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23.預定
預定
婦人是十裏八鄉出了名的嚴苛,平日裏總是板着張臉,臉上很少有其他神色,見她用完紡車後竟也面露驚訝,衆人無不駭怪,紛紛不由自主地對江承岳帶來的紡車産生了興趣。
“婦道人家終究是婦道人家,本官倒要看看這就多了幾個錠子的紡車有什麽稀罕的。”
婦人攜女下臺後,她前腳剛走,後腳便有一個中年人越過人群走上來,他身着一襲青色官服,竟是朝廷新委任的縣令盧旗。
“……是盧縣令!”
“盧縣令竟然也來了!”
“盧老爺!”
……
縣令雖然只是個七品芝麻官,但他平日裏為人清廉,體恤民生,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也正是從縣裏考出去的,好不容易考取了功名又願意回到家鄉山溝溝裏的人少之又少,所以鄉親們對他天然有一種自家人的親切,所以平日裏向來都很信任他。
沒有想到自己居然會驚動縣令光臨,江承岳也有些驚訝,但當對方走到他面前時,他只是規規矩矩地向對方行了個禮,态度不卑不亢,沒有絲毫慌亂。
“盧大人。”
“嗯。”
見眼前的年輕人站得筆直,身形挺拔得猶如松柏,沒有絲毫谄媚,盧旗心中也不由對這個年輕人生出幾分欣賞。
“這是你做的”
盧旗說着,眼神落在三錠腳紡車上。
“回大人,”江承岳作揖, “并不全是。”
Advertisement
“哦”
見盧旗挑眉,江承岳道:
“草民只是提供了草圖,至于制作并不是草民,而是張晉兄弟。”
“原來如此。”
盧旗聞言微微颔首,沒有再繼續詢問,而是徑直走到三錠腳紡車前落座。
“你不必緊張,潮水漸漲,本官今天只是來巡視城隍,順道過來湊個熱鬧。倘若你真是有真才實學,制出了能夠提高紡棉效率的紡車,本官定會替相親們感謝你。”
江承岳抱拳。
“草民不敢。”
“好了,閑話少敘,告訴我這紡車如何使用罷。”
“是。”
在江承岳向盧旗講述新紡車的使用方法,和它與舊紡車的區別,直至盧旗使用體驗完三錠腳紡車并對此贊不絕口,臺下鴉雀無聲,衆人的心髒也随之起起落落。
“不錯……當真不錯。”
試用完三錠腳紡車後站起身,盧旗再看向江承岳的眼光中已然露出贊許。
“我先前還以為你弄這麽一出只是為了噱頭,嘩衆取寵,沒想到這新紡車竟然當真比原來的舊紡車省時省力許多,而且還能夠同時紡出三根紗,這倘若推廣,可真是能夠大大提高鄉親們紡棉的效率啊。”
盧旗說着,伸手拍了拍江承岳的肩膀,感慨道:
“沒想到現在的年輕人年紀輕輕就已經有如此奇思妙想,當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啊。”
“只是不知,這紡車你是否願意推廣給鄉親們吶”
面對盧旗投來的意味深長的目光,江承岳依舊不徐不疾,道:
“草民今天在這兒搭臺介紹,正是為把這紡車推薦給大夥,倘若大人真的覺得這三錠腳紡車好用,便麻煩幫忙介紹給更多的鄉親們,這臺紡車我也可以賣給您。”
“賣給我”
盧旗眼中露出詫色,他雖然只是當了一個小小芝麻官,但在他們這個小縣城裏也算得上有頭有臉,即便他為人清正從不接受貪墨,但也會有人動了歪心思想要讨好谄媚于他,而眼前的年輕人竟像是完全不通曉這些事情一般。
“是。”
江承岳點頭。
“在下知道盧大人您為人清正,倘若我說直接贈與您,想來您也斷然不會接受,并且我賣給您的價格和與其他鄉親們的價格都一樣,并且之後也絕不會增長,請您監督。”
“哈哈哈……”
聽到江承岳的話,盧旗一陣,旋即忍不住撫掌大笑。
“……好,很好,你這年輕人有些意思。”
“襟懷坦白,剛正不阿,咱們縣的發展就是需要你這樣的人啊。”
“行,這臺紡車我便買下了,勞煩小兄弟送到我府上。”
臨走前,盧旗把一塊盧府的門牌塞到江承岳手上。
見江承岳張嘴似乎想要推拒,盧旗笑道:
“放心,小兄弟,我沒有別的意思,只是希望咱們縣裏能夠更好的發展,鄉親們都能吃飽穿暖,生活富足,想來小兄弟也有和我一樣的想法罷。”
聽聞此言,看見對方眼中炬火般的真誠眼神,江承岳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接過了那塊令牌。
“好的,您慢走。”
臺下衆人見狀無不倒吸一口冷氣,除非是眼瞎,否則是個人都能看出盧旗對江承岳的看好——這是擺明了看中了這個人才想要招攬吶!
