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第八十二章
周王妃上前, 規規矩矩向殷貴妃曲膝請安,再向她曲膝見禮的文素素颔首,她臉上帶着恰到好處的笑容, 一如既往地端莊,溫厚。
文素素讓開了先前的位置,宮女又搬了錦凳過來, 放在了另外一側。
殷貴妃朝周王妃伸出手,示意她坐在身邊,再指着一旁的錦凳, 讓文素素坐了。
周王妃熟練地伸出手去。攜住了殷貴妃的手,順勢坐在了她慣常坐的位置上,關切問候道:“娘娘看上去臉色不大好, 這些日子累着了,娘娘可要好生歇息。”
殷貴妃輕輕拍了拍她的手背, 便放開了, 接過大羅嬷嬷遞上前的藥茶吃了兩口。
“我最怕的就是過年節, 熱鬧是熱鬧,就是張羅起來累得很。以前你沒嫁進來時,我更累。如今得你搭把手,我松快了許多, 能喘口氣歇一陣了。”
殷貴妃眼神慈愛, 打量着周王妃, “倒是你,別仗着年輕,就不顧身子, 事情做不完,忙了累了, 定要好生歇一歇。”她又看向文素素,“文氏也是,最近忙着鋪子莊子的事情,都累瘦了一圈。”
文素素忙道多謝娘娘關心,“娘娘說得是,我沒來過京城,過年的時候,到處看看熱鬧,吃吃喝喝,就養回來了。”
殷貴妃道:“過年時你的那些鋪子買賣正紅火,只怕你脫不開身。聖上聽聞鋪子莊子變動那般大,怕底下的人鬧事,要我将你叫進宮,問一問具體的情形。聖上忙,就等下有會功夫,我便趕緊讓老羅前去将你接了進宮。”
早間文素素剛起身,大羅嬷嬷就來接她進宮。文素素當時也沒打聽,反正到了宮裏,自然會知曉。
剛見過殷貴妃,寒暄客套了兩句,周王妃也到了。文素素敏銳地察覺到,周王妃臉上仿佛刷了一層厚厚的漿糊,笑容挂在上面,不會動,也不會消失。
殷貴妃叫她進宮的來意,委婉道了出來,是聖上的意思。至于殷貴妃聖上想法的解釋,究竟是真是假,文素素也不甚清楚。
這時,文素素感到周王妃臉上的漿糊,在一層層皲裂,雖難看,她到底變成了活生生的真人。
文素素謙虛道:“王妃将鋪子莊子交給了我,得王妃信任,又出面具替我撐腰,底下的人方沒如何反對。我的确動作大了些,定會好生反思。”
周王妃緩緩擡眼,古井無波的眼底,烏雲翻滾,逐漸卷上來,将布t滿眼眸時,她便很快垂下了眼睑。
從進慶興宮,腦中便一片空白,她看到自己在笑,如往常般端莊自持。聽到自己的聲音,周王妃陌生極了,她很想擡手摸一摸自己的喉嚨,那裏有些逼仄,話像是被擠了出來,言不由衷,又刺耳。
聖上果真注意到了文素素的本事,鋪子莊子交到她手上,她管得遠比自己好。
在外面,文素素給了她臉面,讓她在掌櫃莊頭面前做主。聖上殷貴妃他們卻清楚底細,只要是聰明人都看得懂,王府的變動,并非她的功勞。
周王妃藏在衣袖下的手,拽得緊緊的,掌心結痂的傷,又一點點被撕開,不太疼,卻讓人無法忽視。
那股怨氣與憤怒,不甘,就附着那些細碎的傷口,滋生蔓延。
殷貴妃微微皺眉,道:“老二這次得了臉,王府鋪子生意又紅火,恐招人嫉恨。你們要齊心協力,有商有量将這些困難對付過去。”
周王妃與文素素都一并應了,殷貴妃思索了下,對周王妃道:“福王妃今年不能出門,福王府送來的帖子,差李氏去就是,你莫要去了。”
福王妃不能待客,出面的是府中側妃,讓李側妃前去赴宴,身份倒也合适。
周王妃說是,“三弟妹那邊,我已經差羅嬷嬷去探過病。大嫂那邊也去了人。”
殷貴妃淡淡道:“老大媳婦也是個聰明的。徐家姑娘都厲害,可惜兒郎上實在拿不出手。對了,你大哥可到了京城?”
