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第七十二章
周王府的鋪子共計十三間, 分別是藥鋪兩間,食鋪三間,銀樓兩間, 古玩鋪一間,當鋪一間,繡莊兩間, 書齋一間。每間鋪子有掌櫃一名,賬房兩名,夥計若幹。
莊子在京城以及京畿一帶, 土地共計一萬三千畝,其中五處修建了別莊,除了佃戶, 莊頭帶門下仆從近千人。王府食用的各種飛禽,魚蝦, 菜蔬, 柴米, 果子,乳品,各式的幹貨等等,皆出自各處莊子。
鋪子基本是虧損狀态, 莊子除了上繳的貨物, 産出的糧食變賣後, 繳納的錢財也幾近于無。
文素素看完賬本,揉了揉酸澀的眼睛,站起身踱着步。
許梨花掀簾進來, 手上抱着一盆水仙,看到在屋中央走動的文素素, 笑道:“老大忙完了?這盆水仙養得好,快開花了,是喜雨送了過來,說是估計老大喜歡,讓小的放進來。”
水仙養得的确好,綠幽幽,頂已經花苞待放,配着瓷白的圓肚盆,清水中放着鴿子蛋大小,光滑圓潤的鵝卵石,生機勃勃。
文素素端詳着水仙,問道:“喜雨來過了?”
許梨花擺弄着水仙,道:“喜雨忙,放下水仙就走了,說是越到年節時,他們就越忙,除了七少爺公事纏身,府裏還有一攤子事,過年鋪子莊子要交賬,送禮收禮,他們都走不開。”
今年鋪子莊子的收成,都已經交到了王府裏。現在留給文素素的,是一地雞毛。
許梨花見文素素在屋內走動,神色專注,不敢打擾,正準備退出去,聽到她說道:“你讓老孫準備下車,我們出去一趟。”
許梨花忙應下出去備車,文素素披着風帽走了出來,道:“先去廣濟堂。”
廣濟堂裏烏衣巷不遠,馬車過去約莫一盞茶的功夫。文素素也沒下車,讓老孫放緩了車速,看着鋪子裏進進出出的人。
與其他藥鋪差不多,鋪子裏有一個坐堂的大夫,旁邊則是藥櫃,夥計與藥童負責收單抓藥。
興許是冬日,藥鋪兼賣香藥,冬日嚴寒,生病的人較多,大齊人喜歡香藥,藥鋪買賣看上去似乎不好不壞。
京城的鋪子,最貴的莫過于朱雀大街。廣濟堂離朱雀大街只隔着兩條巷子,不算是最貴,卻也不算便宜。
廣濟堂一帶住着皆非富即貴,如果只賣名貴的香藥以及補品,買賣興許會好一些。
如果加上坐堂大夫,兼賣其他藥材,首先大夫的醫術必須高超,能入得了周圍達官貴人的眼。
但是達官貴人,只要有門道者,都會請太醫治病。從進出廣濟堂看病的穿戴來看,除了極少數的布衣,其餘便都稱得上衣着光鮮,應當是各府得臉的管事。
廣濟堂去年一年的利,共得五十三兩。
文素素看了一會,便離開了,去了順道的銀樓。
銀樓在朱雀大街西邊,是王府地段最好的一間鋪子。朱雀大街上,共有五間銀樓,周王府的銀樓買些金銀頭面,并不起眼。
文素素同樣沒進去,只在車上看了一陣。銀樓裏門可羅雀,夥計三三兩兩站在那裏,看上去懶洋洋,無精打采。
接下來,文素素又去了別的鋪子。趕在食鋪用了午飯,直到天黑才回了烏衣巷。
一天下來,文素素心裏大致有了數。
王府的鋪子,統一來說,排場都過大。二是局部不合理,比如食鋪開在小官吏所住的一帶,食鋪裏的菜,好些都是山珍海味,價錢虛高,飯菜的口味,只能算作普通。
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主要在于,這些鋪子的掌櫃,都是從聖上賜給周王府時,就在裏面做事了。
功勞苦勞且先不提,他們能做掌櫃,肯定有自己的過人之處。
對于鋪子的現狀,他們從來只叫苦,究竟是中飽私囊,還是得過且過,文素素無從得知,也沒精力與分辨。
莊子太多,彼此之間離得有些距離,至少要近大半個月才跑得完,文素素就不打算去了。
翌日,文素素差許梨花去王府找羅嬷嬷:“你就說我去各間鋪子走了一趟,沒進去,只在外面看了幾眼。問一聲王妃,各間鋪子莊子的掌櫃,莊頭,王妃何時會再見他們。”
許梨花前去了王府,很快便回來了,兩眼放光,興奮地道:“老大,王府真是氣派啊!王妃見小的院子,比我們住的整個宅子都大!”
文素素好笑地道:“你想住王府?”
許梨花馬上斬釘截鐵地道:“不想。王府大,規矩也大。小的進去,連走路都快不會了。要經過一道道通傳,轉來轉去,經過好幾道門,比起上次進宮,也快差不離了。”
文素素道:“見到羅嬷嬷了?”
許梨花點頭,“不僅見到了羅嬷嬷,小的還見到了王妃。王妃聽完後,對小的說,鋪子莊子都交了賬,鋪子還好,莊子裏的莊頭離得遠,叫來一次也不容易,不如待年後,再傳話将他們喚來,見見老大。”
文素素哦了聲,沒再說話,收拾起了賬本,問道:“你的嫁衣繡得如何了?”