因為盧縣令的這一番到訪,原本沒有幾個人願意嘗試的臺上竟瞬間變得人滿為患,先前還對這新紡車不屑一顧的衆人此時紛紛湧上前來報名想要嘗試。
看着眼前排成一條長龍的隊伍,江承岳知道這樣下去只怕等太陽落山也排不完,于是江承岳只好立下一家人只能來一個人嘗試的規矩,而在嘗試過的衆人,無不被三錠腳紡車的省力與紡織效率所折服。
雖然也有少數口是心非的,但大多數人都還是積極前來嘗試,并且紛紛表示想要購買——畢竟誰不想省時省力啊
*
“沒想到有朝一日連織棉布這種如此繁瑣的工序也能得到如此簡化,甚至也向織麻布一樣能夠腳踩,這可真是大大省時省力呢!”
“是啊是啊,棉布可比麻布的成本要低上不少呢,我決定了今後我們家就把原本的麻布改為多賣一些棉布了,這樣還能再多節約許多成本呢,更別提馬上正好就要過冬了。”
“沒想到這新紡車竟然真能同時紡出三根紗來,這麽一算,效率豈不是原來的三倍快”
“你們有誰要買的嗎”
見太陽西斜,時候已經不早,在場圍觀的衆人基本上也已經進行過了體驗,江承岳拿出先前準備好的登記表問道。
“我我我!”
“……我也要!”
“你可一邊去吧,你們家都是群大老爺們兒,和我們姑娘家來搶紡車做什麽”
“別聽他們說的,岳哥,我出雙倍的價格你賣給我!”
……
“請大家安靜一下!”
見衆人紛紛擾擾,擠成一團,江承岳在示意他們安靜後才緩緩道:
“大夥都不需要搶,雖然草圖是我畫的,但最終卻是由木匠鋪的張師傅落實做出來的。”
“你們我已經把草圖給了他,所以你們若是誰今後需要想要購買的話,就到木匠鋪去找張晉師傅,他他們會給你們做的,你們直接付錢給他便是。”
衆人聞言一怔,面露驚詫,而他們這才注意到,不知何時張晉也已經來到,只是因為還是有些不習慣人群而站在圈外,倚牆而立。
面對衆人聚焦在他身上的目光,張晉像是感到有些不自在,他雙手抱臂,轉過頭去,避開衆人的視線。
看出了張晉的不自在,江承岳走上前來,将對方一把攬在懷中,沖衆人爽朗笑道:
“張兄弟你別不好意思,鄉親們現在都在等着你回話,你今後是否願意給鄉親們制作三錠腳紡車”
在場所有的目光都落到了他身上,衆目睽睽,這是張晉從小到大,第一次受到過這麽多人目光的注視。
張晉在小時候便對木工活有着出乎尋常人的興趣,他父母早亡,被一個老木匠收入門下,和師父的其他徒弟們不一樣,他平日裏沉默寡言,最喜歡的事情就是泡在木匠鋪裏,拿着曲尺和墨鬥拼拼湊湊。
張晉其實并不是門內最聰明最有天賦的弟子,但卻是門內堅持時間最長最久的弟子。對于木工的熱愛已經達到與生命融為一體的地步。
其實張晉也曾經想通用自己的聰明才智來幫助鄉親們改善生活條件,但面對他的好意,人們卻也因為與他不熟悉而落荒而逃,并且因為他古怪的脾氣而疏遠他,所以這麽多年來,他才在不知不覺間變成一個透明人。
在此時張晉卻受到了在場所有人的注視,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眼裏閃爍着期盼的光芒,這種感覺是張晉這二十多年以來從未有過的。
“……我願意,大,大家有需要的話可以來我的店裏找我。”
一個彪形大漢說話結結巴巴,像是一件有些滑稽的事情,但現在衆人全部沉浸在喜悅之中,沒有任何一人顯露出任何嘲諷,反而在剎那間爆發出欣喜的歡呼。
“好耶!以後織棉也能像織麻一樣用腳踩了,這可真是輕松太多了!”
