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五爺開路

五爺開路

轉天楊青竹報了個旅行團前往山西五臺山,從北京大巴開車高速也就三四個小時。坐在大巴車上,楊青竹回憶着老姜總講述他年輕時的經歷。

姜大剛拜完五爺廟,在山西到處托親求人,能找到富戶煤老板将自己的海南黃花梨木成品推銷售出去,可惜山西大戶不認海南黃花梨木,只認本地的核桃木。

核桃木木質細膩,工匠在制作時舍棄該地區慣用的上漆工藝,改罩一層薄薄的漆或上蠟工藝來保留紋理的美,使用時間長久後,核桃木包漿顯現,顏色更顯澄黃,加之木材本身細膩的質地,此類家具就像極了黃花梨,成為高端上乘家具,常作為客廳書房重要家具用材。這種由核桃木做出的家具四平八穩,兼之具有黃花梨韻味,被稱為“北方明式家具”。

山西呂梁、太行一帶盛産核桃,在清代晉中地區,尤其形成了獨特的現象,用核桃木做家具成為晉作代表。清代中期,使用核桃木最廣泛的地區是晉中八縣,如平遙、太古、介休等著名地區,這八縣在晉中最為富庶。越過八縣,即是河北娘子關,家具風格受清代宮廷影響頗深,加之山西家具自金代以來受磚雕紋飾影響,在家具的不同造型部位雕飾圖案,最後形成了獨立的雕飾樣式。從整體造型上來,家具除了框架之外,其它部位都有雕刻,腿部大都做成彎腿狀,腿部如果有雕刻的話也多以透花為主,諸如:鯉魚躍龍門、麒麟送子、八仙賀壽、喜鵲登梅、輩輩封侯、五福捧壽等雕刻圖案。

山西人喜好柴木家具,有“一榆二槐三核桃柳”的說法。因山西地處黃土高原,交通運輸不便,因此商戶家具大多就地取材,利用晉南地區的優質軟木如核桃木、榆木等為材,沿用制作硬木家具的技術發展傳承至今。制作的家具線條流暢、厚重質樸,業內人士稱之為“軟木黃花梨”。

很明顯,由于這樣的結實深厚的區域歷史習俗傳承,姜大剛碰了一鼻子灰,只能說到此一游漲了知識,灰溜溜的坐火車回到海南另想辦法。

在火車上,偶然遇到的上鋪乘客是上海人,倆人聊起了家具生意市場,此上海人是銀行貸款業務經理,說道認識江蘇一些企業家也許有裝飾購買需求,不過假如成交索要的銷售點數可不低。姜大剛在腦子裏算了下賬,抛去運費人工費等,幾乎就不掙錢了,利潤全給了這個上海銀行業務員,可姜大剛此時實在沒了招數退路,死馬當活馬醫,跟對方簽了合同,希望對方作為自己的經銷商能先賣出去幾件。

可能是銷售利潤過分誘人,也可能是趕着運氣好,這位上海銀行業務員先向自己熟悉的兩位企業家朋友推薦,一位正在裝修新房,一位正在裝修新店鋪,都剛好需要,聽到此家海南直銷梨花木家具要比在江蘇本地商場裏的市場價格便宜,全都定了貨。姜大剛按客戶要求先收訂款後,用卡車從海南海口到江蘇南通運送到位,一切順利,就是賣出去這兩套家具,是一分錢沒掙,得虧此批原木進貨價格比往年便宜,否則自己還要倒賠幾萬塊錢。留出的利潤也是非常守信的打給了上海銀行業務員。

也就是這次嘗試,沒想到沒過兩周,這兩位江蘇企業家的商會朋友可能是看到了實物産品十分滿意羨慕,也都紛紛想要找姜大剛訂貨訂購,一下子手裏的十幾套成品都被訂了出去,這次也沒通過那名上海銀行業務員,所以利潤全都賺在自己手裏。姜大剛樂開了花,這麽多的家具一整批運走使用卡車就不合适了,于是改雇了一艘船,走河運。

就在河運運輸過程中,天公不作美,竟起了大風浪。家具是木頭,最怕被水侵泡。風在運河上刮,身在海南的姜大剛的心在哭,兩個小時就點柱香,求神拜佛各種禱告,嘴裏不停地念着“五爺五爺,山西五爺,求求龍王,給我開路,保我平安,日後定當報答還願,歸宗認教……”

轉兩天來報,船已安全到港,正在南通碼頭往岸上搬運。姜大剛心裏的石頭終于落了下來,晚上終于睡了個二十四小時的好覺。

據說那晚所有小船被河水打翻打濕了,損失了不少貨物資金,而姜大剛雇傭的那家船夫非常有經驗,當時雇傭這家船的還有一個玉石商人,船長把金貨玉石都放在了艙底,壓住了船的重量,把家具貨物搬到了船板上層,擺放在裏屋,還用防水帆布全部包裹遮上。整晚的船員是被晃得上吐下瀉,有些河水也随浪潮流進了底艙,泡了一些玉石,玉石不怕泡,上岸後接船人擦了擦,太陽一曬全幹了,順利運走。

姜大剛興奮的說:“是五爺保佑我啊,就是靠這批貨,我挖到了第一桶金發了家。之後不只生産了百套黃梨花家具,運往江蘇省商會,還有山西的家具商找我合作,要借我的地點推進海南市場。我這一下生意就做大了。之後我又帶着老婆孩子去五臺山還願,直接給五爺投了一萬現金大鈔。那個年代的一萬相當于現在的六七萬吧。”

受到唯物主義醫學科技教育的楊青竹聽着玄乎其玄,感覺不可思議,只是一切湊巧罷了。

Advertisement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