周王妃的大哥薛恽在開春後回京城述職,她阿娘陶夫人已經哭訴過無數次,心疼他在四平吃苦受罪,想要她在齊重淵面前求個情,留在京城六部當官。
齊重淵基本與她很少說話,夫妻之間已經淡漠如水,她找不到開口的時機,也開不了口。
殷貴妃此時主動詢問,周王妃心頭微松,道:“大哥寫了信回來,說是二月動身,三月時便能到京城了。”
殷貴妃道:“你大哥在四平也有好幾年了,是該動一動了。後年有科考,年後調動也便宜些,戶部那邊,讓老二去安排個差使。你大哥留在京城,能侍奉爹娘左右,算是替你盡了孝道。”
周王妃徹底放了心,忙起身曲膝道了謝,“大哥能留在京城,阿娘就徹底放心了。到時候阿娘進宮來,估計又會拉着娘娘好一通哭,娘娘莫要嫌棄。”
殷貴妃笑着擺手,“你阿娘也是一片慈母心,為了兒女,總是操心不斷。”
文素素眼見周王妃變得越來越鮮活,估計她大哥這個官,做得很是一般。否則的話,身為周王一系的官員,要是得力,肯定早就被推舉得高升了。
兩人說起了過年的事,殷貴妃問道:“燈棚可準備好了?”
周王妃道:“娘娘放心,還是如往年那般,搭在大長公主等幾個尊長的後面。章長史同羅嬷嬷一起去看過了好幾次,就怕到時候出差錯。”
殷貴妃笑道:“你做事,我哪有不放心之處。我就是上了年紀,總會啰嗦幾句。老二不耐煩聽,就多勞累你們的耳朵,聽我這個老婆子念叨了。”
周王妃賠笑說道:“能聽娘娘的教誨,我求之不得呢。”
文素素跟着客氣,對殷貴妃佩服不已。她身為長輩婆婆,又貴為貴妃娘娘,能揶揄自己,嫌棄自己的親兒子,來安撫周王妃。
這份能進能退,柔軟的姿态,怪不得她能掌管宮務這麽多年。
殷貴妃對文素素道:“過年的時候,京城熱鬧得很,一直要到正月十五後方會歇下來。今年的鳌山焰火,比往年只好不壞,聖上特地吩咐了,百姓驚吓了一場,要多放些驅驅晦氣。你既然沒見過京城過年是的熱鬧,王府的燈棚離得近,到時候你可別錯過了。”
文素素恭謹應是,周王妃一直含笑聽着,說道:“娘娘放心,到時候文氏就随着我一起看焰火。”
殷貴妃打量着她們,滿臉欣慰,道:“你們都是好孩子,這是老二的福氣。我沒能生個女兒,一直是我的憾事,有了你們,我也就滿足了。”
周王妃打趣道:“娘娘看上去年輕着呢,我看上去同娘娘差不多,跟姊妹一樣。倒是文妹妹年輕,與我們看上去差上好一截。”
殷貴妃嗔怪地道:“就你會說話。只嘴上說說可不行,我這裏還有好些事情,你多費些心,幫我好生理一理。”
大羅嬷嬷捧了一疊冊子上前,周王妃忙接過,向殷貴妃曲了曲膝,兩人一道前往了西暖閣。
東暖閣裏,只剩下了殷貴妃與文素素,她眼神複雜打量了過來,道:“昨日老二出宮就去了你那邊。”
早就料到會有人盯着齊重淵,殷貴妃與宮裏得知,文素素也不覺得意外,道:“是,昨日王爺出宮之後就來到了烏衣巷,飯後回了王府。”
殷貴妃嘆息一聲,道:“你是個懂事的,能勸着老二回府。只是這樣下去,盯着老二的人愈發多,他這樣跑來跑去,總不像話,你的名聲也不好聽。薛氏拎得清,是個聰明人。聰明人也要臉面。待過了年,我讓薛氏給你收拾個寬敞的院子,親自長眼替你挑幾個機靈得力的人伺候,你且搬進去。”
文素素想過要進王府的這一天,不過,王府已有王妃,兩個側妃,還有其他的妾室。她就這樣搬進去,身邊伺候的人也已是他人安排,肯辛不行啊!
