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68

66-68

他說着就要讓t貞娘給他下面, 将剩下的渣渣給拌面吃。

趙護無語地将盤子從他手裏搶了下來,道:“你去外頭買條魚回來,我再給你做吧。”

造孽啊!

他就沒見過像秋旭這麽嘴饞的人。

不對, 有一個, 他家小兒子, 一瞧見他們吃東西,兩眼就放光, 那嘴裏的口水跟洩洪似的一發不可收拾。

秋旭唉了一聲,歡快地跑出去買魚了。

貞娘只得拿起還未來得及洗的面盆開始和面,“也不知道董姐姐他們吃了沒, 要不我做多一些?”

趙護打發趙珠過去問了。

一問才知道, 董氏還真沒吃, 她正愁晚上吃什麽。

原先在秋家時, 都有廚房做飯,想要點菜自己花點錢廚房也給做了。

如今不一樣了。

就當時秋旭的成績, 一家人甚至秋旭的來信都說留京希望渺茫。

是以, 董氏來京的時候并未帶太多人,只帶了一掃灑的小丫環, 平時幫忙做做家務, 吃食方面她會自己動手。

不過就這段時間來說,大部分都在趙家蹭飯。

董氏正發愁着, 就見趙珠進門了,笑道:“珠姐兒可是來找錦姐兒玩的?”

趙珠上前拉住秋錦的手,而後慢條細理的開口,“秋伯伯要在我家吃剁椒魚頭面, 我娘讓我來瞧瞧,您要是沒做飯也去我家吃吧。”

董氏嘴上說着不好意思, 從早到晚都蹭第三頓了。

腳下卻不停,領着趙珠和秋錦出門去了趙家。

進了趙家的門,就瞧趙桐和秋銘兩小只坐在小凳子上,你一句我一句地對比自己的狗,場面相當和諧。

唯一不和諧的就是,個頭不高,手裏拿着書眼睛瞄着兩個弟弟的趙桦。

嗯,趙·卷王·桦今天不想讀書,就想玩狗。

董氏過來蹭飯才知道趙家人都吃過了,是秋旭非厚着臉皮要吃人家剩下的剁椒魚湯。

趙護只得給他安排重做。

董氏在內心非常鄙視自家相公,太不要臉了,這臉皮也太厚了。

不過在魚的香味飄起來後,她整個人就差點給跪了。

媽媽呀,這也太好吃了!

嗯,蹭飯嘛,臉皮一定要厚,不然哪能蹭到這麽美味的東西。

因着還有兩孩子,貞娘還特意給孩子炖了豆腐魚湯,用來煮面味道也不差,再灑上自家院裏揪下來的小蔥和香菜,一旁的趙桐又羨慕地流下了口水。

貞娘将小兒子放在小推車裏,笑道:“要不要來一碗。”

“了,了!”

有了趙桐帶頭,剛吃過飯才小半個時辰的趙珠和趙桦也都分到了一碗。

趙桦喝得極快,趁着弟弟吃飯的當兒,快速跑出去撸了幾把狗。

小花狗軟軟萌萌,濕漉漉的眼睛看得心都化了。

小黑狗憨憨傻傻的,你一逗它,它就咧嘴傻笑,看起來也很好玩。

于是,聰明的趙桦左手撸一只,右手撸一只,還得分出耳朵聽着屋內的動靜,只要弟弟吃完了,他立馬拿書跑開。

嗯,他是愛讀書的好孩子,絕對不會稀罕弟弟的小花狗。

秋家的酒樓開了好些年了。

除了在千河縣,在原陽府城也有一家。

秋旭打小嘴巴就挑剔,不過自打吃了趙護做的菜,就覺得酒樓的大師傅也不過爾爾。

番茄魚、麻辣香鍋、剁椒魚頭,一次又一次刷新了他的認知。

“老趙啊,你有這手藝,怎麽不早說呢?”

有這手藝,還怕說服不了老太太早早來盤酒樓嗎?

