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大雪

第15章大雪

今年的雪落得早,飄飄似鵝毛,一晚便落了個滿地,不少店家打開門,忍不住驚嘆,有

頑皮的小孩一深一淺地在街道上打鬧,鬧哄哄的。

大雪一落,繁華上京變得靜默而安寧。

但這比往年異常的天氣似乎預示着,這是個不平靜的冬天。

長公主的信晚了半月,讓安瑤忐忑許久,冬日一冷,他便不怎麽愛出門,解禁後打了幾場馬球,算作是今年最後的運動。

安瑤琢磨着長公主的信件,總覺得心裏不踏實,惴惴不安好幾天,太子近日也忙得見不着人影,他收拾了正準備去皇後那請安,順便問問母親的消息。

還沒走至門口,管家邁着急迫的步伐走過來告訴他:端平王反了。

幾個字讓安瑤心中猛得一顫,也顧不上什麽禮儀,抓住管家的手臂:“那我娘呢?她怎麽樣了?”

“長公主殿下……”管家臉上的皺紋更深:“沒有消息。”

皇帝身體有恙,不能親臨,為了表示對此次巡鹽的重視,委派長公主殿下代行,這路程都快進行三分之二,好巧不巧到了竟州,然後端平王便反了,其中若無巧合,怕是誰也不信。

安瑤深吸一口氣,擡手指向內殿,眉擰起,無端地增了幾分氣勢,長公主不在,他便是這長公主府唯一的主人:“亭蘭,去把本侯那塊禦賜的玉佩拿來。”

皇家賞賜的玉佩真不少,但亭蘭知道是哪塊,那塊雕着明黃龍紋的和田玉,早時某年上元節皇帝一時高興賜給他的。

持此玉佩,如皇帝親臨。

安瑤有恃無恐,一路暢通無阻來到禦書房前,劉公公見到他,臉上挂着笑正迎上來,看見他腰間那抹黃色,臉色一變,就地跪下。

安瑤走得急,微微喘氣緩了一會,将劉公公扶起來:"近日翻出這枚玉佩,本侯瞧着心喜,這便帶着了,勞煩劉公公通傳一聲,安瑤有事求見。"

劉公公也是宮裏的老人,對這位從小在眼皮底下長大的小侯爺心懷愛護,點點頭便進去,等了不過幾息,他走出來:“皇上讓您進去。”

安瑤路過他時,劉公公低聲囑咐:“皇上近日事務繁忙,心情略煩躁,您注意一些。”他懂得劉公公的好,點頭道聲謝,大步踏進殿內。

劉公公這老心髒還沒緩過神,就聽見殿內那小侯爺朗聲道:"陛下,我娘呢?!"他雙眼一黑。

果然,他不該期待這位天不怕他不怕的小侯爺能審時度勢,少闖點禍。

殿內,皇帝看見安瑤,臉上的笑意還未展開便被這句質問凝固在臉上,他低頭,狀似不明,他問:"你娘不是每月寄家書?她怎麽樣你不知道"

安瑤背挺得筆直,如青松一般雪壓不折:"我娘的家書晚了半月。"

“哦?興許是最近大雪掩了山路,耽誤了日子。”

安瑤心知他這是和自己打馬虎眼,卻不想和他拉扯:"舅舅,那是爹爹留給我娘的,神冀兵,除非全滅否則不會晚的。"

說起安戟,皇帝微頓,輕嘆一聲,坐下來。

"舅舅,尖尖只求一個下落。"安瑤的眼神請澈而堅定,儀态端方,讓皇帝想起了十幾年前也有個人筆直地跪在這,那時候他初掌大權,邊關戰事緊急,安戟自請出征。

他們真的很像。

“你娘在端平手中,他輕易不敢動她。”或許是想起故人,他破天荒地和安瑤講起政事:"盜銅一事牽扯甚廣,拔出了宗申暗底裏的事情,勾結宗族聯系外族意圖謀反,這不狗急跳牆……”

安瑤明白他在嘆息些什麽,謀反也罷,這天下誰從對這位子沒點想法,但為了上位不惜和外族勾結,便是最後成功,國将不國,敗壞祖宗功業,當真是愚蠢又可恨。

舅侄倆聊到夕陽西下,安瑤順着官道出宮,宮人正将四角宮燈點上,點點光裏,似乎又開始飄雪,夕陽最後一抹殷紅沒入天邊,方角檐臺落下一層雪,安瑤一個人走着,攏緊外袍,看向天邊,不知在想些什麽。

這戰事一起,又不知何時平息。

正月裏又下了場大雪。

安瑤跪在雪裏,或許是冷過了,竟沒了知覺,劉公公在殿內遠遠望一眼,心中有些擔憂,回到皇帝身邊,皇上正在批改奏折,氣壓有些低:"還跪着?"

"回皇上,跪着呢。"

熏爐裏的龍誕香蜿蜒缭繞,大殿內燃着地暖,将冬日的寒涼擋在外面。

皇上批字,心中悶得慌,思來想去,靜不下心來,放下毛筆,問:“戰事豈能兒戲?”

劉公公心中一頓,勸道:“小侯爺年紀小,只是想為陛下分憂罷了,這天寒地凍的,要是凍壞了身子可怎麽是好。”

皇帝一股氣憋着無處釋放,聞言冷笑:"人家想跪,朕還能攔着不成"

安瑤斂眸筆直地跪着,感受到身旁有人,擡頭,落在他睫毛上的雪花被這動作抖落下來。

別來春半,觸目腸斷,留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太子……哥哥"跪了太久,聲音略顯低啞,顯然有些詫異這人的到來。

洛華拂去他身上的雪,點點頭,掀開披風将他罩進去:"你也是膽子大。"

他看着地上的雪,半響嘆息一聲:“不過也沒說錯什麽,父皇除了你,別無選擇。”

安瑤起初以為洛華是來勸他放棄的,卻不想得來這麽一句話,心中升起一股熱意,或許這世間,唯有洛華一個與他相識相知之人。

朝中原有三派,三派之間彼此制衡,保證皇上一人獨攬大權,而今宗丞相垮臺,朝中勢力将重新洗牌,兩派之間無論哪一方都不想對方占優勢。

如今戰事剛起,這次的戰事在帶來苦難的同時,還意味着機遇,誰拿下這次戰事的總将軍,就代表着其中一方的獲勝,這是皇帝所不願看見的。

當然,這也是最近韓澈為何如此受重視的原因之一,他府邸的門檻都要被踏破了。

在這種局勢下,悅寧侯無疑是最佳選項。

安家世代站在皇帝一邊,從不參與任何派行之争,且這次叛亂正好靠近瑤城。

安戟戰死之處,安瑤出生之地。

民心所向。

--------------------

啦啦啦,小侯爺要開始搞事業啦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