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常樂公主(二)

常樂公主(二)

永徽年間,我已經是皇姑,被加封為大長公主。但我的年紀并不大,甚至還比已逝的皇帝哥哥的公主們年歲小。新皇帝是一個仁慈的君主,我的四姐姐高密公主在永徽六年過世,八姐姐九江公主在流放途中病亡,九姐姐、十姐姐、十一姐姐又先後亡故,父皇的十九位公主已去世了大多半,因此,皇帝陛下對我們更是優待。

我嫁給趙瑰後,先是誕下一女,女兒長大後倒是賢名遠播。一日,皇帝陛下又再次召見我們這些皇姑,席間,皇帝陛下詢問我的女兒,我便猜到了,皇帝陛下是要為自己的兒子選王妃。我猜到了皇帝的心思後,十分躊躇,陛下有數子,我的女兒到底應該嫁給誰呢!

我這一生沒有什麽大志向,看到孩子們生活的安穩,我的心裏就很滿足了。那時候,朝中已經是二聖臨朝了。女人一貫是懂女人的,我知道,武後的勢力不容小觑,如果真的要将女兒嫁給皇子,那麽,選擇武後的兒子才是我的女兒日後生活的保障。畢竟,王皇後、蕭淑妃的死還歷歷在目。

武後有四個兒子,太子李弘飽受皇帝陛下的寵愛。太子殿下文質彬彬,大唐最知名的文臣武将,如于志寧、許圉師、劉仁軌等都為太子賓客。而據說,太子殿下更是仁孝溫柔。曾經,太子率更令郭瑜在跟太子講解《左傳》商臣弑父的故事時,太子直接放下課本,掩面哭泣。這樣的太子着實是好,但卻不是良婿。

我又将目光轉向了潞王。潞王也很好,但卻頗好聲色,這樣的人也不是良配。看來看去,我最終将目光放在了周王的身上,周王作為武後的第三子,他倒是老實本分,這樣的孩子實在是很好。但英王作為武後的兒子,我心中又不免擔憂起來,但看到英王孝順恭敬,我便将那份擔憂抛至腦後,是啊!太子在,潞王在,他們幾個兄弟之間一向要好,我實在是多想了。

盛大的成親儀式在不久後舉行,我看着女兒成為王妃,心中着實的歡喜。也因為這層關系,皇帝陛下對我更是禮遇有加。

上元二年,年僅23歲的太子李弘,卻突然一命嗚呼。太子的事情我一直有所耳聞,他是個仁孝的,但上天卻沒有眷顧他。太子去世後,皇帝陛下非常悲痛,他親筆為太子寫下了《孝敬皇帝睿德紀》,稱太子“天資仁厚,孝心純确”,并按古谥中“慈惠愛親,死不忘君”的标準,破例追封其為孝敬皇帝。

李弘仙逝後,太子之位就順延給了武後的次子李賢。早在龍朔元年時,潞王李賢徙封沛王。在慶賀沛王封爵的儀式上,皇帝陛下特命朝中五品以上部門長官前往獻禮祝賀,并奏九部樂,以示普天同慶。這等舉動,我就明白,皇帝是真的寵愛他與武後所生的幾個孩子。

李賢與哥哥李弘的“志慮忠純”,如出一轍。況且李賢身子健壯,我想,日後若是李賢上位了,作為弟弟的英王日後的生活定然不會太差,我的女兒也能夠安穩度日。

然而,我卻忽略了一個女子的野心,那便是武後。

最開始,二聖臨朝的時候,我還以為武後只不過是在幫助自己的夫君,卻沒有想到,等她真正的掌握朝政之後,她開始露出了自己本來的面目。

武後最初能“屈身忍辱,奉順上意”,故而皇帝力排衆議,堅持立她為後。待到武後得志後,她便專作威福,皇帝要做什麽,她便要強行控制,十分霸道,最後,皇帝都不勝其忿。麟德元年時,宰相上官儀請求廢後,皇帝深思後同意,即命上官儀起草廢後诏書。誰料到,左右侍從及時奔告于武後,武後立即到李治面前自訴,使皇帝陛下羞縮不忍,複待之如初。皇帝陛下又擔心武後怨怒,因此哄騙她說:“我初無此心,皆上官儀教我。”從此每當皇帝陛下理政時,武後便“垂簾于後,政無大小皆與聞之。天下大權,悉歸中宮,黜陟、生殺,決于其口”。

當新太子逐漸勝任太子之時,皇帝陛下便開始遵循當初培養李弘的做法,放手讓太子李賢監國。

可這對于一向想鞏固自身勢力與地位的武後來說,卻是壞消息。李賢代父監國時,武後已經意識到,新太子即将成為武氏權位之路的一塊“絆腳石”。

自古帝王之家最是無情,幼時,我便從皇帝哥哥玄武門之變中明白了這一點。但好在,我的女兒嫁給了周王,算是遠離了是非。

但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我和我的女兒早就處于是非漩渦之中。

上元二年四月初七,這個日子,我永遠都不會忘記。武後以我的女兒對她不夠恭謹為由,下令将她廢黜,關進內侍省的女牢。

得知這個消息之後,我立刻趕往了宮中,卻始終不能見到皇帝陛下一面。我在宮中等了半日,卻只等來了武後的另一道旨意,武後将我夫君趙瑰驅逐至括州擔任刺史,并嚴令我随行。

當我走出長安城後,我才得知,武後将我的女兒關進內侍省後,所給飲食都是生的。數日後監者見沒有炊煙升起,打開牢門查看,發現我的女兒屍體都已腐爛,她早被活活餓死了。

這筆賬,我始終記在心中,從未忘懷過。我的女兒死的時候還不到二十歲,她如此慘遭傷害,我自然對武後恨之入骨。後來,我與夫婿又被貶到壽州。

儀鳳元年,我得知,皇帝親筆下诏表揚太子:“皇太子自留守監國以來時間不長,但留心政務,撫愛百姓,非常盡心,對刑法所施也細審詳察。加之政務之餘,能夠專心精研聖人經典,領會深意。先王所藏書冊都能研讨精華。好善正直,是國家的希望,深副我所懷。命賞賜絹帛五百段。”

儀鳳四年,我得知,武後寵愛的明崇俨被強盜殺害,卻又遲遲抓不到兇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