現在好了,他過了會試老太太才讓人入的京,這麽一耽擱就是三四個月,如今酒樓還在修整階段,想要開業怕是五月底六月了。

趙護笑道:“那不正好,番茄剛好上市,到時直接推出招牌便好。”

在京都沒有許員外。

番茄在秋家酒樓那就是獨一份的。

西紅柿蛋花湯、糖霜小柿子、番茄魚、番茄炒蛋。

哪一樣不能上桌呀!

剁椒這個只能等泡好了才可以上桌,所以,番茄魚主打夏、秋兩季,剁椒魚春冬兩季,按季節這麽一分。

更能勾起人的食欲吧!

秋旭舔着盤,回味着剁椒魚的味道,咂咂嘴道:“所以,這才是你前面沒給我吃過的原因嗎?”

為了勾起他的食欲。

趙護一巴掌将他的大臉拍開,“這是貞娘他們進京才帶來的,我們家也是頭一次才吃。”

秋旭将信将疑,“真的假的?這麽說我是趕上好時候了。”

趙護懶得理他,起身道:“吃飽了沒,吃飽了把碗筷洗了。”

秋旭嗯了一聲,很痛快地收拾碗筷去了,董氏要幫忙,貞娘拉着她道:“咱們帶着孩子出去溜溜食吧。”

趙桐這次不想坐小推車了。

他也要散散步,溜溜食,以免長成一個大胖子。

貞娘只得牽着他的手,一步步地跟在衆人後頭,本來趙桐還想領着他的小花一起出門,趙桦眼尖,騎着自己的小自行車,麻溜地将小黃和小黑裝到了前頭的車筐裏。

頗有大哥風範地開口,“弟弟放心吧,哥哥載着他們。”

趙桐現在還騎不了小三輪,便成了秋銘的暫時坐騎,瞧見自己的小黑被趙桦裝走了,忙邁着小短腿表示自己的車子也能裝。

于是,兩只小的,一人載着一狗在門口撒歡。

趙桐看得羨慕不已,他一定要努力長大!

嗯,除了好吃的,還能獨自去撒歡!

于是,拉着他娘的手邁着小短腿,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得更快了。

趙珠和秋錦兩小姑娘手拉手去鄭家找鄭雲去了。

不一會三個小姐妹就手拉手走了出來。

劉氏跟在三人身後,見貞娘和董氏一人一邊地站着,中間空出一塊地方,引着趙桐走路,她也走了過來,兩人立馬挪了挪,線段變成三角形。

趙桐樂哈哈地張着雙手,邁着小短腿,從貞娘到董氏,再從董氏到劉氏,也不知道轉了多少圈,待他反應過來時,三人的距離是越拉越大。

足足比他剛開始走時擴大了兩倍。

而在這中間,趙桐是越走越順,甚至到了大人跟前不用人扶着,也能直接拐彎去找另一人了。

這樣堅持練了兩日,這一天貞娘在廚房燒飯。

趙桐抱着小花坐在臺階上玩兒,突然門口傳來一聲狗叫,小花從趙桐的懷裏撲騰一下朝門口搖着尾巴跑了過去。

趙桐下意識地就喊了一聲:“回!”

同時邁開小短腿追了過去,待見到進門的是秋銘和小黑時。

他咧嘴一笑,“來!”

緊跟其後的董氏驚喜道:“哇,桐哥兒會走路了。”

趙桐在生日前十天徹底會走路了。

先前每走一段都要有人扶一把,要不走着走着就歪了,然後趴地上了。

這會兒是一個人可以走很長時間,中間都不帶喘的,走得又穩又好。

自從長了小腿之後,每日都屁颠屁颠地領着小花在院子裏亂跑。

偶爾還會去隔壁秋家串個門,不過這樣的小夥伴撒歡時間很快就結束了。

四月二十八,秋旭的任命下來了。

一家人打包打包,準備五月初一正式出發。

說是他們隔壁南洛省安西府一個叫顧縣的地方。

秋錦和趙珠聊天時,趙桐聽了一耳朵,離老家挺近的,不過三四天的時間,所以,他娘說了,到時候安頓好可以請老太太過去住幾日。

要是時間允許,秋旭一家四口還會回老家一趟。

畢竟中了進士這麽大的事,得回去祭祖什麽的,以後每年過年也能回老家,這個缺謀的也太好了。

趙珠和鄭覓都挺羨慕他們的。

秋錦笑道:“我還羨慕你們呢,能在京都讀書生活,是多少人一輩子都求不來的,以後咱們要多寫信才是了。”

