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備忘-6
備忘-6
6.石泤
我們在10個月的時間裏,一共寫了278封信。
所有信的內容均無助于現實裏的任何問題。
再寫下去,也只是浪費時間。
我覺得可以結束了。
不如大家把精力用在更重要的人和事上。
所以,在第279封信裏問了她:
你是誰?
16個小時後。
我在回信裏找到了她的名字。
她叫石泤。
不是我認識的任何人。
上高中的時候跟我隔着6個班和一個中廳。
我完全沒印象。
在某個校友網站打上她名字、學校。
只找到一條搜索結果。
怎麽說呢……
和“師詩”時候的照片比起來,顯得很平淡。
連性別都很模糊的平淡。
頭發比我想的要短,圓臉,像小孩兒。
瞳距寬,嘴唇顏色非常淡。
看起來體質不好,可能貧血。
人雖然笑着,卻讓我覺得又冷又遠。
說不上漂亮,也不夠可愛。
不了解個性前,單看外表多少有些無趣。
這種長相的女同學我是不會注意的。
放在七八十人的教室裏,馬上和校服融為一體。
也分不清是男是女。
默默無聞的過完三年,話都說不上兩句,更沒正眼瞧過。
只在看畢業照的時候,才會發現原來班裏還有這麽一個人。
她就是這類型。
看上去永遠心情不好,讓人不知如何相處的女同學。
成績不見得多厲害,但總在上自習和去上自習的路上。
用16年看教科書卻考不好試,執沒必要的著,較浪費青春的真。
她沒有娛樂。
我以為。
自閉、冷漠、不合群。
生活單調。
但,我錯了。
她只是看上去乏味而已。
不願讓人多知道似的,故意表現出的乏味。
其實精神世界非常豐富。
豐富到,要過很久,我才發覺,我就是她的娛樂。
娛樂的一小部分。
真不應該輕視這樣的女同學。
可我已經畢業兩年了。
亡羊補牢沒用,都不知道在外攢了多少狼。
現在能做的,只是盡量不要得罪女同事。
14讓我聯想到因果。
比之前想的,想過的,應該想的,想更多。
我意識到有些事是沒法解釋的。
比如,一見鐘情。
比如,一見如故。
比如,一生一世。
再比如,一拍兩散。
劇本早就寫好了,容不下我們做半點修改。
再反骨的人,最後也會不知不覺照本宣科。
別以為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是跟命運作鬥争才寫出來的。
他不硬着頭皮接爛片練演技,就得結束演藝生涯見上帝。
你紅了,導演就是伯樂。
戲砸了,你就是票房毒藥,他可以再去選別人。
命,你鬥不過他。
但也別令他太失望。
這跟運氣好壞完全沒關系。
我不止一次的問她,為什麽是我?
她說,不知道,可能是你倒黴。
還說,要是她在別的地方出生,會是其他人吧。
其實,我問錯人了。
她哪知道這輩子會遇見我啊。
這場戲,劇本裏有,我們剛好有檔期,所以導演喊了action。
不知道我的演技讓他失望了沒。
至少他喊cut之前,我想好好诠釋這個角色。
因為,時間比膠片貴。
沒機會take 2,就必須一鏡到底。
我開始重視她。
鄭重其事地開始,像迎接命運安排一樣。
不知道後邊的劇情會怎麽發展,而14的出現又算不算命運給我的提示?
我是看不出來這提示有什麽具體內容。
不過按照這個思路往下順,說不定我才是貨真價實的Player。
她只是個NPC。
那是不是就沒必要重視她了?
但游戲這東西,很難說誰在控制誰……
打住,不能再合計這個。
真夠亂的,但願往後會有好事發生。
關于14,未解決的問題只剩兩個:
為什麽她要弄個“師詩”出來?
為什麽要做這件事兒?
而關于“為什麽”的問題,這個那個的一向有很多原因。
小心思和想象力,會令這些理由的複雜指數大幅飙升。
尤其體現在女孩身上,她們最擅長把話說得不清不楚。
喜歡說一些說了跟沒說一樣,連說沒說完都很難判斷的話。
喜歡用假設句型轉移焦點。
喜歡答非所問。
喜歡讓你猜。
而意想不到的可能性到處都是。
叫我怎麽辦?
要是再追究為什麽不清不楚,為什麽答非所問,恐怕就更沒完沒了了。
反正她們經常“這也不能講”、“那說了也不太好”。
遇上不想回答的,懶得告訴你的事兒,就只剩應付式的笑。
嗯,也有不笑的。
她們麽,直接裝沒聽見。
我覺得14就屬于這種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