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65
63-65
趙護沒想到自己努力考了個狀元, 到了妻兒這裏卻成了還不如人家開小食鋪的。
貞娘道:“相公,李先生說的活我想了想并不累人,也不用我盯着繡, 只需要過去瞧瞧便行, 以後你們都出門了, 只餘下我一人,在家裏也是無聊不是?”
趙護感覺他家娘子盡量不觸碰他那可憐的自尊心, 再一琢磨朝廷是禁止官員不能有私産,但并沒禁止家眷打工。
李先生的提議确實仔細想想也沒問題。
圖是他畫的,貞娘去監工貌似更合适一些, 如果有什麽問題也方便找他解決。
若讓他單獨找繡娘接頭, 趙護甩甩頭。
趙護說服不了老婆出門工作, 便決定加入。
男女搭配幹活不累。
兩人說好了, 貞娘不必天天泡在鋪子裏,每日過去走個過程便成。
盯盯工作進度。
夫妻兩人商量着賺錢的事, 趙桐卻已為自己的以後生活開始打算了。
他哥是一門心思要考科舉的, 瞧他如今不過四歲,就想卷死全世界的勁頭, 你讓他去經商賺錢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他姐吧, 雖說不考科舉,但女孩子嘛, 買花、買胭脂、買衣裳,這哪一步不費錢。
最主要的是,一家人要長期在外生活,那得有自己的宅子啊。
孩子大了起碼得有自己的房間, 現在趙珠單獨有屋子,他和趙桦依舊跟着父母住。
嗨!
老爹不靠上, 老哥不靠譜。
看來也只有他了,他得快點長大,快點賺錢,不然這個家就要喝西北風了。
趙桐想得入迷,不知不覺就睡着t了。
次日,起床時哥哥姐姐都去讀書了,家裏只剩他和貞娘兩人。
貞娘按趙護說的,每日起床後給他讀半個時辰的小故事。
別管孩子懂不懂,多聽聽總沒錯兒。
更何況,哪有孩子不愛聽故事的。
母子兩人剛結束早課,貞娘把雞蛋羹給他端出來。
董氏就領着孩子上門了,“劉姐姐這兩日找了個活,現在也沒時間陪我說說話了,我便來找你,咱們領着孩子去花市轉轉吧。”
秋旭侯缺的事已經有眉目了,一家人這個月差不多就要離京了。
說實話董氏挺舍不得自己小姐妹的。
趙珠和鄭覓都去上學了,女兒明顯有些失落。
她也想跟小夥伴一道兒讀書。
可條件不允許,董氏安慰了好久,她才又開心起來。
昨晚便說好了,今日要帶着兩人去花市轉轉。
貞娘笑道:“好呀,我想着買只小狗在家養着,即能看家護院,還能陪着孩子玩玩。”
不過在走之前,她還得邊木匠将小推車送來。
不然就趙桐如今的體格子,她就是和董氏換着抱,也夠嗆能從外頭回來。
這幾日每天抱着趙桐去送兩個孩子讀書,回來就累得她雙手打顫。
董氏啊一聲,“這麽快啊!”
她們剛進京時,趙護才找的邊木匠,記得當時說做好需要半個來月,邊木匠以前沒打過這東西,雖說這年頭的馬車、平板車到處都是。
可像趙護要求的,許多部位需要折疊,又需要各種卡扣,這就涉及到一些機巧方面的東西了,比尋常的單功能用品要複雜不少。
這次的小推車算是升極版的。
與原先在老家做的不一樣。
老家那個小推車是上下兩層,當時趙桐剛出生不久,基本上都是躺在裏頭的,趙護只在後頭做了個插槽,外加一塊擋板,孩子再大一些能自己坐了,便将這塊擋板插上,算是一車兩用的。
第二次做,他要求便有些多了。
除了要考慮家裏占地位置與攜帶問題。
還有便是以後帶三個孩子出門,那兩只要是走不動了,也能直接塞進去,這車子就要求廣泛了許多。
雖是上下兩層,但功能卻不單一了。
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将這些要求都加進去。
趙護愣是與邊木匠商量了足足兩日,搞得對方差點摞挑子不幹了,還是趙護好說歹說,保障他這東西推出去,會有不少人過來打聽的。
到時候他就将人推薦過來。
有錢還是讓你賺,嗯,你只需要付點潤筆費就行。
好家夥,車子還沒開始做,趙護已經想着和邊木匠分錢了,若不是瞧見他當日騎馬游街,是最前的那個狀元郎,邊木匠差點把人給打出來。
送走了這位爺。
邊木匠心裏已經給他做了個定位:呸的狀元郎,也就是個自傲自大之輩。
趙護回頭與大家說時,秋旭頭一個跳起來道:“你這臉皮啊,果然比我還厚,以後我得多向你學習才行。”
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都是別人。
鄭雲深有同感,“我就說你家那桦哥兒随誰,敢情随你了,一開口便是十分謙虛地說,我如今讀到四書五經了,來來來咱們比比吧!”