“那邊有什麽好吃的好玩的,我都第一時間讓人捎過來。”

趙珠小雞啄米般點頭,“沒問題,以後我每個月都給姐姐寫一封信。”

“有什麽好吃好玩的,我也給姐姐捎過去,咱們這算不算是互通有無。”

秋錦眉眼彎彎,“自然算是了。”

說着拉住鄭覓的手,道:“覓姐姐也要給我寫信哦,千萬別忘了。”

鄭覓應了一聲好,随後道:“妹妹回去能否幫我捎幾樣東西。”

她打小與外婆最親,既然秋錦這次有可能回去。

當即便将自己這段時間給外婆繡的抹額和給外公裁的襪子,甚至還有給表哥做的荷包,等等亂七八糟一大堆,盡數裝在了一個盒子裏。

秋錦道:“放心吧,我若是能回去定親手送過去,若是回不去,也差人送過去。”

鄭覓道了聲謝。

秋錦擺擺手:“姐姐別太客氣了。”

趙珠歲數小,今年才開始學女紅,并未給家裏的長輩和哥哥、姐姐們做東西。

她轉身去找貞娘了,看看貞娘有什麽要捎的沒。

貞娘笑道:“目前t還真沒有,你可以問問你爹。”

趙珠去找她爹時,趙桦剛好也在。

聽說可以給家裏捎東西,直接慫恿他爹,給兩位表兄捎些題卷吧。

趙護驚呆了,“你确定?”

他怎麽不知道,他兒子腦袋不大,點子挺損呀。

趙桦用力點頭,“以後都是要下場的,他們越早接觸這些,便越容易找準自己的方向,我最近在塾館,聽師兄們說了一些題卷,這是在南先生那兒從未聽說過的,估摸着咱們老家并沒有,我們多買幾本,好讓表哥他們多多提升。”

趙護伸手揉了揉他的腦瓜,輕輕嘆了口氣,“你說得對,這想法很獨特。”

也非常拉仇恨值。

趙珠回去時,鄭覓正在給秋錦寫送別詩。

趙珠:“……”

早知道等她們寫完再來。

她讀書不過一年多點,書是讀了不少,可真正精通的了解的也不過那幾一點兒,就算是律也只是粗略讀了兩遍。

吟詩、聯對,還沒真正上手。

便有些為難地開口,“我能不寫嗎?”

秋錦笑道:“自然可以了,偷偷告訴你,其實我也不會寫詩。”

她這水平還不如趙珠呢,兩人小姑娘手拉手一起哈哈大笑。

站在一旁欣賞鄭覓的詩作。

趙桐和秋銘也在嘀嘀咕咕,兩人都屬于有狗人士,且說話都不是太清楚,尤其是趙桐沒人解密,尋常人聽不懂他在吵吵什麽。

秋銘對于小夥伴很是不舍。

他與趙桦是玩不到一塊的,做為一個話都說不清楚的毛頭。

對于讀書學習并沒那麽熱衷,反而與趙桐更加靈魂契合。

兩人都愛吃,但趙桐年紀比他小,許多東西都不能吃,他就不一樣了,馬上就要三歲了,除了辛辣非常的食物。

許多他都可以入口。

于是,每次有什麽好吃的,趙桐都巴巴地看着他,還會口齒不清地問他,“香?香?”

他能在趙桐那期盼的眼神中得到許多的滿足感。

嗯,大概就是我能吃,他不能吃,這樣的虛榮心吧!

沒錯,塑料兄弟情。

所以,對于自己這個飯搭子秋銘是十分舍不得。

從知道自己要離開京都之後,便抱着小黑和趙桐膩歪在一起,早飯在趙家蹭的,午飯、晚飯,甚至晚上睡覺都不想離開。

可惜趙家地盤也不寬裕,他只得被父母打包帶了回去。

秋旭抱着已經睡着的兒子,對趙護痛心疾首道:“瞧他倆這感情如此之好,我都想成全他們,可惜兩人都是個男娃娃,但凡有個女娃娃,我立馬就要拉着你定個婚約。”

趙護笑道,“還有機會,你回頭繼續努力,高低生個女娃出來,這女婿我給你預備着。”

秋旭雙眼一亮,“此話當真?”

