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洛陽賦
第63章 洛陽賦
既是打定了主意, 齊滺和蕭楫舟便沒有耽誤,第二日一早,蕭楫舟便吩咐侯虞, 讓他準備動身。
侯虞很快便将一切都打點好, 來請示蕭楫舟何時出發。蕭楫舟和齊滺商量了一陣, 最終決定扮作商旅,趕在年前到達昌黎。
路途風雪很大,齊滺和蕭楫舟沒有帶趙拓等人,而是将他們安置好後便自行離開。
昌黎的城門已經近在眼前, 齊滺搓着快要凍僵的臉, 抱怨道:“不愧是接近山海關, 昌黎人肯定沒見過冬天的蚊子。”
蕭楫舟給他遞上湯婆子, 又細心地将齊滺的領口攏得更緊了一些,才說道:“讓你坐之前那輛馬車你又不肯,非要坐這輛破車挨凍。”
齊滺頂嘴:“文殊奴, 你要記得,我們現在是商人。什麽叫商人?你坐着那樣豪華的馬車, 說你是個年關還要出來進貨的商人,別人會信嗎?”
蕭楫舟:“……”
齊滺諄諄教誨:“你要記得, 我們現在是一對家道中落的商人兄弟,年關還要離開老家白發蒼蒼的老娘,就是為了讨生活, 懂?”
“懂。”蕭楫舟點着齊滺額頭,“我是哥哥,會好好照顧我的幺弟。”
齊滺向後一仰, 避開蕭楫舟的手, 不滿地嘟囔:“明明我比你大了兩歲。”
然而齊滺即将大學畢業也長得稚嫩無比, 看起來更像是這個時代十幾歲的少年;反觀蕭楫舟明明才二十出頭,卻成熟得像是現代奔三的老大哥。
齊滺碎碎念:“說好的地溝油讓人早熟呢?我吃了這麽多年地溝油,為何看起來還沒有你成熟?”
齊滺不理解,齊滺不願意。但不理解與不願意并不能改變事情的結果,蕭楫舟還是當仁不讓地以齊滺大哥的身份出現。
現在,他們一個叫魏舟,一個叫魏滺,是城陽郡的商戶家的孩子。原本家中經營一些海貨,通過将海貨轉賣到內地不沿海的地域維持生計。
然而不久之前父親去世,叔叔掌管了家業,把他們都趕了出來。偏偏他們被叔叔設計,沒有繼承到父親的家業,卻被迫要完成父親在世時留下的海鹽訂單。
Advertisement
城陽郡的海鹽商被叔叔打過招呼,他們買不到鹽便只得北上,從東萊走到北海,又一路來到章武,才總算擺脫了要價高得離譜的鹽商,遇到了平價鹽商。
這時他們從平價鹽商口中聽到消息,說昌黎的鹽更便宜。兄弟二人對視一眼,只覺得這是個機會,便沒有将目光放在一筆海鹽訂單上,而是将目光放在了平價海鹽的源頭——昌黎。
故而即便年關,兄弟倆也沒有回家過年看望老母,而是輾轉來到昌黎。
這個故事是齊滺編的,齊滺道:“別看這個故事的邏輯鏈并不算完美,但只要我們說着我們的叔叔有多可惡,再奉上‘父親’活着的時候給我們留下的金銀珠寶,他們就會相信我們的話,積極幫我們牽線搭橋。”
當時蕭楫舟還不信:“真的會有商人只憑你的一面之詞,就會相信你的話?”