說起這些,董氏又是一陣感慨。
“時間過得可真快。”
貞娘也知道他們一家要離京了,比起性子恬靜,出口成章的劉氏,她和董氏更聊得來。
秋旭和趙護也都是不據小節之人。
貞娘拉着董氏道:“你今日想吃什麽,咱們一會去花市轉轉,再去菜市看看,買點菜我回來給你燒。”
董氏感動的差點眼淚汪汪,一把摟住貞娘道:“嗚!貞妹妹可真是太好了,我就是舍不得你,想着過段時間就可以吃番茄魚了,嗚~”
貞娘呸的白了她一眼,将人給拍死,嗔怪道:“我還真當你舍不得我呢。”
董氏拉着她笑盈盈道:“我是真舍不得你呀,咱們認識時間不久,但卻是聊得最好的。”
相見恨晚有沒有。
她雖說自幼也跟着父親讀過幾年書,可與劉氏那樣的才女差了十萬八千裏,也就是識得幾個字,每次和劉氏說話,都感覺壓力山大。
與家裏的妯娌聊天,那也是一步一個坑,沒人好交心的。
可與貞娘卻不一樣,兩人都不屬于太聰明的那一類人,說話做事便能怎麽舒服怎麽來。
趙桐其實也舍不得小夥伴。
秋銘比趙桦小幾個月,與趙桐玩得卻是最好。
沒辦法,兩人說話都不利索,經常嬰語交流,不像趙桦一開口就你今天讀了什麽書,背過了沒?
哪個小孩愛和他玩呀。
狗
邊木匠将巳時二刻的時候上門了。
不止帶來了趙桐的小推車,還有趙桦的自行車和趙珠的小購物車。
考慮到趙桐的年紀,給他打了一輛三輪車。
考慮到路上帶這些不太方便,便沒給秋家孩子打。
原先還想着給鄭覓也打一輛,不料劉氏給拒絕了,她是覺得女兒年紀大小,提點東西不費事兒。
小購物車的推杆是可以調節高度的,邊木匠一邊将東西拿來,展示給衆人,一邊吐槽道:“太太不知道,就單是這個抽卡的小機巧,老朽就足足琢磨了好幾日。”
更別說那個更為複雜的小推車了。
沒做出來之前,他覺得趙狀元是異想天開,腦子進水了。
這會兒東西被琢磨出來了,他突然感覺狀元郎就是好,腦子就是比他尋常人好使。
別看他替人打了這麽多年的家具,這麽精細的活還是頭一次幹。
貞娘道:“辛苦了。”
說着便将早就好的紅封遞了過去。
邊木匠擺擺手,“太太這可別了,不瞞您說,先前做這東西之前,趙大人已經與老朽說好了,若是有人瞧上了這東西也想要,便交給老朽來做。”
這不湊巧了,他最近在家裏琢磨時,剛好有人上門要給女兒出嫁打套嫁妝。
這時候的嫁妝大件也就是妝匣、拔步床、悶戶櫥、樟木箱、壓箱底和子孫寶桶。
這家也是講究人,這一套全要了。
上門後便瞧見了他正在做的半成品,問過之後只覺得非常神奇。
索性也要了一套,說是女兒成親有了孩子正好可以用。
這次帶到嫁妝裏頭,也算是頭一份(旁人沒有)。
這邊還沒交貨,那邊已經有人下訂單了,邊木匠能不驚喜嗎?
