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備忘-15

備忘-15

15.0951

在家門口,翻遍全身的口袋找鑰匙。

上班走的時候明明帶了,就是想不起來放哪。

按我多年的經驗判斷,頂多是掉樓道裏。

鑒于我健忘又夜盲,也別找了。

直接求助徐女士。

撥了幾遍,都是:the subscriber you dialed is busy。

閑人就我一個。

「鑰匙丢了又。」

我坐在樓梯上發短信。

給我媽和14。

我媽肯定會過來給我送鑰匙。

14麽,就擅長幸災樂禍。

剛發出去,手機就響了。

我有點高興。

看着來電顯示,又有點失望。

不是我媽,也不是樂禍。

1XXXXXX0951。

0,9,5,1?

……

前任。

我用了很長一段時間才讓桑殷從陌生人變成我女朋友。

而她呢,只用了三個月就把自己變成了前女友。

真不懂得珍惜。

為了給她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我當然不同意分手。

可能她也意識到沒有我的生活的确很無趣。

那年平安夜的晚上,她主動給我打了一個電話。

我們說了很多很多。

到現在,我一句也記不起來。

但總的意思用半句歌詞就能說清:

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

我們的狂歡缺乏創意。

僅限于吃飯、逛街、看電影。

嗯,還應該包括彼此溫暖。

從并肩散步到并肩做夢的過程,每一次都不太一樣。

有時候是自然而然地發生。

有時候肯定是為了什麽而發生。

比如,重新開始。

然後,天亮了。

我們在同一間房子醒來,牽手去吃早餐。

聖誕節的街道上到處是紅色。

“給你買條紅圍巾戴吧。”我說。

“為什麽?”她挎着我胳膊,仰頭看我。

“紀念咱倆破鏡重圓。”

說完馬上警覺到她聽了可能會生氣。

不過她只“哼”了一下,還好還好。

接着,她說:“我不缺圍脖啊,一個月不帶重樣的。”

唉,得哄吧。

在商場二樓的一個專櫃裏我相中一條,鮮紅鮮紅的。

她連看都不看,就堅持說那圍脖像紅領巾。

我說,你試戴一下,我看看。

“不戴。”她硬拉着我下樓。

走到門口,糖炒栗子、爆米花和糖葫蘆賣得熱火朝天。

她看看糖葫蘆,又看看我。

我領會了精神,擠進人堆裏買了一串給她。

才吃兩口,她就還我了。

“牙疼。”

那時我沒預料到。

事實上,我和她複燃的戀情就像糖葫蘆一樣。

雖然一回連一回,但應景的零食嘛,吃多了牙疼。

我記得一個女人說過。

分了手的男女在某一方的新歡還未出現時,就不算真正分手。

因為處于感情空窗期的他們總是可以拖來拖去暧昧着當朋友。

說這話的女人叫艾墨,之後成了我第三個女朋友。

可惜後來也分手了。

算了,不提她了。

但,我還是不知道自己為何被甩。

她說的話當時的我肯定不相信。

直到和桑殷分手後的某天,我在食堂打了一份爆炒蓮藕,咬下第一口,我明白了。

還真有藕斷絲連這麽回事。

既然未果就是結果,不如少一些不甘心。

徹底承認彼此根本就不适合的現實吧。

就像第一次見面時,她說的那樣。

但這樣做,對我來說有點難。

怎麽才能徹底?

有沒有具體的step?

像燒日記、扯照片、删手機號這種病歪歪的三流電視劇手法也太娘炮了。

要有用,我娘一次也行。

關鍵是就算銷毀了所有我和她交往過的證據。

我一樣能想起她生氣的表情和高興的聲音。

我努力不去想她。

可潛意識總讓她嬉皮笑臉的出現在我夢裏。

白天我害怕睡覺,晚上甘願長眠不醒。

反正分手後應該有的階段我悉數體會過。

喋喋不休地給每個朋友打電話。

自閉自卑自怨不想吱聲更懶得吃飯。

僅在這兩者之間就不知反複了多少遍。

每一次當我想做點什麽,好讓自己振作起來的時候,所思所行都是徒勞。

最好的藥,還是如梭牌的。

最好的療效,都是在不知不覺中又開始活蹦亂跳。

從我能倒着背她的手機號,到看了兩遍才從後四位認出來是她。

兩年。

不是太長。

也不短。

今天,距離平安夜還有兩個禮拜零兩天。

就算我閑得按包裝紙上的氣泡。

也不會再給她機會。

我清楚記得分手那天,她在電話裏的聲音和語氣有多不耐煩。

這段感情從開始到最後,全是我一個人在努力維持。

她偶爾有了些表情,我就用盡渾身解數去接戲。

以為她總算入戲了。

而她可能僅僅是驚訝于我的愚蠢,或者厭煩了我的執迷不悟。

我實在是有點cheap。

其實便宜呢,也是一種優點。

愛搭不理的豈不是很涼薄。

像我這麽完美的男人,對待前女友當然要大氣。

就在我決定接電話的時候,來電變成了未接來電。

看,她對我從來都沒有耐心。

和一個人的主被動關系,在初次見面時就定下了基調。

由相親拉開序幕的尤為如此。

誰讓我當時那麽勤奮來的。

但現在我想表現的冷淡,讓她覺得我早翻篇兒了。

事實也正是如此。

可是我經常表現的模棱兩可。

有時候很生氣,別人卻認為我在搞笑。

我拿不準過一會兒再打過去和馬上回撥,哪一個更顯得若無其事。

「你在外面凍着吶。」

如果這世界上有一個人,我從沒見過。

也可能見過但沒記住。

反正,就是有那麽個人吧。

我可以對其細說我的所有前女友,那就應該是14了。

「你給前男友打電話,他沒接,那你會?」我問14。

「什麽也不會。」

「如果呢?」

「打去問她比較快。」

「她找我幹什麽?」

「A再續前緣,B無聊空虛。」

「我選B。」

「買保險了麽?」

「不至于吧。」

「哈哈哈哈哈……」

14以前不這樣。

她細心、善解人意,還會安慰人。

誰知道熟了才發現,她更擅長尖酸刻薄、幸災樂禍。

和前女友第一次分手時,14很婉約地對我表示了遺憾。

第二次,她沉默的頻率顯然比之前多。

第三次,不予置評成了她一貫的文字表情。

在我也記不清分分合合多少次之後的現在,她直接無視。

要不就用加工過的話語調侃我。

對諧音、暗喻、雙關等的修辭手法津津樂道。

自此活躍在以氣我為樂趣的文字游戲中。

讓我很無奈。

想用換位思考的方法去了解14的變化,已經是不可能的事了。

我連初戀的感覺都忘得差不多了。

更何況在那之前的游民意識。

想着想着,馬上回撥這個選項,就在各種猶豫中作廢了。

很多事,都是在磨蹭中,被拖得沒的選。

最後,只能拿剩下的騙自己,說是限量版。

平衡一下沒用的不甘心。

算了。

讓0951等去吧。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