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第50章 牧野聞歌

◎“玉京迢迢幾千裏,鳳笙去去無窮已”◎與衆人辭別後,南淮笙坐上馬車跟随李太玄離去,車輪滾滾,他卻因為李太玄的出現震驚地久久不能回神。

馬車漸漸駛離城門口,李太玄在前騎馬引路,南淮笙正兀自驚嘆,卻忽然聽到遠處傳來一陣笙簫樂音。

他打開車窗朝外眺望去,只見遠處的樹林中有一素衣束發的熟悉身影隐于其間,正吹奏着幽幽玉簫為他送別,悠揚的簫聲與不知從何而來的笙歌兩相協鳴,和成了一曲離歌。

他說今日為何不從城中直接走水路,反倒要先走陸路出城再改水道,原來是在這兒等着他。

南淮笙眼眶微紅,一顆心髒怦怦直跳,幾乎要忍不住大喊出聲。這家夥避了他半月,今日竟來這招,讓他該如何招架?

他趴在窗戶上朝秦寒之使勁揮手,等他日後再來京城定然饒不了這人。

笙簫不止,送別之人的雙眸卻未曾從離人身上移開半分。

李太玄騎馬在前,打趣道:“沒想到南世侄還有段風流雅事在,切莫辜負了佳人一片真心,”他回頭問道,“世侄可要下車與佳人一敘離別苦?”

南淮笙雖有此心,現在卻不敢亂來,只能嘆息說:“李世伯可別調侃我了,這‘佳人’我現下可無福消受。”

李太玄一陣發笑,片刻後沉吟道:“江南迢迢幾千裏,鳳笙去去無窮已。”……

“此時惜別讵堪聞,此地相看未忍分。”

南淮笙一路望着林間的白衣公子,直到遠遠的再也聽不見半點笙簫之聲這才依依不舍地收回視線。

他在車內沉默許久,片刻後卻激動地竄了起來,結果砰的一下在車頂上撞到後腦勺。

“嘶——”

南淮笙捂住後腦勺使勁揉了揉,就聽車外的崔二和李太玄同時問道:“怎麽了?”

“無事無事,”南淮笙連忙出聲,“方才不小心撞到頭了而已。”

“嗨,”崔二啪的一下抽了抽鞭子,真心實意地叮囑道,“少爺你可要坐穩,當心再給撞傻了回頭老爺夫人都沒地兒哭去嘞。”

崔二見南淮笙沒應聲,于是苦口婆心地說:“少爺可得自己精細着點,這麽多年傻過來好不容易撞聰明了,這要是再給撞回去那多虧啊。”

李太玄騎在馬背上憋笑,要不是看世侄臉皮薄,他能當場仰天大笑再賦詩一首以作紀念,無他,實在是這位崔管事說話有些意思。

南淮笙吃癟,但他還能怎麽辦,只能十分大度地把崔二原諒,誰讓這崔二是真這麽認為的呢。

不過他這會兒也沒工夫跟崔二争論傻與不傻的哲學命題,他急着翻找紙筆嘞,要知道就在剛才,大名鼎鼎千古流芳的谪仙人吟詩了!

快到中午,李太玄朝車中的南淮笙說:“世侄,前方有座小城,城中便有渡口,我等在城中歇個腳,下午便坐船南下。”

南淮笙打開車門說:“都聽李世伯的。”

不多時,一行人來到李太玄所言小城中,衆人在一家客棧落腳,南淮笙下車後便有小兒迎了過來。

馬車後還跟着數名做小厮打扮的騎馬護衛紛紛下馬,不動聲色地拱衛在南淮笙左右,這些人中有南淮笙之前在秦王府見過的,顯然秦寒之安排來護送他的。

他之前聽崔二提起過,年初兩人是随南家的商隊一路進京,加之尚書府丫鬟小厮都齊備,所以南家只派了崔二一人随行,這次回秦淮不與商隊同道,秦寒之恐是怕他路上遇險才有此安排。

南淮笙心中熨帖,他擺了擺手示意侍衛們不用擔心。

小二在南淮笙和李太玄之間左看右看,最後轉着腦袋熱情地問道:“幾位貴客打尖還是住店?”