頓時對趙狀元當時的話深信不疑。
過來送貨之前就琢磨好了,趙家的工錢他是萬萬不會收的,以後賺了錢,按大小給趙護潤筆費,各抽一成。
貞娘道:“這怎麽好意思,先前就與相公說好了。”
邊木匠道:“太太千萬別客氣,老朽先前可沒見過這些東西,如今跟着趙大人長了見識,算是練手了不是,沒交拜師費都算客氣了,哪還能收您的錢呀,這些東西只當送給孩子玩兒的,以後咱們每個月結算一次潤筆費。”
邊木匠說完,生怕貞娘追着他給錢,急匆匆地回去了。
董氏感慨道:“狀元郎這腦子就是與普通的同進士不一樣。”
秋錦一口茶噴了,“娘您這是嫌棄上我爹了。”
董氏哈哈笑道:“可不是,他除了花錢之外,什麽時候往家裏拿過錢。”
趙桐這個升級款的小推車,邊木匠的手藝确實比趙三爺要好上一些。
許多有棱有角的地方,都打磨的非常圓潤,上頭又刷了一層油,即防水還保護材料不會被蟲駐。
趙桐開開心心地坐進了他的小推車。
而後伸手拉着秋銘,讓他也一道坐進來。
有好東西得和小夥伴分享。
貞娘笑着将秋銘也放了進去,兩小只中間有個隔擋,隔檔上有大小不一的卡槽,貞娘便将他平時用的小碗、小杯子放了上去。
剛好卡住,裏頭再放點吃食,簡直完美。
秋錦覺得新鮮,搶着推兩個弟弟出門,董氏笑道:“你能推得動嗎?”
秋錦點頭,“沒問題,一點也不重。”
董氏試了一下,确實很輕巧的樣子,可瞧着這材料并非那種不值錢的東西。
貞娘道:“底下應該有加了點東西,具體我也說不上來,就是推的時候不至于太累,遇上下坡或上坡什麽的,還可以自動滑檔之類的。”
董氏:……
好吧,超出她的理解範圍。
花市離他們住的地方不算太遠,兩大人三小孩子,走了不到兩刻鐘。
趙桐頭一次來花市,開心地都從小推車裏站了起來,嗷嗷地指着不遠處的鳥籠子對秋銘喊:“看,看!了,了!”
秋銘口齒也不太清楚,大着舌頭道:“話沒了,話沒了。”
秋錦在後頭糾正兩人,“畫眉鳥。”
兩人不在乎吐字不清,像他們這種嬰語十級的,交流起來完t全無障礙。
狗、貓、鳥、魚,一條街走到頭,不知道見識了多少,還有一家老板挂了兩只鹦鹉。
聽見兩人“了了”地喊,鹦鹉鄙夷地開口:“笨蛋,笨蛋,鳥兒,鳥兒~”
董氏和貞娘聽得不厚道的哈哈大笑。
趙桐頭一次被鳥給鄙視了,頓時不樂意了,小手插腰開始嗷嗷地一頓輸出。
秋銘也在旁邊幫戰,兩人兩鳥一時間吵得好不熱鬧。
來逛花市的都是尋常沒什麽事的,這會兒也都樂哈哈在站在一旁瞧熱鬧,這一頓熱鬧瞧下來,都發現了趙桐坐着的小推車。
上頭不止可以放些碗碟裝些吃食,下面還能放東西。
更妙的是最上面還有一層遮帳,太陽上來便挂起來,即能遮陽又不會擋孩子的視線。
本來以為這只是可以坐着的,誰知道轉了一圈過來,有人瞧見跟鳥對罵的小孩兒這會兒已經在裏頭躺平了。
有人覺得新鮮便上來打聽了一二。
貞娘大大方方地給衆人展示了一下自己的小推車,笑盈盈道:“是我家相公瞧着孩子一日日長大,怕我抱起來吃力,自己想出來的。”
衆人:“……”
突然就被喂了一嘴的狗糧。
貞娘把邊木匠的地址告訴了對方。
推着趙桐擠過花市,在入口的位置買了一只小花狗。
小狗剛出生不過一個月,個頭小小的,但原主養得好,皮毛油亮,肚子圓圓,一雙眼睛黑亮亮的,看起來就格外精神。
貞娘将即将迷糊的趙桐給喚醒,“桐哥兒喜歡嗎?”
