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洛陽賦
第32章 洛陽賦
“誤國誤民”四個字實在太重, 重到盧念雪不敢和這四個字沾上一星半點的關系。
盧念雪瞬間便說道:“若是遷都上利國家下利百姓,盧某當破家支持!只是……”
盧念雪懷疑的目光落在齊滺的身上,毫不掩飾他的不信任:“你一個黃毛小兒, 如何知曉明年會關中大旱?”
盧念雪引經據典:“自前朝起, 關中屢屢大旱, 因此先帝登基之時便着手建設水利,甚至在工部水部之外還額外建立都水臺,為的就是建設關中等地的水利設施。”
“自興業元年起,至興業二十年, 二十年間關中大旱五次, 僅有兩次先帝不得不去洛陽就食, 而這兩次分別出現在興業二年和興業五年。”
“換句話說, ”盧念雪不緊不慢道,“關中之地已有十五年未曾有過需要帝王洛陽就食的大旱,你有何證據能證明, 明年的大旱到了如此地步?”
史書上寫的……
齊滺知道,盧念雪不會相信, 因為海平二年、海平三年持續兩年的大旱不說遍翻史書亘古未有,其影響之廣、之深也足以排得上華國史上的前三。
後世的歷史學家、經濟學家、地理學家對此做過無數的研究, 但也沒人能弄明白,為什麽在長達兩年的時間裏,不過隔着一道函谷關, 東西卻是一方天堂、一方地獄。
函谷關以東的關東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百姓安居樂業,函谷關以西的關中卻是災害連年,兩年的幹旱使得關中千裏沃土顆粒無收, 再加上地震、狂風等自然災害, 又催生了盜匪等人禍。
能夠從史書上得到的記載, 便是兩年之內,關中死了二百萬人。
而當時整個大梁的人口不過五千五百萬,三千萬在江南,兩千五百萬在北方。北方兩千五百萬的人口,又有一千萬在關東,一千五百萬在關中。
一千五百萬關中百姓,短短兩年之內,死了二百萬,死亡人數觸目驚心,千載史冊之後看着都讓人脊背發涼。
誰也無法說明為什麽處于溫暖期明明應該風調雨順的太平盛世,竟然會出現這樣駭人聽聞的大旱,史學家們百思不得其解,只能看着野史上所謂的“天譴”出神。
無數專家都給不出答案,齊滺當然也給不出答案,因此他只能徒勞地說:“做夢夢見的。”
Advertisement
——倒是有點耳熟,這樣的話好像在哪裏似曾相聞。
這樣毫無依據的話甚至騙不過三歲小兒,自然也無法說服年逾五十的盧念雪。盧念雪冷着臉,一副無法忍受的表情:“你什麽都不知道,怎麽敢妄言國事?我看你……”
突然,盧念雪愣在了那裏,想說的話也全都憋在了口中。他像是想到什麽完全不可能的事一樣,震驚地擡頭:“陛下!”
齊滺:“???”
蕭楫舟:“???”
他們還不明白為什麽盧念雪會突然叫起蕭楫舟,耳邊便已經先響起來盧念雪憤怒的聲音:“陛下,你若當真想遷都,萬事都可以商量,何必推一個小少年出來裝神弄鬼胡言亂語?”
齊滺:“……”
蕭楫舟:“……”
說的都是實話的齊滺和至少在這件事上什麽都沒做的蕭楫舟一起無語凝噎,實在是無法理解,為什麽盧念雪竟然會生出這樣離譜的想法。
齊滺艱難地洗幹淨蕭楫舟的名聲:“盧臺閣,不是這樣的……”
蕭楫舟艱難地為自己澄清:“盧師傅,朕沒有……”
兩道聲音幾乎是在同一時間響在盧念雪的耳畔,看着面前這兩個年歲不大的孩子如同提前彩排好了一樣在同一時間說出類似的話來,使得盧念雪更加堅信自己的猜測。
他一臉恨鐵不成鋼的表情,看着蕭楫舟的目光中充滿失望:“老夫教了陛下這麽多年,從未想過,陛下竟然是這般敢做不敢當。”
真的什麽都沒做的蕭楫舟:“……”
盧念雪持續碎碎念:“陛下,你是一國之君,君無戲言啊!家國大事豈可輕慢,你怎可用這種方式來騙老夫?”
“……”蕭楫舟艱難解釋,“盧師傅,朕真的沒有。”
盧念雪表示“不聽不聽王八念經”:“《禮記》有雲:‘謹行慎言’。君上為王,更應該謹慎行事,家國大事豈可托付兒戲?”
見蕭楫舟被訓一句話都說不出,齊滺的良心隐隐作痛:“盧臺閣,你真的誤會了,陛下沒有……”
“我還沒有說你!”齊滺一搭腔,盧念雪的矛頭瞬間指向了他,“小小年紀不學好,《論語》《孟子》《中庸》《大學》可曾學過?《詩》《書》《禮》《易》《春秋》可曾熟背?小小年紀不思勤學為上為國為民,反而為了逢迎聖上,竟做出這種下作的勾當!”