齊滺:“錯了,他們相信的不是我,是錢。只要有錢,商人什麽都敢做。”
說着,齊滺又看着手中的資料嘆道:“我之前只知道鹽業賺錢,卻萬萬沒想到,鹽業竟然這麽賺錢。”
這些資料是侯虞搜集來的一些資料,防止齊滺和蕭楫舟在扮演鹽商家的公子的時候穿幫。然而看着資料上赤裸裸的數據,齊滺只覺得膽戰心驚。
齊滺:“必須想辦法把鹽業抓到手裏,不能再任由這些世家霍霍百姓了。鹽價這麽高,讓不讓人活了。”
蕭楫舟對齊滺的話連連點頭:“你說得對,東南沿海的海鹽價格高得離譜,昌黎韓氏有成本更低的制鹽法,直接讓渤海、黃海領域的其他鹽商紛紛關門大吉。但他們卻在渤海、黃海領域沒有競争對手之後提高鹽價,再這樣下去,百姓就要吃不起鹽了。”
齊滺皺着眉,道:“海鹽中有碘……你不必知道碘是什麽,只需要知道這是人必須食用的東西,而這種東西陸鹽是沒有的,所以海鹽不但要在沿海推開,還要想辦法在內陸推開,讓那些身在涼州、益州的百姓,也能吃到海鹽。”
蕭楫舟:“……”
行叭,他确實不懂。
陛下不懂,但陛下會說:“都聽你的。”
齊滺對皇帝陛下的聽勸很滿意,他放下手中的資料,呼吸着簡陋的馬車縫隙裏透進來的冷空氣,緩緩道:“要是查不出什麽,都對不起我這麽大冷天遭的這個罪。”
蕭楫舟文言連忙給齊滺倒了一杯熱水,還十分貼心地端到齊滺的嘴邊:“委屈小齊大人了,到時候一定讓昌黎韓氏的人給我們小齊大人賠罪。”
齊滺笑嘻嘻地接過水,喝了一口才說道:“必須讓那些王八蛋知道花兒為什麽這樣紅!”
就在這個時候,侯虞的聲音傳了過來:“陛下,齊大人,昌黎到了,前面進城,可能要委屈二位下馬車。”
大梁商人的地位不高不低,但絕對是沒有特權的。齊滺不想因為沒必要的事引起沒必要的麻煩,因此幹脆利落地下了馬車。
蕭楫舟護着齊滺步行到了城門前,守衛手持長戟守衛城門,目不斜視地盯着進城的百姓,單看精神面貌,這個邊陲之地竟然比中樞洛陽的守衛面貌還要好。
齊滺咋舌:“完了,我竟然覺得昌黎郡守是個好官,怎麽辦?”
在外被抗高麗守衛國界,對內治下百姓安居樂業,單看眼前的情況,真的看不出,昌黎韓氏做的竟然是賣國求安、壟斷鹽業的勾當。
齊滺喃喃道:“能将治下治理得如此安穩,我們要小心一點,千萬不要聽信穆懷安的話,誤會了一個好官,寒了能吏的心。”
蕭楫舟:“……”
沉默半晌,蕭楫舟終是沒有打破齊滺的幻想,只是說道:“我們進去吧。”
齊滺點點頭,跟在蕭楫舟的身後走向城門。為了避免麻煩,這次進入昌黎,他們并沒有将所有的內侯官一起帶入城內,只讓侯虞扮作護衛、侯十三與侯七扮作小厮跟在身邊。
五人的隊伍不小,但擠在熙熙攘攘的進城隊伍中間,看起來卻也并不是很顯眼——
顯眼的是齊滺。
這位商人家的小公子因為長得太不像個商戶,而被守衛攔下了。
守衛的目光掠過雖然身材高大但皮膚有點發黑看起來很符合商人公子形象的蕭楫舟,以及身後三個沒什麽存在感的下人,目光精準地掃射到齊滺的身上。
守衛打開蕭楫舟早已準備好的身份文牒,看着上面标注的商戶,又看看齊滺,徑直皺起了眉:“幹什麽的?”
齊滺:“……”
為什麽受傷的總是我?
齊滺無奈:“回軍爺,在下與兄長自城陽前來,打算在城中做點生意。”
守衛依舊擰着眉看他:“商戶?你可不像。”
齊滺:“……”
蕭楫舟一把将齊滺攬到身後,對着那名守衛笑了笑:“軍爺也覺得我阿弟不像商戶?我娘也時常念叨,若是阿爹還在,我阿弟必然是個官老爺。”
守衛被這句話逗笑了:“官老爺?商戶還想做官?”
蕭楫舟道:“軍爺可別瞧不起我阿弟,他不像我,大字不識一個,只能勉強看得懂賬本,我阿弟可是私塾先生誇過的聰慧。你看我阿弟,長得又好,書讀得又多,沒準就能被哪個官老爺看上,帶回家做女婿呢。”
聽了這一番家常,守衛心裏的疑慮被打消了,他将身份文牒還了回去,口中卻依舊道:“官老爺就算找上門女婿,也不會找個商戶。讓你阿弟別讀書了,早日找份生計吧。”
蕭楫舟也沒和這個守衛吵架,他側身示意侯十三給面前的守衛遞些吃酒錢。
守衛笑呵呵地收了“低着頭害羞”的小厮送上來的吃酒錢,完全不知道面前這個看起來羞澀腼腆的小厮,內心裏在怎樣吐槽他的不識貨。
進城許久,侯十三耳尖目明,還能聽到那個守衛在和同伴調笑:“商戶庶民,竟然想娶世族小姐為妻,這些商戶可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侯十三不滿:“咱們小齊大人什麽樣的姑娘娶不到,全世界的姑娘随齊大人挑呢,我看分明是這個無名小卒嫉妒我們小齊大人嫉妒得眼睛都紅了。”
侯七推了他一下,示意他閉嘴,別被人聽見,以免節外生枝。
侯十三悶悶地閉嘴,蕭楫舟卻接着調笑:“完了,我的阿弟娶不到世族姑娘為妻了,這可如何是好?”
