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洛陽賦

第31章 洛陽賦

蕭楫舟要封齊滺為中書舍人, 這個消息無異于晴天霹靂,一下子砸到了盧念雪的頭頂。盧念雪身體一晃,此刻無比想念老太師阿鹿桓衡奇的拐杖——

但凡現在他有一根拐杖, 也不至于站立不穩, 差一點君前失儀。

哆哆嗦嗦地, 半天盧念雪也只能說出來一句:“陛下不可。”

蕭楫舟卻不再糾纏于這句“不可”,他直接對盧念雪說道:“盧師傅因為謠言而将偏頗先入為主了,與其在此反對、你我二人僵持不下,不如先聽聽阿滺的說法。”

齊滺還在因為自己接下來要拿最少的工資幹最多的活而緩不過神來, 轉頭就聽見“阿滺”這麽個讓人虎軀一震的稱呼, 一時間滿腦子都是“我是誰我在哪我要做什麽”。

蕭楫舟微笑:“阿滺, 你将你的想法告訴盧師傅吧。”

齊滺:“……”

兄弟, 你還記得我們讨論了一天,究竟讨論了多少東西嗎?

但皇帝陛下威壓在前,為了小錢錢, 齊滺也沒膽子和蕭楫舟唱反調,因此他只能暗地裏咽下淚水, 對着盧念雪說起了他和蕭楫舟讨論的規劃來。

齊滺:“盧臺閣,我與陛下探讨過……”

齊滺清越的聲音慢慢傳入盧念雪的耳畔, 盧念雪從一開始的漫不經心到後來的忍不住挺直了脊背再到最後的目光發亮不停地捋着自己的胡須,眼見的對齊滺的想法越來越驚訝。

最終,當齊滺說得口幹舌燥, 茶都不知道喝了幾杯之後,盧念雪對着書案上的圖紙出神:“這都是你的想法?”

托無數古裝劇的福,齊滺學會了該如何在這種場合下不着痕跡地誇自己的領導:“都是陛下想的透徹。”

盧念雪也不在乎齊滺的小心思, 他目光依舊沒有離開圖紙, 指尖順着圖紙上的線條游移。

似乎是平穩了心情, 盧念雪才擡起頭,說道:“陛下說的極是,齊先生确為國士。”

Advertisement

然而還不等蕭楫舟炫耀自己的眼光好,盧念雪就說了一句“但是”出來:“但是,臣還是覺得,此時遷都操之過急。”

不等蕭楫舟問出口,盧念雪便先說道:“國庫雖充盈,但此洛陽宮規模宏大,只怕一座城池就能掏空國庫。”

“且此等規模的宮殿必然需要徭役無數。然而我大梁征戰連年,大一統不過七年,其後又北征突勒不臣、南禦百越殘部,東南沿海年年防範琉球;此外還有西南的匪患、長江黃河的水患……”

“大梁建國至今,竟無一年安穩,讓百姓休養生息。臣以為,陛下初登基,正當無為而治休養生息,讓百姓安居樂業。”

聽了盧念雪的話,蕭楫舟微微蹙起了眉——類似的話,崇玉山在得知蕭楫舟要遷都的時候,也曾經說過。

說到底,問題出在兩個地方,一個是錢,一個是人。

建立一座如圖紙所示的偉岸城池,所耗國帑非常人所能想象。如盧念雪所說,這樣一座規模宏大的城池,可能讓大梁的國庫都要因此空虛。

而與此同時,大梁的內部卻并不平靜,看似大一統的天下,實際上卻是征戰連年。

北方突勒賊心不死,沒事總要來打點秋風;

南方百越不甘為羁縻州,總有殘部擾民亂國;

東南琉球島遠地不治,輕不得重不得;

西南山地匪患多年不清;

長江、黃河流域又連年大水……

多災多難的天災人禍讓大梁的國庫實際上也并不豐盈,只是比起很多年前的連年虧空,現在還算得上是富裕。

但是即便國庫仍有盈餘,那也要留着以備不時之需,不能因為一座新都城而揮霍一空。

再簡而言之——要存錢!不要當月光!