“打尖,記得上些好酒。”

李太玄随手一掏就要付錢,南淮笙連忙搶先一步将銀子遞給小二,叮囑道:“店中若無,便有勞小二哥去別處尋幾壺,再來些好肉好菜,多的全當辛苦費。”

小二一聽越發熱情起來,鞍前馬後将南淮笙一行人引進客棧,又尋人将馬匹帶去後院喂草料。

在桌前落座,李太玄取出荷包就要遞給南淮笙,南淮笙連忙推辭。

李太玄說:“哪有讓晚輩付錢的道理,”

南淮笙心想他更沒有讓詩仙付錢的道理,況且這次他還是那個順道要勞人照顧的人。

他笑道:“此去江南小侄乃是回家,世伯可要給小侄留個機會一盡地主之誼。”

李太玄正待反駁,就見南淮笙讓崔二拎了一只食盒和一壇酒進來,南淮笙接過酒壇拍開封口布,一陣濃郁的酒香便牢牢抓住了李太玄的嗅覺。

他嗅動着鼻尖細聞片刻,問道:“莫不是聚雲樓的桃花釀?”

南淮笙微微一笑,怪道是酒中仙,這招果然見了奇效,他說:“世伯好眼力,此酒乃是聚雲樓的少東家今日臨別所贈,如今喝一壇少一壇,他這會兒恐怕正在樓裏心疼呢。”

李太玄哈哈大笑,拍桌說:“我今日倒沾了光世侄的光,終于能再品此酒,”他感慨道,“前兩年聽聞聚雲樓老東家離世,後來這桃花釀便再也買不着了。”

“此酒便是那位老東家親手所釀,再由姑蘇運往各地聚雲樓分號,是以今後想喝上此酒恐怕只能看少東家能不能繼承老東家這門手藝了。”南淮笙一邊說着一邊為李太玄斟上滿滿一大碗桃花釀。

李太玄聞言一改豪飲做派,端起酒碗細細品嘗起來,片刻後,他放下酒碗感嘆道:“果然還是老東家的手藝醇正,當初我上京時便住在聚雲樓,那是日日都要飲上一壺。”

南淮笙聽得心思活泛起來,開始琢磨着有沒有可能督促一下唐孟龍這個少東家把這門手藝重新發揚光大。

他一邊想着一邊揭開食盒現出其中令人食指大動的美味來,南淮笙看得口齒生津,他将其中菜品一樣樣取出,朝李太玄介紹道:“這些佳肴乃是蜀地蘇西山蘇公子親手所烹,蘇公子極善廚藝,就連聚雲樓裏的大廚都對他推崇至極,世伯快嘗嘗。”

錯過這村可就沒這店了,蘇大佬的廚藝他自己都還是今日第一次領教。

美酒當然要配佳肴,李太玄一塊醬汁秘烹方肉放進嘴裏,酥軟多汁的醬肉入口即化,他不由大快朵頤,一連吃過數塊才終于舍得停下筷子說話:“口感極其鮮美,如此肥而不膩的肉食我還是第一次嘗到,讓人一品便可回味數載,這位蘇公子定然天賦異禀。”

南淮笙也美滋滋地嘗過一遍,心想不愧是流傳千百年的名菜,蘇大佬果然食神轉世。

酒足飯飽,李太玄十分惬意地捋了捋胡須,感嘆道:“當真是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今日之席我怕是要回味三載!”

南淮笙正用錦帕擦嘴呢,他耳朵一動便顧不上形象,直接丢開手帕從大袖中拿出一本小冊子,又擰開一支細竹筒從中取出一支毛筆,随後飛快在手冊上記錄下這條背過無數次的名句。

李太玄看得稀奇,朝南淮笙問道:“世侄在作甚?”

南淮笙收起毛筆擡眼看向李太玄,笑嘻嘻地說:“小侄在為世伯記詩。”

李太玄:“記詩?”

南淮笙連連點頭,像只打着壞主意的狐貍卻又表情單純地說:“世伯既有佳句,小侄自當為世伯記下,日後世伯若是興起,才可将詩賦集結成冊刊印成書啊。”

李太玄這下來了興致:“集詩成書?”

這時,旁邊的崔二一副與有榮焉的模樣誇道:“李大人有所不知,前些時候少爺才促成了兩本詩詞集的刊印嘞,賣得可好了,那些書生為了搶書差點沒打破頭。”

“哦?”

