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1.
天玑傳來消息,遖宿軍隊北上。
當初是天玑進犯在先,如今遖宿出師有名,勢如虎狼,不斷向兩國邊境推進。
公孫钤便提議此時結盟。天玑急需別國施以援手,如果天璇相助,兩國便有一絲不計前嫌的可能。
陵光又是那身白衣,倚坐園中矮榻上,一手支頭聽着。如今事繁,出殿透氣的時間也要用來理政。
聽完問道,慕容黎也在受邀之列?
…是。如今兵馬錢糧,多多益善,天權如能相助,再好不過。
陵光坐直身子,手肘搭着榻邊的矮欄。
那你對慕容黎,是要以誠相待了?
公孫钤不語,半晌拱手道,臣以為,如今只有結盟以誠,對遖宿才有勝算。
可若你事成,便給了遖宿攻打天樞天璇的理由。天璇對遖宿出兵,也再難出其不意。
公孫钤皺眉。王上此話不錯。可是,如果四國仍然各自為政…
陵光望着他,眸色幽深,只映出他身後一點天光。
本王沒有說不結盟。只是,務必要讓遖宿和慕容黎誤解天璇的誠意。
…王上,恕臣愚鈍。
也罷,結盟一事可以先行,你只管放手去做。陵光擡手,示意到此為止。剩下的事,本王也要再想想。
Advertisement
是。謝王上。
公孫钤更擅陽謀。如此才能,若生在治世,必是一代名臣。
可如今各國争鋒,勾心鬥角,他有心做君子,怎奈樹欲靜而風不止。
罷了,一切本與公孫钤并無幹系,燃起戰火的是他。要做惡人,也當由他來做。
陵光有些困乏地閉了眼,道本王這就命人拟旨,其餘的事你着手去辦吧。
是。公孫钤應了,卻不告退。
…王上,臣,還有一件私事,想問王上。
這一句可有些提神了。
什麽事,說吧。
前些日子獻給王上的寶石,不知王上可還記得。
陵光半闔着眼,想了想。你說那枚名喚月光的寶石?
是。
怎麽,贈人之物,如今想收回去不成?
…臣不敢,王上喜歡就好。
最後公孫钤還是沒有跟王上細論月光石的事情。
前幾日為了遖宿之事,他又去翻當地買來的書籍。偶然發現,月光石贈人,有定情之意。
當時只覺得王上既為裘家之事憂心,此物或可清心安神。加上對遖宿方言一知半解,也未注意攤販是否提到姻緣之事。
不知道這種東西送給王上,算不算惑亂朝綱。
不過王上既然不覺有異又不肯還,那就算了吧。
2.
兩日後,公孫钤以祭天為名,發信邀請各國使臣。
天璇王城前不久已祭過一回。就是王上本打算冊封上将軍那日。
所以此次祭天,地點定在了邊境。如此,對各國也都公平一些。
對此陵光并無意見,只是想到,此去邊境,往返最快也要旬餘。又有一陣子要見不到他。
感到意外的,是公孫钤将地點定在了浮玉山。
本王還以為,你既與那瑤光王子惺惺相惜,至少會得饒人處且饒人。陵光促狹道。
公孫钤仍一臉磊落道,回禀王上,臣此去,也是想看看瑤光故郡現下如何。韓将軍雖然帶回許多消息,但總不如親見。
自己才請王上不要下旨,引誘瑤光舊将潛入王城。有些事情,還是在當地探查清楚為好。
何況,他雖愛惜慕容黎其人其才,但既為天璇之臣,力所能及的,也不過是讓瑤光百姓在天璇治下過得安樂富足罷了。
慕容黎若執意要阻,兩方相争,總有一天,總有一死。他只能希望那一日晚些到來。
3.
出發那日,王上前來送行。
公孫钤的馬看來還記得這個人,臉向前蹭了蹭。王上也不介意,擡手撫了撫它。
此次我天璇能否争取盟友,便全要仰仗愛卿了。
是,臣此去定不辱命。
無論結盟會談如何,瑤光如何,一切小心為上,定要平安回來。
是,請王上放心。
公孫钤以為話說到這裏自己就可以走了,卻見王上側頭示意,身後随從立即捧來一個木椟。
你此去已有王令。此物也不作信物之用,只當是那月光石的回禮吧。
公孫钤得他示意,接過打開。只見盒中躺着一枚圓形白玉佩,流暢簡潔的線條镂雕出一只神鳥,羽翅舒展,昂首而鳴。
神鳥朱雀,四象主南,世人喚名陵光。
如果不是怕圍觀群衆覺得蹊跷,公孫钤簡直要當場跪下。
…王上這是何意。
玉佩而已,何必非要解意。陵光似笑非笑道,本王收下那月光石時,可曾問你是什麽意思?
公孫钤心下一悸,只得道謝收下。
腦海浮現王上當日在公孫府卧房,披着罩衣閑散翻書的樣子。或許那時他無意看到了什麽。
不過,既然王上說了不必解意,這就不算是惑亂朝綱吧。
公孫钤覺得自己對天璇愈發任重道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