趙桐瞪大眼睛瞧了一圈。
攤位上有十來只小狗,大概是串得不成功,有的狗長得挺猙獰,有的則看起來特別憨,也就這只長得乖萌。
小花狗好像知道了什麽,沖着趙桐小聲哦嗚哦嗚地搖了搖尾巴。
趙桐咧嘴笑道:“我,我!”
貞娘道:“大爺,就這一只了。”
趙桐本來昏昏欲睡,被這麽一攪和,整個人立馬精神了起來,讓貞娘把車子給他支起來,他便坐在小推車和秋銘一道玩狗。
哪料要回家時,秋銘非得把狗抱走。
趙桐有點急了,扒啦着他娘,“我,我!”
好家夥,這明明是他的狗,怎麽現在的小孩兒這麽不講究。
玩了還想兜着走。
董氏好說歹說沒辦法,只得對前來接他們回家的秋旭道:“要不,你帶着銘哥兒出去買一只?”
秋銘立馬把狗還給趙桐,“爹,買,買買!”
趙桐覺得自家小夥伴還是很講究的。
只不過想擁有自己的狗,所以用點了迂回政策。
趙桐的意思吧,只要不抱走我的狗,咱們還是好兄弟。
于是,開開心心地抱着狗和小夥伴揮手告別。
中午董氏領着兩孩子在趙家吃的,貞娘還琢磨着要不要把劉氏和鄭雲請過來,哪知,她過去時,劉氏已經做好飯了。
秋旭馬上就要離京了,這段時間每日都與同科的進士有宴請。
快到晚飯點才回來,一回來就被打發帶孩子買狗去了。
趙護回來時,就見小兒子坐在小凳子上懷裏抱着一只小花狗,見他回來了,沖他嗷嗷叫,幫忙介紹。
還特別大方地把狗往前遞了遞,示意他可以摸一摸。
這可把趙桦羨慕壞了。
不過趙桦已經快四歲半了,而且讀書了,他便自動将自己劃分為大孩子系列,弟弟喜歡的不與弟弟搶。
于是,蹲在弟弟面前撸了一把狗,又撸了一把。
直到趙護喊他吃飯了,他才依依不舍地洗手去了廚房。
貞娘早上買了兩條魚,中午清蒸了一條,下午便做了趙護最喜歡的剁椒魚頭,還下了一碗面,魚頭面的香味引得趙桐直流口水。
剁椒是去年家裏種的辣椒做的。
入京時,貞娘帶了一大壇子。
像趙護喜歡吃的酸菜魚、剁椒魚頭,還有平時炒個鹵做點炸醬面,都可以在裏頭放,去油膩不說,還增加鮮味。
趙護今年上京時帶了不少的辣椒種子。
會試結束之後,便與秋旭在京外租了十來畝地,種上了小柿子、青瓜和辣椒。
種地的農戶是秋家莊子上選出來的好手。
當時秋旭在中了舉人之後,便與他家老太太說好了,京都的宅子買不買無所謂。
他想将秋家的酒樓開到京都去。
想在京都開酒樓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
老太太剛開始沒答應,秋旭笑道:“若我明年過了會試,您能答應不?”
老太太笑罵道:“過了會試與過了殿試有何區別?”