李太玄這才知道原來前兩回京中傳得沸沸揚揚的《無咎雅集》和《聚雲詞》,居然都是南淮笙從中牽線搭橋才刊印成書的,他一時間對這位世侄刮目相看。

“那成書之事可有何說道?”他問道。

要知道詩人才子或視金錢如糞土,但絕對難以抗拒可讓自己的詩文佳作成書流傳的機會。

南淮笙見李太玄問話心中激動得翻江倒海,要是能為這位詩仙出一本詩集,他還能不發達,日後文學史上還能沒有他南淮笙這個挂牌編者的名號?

他按耐住澎湃的心情,淡定地說:“世伯只管随性而發,其他的交給小侄便可。”

“那就有勞世侄了。”李太玄于是不再多問,只将成書之事交給南淮笙。

敲定好為詩仙出詩集之事,南淮笙心中雀躍不已,恨不得立刻将這個好消息告訴秦寒之,可惜兩人此時相去甚遠,他還不知道短時間內能不能再聯系上秦寒之呢。

唉,天上掉下如此大的餡兒餅卻無人分享喜悅,當真是令人憂愁。

一行人休息妥當後便從客棧離開,崔二早已聯系上一艘下江南的商船,出了客棧便帶着南淮笙和李太玄去往碼頭。

商船一路順着運河南下,幾乎每到一處碼頭都會靠岸補給置換商品,南淮笙便趁此随李太玄下船游玩,一路上竟已記下二十來首詩歌。

這日天氣正好,商船在運河與黃河交彙之地靠岸補給,李太玄正帶南淮笙在城中游玩閑逛。

大街上,他卻忽然神色一凜,不動聲色地斜瞥了一眼後方,只見一名方才就跟在他們身後的粗糙男子這會兒正佯裝路人,在街邊攤位上與攤主說價。

李太玄對身後的崔二交代一番,崔二立刻找了個借口提前離開。

“世伯快看,”南淮笙舉起一串劍客糖人畫朝李太玄揮了揮,“是不是與世伯很像?”

李太玄笑道:“還差一壺美酒。”

南淮笙于是又讓做糖畫的攤主給劍客加上一壺美酒。

今日沒在城中多逛,李太玄便又将南淮笙帶回船上。

南淮笙正在屋裏給秦寒之寫信,好等日後方便了一起寄去京城,便聽李太玄敲了敲他的房門。

“世伯可是有事?”他看門問道。

李太玄只說:“八月十五将近,我聽聞洛陽要辦賞月會,是以想改道去洛陽一游,崔管事已經重新尋好了船只,只等世侄過去。”

南淮笙當然不會有意見,他雖說是要回家,但也沒有時間限制,不過是離開京城躲避風頭而已,只要不在京城,去哪裏幾乎都不會影響到他外祖父和秦寒之。

說走就走,李太玄不給南淮笙留多少收拾行李的時間便将他悄悄帶下商船,随後又上了另一艘不太起眼的船。

南淮笙只來得及裝上寫給秦寒之的書信,本來他還納悶李太玄為何如此匆忙,就聽崔二說早就将他的行李收拾過來了,他心想看來李大佬是早就打算去洛陽了。

只是他在船上走動時卻發覺有些不對,這船上怎麽只有他們幾個人?

崔二十分豪橫地說:“這船已經買下,公子想住哪間房就住哪間。”

南淮笙:“……”好吧,也沒什麽不對,是他大驚小怪了。

另一頭,一行在碼頭窺視的男子發現情況有異後忽然驚慌起來。

“快追!別讓那小子逃了!”

【作者有話說】

猜猜誰在洛陽[壞笑]

“江南迢迢幾千裏,鳳笙去去無窮已。”

“此時惜別讵堪聞,此地相看未忍分。”

改自李白《鳳吹笙曲》:仙人十五愛吹笙,學得昆丘彩鳳鳴。

始聞煉氣餐金液,複道朝天赴玉京。

玉京迢迢幾千裏,鳳笙去去無窮已。

欲嘆離聲發绛唇,更嗟別調流纖指。

此時惜別讵堪聞,此地相看未忍分。

重吟真曲和清吹,卻奏仙歌響綠雲。

綠雲紫氣向函關,訪道應尋缑氏山。

莫學吹笙王子晉,一遇浮丘斷不還。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出自李白《行路難(其一)》。

感謝在2024-03-25 22:20:09~2024-03-27 09:00:00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Tammie 1瓶;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