趙護點頭,“君子一言。”

秋旭開開心心走了。

剛睡着,被大人幾句話吵醒的趙桐,聽得目瞪口呆。

天啦,如今這年頭訂親如此随意的嗎?

他爹就這麽把他預定出去了?

趙桐氣得一晚上沒理他爹,太不像話了,連個細胞都不是呢,就把他賣了。

啊啊啊——

豈有此理。

此有此理!!!

趙桐知道秋銘要走,心裏琢磨着,小孩子的記性差,一年半載不碰面,大概過段時間就把他給忘了。

不過該走的流程還是需要走走。

趙桐将前幾日休沐時趙護帶他買的小老虎給了秋銘。

秋銘也有禮物給他,是只小鳥模樣的水哨,告訴他洗澡的時候可以一起玩兒。

趙桐開開心心地收下了,兩小只就這麽膩歪了兩天,秋家一行人坐船去了顧縣。

趙護去了衙裏應差,貞娘帶着三個孩子和鄭家三口将人送到了碼頭,直到船影都不見了,幾人才坐上雇來的馬車回了城。

劉氏道:“這一別,也不知何時才能見面。”

鄭雲覺得起碼六年見不着。

他上個月末已經參加了庶吉士的應試,雖說回來已經把答卷默出來讓趙護瞧了,可心裏依舊沒底。

這次參加庶吉士館應試的共有五六十人。

留下的也就那麽十來個,他的成績在這一些人當中不算太突出,若是真按殿試來比的話,他被刷下來的機率很大。

可出閣入相,哪一個人不想啊。

所以,鄭雲私心裏是想搏一把,若真不能入翰林院,他便看看能否謀到六部的職,他與趙護一路走來。

在會試的時候就拉開了彼此的距離。

如今殿試之後,趙護一躍成了從六品的翰林修撰,而他若是連留在庶吉士館的資格都沒有,将來與趙護只會差得更遠。

他與秋旭不一樣,秋家有錢,秋旭打小便沒為錢財發過愁。

讀書也是争取能有一個好的出路,甚至他壓根沒想到自己能過了會試。

按秋旭來講,秋試過後,每一場都是驚喜。

秋旭從這一場科舉中可以說是名利雙收,原先他在整個秋家不起眼,因為愛說俏皮話,董氏又會哄老太太開心。

被家裏的兄弟姐妹們都瞧不上,甚至私下排擠他們一家。

可這一次,秋旭用功名成功打了衆人的臉,甚至還向老太太讨到了京都開酒樓的獎勵。

這酒樓說是秋家的,其實秋家衆人都明白,這是老太太給秋旭的獎勵,這酒樓以後是留是賣都是秋旭說了算。

甚至老太太還将家裏最好的大師傅給他派了過來。

酒樓的盈利以後都歸秋旭自己。

想到此,鄭雲心情就越發不好了。

京都他必須留下來才行。

因為一場離別,大家心情都不算太好。

趙珠和趙桦回到家,便推着兩人的東西去了塾館讀書。

家裏現在只剩下趙桐和貞娘了。

貞娘望着蹲在地上看螞蟻的小兒子,揉了揉他的腦袋,問道:“桐哥兒,你說咱們中午吃點什麽好?”

趙桐瞧見他們家的番茄這幾日已經開始泛紅了。

可不管是番茄還是柿子對他來說都挺難,于是便跑過去揪了兩顆大西紅柿,塞到貞娘手裏連說帶比劃——番茄炒蛋。

貞娘笑道:“哎呀,咱們桐哥兒還知道可以這麽吃呀。”

趙桐得意地哼哼兩聲,邁着小短腿去找他的小花了。

貞娘拿着西紅柿回了廚房,一看籃子裏頭已經沒蛋了,只得出來領着趙桐一并去買蛋。

自打來了京都,什麽事情都不太方便。

原先在家的時候,雞、鴨、鵝都分別養了幾只,每日下的蛋一家根本吃不完,菜後院更是随手就摘,米面也均是自家的,而且他們家門口便有一口水井。

生活十分方便。

可到了京都,任何一樣東西都得出去買。

大概因為這邊的宅子租金便宜一些,離集市也比較遠,想要買點吃食還要走上一刻來鐘。

是以,今日晚飯後,貞娘忍不住開口:“咱們在院裏養兩只雞成不成?咱們這附近有人養嗎?”