何三貴在皇城司當差忙,兩人的親事定在了來年九月。成親後,何三貴仍然要回到皇城司去當差,許梨花還是住在烏衣巷,文素素将西邊的小跨院,給了他們居住。
起初許梨花想着她的身份,想随便辦桌酒,請問川瘦猴子他們吃場酒就行了。
文素素卻對她說,身份不是問題,她不管成親幾次,都可以穿上嫁衣,熱熱鬧鬧嫁人。
上次給陳晉山做妾,許梨花連件體面的新衫都沒得穿。哪怕不能大肆操辦,卻也想要穿上嫁衣,堂堂正正拜堂。
許梨花苦着臉道:“老大給小的那麽好的料子,小的繡工不好,不敢下針,怕繡壞了。”
文素素沉吟了下,道:“等下飯後t,我們去一趟繡莊。繡娘應當接繡嫁衣的活。”
先前許梨花在車上見過繡莊大門的氣派,要成親了,她就想多存幾個錢,全部讓文素素出,她又不好意思。
許梨花斟酌着道:“老大,如今你管着繡莊,可是裏面的繡娘繡嫁衣,不要銀子?”
文素素看了她一眼,道:“要。你既然覺着布料好,就要繡工好些,配得上布料。我還有些別的事,你別想那麽多。”
許梨花哎了聲,“是小的想多了,小的這就去竈房。”
文素素跟着許梨花一道到了竈房,平時她幾乎不近竈房,廚娘看到她,很是緊張地見禮。
“你們做自己的,不用管我。”文素素随和地道。
廚娘姓陳,原本是國公府的家生子,丈夫如今在殷知晦的院子管着花草。孫福汪氏夫妻到來後,汪氏能做些家常的飯菜,她平時歇息的功夫就多了,能經常回到國公府,夫妻團聚。
陳氏在文素素這裏的差使當得很是滿意,就愈發上心,變着花樣做出可口的飯菜,哪怕只是一碗簡單的湯餅,她也肯在上面花心思。
冬日京城寒冷,菜蔬大多都是些白菘,蘿蔔,豆腐。因為齊重淵經常到烏衣巷,王府那邊也會送些莊子裏暖棚種的菠菜,豆苗等在冬日極為難得的菜蔬前來。
竈房裏有一把豆苗,大鍋裏熬煮着雞湯,陳氏打算做雞湯豆苗,文素素見她繃着臉,看到罐子裏的湯沸騰了,濾掉湯面的浮沫,将豆苗放進去,攪動兩下,便将罐子搬開了。豆苗嫩,用湯的餘溫将豆苗燙熟正好。
陳氏手腳麻利,這邊雞湯豆苗做好了,那邊蒸籠裏蒸着的鮮魚也熟了,加上一罐子蟹黃豆腐,便是文素素的午飯。
汪氏幫着許梨花将菜放進食盒,文素素在問陳氏:“你平時除了會做這些,可還會做點心?”
陳氏道:“小的會做一些面點,七少爺的竈房有專門做點心的廚子,小的極少做,不知做得可好。”
文素素道:“沒事,下次你不忙的時候,就試着做一做。”
陳氏不解其意,忙應了下來,“小的下午就做,娘子可喜歡吃桂花糕?”
文素素道:“都可以,你看着做就是。”
陳氏便說是,忙着去拿蜜炙的桂花了。
午飯後,文素素正準備前去繡莊,羅嬷嬷伺候着周王妃來了。
周王妃見文素素準備出門,也不多問,道:“我說幾句話就走,不會打擾到娘子。先前許氏來府裏問掌櫃莊頭的事,是我沒能考慮周全。既然鋪子莊子都交給了娘子,除了賬本之外,名錄也應當一并交給娘子。”
羅嬷嬷捧着匣子走了上前,許梨花上前接了過來,放在了文素素手邊的幾案上。
文素素也沒去看,道:“王妃親自走一趟,真是太客氣了。”
周王妃道:“倒不是為這件事。莊子鋪子交給你,你既然管着事,要操心,月例有規定,給娘子多了,就違了府裏的規矩,其他的側妃妾室恐會不服。倒是你的封賞,應當多一些。只這些我擅自做主,王爺會生氣,娘子可尋着時機,同王爺提一提。”
文素素詫異了下,周王妃說話時眼神望着前面,飄忽不定,看上去很是不自在。能當着她的面承認自己不被齊重淵看重,這份決心與勇氣很是可佳。
周王妃的規矩苛刻,別扭。不過文素素也能理解,她用規矩約束王府的仆從下人,同時也是約束自己。
免得越雷池,與齊重淵起沖突,當場翻臉。
文素素颔首,“有勞王妃了。”
周王妃看向文素素,道:“鋪子莊子難管,要辛苦娘子了。娘子既然要出去,我就不多打擾。”
文素素跟着周王妃站起身,問道:“我是前去繡莊,王妃等下可忙,可能随我一道前去?”
周王妃愣住,端詳着文素素,忙道:“也是,我當随娘子走一趟,讓大家都知道,以後鋪子莊子都是娘子管着。不然,娘子突然接手,他們都會莫名其妙。”
文素素笑了下,道:“王妃千萬莫這般說,倒是我的不是了。我莊子還沒去看過,只随便走了一趟各間鋪子。如今有些粗淺的想法,不知可行得通。王妃比我要有經驗,我是想請王妃在旁邊幫着參謀,是我借着王妃,狐假虎威,還請王妃莫要怪罪才是。”
王府的鋪子莊子有多難管,周王妃最清楚不過。她雖交了出來,心裏除了有放權的不舍,也有不服氣。
文素素雖然聰明,她也不一定能将那些難纏的掌櫃莊頭收拾了。畢竟,這些掌櫃莊頭背後千絲萬縷的關系都來自宮裏,一不小心就得罪了人。
這些年來,周王妃一直如履薄冰,她很是想親自瞧一瞧,文素素究竟如何管這群刁奴。
周王妃沒管府裏的那攤子事,痛快地道:“行,我陪着你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