齊滺:“……”
這狗玩意兒又在拿他取笑。
齊滺不肯認輸地回嘴:“沒辦法,誰讓我有一個大字不識一個只會看賬本的哥哥呢?”
蕭楫舟;“……”
齊滺:“若是我的哥哥封侯拜将,世上的姑娘豈不是随我挑?”
這個話題确實是蕭楫舟先提起來的,但聽到齊滺真的想娶哪個姑娘了,蕭楫舟反而又不開心起來。他忍不住說道:“就算你有一個封侯拜将的哥哥,也娶不到那些世家小姐。”
齊滺:“???”
蕭楫舟:“那些世家小姐一個個得心比天高,還真不一定看得上咱們這些普通人。”
齊滺:“……”
齊滺忍不住說:“你現在究竟在唱哪出?我怎麽不知道你現在在扮演誰了?”
蕭楫舟:“……”
回過神來的蕭楫舟也反應過來自己剛剛那句話說的有多亂,他慌裏慌張地為自己辯解:“我也沒有……”
“閃開!”
蕭楫舟話未說完,就聽見大街上不知何處跑出一隊護衛來,他們手中握着長劍,竟是直接将街道清空,不讓任何行人再在大街上走路。
耳邊傳來竊竊私語的聲音:“怎麽了?怎麽又封道?”
“算算日子,今日是韓大小姐齋戒完畢回家的日子吧?”
“瞧我,竟是把這麽大的事給忘了。韓大小姐要出嫁了吧?怎麽還月月齋戒?”
“聽說是給自己的父母祈福呢。韓大小姐當真孝順,韓大人有福。”
齊滺皺起了眉——韓大小姐無官無職又無封爵,出行哪有封道的道理?她的護衛又如何能手持刀劍?這樣公器私用的行為,讓齊滺對他剛剛還贊賞有加的韓大人的印象一下子落入谷底。
就在這時,被清場的道路中,緩緩走過來一輛牛車。牛車很大,由四頭牛拉着,慢悠悠地走在路上。牛車上帷幔輕揚,還能聽到悅耳的鈴聲在呦呦響起。
風吹起車簾,露出韓大小姐半遮半掩的身影,卻又很快消失不見。
看着道路中央受人注目的韓大小姐,齊滺忽然間想起一件事:“剛剛她們說,韓大小姐要嫁人了?”
蕭楫舟不解:“怎麽,你難不成要去做人家的上門女婿?”
齊滺:“……”
齊滺拿胳膊肘捅了蕭楫舟一下,示意他安靜一點之後,才說道:“我就是忽然想起來,沈涵的未婚妻,是不是就是昌黎韓氏的姑娘?”
任職戶部的金部郎中沈涵,曾經因為洛陽新都一事和齊滺扯皮很久。後來被齊滺說動,終于決定開倉放糧,讓齊滺拟定的政/策得以推行。
而那時,身為江南士族吳興沈氏嫡出公子的沈涵,之所以願意摻合進蕭楫舟和關東貴族的這灘渾水,就是因為沈涵的未婚妻是昌黎韓氏的姑娘,而昌黎韓氏是洛陽倉的受益者。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偌大的關系網通過聯姻形成,成為一張連接着所有世家大族的關系網,也成為一張讓朝廷對他們不敢輕舉妄動的保護網。
齊滺低聲道:“昌黎韓氏給沈涵送信,讓沈涵想辦法拖延新都建成時間——若不是今日見到韓大小姐,我幾乎要忘了這件事了。現在我信了,昌黎韓氏絕對不幹淨。”
【作者有話說】
本文采取的是州郡縣三級制,昌黎韓氏裏的昌黎指的是昌黎郡,但昌黎郡的治所又在昌黎縣(就像吉林省的省會是吉林市),所以這裏說的進入了昌黎城,指的是進入了昌黎縣。其實大家沒有記住的必要,就是在這裏聲明一下,這不是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