只搬進王府的想法,不知是殷貴妃還是聖上的意思。
文素素溫順地道:“一切由娘娘安排就是。”
殷貴妃誇了句好孩子,關切地道:“進了王府,鋪子莊子上遇到了事,薛氏也能搭把手。你們一起有商有量,我在宮裏,也就更能放心了。你呀,別那麽忙碌,養好身子,生個一二半女,到時候讓老二給你請封。”
先是安撫周王妃,再私底下安撫她,孩子請封,尊榮封號。
殷貴妃為了齊重淵,真是嘔心瀝血。
文素素半感激,半羞澀垂首應了。
殷貴妃看向滴漏,道:“聖上該見完了朝臣,等下就來了。到時候聖上問你的話,你且要好生回答。老二被看重,是整個周王府之福。”
文素素忙說是,“幸好有娘娘在,娘娘比我聰明不知幾何,要是我說錯了話,娘娘能幫着找補提點兩句。”
殷貴妃寬慰她道:“你別緊張,有我看着,聖上也不會為難一個晚輩。”
兩人沒說幾句,陳大伴就先到來傳話,殷貴妃與文素素忙起身前去了正殿。
聖上随後走了進來,文素素躬身肅立,不動聲色飛快看去,聖上裹着一身玄色大氅,比上次見到時精神要好些,只臉色依舊白中透着灰,眉心那道皺紋,明顯深了許多。
“都坐吧。”聖上朝見禮的殷貴妃與文素素擺手,脫下大氅交到陳大伴手上,走到上首坐下。
大殿伺候的人,依然是陳大伴帶來禦前的宮人內侍,奉上茶水點心,陳大伴招呼着他們退了下去。
聖上打量着殷貴妃,問了幾句身體起居,殷貴妃一一答了,聖上唔了幾聲,“你上了年歲,別操那麽多心,養好身子要緊。”
殷貴妃笑道:“開春天氣變得暖和,我身子就會好轉。倒是聖上,平時忙着朝政,也要保重龍體。”
聖上只擡了擡手,朝文素素看了來,道:“文氏,你年紀輕輕,怎地也沒保重好自己,比上次瘦了好些,可是鋪子莊子的事情太勞累?”
文素素恭謹地道:“有勞聖上關心,鋪子莊子忙是一方面,只京城太冷,我一時還不習慣,方瘦了些。”
聖上哦了聲,“鋪子莊子的那些文書,我看過了,很新奇。聽說鋪子的買賣紅火得很,京城都傳開了。”
文素素照着新奇的方向,再說了一遍,“待新奇勁過去,鋪子的買賣就能回歸正常。”
聖上眼神微眯,鋪子的各種文書賬目,早就呈到了禦案前。他鑽研了許久,驚奇驚喜驚詫。
驚奇的是,能有人将買賣經營之道,做出如此詳盡細致的總結。
驚喜的是,大齊出了如此的人才,就是掌管天下財賦都不為過。
驚詫的是,這些居然出自一個鄉下婦人之手。
聖上問道:“你在茂苑時,只識得幾個字,如何能做出這些,究竟師從何人?”
文素素按照打好的腹稿道:“回聖上,在茂苑時,我跟着先夫李達賣豬肉。茂苑并非只有一個豬肉攤,冬日尚好,夏日時肉賣不出去,很快就會壞掉。那時候我總是盯着每個客人,琢磨着他們可有錢,t能多久吃得起一次肉,他們能買什麽部位的肉。在何處擺攤,客人會多些,要如何招呼客人,如何能讓他們都在我家的鋪子買肉。久而久之,就琢磨出了一些大致的想法。大買賣,小買賣,經營之道一脈相承。得王爺王妃的支持,能将鋪子莊子交到我手上,我便将以前所想的拿了出來,究竟時好時壞,不敢瞞聖上,其實我心底也沒甚譜。仗着王爺王妃開明,抱着成不成,總要去試試看的心态去做了。眼下看來,尚算沒走偏,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績。”
聖上問道:“薪俸變成了兩部分,為何會想到這般改?”
文素素道:“多勞多得,免得有人躲懶,我以為這樣比較公平,也能激勵人心。”
聖上垂下眼皮,神情似乎若有所思,久久未做聲。
殷貴妃在一旁看着,她看不透聖上的反應,不禁暗暗焦急起來,微笑道:“你倒是聰明,能從賣豬肉,想出大道理。”
文素素忙謙虛地道:“還是王爺王妃的縱容,沒他們的許可支持,我萬萬做不出來。”
聖上掀起眼皮,瞄了文素素一眼,随口問道:“這些可能用在吏部,天下官員考核上?”
殷貴妃這才真正急了,臉色都微微泛白。不過,她這時不能說話。
涉及到朝堂天下,她不能當着聖上的面多嘴,會犯了他的忌諱。
文素素一個沒名沒分的側室,做出了這般惹眼的事,要是一個不察回答錯誤,招來聖上的反感,無聲無息就沒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