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12章
飛機進入巡航,駕駛艙內氛圍松快了起來。不得不說張盟這小子真的是話多,他一看前面兩位不那麽忙碌了,就開始見縫插針地聊天。
他和江新年還算熟悉,看機長褚煦梁也好說話不是嚴肅的人,于是開口唠:“師兄,你們成都人是不是都特別會撒嬌?”
褚煦梁聞言停下動作轉頭看江新年一眼。江新年否認道:“哪有,這又是從哪兒得出的結論。”
張盟說:“不是嗎?你們成都人一口一個‘好煩哦’四川話罵人都感覺像是在撒嬌。”他說着手還誇張地一拂,一個成都妹子責備中帶着嬌嗔的模樣被他演繹得活靈活現。
江新年再一次被他逗笑了,想起自家表妹罵人的樣子,別說,真還挺傳神。張盟繼續和他聊起之前在成都旅游時的見聞,說到成都小吃兩個人眼裏都開始放光。
“你知道嗎?我最喜歡啃雙流兔頭了,還有老媽蹄花,明天咱們一塊兒去吃吧師兄!”
張盟越說越興奮,江新年也确實很久都沒吃到過家鄉味兒了。轉頭問褚煦梁:“梁哥,明兒一起去?”
褚煦梁從剛才就沒插話,此刻被江新年一問,點點頭嗯一聲。他看江新年嘴唇幹幹的似乎快要起皮,于是輕輕解開肩帶,從自己飛行箱裏拿出一個水杯。深藍色的杯身,上面還有某連鎖咖啡的标志。
“前幾天買咖啡送的,是不是又忘帶杯子了。”說完遞給江新年。
江新年不好意思地接過,他确實是忘記了。事實上從上次和褚煦梁飛完大連,他就一直沒想起要去買一個。
這時候後排的張盟叫起來了:“買咖啡還送杯子?怎麽我就碰不上這種活動?”他還尤不自覺地繼續評價道:“褚機長對師兄也太好了吧。”
其實江新年心裏也清楚,這個杯子大概率是褚煦梁買的,但被人就這麽直接地點出來還是令他感到臉上一陣熱。他不好意思去看褚煦梁的眼睛,只能錯開視線讷讷地講:“謝謝褚教。”
張盟搶着要去幫江新年倒水,江新年沒讓,自己起身去倒了水。杯子已經提前被人清洗過,江新年感受得到褚煦梁的心細,但他也同樣意識到,以一位機長對副駕駛應有的關心來說,這太過了。
江新年重新落座後,張盟啪地一聲按開肩帶,起身準備去餐臺找點吃的喝的。
褚煦梁一反常态,嚴肅地叫他:“回來。”
Advertisement
張盟楞楞轉身,問:“怎麽了機長?”
褚煦梁說:“你剛剛的動作存在問題,你有意識到嗎?”
張盟納悶地“啊?”一聲,顯然什麽也不明白。
褚煦梁問他:“駕駛艙關于安全帶和肩帶的規定是什麽?”
張盟絞盡腦汁地回憶,只憋出一句:“呃……除了上廁所以外,必須随時系上安全帶。”他說完去瞄褚機長,發覺對方還等着下文,于是又支吾補充:“起飛落地階段還要系好肩帶。”
褚煦梁不帶喜怒地追問:“還有呢?”
還有什麽啊?張盟真的不記得了,而且現在是巡航階段,按理來說他是可以離開座位的吧?
江新年提醒他:“你剛才放肩帶動作太大,我都聽到它彈回去的聲音了。”
褚煦梁教育張盟:“松肩帶動作要輕柔,避免回縮的金屬頭向上打到儀表板按鈕。”
看似小小一個動作,但如果飛行員在無意識地情況下以肩帶誤觸了某一個面板按鈕從而造成飛行數據異常,帶來未可知的危險不說原因還往往難以排查。
“回去好好細讀一下手冊。”褚煦梁說完轉回了身去,只留下一個挨完訓怏怏的張盟。
張盟嘴上應了,心裏卻翻了個白眼,他不信标準操作手冊上連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也有明文規定。⑴
之後的駕駛艙因為三人各懷心事,閑聊不多。飛機很快到達北京管制區域,江新年抄收了機場氣象報文:大興機場上方出現積雨雲,能見度5千米,小雷雨天氣,修正海壓1013,氣溫18攝氏度,露點溫度16攝氏度。趨勢天氣能見度2千米,短時雷雨天氣。
從機載氣象雷達上來看,不遠處有一塊紅黃相見的區域正在不斷移動,他們一般管這叫番茄炒蛋,是飛行員最不樂意見到的情形。
起飛之前北京的天氣狀況還可以,但氣象往往是不定發展的,等他們飛到北京上空,大興這一塊兒已經呈現出了雷雨趨勢。前序航班有的已經趕在雷雨發展起來之前降落,是盤旋等待還是抓緊時間落地,這是目前擺在褚煦梁面前的問題。