她下午盯着院子看了好一會。

說真的,就這麽一進的小院,一眼望到底,還真找不出什麽合适的地方。

趙護道:“想養明日你帶桐哥兒去買幾只,我一會找點竹杆,簡單的搭個窩。”

貞娘有點不放心,“那房東那裏沒問題吧。”

她來京都快一個月了,附近的鄰居也都能搭上幾句話。

也就他們家種了些菜,鄭雲也是後來才開出來的,地盤也沒他們開的大,要是他們再養雞,鄰居會不會說什麽?

趙護略一思索便道:“合約寫的挺清楚,租房期間只要不拖欠房租,別的并無太大要求。”

他說種菜時,房東也沒反對,不過要養雞的話,确實不好找地方。

趙護吃完飯出去轉了一圈,最後定在了西耳房和西廂房那塊夾角處,現在東廂房給趙珠住着,西廂房住的是趙桦。

東廂房是做廚房和飯堂用的,西廂房則是做了書房。

這麽一看,也唯有西耳房和西廂房那一片夾角了。

說是夾角,其實也有七八平米大。

鄭家兩處耳房前都種的花木,鄭雲先前還問他種不種。

趙護覺得種那東西不實用,而且容易招惹蚊蟲。

這會兒好了,養上幾只雞,完美!

趙護伸手揉了下臉上沾着米粒,頭發絲都上挂着番茄汁的大兒子,“桦哥兒啊,在你的屋前養幾只雞好不好。”

趙桦開心道:“好呀,這樣我每天一出門就能看到小雞了。”

面對兒子的乖巧、懂事,趙護很是欣慰,“那就這麽定了,一會咱們吃完飯去找竹杆,回來咱們一起給小雞搭個房子。”

“好!”

望着自家傻裏傻氣的哥哥,趙桐滿心同情。

傻孩子啊,那雞不臭死你。

雖說可以每天吃到熱呼呼的新鮮雞蛋,趙桐還是挺排斥自t個兒門口養雞的,不過瞧着趙桦那渾然不覺的模樣。

他也只能感慨一句:傻人有傻福。

趙護是說幹就幹。

領着趙桦出去轉了一圈,回來還真抱了一捆竹杆。

家裏工具還是挺齊全的,趙護一頓叮叮當當,雞窩就搭好了。

為了防止小雞跑出來,他還将竹杆做成了格子狀,保障每只雞卡頭,但身子出不來。

更妙的是為了讓雞窩不那麽醜,他還搭了個三角的屋頂,下頭搭了兩層的木板,看起來挺田園也挺豪華。

搭好了雞窩,趙護再一丈量,很好,完全不影響整個宅子的布局,七八平米的地方,他只占了不到兩平米。

趙護風風火火把雞窩搭好了,貞娘才如夢初醒道:“那每日喂什麽呀?”

喂個雞該不會還要買吃食吧?

這樣哪裏劃得來!

趙護:“……”

夫妻兩人一對眼,都從頗此裏的眼裏瞧出了震驚之色。

好麽,只想着吃雞蛋免費了,沒想到養雞是要花錢的,這裏可不比村子裏,随便走幾步就能在路邊割到豬草。

平日往後院一放,菜地的蟲子沒了,雞也補充了營養。

偶爾有剩下的飯食也能拿來喂雞。

“失誤!”

貞娘挺不好意思地,主意是她出的,現在萬事俱備只欠小雞了,結果發現計劃夭折了。

趙護道:“沒事,實在不行算是給小花搭的窩了,它總不能天天住屋裏。”

弱小無助又可憐的小花:“……”

醒醒,我是狗,狗窩和雞窩不一樣。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