要說最初的殿試還會刷下一批貢生,後來有人抗議過幾次,殿試就再也沒刷下過人,就算是殿試成績再不好,也排到同進士中了。
老太太掌家這麽些年,愣是将秋家那種小康家庭,變成了如今千河縣,乃至整個賓州都數一數二的大家族。
自然是有自己的眼光的,尤其是秋旭說了,他酒樓裏要賣番茄魚。
老太太便知道這生意一準能成。
嘴上說待秋旭過了會試之後再落實此事,可去年秋旭入京不久,老太太便選了莊子上選好了兩戶人家入京了。
開了春便來找了秋旭。
秋旭苦笑道:“我這是過不了會試都對不起江東父老了。”
會試過後,那邊的地也選好了,種子也灑下了。
在殿試之前,秋旭和趙護過去瞧了一下,種子的發芽率極高,秧苗也長勢極好,大概因為供水量的不足,不如趙護院裏的這一塊。
過段時間長開了定不會太差。
那邊的莊戶時不時過來與秋旭彙報一下進度,再由趙護指出下一步要怎麽做。
這段時間趙護在家裏插上了竹杆只等拉藤了。
今日的剁椒魚頭面又香又辣,趙護一時吃得有些撐,摸着肚皮道:“再過半個來月秋家的酒樓就開業了,我琢磨着待辣椒可以吃了,便讓他們再加一道剁椒魚頭。”
番茄魚雖然好吃,可口味偏淡,就算是放上辣椒也不及剁椒魚的鮮香麻辣更能刺激味蕾。
貞娘道:“那酒樓由你幫忙盯着嗎?”
趙護笑道:“那倒沒有,不過因為番茄魚、青瓜條、辣椒這些東西都是我的種子,方子也是由我提供的,秋老太太派人來盤酒樓時,與我說好了,這邊每年的收益分我二成。”
真論起來,他也算是股東之一。
像番茄這些就不另外給他錢了。
畢竟地是人家租的,菜是人家種的,他們也就是提供了個種子。
不管是什麽菜,真要賣起來,也就那麽一季,番茄是可以做成醬保存時間更久,但做成番茄魚的味道他總感覺還差一些。
不過剁椒這東西卻是可以保存很長時間。
不受時間的限制。
酒樓能賺更多的錢,他能分到的也就更多。
啃着半生不熟的硬桃子磨牙的趙桐,眼珠子滴溜溜的亂轉。
好麽,他爹藏得夠深啊,要不是今天有剁椒魚頭他還不知道他爹有這項隐藏收益。
前幾日還覺得自己官二代夢想破灰的趙桐,這會兒小小的夢想又燃燒了起來。
很好,他爹只要夠努力。
副業更多!
他躺平的機會也就更大。
哦耶!
老爹加油。
趙護與貞娘透了個底,便領着三個孩子出門溜食去了。
一出門剛巧碰到抱着兒子買狗回來的秋旭,那是一只小黑狗,個頭和趙桐的差不多。
秋旭抱了一路的兒子,累得快吐血了。
見到趙護就忍不住抱怨,“早知道他這麽沉,我就該把你家的小推車推上。”
趙護道:“你什麽時候走,若是能跟上,我讓邊木匠再給你打一輛,到時候不管是孩子還是東西都能往裏裝,省力不少呢。”
他今日回來瞧着這小推車,比他想象中的還要精細。
看來他找的這邊木匠手藝和人品都相當不錯。
秋旭喘着粗氣,抹了把腦門上的汗,毫不客氣地開口:“做呗,要是我走的時候出不來,我把你家的先帶走。”
趙護:“……”
你臉可真大,嗚~
秋旭說完,用力吸了兩下鼻子。
最後湊近趙護聞了又聞,“你今日吃的什麽?這味道怎得這麽香?”
光是聞着就特上頭,禁不住口水泛濫。
趙護道:“剁椒魚頭面。”
“還有嗎?”秋旭是不等他回答,一路大喊着:“弟妹,還有嗎?還有嗎?”
趙護只得跟了回去,貞娘正在收拾碗筷,秋旭就沖了進來,不等她開口,一把奪過剩下殘渣的剁椒魚頭盤子,哼哼道:“就是這個味,這就是傳說中的剁椒魚頭吧。”
貞娘不好意思道:“是呢,不過……”
她話剛開口,秋旭已拿了筷子夾了裏頭的剁椒塞到了嘴裏,而後驚喜地開口,“這也太好吃了,為什麽去年在你家的時候沒吃過?”
“不對,我們在這京都同吃同睡這麽久,也不見老趙給做過,老趙這人太沒人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