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1.

焸栎侯應诏入宮。

對于這個同族兄弟,他是既敬且畏的。既對他稱王的魄力敬而遠之,也感念他留給自己太平清閑的時日。

不知這次找他又有什麽事。不會是找遖宿議和吧,公孫钤這幾天不在,這可不大好辦。

不過,王上賜他食邑千戶,難道還不能使喚他做點事嗎。

焸栎侯在偏殿門前停步,待人通傳。

周圍風清日暖,雲水相映,寂靜樓閣也有了些生氣。

不過殿內只有陵光一人。

王兄不必多禮。陵光見他,從桌前站起身來。

不知王上召臣入宮,所謂何事。

焸栎侯掃一眼書案,桌上散亂放着幾張地圖,依稀是天璇與天權的官道與商路圖。

陵光繞到桌前,道,王兄且放心,此次找你來,并無什麽艱險之事。

那就好那就好。——不過,縱然艱險,只要王上吩咐,臣義不容辭。

陵光笑笑,手指虛虛拂過昱照山下幾處地名,問,這裏,可是王兄封邑。

焸栎侯湊近細看,點頭道是。他經不起朝上大風大浪,故而平日将封地管理好,納足賦稅,就算是對天璇最大的貢獻了。

天權與我國通商,狀況如何。

Advertisement

臣知道的,最多也不過封地上的市井閑談,讓王上見笑了。焸栎侯道,天權的行商,近日多了起來,而且因為來往不便,他們不來則已,一來便要徘徊甚久。聽說,有人在此久留,也是因為天權如今百物皆貴,我們這裏便宜一些。

陵光點點頭。商人往來之處,沿途設些客棧酒家。若是王兄缺錢,可從國庫支取。本王只要天權人心甘情願,留得久些。

2.

浮玉山細雨蒙蒙。

到達時距祭天還有兩日。随行人員已安營紮寨。

公孫钤将玉佩擦拭一遍,妥善收好,獨自撐傘去了山中。

起初只是漫步,而後便循着簫聲,尋到了慕容黎。

公孫钤見他孑然一身,心有不忍,上前撐傘。

簫聲停了。慕容黎道,這裏可以看到瑤光的王城。

瑤光國的王室真傻。

死了,不就什麽都沒有了。

公孫钤陪他看着遠處的城,問道,慕容,你以為,什麽才是為王之道。

慕容黎片刻沒有說話,目光仍落在空茫遠處。

公孫兄,也不齒瑤光王室自盡之舉?

公孫钤搖搖頭。此事如何計較對錯。瑤光不起刀兵,本為圖個安寧。只是樹欲靜而風不止罷了。

慕容黎垂目道,好個樹欲靜而風不止。

此話由我說來,或許可笑。公孫钤側目望他。但是,我國當年出兵,不是沒有幾分身不由己之苦。自立為國,不再上貢鈞天,百姓可免四成賦稅。出兵先發制人,天璇才不會成為如今瑤光。

此話說來傷人。

為自己心之所念,罔顧他人生死。當時王上如此,如今慕容黎,亦是如此。他們都不是聖人。

長日安穩,是瑤光所願。不為生計所累,是天璇所願。

可慕容黎國破家亡。王上被斥為叛臣。

是非毀譽,最後都由一人擔着。

公孫兄,果然一片赤誠之心。

不知過了多久,慕容黎邁了一步,走出他傘下,回到雨中。

可在我看來,無論動機如何,哪個居高位者不曾觊觎別人,手上沒有百姓與兵士們的血債。最後,不過是勝者寫得史書罷了。

公孫钤手中攥緊了些,穩穩握着傘柄,将慕容黎又遮在檐下。

此話不假。只是,這是每個居高位者要付出的代價。古時天下有不順者,黃帝從而征之,後人雖念他德行,想來也有人計較那征伐之苦。

慕容黎冷道,公孫兄失言了。

公孫钤賠罪道,是,天璇王上自不能與黃帝作比。

只是我以為,為王之道,難論對錯。既為國君,不論做對什麽,做錯什麽,都會有人恨他,欲除之後快。

但也有人會愛他,願誓死追随。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