齊滺:“……”
我還是閉嘴吧。
見齊滺一秒鐘閉麥,盧念雪的槍/口頓時又調轉到蕭楫舟的身上:“陛下坐擁四海,若執意遷都,誰敢說半個不字?何必用如此手段,說出去惹人笑話!”
蕭楫舟:“……”
行叭。
蕭楫舟萬萬沒想到盧念雪這位名家大儒竟然真的這樣不信鬼神,齊滺百試百靈的“做夢夢見的”竟然在盧念雪這裏只得了一個演技極差的評價,還被盧念雪瞬間“抽絲剝繭”,找到了“事情的真相”。
眼見盧念雪怎麽也不肯相信齊滺的話,蕭楫舟默默想着,盧念雪這麽想倒也正常。
如果不是他曾親眼見過半空中的“神跡”,知道齊滺是千年之後通曉史書的“後世者”,他肯定也不會相信所謂的預言,尤其還是大旱兩年這樣的不祥預言。
既然盧念雪不信,蕭楫舟只能換一個更加适合盧念雪的溝通方式:“盧師傅,朕錯了,只是,朕一定要在今年遷都。”
很好,好說好商量你不聽,那就別怪朕來硬的了。
蕭楫舟近乎是強硬地下達了命令:“朕這就明發上谕,封齊滺為中書舍人,參政議政參與國事。洛陽宮一事,朕命齊滺全權統領,你也要聽他的話。”
盧念雪:“!!!”
盧念雪貓貓震驚:“陛下!”
蕭楫舟卻不再聽盧念雪的反對,反而一撩衣擺,徑直坐到了書案之後:“你們現在就說,朕在一旁聽着。”
見狀,盧念雪此時終于明白遷都洛陽一事已經沒有任何可以轉圜的餘地,只能捏着鼻子遵從上谕,走到一旁的位置上坐下,準備聆聽一個毛頭小子的想法。
齊滺冷眼看着這一幕,恍惚間,他好像有些明白,為什麽史書上的蕭楫舟會是那樣的閉塞言路剛愎自用,以至于最終亡了國——
因為整個大梁的上上下下,從來沒有人把他真正地當成一位帝王。
臣子自恃資歷,尊貴的貴族身份、年紀足足長蕭楫舟好幾輪的資歷、曾經跟随梁景帝蕭百川建立大梁的功勳……
這一樁樁一件件的過往資本都在讓他們打從心底裏瞧不起蕭楫舟這個在大朝會上還要被太後垂簾聽政的小皇帝。
有權有勢的官員倚老賣老,動不動擺出一副“我是老臣我是為了你好你要聽我的”的傲慢無禮,還要為自己的輕慢披上一身忠君愛國的外衣。
蕭楫舟今年二十歲了,就是在一千年後的未來,這個年紀也是上了大學、開始自己承擔自己的人生、父母開始逐漸放手的年紀,更何況是在古代這個人人早熟的年代。
十幾歲便娶妻生子獨立門戶的人大有人在,二十歲的蕭楫舟早已到了親政的年紀,卻被這些元老大臣以忠君愛國的名義架空,這對于七歲就被外放為涼州刺史、早早呼吸過自由的空氣的蕭楫舟來說,得是多麽大的屈辱。
好言相勸百官不聽,帝王一怒反而無人敢唱反調,時間長了,蕭楫舟自然明白,自己做什麽都要被人反對,但只要他堅持做下去,便無人敢反駁他。
長此以往,蕭楫舟不閉塞言路剛愎自用才會讓人奇怪。
心中想法萬千,齊滺卻沒有在臉上表現出來,反而對着盧念雪露出了自己的招牌笑容——
又乖又甜,看起來就像一個孩子,一個很容易就讓人不把他當回事的孩子。
齊滺維持着這樣的笑容,卻開口的第一句話就是王炸:“盧臺閣言說,按照大梁如今的情況來看,國庫撐不起洛陽宮的建造。但是在下還是要說,在下建議不征發徭役。”
盧念雪:“???”
蕭楫舟:“???”
啊?
文绉绉的話語出口,齊滺感受了一下這種與以往完全不同的說話方式,這才忍着牙酸,迎着屋內其他二人疑惑的目光,堅定地說:“在下不同意征發徭役。”
徭役在這時的定義是統治階級強迫平民百姓所做的無償勞動,一年有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平民百姓要将時間花在無償為國家做貢獻中。
這也是盧念雪反對現在就修建洛陽宮的原因之一——
洛陽宮規模浩大,若要征發徭役,少說要民夫五十萬修上三年。如此大規模的征發徭役,再配上本就有的力役、雜役、兵役等,以大梁這連年不穩的情況,根本撐不住如此繁重的徭役。
百姓無法休養生息,時間長了,是要出事的。揮霍無度掠之于民,一旦超出了限定的範圍,那可就要發生民變了。
一旦發生民變,這個罪責誰也擔待不起,因此盧念雪極力反對現在就修建規模宏大的洛陽宮。
而此刻,關于這一點,齊滺的建議則是:“不能征發徭役,我們給錢。”
【作者有話說】
滺滺:花錢使人快樂
舟舟(含淚):自己選的老婆,跪着也要寵着,不就是錢嗎,朕有!感謝在2023-08-13 23:40:56~2023-08-14 22:23:01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57325596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57325596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