三個孩子一起生病,偏生只有筕姐兒出事。齊重淵不是講道理之人,周王妃的确難做。

羅嬷嬷都毫不避諱說了,看來筕姐兒的事很是嚴重。

文素素問道:“這般大的事,王妃可有禀報王爺?”

羅嬷嬷道:“王爺在外當差,辦的是大事。要是将這些事情禀報給他,只怕他更會生氣,怪罪王妃無能。”

文素素沉吟了下,道:“王爺在外當完差回到王府,突然得知筕姐兒之事,王爺會作何反應,我無從得知。王妃倒是可以考量一二,可要将筕姐兒之事告訴王爺。”

羅嬷嬷怔了怔,“多謝娘子,我回去再同王妃說。李側妃性情軟,筕姐兒病了,她只知道哭哭啼啼。王妃日夜守着筕姐兒,累得都快跟着病了,實在走不開,分不開神管外面的事情。貴妃娘娘在宮裏,始終是不方便,吩咐我來同娘子說一聲,娘子聰慧,拜托娘子多看顧着些外面。”

文素素道好,“你回去同王妃說一聲,我這邊能做的,只會盡力。”

羅嬷嬷趕緊道:“有勞娘子了。府裏的事情多,我先回去了。”

許梨花将羅嬷嬷送到了門外,問川他們見她離開,趕忙一起進了屋。

文素素簡明扼要說了羅嬷嬷的來意,瘦猴子與何三貴并沒反應,問川卻神色凝重:“王爺的确疼愛孩子,要是筕姐兒出事,他的确會怪罪到王妃頭上去。”

瘦猴子呵呵,“稚童身子本來就弱,長大難,夭折的比比皆是。王爺再不講理,也不能怪到王妃頭上去。筕姐兒既不是王妃自己的骨肉,王妃也并非神仙。王爺真疼孩子,不如将他叫回來,讓他自己去看顧,自己去醫治!”

問川無語瞥着瘦猴子,“你休要胡說,唉,世家大族的規矩如此,當家主母得管着後宅t,要是出了事,就是當家主母的不是。你不懂,我與你說不清楚。”

瘦猴子不服氣瞥了回去,“說到底,就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問川懊惱道:“世俗規矩如此,要是王府都不帶頭遵守,天下豈不是會大亂了?王府至少在明面上,得尊着這些規矩!王爺要還是因為這點跟王妃計較,至少沒太出格。”

許梨花插嘴幫助瘦猴子:“那問川你說,王妃要做到何種地步,才算是做好了當家主母,管好了王爺的側妃,其他兒女們?”

問川光棍地道:“我又不是當家主母,我怎地知道?不過,我聽府裏那位老夫人說過一次,她也不是公開說,反正就是這麽個意思。她說吧,做女人反正就這樣,雖都長着眼睛鼻子,從誰的肚皮裏出來,差別大了去。沒開眼投好胎的,要不老實認命,要不就去搶去争。別既不認命,争又拉不下臉面。面子裏子都要,公主皇後都不敢這麽想。老夫人就是指周王妃,連貴妃娘娘也一并編排了進去。”

文素素只聽得眉毛擡了下,沒有理會幾人的争吵,問道:“瘦猴子,高小丫那邊情形如何?”

瘦猴子忙道:“老大,我去的時候,正好遇到了高士甫從高小丫院子出來。我看他印堂發黑......”

文素素擡眼看了過去,瘦猴子舌頭打了個轉,聲音一下弱了下去。問川好不容易才沒笑出聲,只有他老大,能制止住他的打胡亂說。

瘦猴子老老實實道:“高士甫臉色很不好,一言不發上了馬車離開。嘿嘿,老大,高士甫将全部身家都拿出來了,他還有小厮車夫馬車。”

這些都是福王妃的手筆,文素素并不感到意外。

瘦猴子道:“我只在門口等着,是高小丫那個婆子将襖子拿出來交給了我,婆子還多說了幾句話,說是如果覺着做得好,以後不拘衣衫帕子,都可以送去給做。高小丫得閑了,能做得快一些。”

問川頓了下,道:“看來高小丫以前寫信抄書的活,現在都沒了。”

文素素說是,“高小丫沒有跟着高士甫離開,還想繼續靠着自己的手藝過活,兄妹之間的關系,永遠回不去了。”

“梨花,以後有忙不過來的針線活計,都送去給高小丫做吧。”文素素對許梨花叮囑了句。

許梨花大聲應了,“喝人血吃人肉,命都沒了一條。到頭來,高士甫還要假惺惺讓人念着他的好,呸!”

文素素道:“小報上那些文章,在我看來,寫得很是不錯,至少比闵大儒的淺顯易懂。淺顯易懂容易,能寫得生動,讓人津津樂道,卻不容易了。讀書人寫這些文章尤為不易,他們寫慣了科舉考試策論文章,遣詞用句經常會什麽推敲,就難免落入掉書袋裏。這次的文章中,我至少沒看出來這些,高士甫很是賣力。”

問川聽得頻頻點頭,“溫先生也這麽說。闵大儒的事情,我同溫先生提了一句,他說闵大儒書讀得多,涉獵甚廣。書讀多了,就喜歡另辟蹊徑,走與前人不同的路。書中文章中,才會出現那般多生僻,晦澀難懂的字句。闵大儒肯定寫不出來小報上的文章,他就是絞盡腦汁,也會寫得四不像。”

解決豐裕行前鬧事的人,徐五與高士甫一并倒黴,出手對付秦王府與福王府,只是文素素的随手為之。

文素素挖的大坑,還在後面,現在她亦會暫且留着闵大儒。

“他們這麽賣力,就給他們捧捧場,加份熱鬧。”

文素素對問川道:“你會不會寫戲文?”

問川睜大眼,頭搖得飛快,“我不會,我不喜讀書寫文章。溫先生肯定會,溫先生最喜歡去瓦子裏聽戲。”

瘦猴子緊跟着補充道:“是瓦子的花樓裏聽戲。”

問川瞪他,文素素唔了聲,“這樣甚好,戲文可比小報文章還好看,流傳更廣更快。”

幾人不明所以,一起看向了文素素。

文素素輕快地道:“我們來寫一出分豬肉的戲,保管有意思!”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