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青竹追夢

青竹追夢

楊青竹年方36歲,自小傳承了祖傳的中醫療法“雷火灸”技術秘方,立志要将此項中醫技術發揚光大,20歲就到北京打拼,從給大藥房打工攢錢,積累些許經驗人脈,終于在34歲這年在北京西城區胡同裏盤了個小四合院的別院,作為營業根據地開啓自營中醫院之路。為了打拼事業,生生耽誤了青春也一直沒遇到心儀合适的配偶,滿腦子都是技術、藥材、患者、院鋪、賺錢、渠道。

人就是這樣,為了夢想、為了奮鬥、為了使命,楊青竹在藥房當稱量藥師時想做管理經理,做了經理又想自己開藥房,開了中醫院又想引入合作大三甲中西醫院的專家,認識了專家又想讓更多的患者客戶來訪,源源不斷以增強口碑,最終希望能将自己的中醫館“青竹藥苑”打出品牌開出連鎖店,遍布北京乃至全國。以此将祖傳的中醫非遺針灸專項技術“雷火灸”傳承發揚。夢想是高遠的,實踐是坎坷的。楊青竹白手起家幹了這兩年多,剛有了點名聲起色,抛去租金、店鋪員工工資、藥材成本等,一年淨利潤也就才十幾個,遠遠達不到她的夢想。

這天有個經常前往河北省香河家具廠進出貨的老板姜大剛慕名而來,歲數快五十了,得了帶狀疱疹,民間俗稱“龍纏腰“,由于前些年辛勤勞作,外加常年腰肌勞損引發坐骨神經痛,姜老板被病痛抑郁折磨的不行,西醫大多為吃藥止痛,于是前來一試。楊青竹見此狀,親手操刀,對于這種典型病患客戶簡直治療服務的無微不至,一個療程下來姜老板就有了病痛緩解,不只是對楊青竹的醫術有了認可推薦,竟是送了她一套貴重的梨花木座凳長椅。

楊青竹正拿着艾條為老姜總熏腰,姜總開口說道:“妹子,歲數不小了怎麽不成家,我都有一個孫子,又快有個孫女啦。”

“唉,一直拼事業,總想着把青竹藥苑做大做強,把祖傳的雷火灸傳承發揚。每天忙忙碌碌,時間就過去了。”

“妹子,我特別能理解你,我很欣賞你啊。我跟你一樣,年輕的時候總想着把祖傳手藝傳承發揚,我老爹是個木匠。那時候他們都用松木、原木,我心高,看不上這些通用貨,當時就覺得既然家裏人把普通木頭都做了,自己就做別人沒做過的,于是非要去開辟海南的黃梨花木市場。我是家裏第一個走向南方做家具生意的人。就是20來歲在海南當木匠學徒的時候,認識了我媳婦,她死命的追我,我那時候就是個打工的窮小子,也不懂什麽愛情,光想着賺錢。早知道我發家了,晚點結婚的話,找老婆一定找個有知識有文化,長得漂亮的,得漂亮耐看。”

楊青竹聽完這話,憋着想笑,搭話道:“那您是怎麽發家的?”

“說來可能都是緣分運氣。我跟你差不多大,35歲那年,我在海南已經學藝小有所成,那年梨花木是幾年裏最便宜的價格,自己也不甘心總做小作坊,從農戶那大着膽子買了些梨花原木,基本把本兒全搭進去了,破釜沉舟,我們精心雕刻削了一年,出了十幾套成型的套裝家具。黃花梨木貴啊,普通人買不起,海南又擠滿了市場,像我這種小作坊小商販根本站不住腳,幾個哥們想着山西有些煤老板有錢,看看能不能通通渠道生意,給推銷進山西來。”

這時候已經熏完了灸,姜總把衣服撂下來,坐在椅子上端起楊青竹泡的黨參茶,邊喝邊繼續回憶說道:“都傳說五臺山非常靈驗,做商人多年了,海南廣東福建那邊信這些菩薩媽祖的大戶人家非常多,都到了山西地界了,我也得先去拜拜神求求菩薩。肯定是先拜五爺。”

楊青竹也坐下來,煮茶沏茶倒茶敬茶,好奇地問道:“五爺是?財神嗎?”

“這個地方很不簡單,一個五臺山有很多傳說啊。最真實的史料記載就是順治出家,還有康熙賜褂……”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