最終他選擇了正常進近,因為就目前來看天氣和能見度能滿足降落要求。
進入五邊,降水已經很明顯,陣風時不時侵擾。沒有多少飛行經驗的張盟牢牢系着自己的安全帶和肩帶,坐在位置上雙手扣緊了座椅。從駕駛艙的窗戶往外除了漆黑的天幕和噼裏啪啦的大雨他什麽也瞧不見。
駕駛艙颠簸感加劇,褚煦梁做了下高度的決定,江新年向塔臺請求許可:“O37001,離開高度層60,請求下降到2500英尺躲避颠簸。”
北京塔臺的空中管制員在無線電中回複:“O37001,可以下降到2500英尺,北京塔臺。”
飛了很多年的褚煦梁清楚,目前的天氣狀況發展很快,因為氣象報文半個小時更新一次,在此期間實際情況如何,呈什麽發展态勢只能靠飛行員自身去觀察。
他們剛剛經歷的那一波短時雷雨,陣風和降雨量都比氣象通播中的更大。雖然盡量不要在雷雨下方飛行,但褚煦梁根據自己的飛行經驗結合氣象知識判斷:此時更要避開雷暴雨頂部順風方向的卷雲和卷層雲。盡管雷達沒有回波,但其中很有可能含有冰雹。
下降到最終進近點,褚煦梁更新了下降簡令,調定複飛航向。“放輪,襟翼15。”
江新年将起落架手柄放下,襟翼放至15的位置。“放輪,襟翼15,綠燈。”
褚煦梁:“調速150。”并預位好了減速板手柄。
核實速度後,褚煦梁下口令:“襟翼30。”
江新年照做:“襟翼30,綠燈。”
褚煦梁繼續調速風修正,與江新年一塊兒完成着陸檢查單。他們要在最終進近定位點前完成着陸形态和着陸速度。
江新年:“1000英尺。”
褚煦梁:“檢查,開燈。”
随着飛機進一步下高度,大雨和側風并沒有減弱,能見度大概低于300米。快要到100決斷高度,江新年還在尋找目視參考,跑道就在正前方,但跑道燈和中線燈由于大雨夜間目視并不是很清楚。
他還在想這樣的降落确實有點考驗技術,就聽見機長位的褚煦梁下了口令:“複飛。”
當機長做了複飛決定,就要立即執行複飛程序。褚煦梁加油門至複飛推力,擡機頭到複飛姿态,然後喊話:“襟翼15。”
江新年證實飛機狀态穩定,收襟翼到15。
後排的張盟不是很理解,他們好不容易在大雨中快要成功落地了,為什麽又要重新拉起來。不準備落地的話一開始就不要嘗試好了,這樣再去天上盤旋等待,不知道又得耗多長時間。但他不敢抱怨,只小心翼翼地問:“機長,咱們這是要去備降麽?”
褚煦梁告誡他:“程序做完再聊天。”
确實,這頭江新年還在忙着向塔臺彙報:“O37001,因為天氣原因我們複飛了。”而他們檢查單也還沒做。
張盟只好閉嘴,之後他們在大興上空盤旋,複飛航路繞開了雷雨。褚煦梁剛才做複飛決定其實是很多因素的綜合考量。
當時能見度小于300米雖然條件差但也不是不能着陸,側風大卻也可以修正。但大的降水使得跑道濕滑,剎車效應最多只能算中等。而他們此趟航班是包機,運送的某一家電子公司的機械設備,航前褚煦梁特意留意了重量,可以算是滿艙。那麽在濕跑道低能見度的情況下滿艙更容易出現滑出跑道的情況,因此從安全角度考慮最終決定了複飛。
盤旋二十分鐘後,短時雷雨收了勢。褚煦梁重新準備降落,他脫開自動駕駛自動油門,向塔臺申請:“O37001,請求目視進近。”
塔臺管制許可:“037001,可以目視進近,跑道24。”
褚煦梁操作着這架滿載的737在小雨中的跑道降落,輕柔接地,在到達滑行速度之後在引導車的指引下滑向自己的機位。
這場雨來得快去得也快,等到這架飛機裝卸好貨物準備重新起飛時,天氣已經轉為晴好。雨後的空氣帶有一種洗刷過後的泥土香,甜甜澀澀萦繞在鼻端。
作者有話說:
(1)關于肩帶的要求波音737的标準操作手冊上總則裏關于安全帶和肩帶的要求飛機推出前至爬升到一萬英尺以及下降頂點到着陸關車過程中機組人員都應該在執勤崗位并系好安全帶和肩帶。一萬英尺以上爬升及巡航階段可以松開肩帶。在總則裏确實沒有提到關于輕柔松開肩帶的規定,但在起飛程序章節裏有注意事項寫到松開肩帶要緩慢,以免鎖扣帶出或損壞跳開關。(張盟沒有熟讀程序,因此覺得是褚煦梁吹毛求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