第二個問題,就是人的問題。天災人禍讓百姓一直處于饑寒交迫之中,未得半分喘息之機。現在換了新皇帝,百姓所翹首以盼的,當然是新皇帝能讓他們減免賦稅、平靜生活。

可是蕭楫舟登基不過半年,竟要大興土木征發徭役,這樣的落差足夠蕭楫舟失去民心。

這些問題蕭楫舟不是不知,可是……

“盧師傅,遷都是必須的,朕覺得,你看得出來。”

盧念雪沉默。

沒錯,遷都是必須的。

現如今關隴貴族尾大不掉,隐隐有壓迫皇權之勢。蕭楫舟想要坐穩皇位,第一件事便應該是削弱關隴貴族的權利。

但關隴貴族多是跟随梁景帝蕭百川打江山的戰場英豪,各個戰功赫赫、為大梁立下不世之功。蕭楫舟初登基便要削弱關隴貴族的權利,無異于告訴所有的貴族集團:洗幹淨脖子等我。

當貴族集團意識到新上任的皇帝陛下要卸磨殺驢的時候,就是他們起反心的時候。

簡而言之,對待關隴貴族,放任就會讓皇權淪落成世家的傀儡,壓制貴族反而容易逼反貴族。蕭楫舟接受的是一個看似富庶實則複雜無比朝堂,而年紀輕輕又多年遠在涼州的蕭楫舟沒有足夠的力量正面抗衡。

所以,遷都成了一個絕佳的捷徑——遷都洛陽,關隴貴族必然抛家舍業前往關東,屆時無需蕭楫舟動手,關隴貴族自己就元氣大傷,再不可能對皇權産生威脅。

而且……比起這些隐藏在平靜海面下波濤洶湧的政治因素,齊滺還知道一個蕭楫舟必須遷都理由:“海平二年,關中大旱。”

齊滺的話音剛剛落下,兩道目光便猛然落到他的身上。只不過盧念雪是驚訝中帶着不可置信,蕭楫舟卻是驚愕中帶着擔憂。

比起盧念雪的似信又疑,蕭楫舟的腦子轉得更快,幾乎是在齊滺的話音剛剛落下的時候,他便接住了齊滺的話:“什麽程度?”

“很嚴重。”想到史書裏對這場大旱的描寫,齊滺的臉色都忍不住白了幾分,“幾乎和顆粒無收沒什麽區別。”

史書記載,海平二年關中大旱,入秋之時百姓沒有糧食,便開始賣兒鬻女。朝廷的赈災糧杯水車薪,百姓辛苦熬到冬日,又趕上一冬無雪,卻偏偏冷得不得了。

冬日無雪,海平三年又春日無雨,連着的幹旱讓海平三年也成為一個旱年。關中貯存的糧食吃得差不多了,偏偏關中周圍多山多水道路不通,外界的糧食運不進來,整個關中地區如同人間煉獄。

海平三年的冬天,就連作為皇城的大興城都吃不到糧了。最終,蕭楫舟如同他的父皇梁景帝蕭百川一樣,不得不帶着關中剩餘的百姓跋山涉水去往洛陽。

海平三年的冬天,蕭楫舟是在洛陽城過的。

但洛陽城的破敗讓他無法忍受,江南幾百船的糧食卻一粒都運不進關中的窘迫更讓他無地自容。再加上民間各種蕭楫舟弑父殺兄得位不正才遭此天譴的流言甚嚣塵上,幾番下來,終于讓這個少年帝王經受不住質疑與屈辱,做下了一件在幾千年後讓古今中外都震驚的大事——

他在海平三年宣布要同時修建洛陽新都與瓊陽大運河,并且不顧冬日天寒地凍,愣是在冬日開工。

國庫無數錢財流進流出,億萬百姓被征為徭役遠離故土。在如此緊湊的工程量的驅動下,海平四年秋,洛陽新都建成;海平五年春,瓊陽大運河建成。

這兩項震驚古今中外的工程、足以載入世界奇觀的工程,在同時動工的情況下,竣工之時,耗時竟只有一年半。

足以見得,這一年半的時間裏,大梁的百姓都經歷了什麽。

沒人知道蕭楫舟為什麽要做出這麽離譜的事,但不得不說的是,這兩項讓大梁聯通東西南北的工程,也拉開了大梁落幕的帷幕。自然,也讓蕭楫舟得了“梁昏帝”這樣一個谥號。

齊滺不知道蕭楫舟為何會在那時這樣心急,但他明白,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絕不會因為任何一個人而停留。

海平二年、海平三年的大旱會如期而至,江南的幾百船糧食也依舊運不來關中,關中遲早會因為大旱而變成人間煉獄。

與其到了那時再讓蕭楫舟在不得不的情況下狼狽地離開,觸動少年人那顆敏感的自尊心,做下天大的錯事來,不如早些遷都,至少現在時間充裕,還能做好準備。

因此,對着蕭楫舟和盧念雪,齊滺用冷靜的語氣說:“遷都的事不能再拖了,必須趁早。”

“早晚都要離開的,我們需要提早做好準備。如若遷都一拖再拖,只會浪費掉寶貴的時間,誤國誤民。”

說着,齊滺的目光落在盧念雪身上:“盧臺閣,你也不想做這誤國誤民之人吧。”

【作者有話說】

盧爸爸:攢錢啊孩子們!喊出我們的口號:努力攢錢,拒絕月光!

舟舟:要做月光,錢都給老婆花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