“你小子可真是不顯山不漏水呀,有這麽一手好手藝,為何之前不與鄉親們說呢”
“張哥,以後就要多多麻煩你了,多謝多謝。”
“張兄弟,你真不愧是朱師傅的弟子,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啊!”
“我正在為制冬衣而發愁呢,這可真是及時雨。”
“謝謝你啊張晉,原本只是以為你只會捯饬些沒用的東西,沒想到你這麽厲害啊!”
面對衆人潮水般湧來的誇贊,張晉顯得有些不好意思,他撓撓頭,一一笨拙地應答着。
他雖然看起來五大三粗,但卻有一顆細膩的內心,否則也不會能夠把這些小動物全部雕刻得惟妙惟肖了。
江承岳其實從一開始就已經看出,張晉他雖然看似兇巴巴,但這卻并不代表他的內心真的冷酷無情,而是因為他不知道應該怎麽和其他人相處,再加上整日和機械打交道,不通人情世故,所以才只能用冷酷作為僞裝。
但是現在的他既能夠做自己喜歡的木工,又能夠以此幫助他人,看着對方臉上滿足的笑容,江承岳也打心底裏為對方感到高興。
“話說回來,岳哥,你們這紡車是怎麽售賣呢”
“這也正是我要和你們商量的。”
江承岳擡眸。
“因為紡車不像其他的有些小玩意生産那麽迅速,張兄即便是班加點,最快也只要五天才能敢制出一臺三錠腳紡車,而現在你們要預定的數量又比較龐大,所以我想推出一種叫做預定的方式來進行售賣。”
“預定”
“對。”
見圍觀衆人臉上都露出了疑惑,江承岳出言解釋:
“預定就是指想要購買紡車的人,先來我們這裏登記,繳納一小部分定金,和張兄弟約好工期,等工期到了之後來取紡車的時候再繳納剩下的錢財。”
聽見江承岳的沉聲解釋,在場衆人略一沉默,旋即卻有人提出質疑。
“可若是他沒有做好怎麽辦”
“就是啊!這樣風險也太大了吧。”
見張晉眼神一暗,江承岳連忙拍了拍對方的肩膀,示意他不要放在心上後,江承岳看向衆人,眼神堅定道:
“請放心,我相信張兄弟,也請大家也相信張兄弟。更何況大家剛剛也都看到了,不光是我,還有盧縣令也同樣會作監督,我的食肆就在村頭,你們今後如果以後遇上任何與三錠腳紡車售後相關的問題都可以來找我。”
見江承岳信誓旦旦,眼神堅定得猶如炬火,在場衆人無不被他的凜然正氣所折服,猶豫了思索了一會後,人群中一人走上前來,豪情壯志道:
“好,岳哥,那我們便相信你一次,我們大夥就選擇預定!”
走上前來的青年像是在村中頗有聲望,他此言一出竟是一呼百應,許多先前還在猶豫的人家也紛紛應允了預定,來到臺上登記。
等到最後一個人離開後,江承岳與張晉一起清點了一下今天預定三錠腳紡車的人數。
原本江承岳以為,即便鄉親們再被三錠腳紡車的省事方便所圈粉,但畢竟是采取預定這種大夥從來沒有見過的購買方式,估計至多預定量也不會超過三十。
但不數不知道,一數吓一跳,統計出來的數量竟比他原本預想的還要多出兩三倍還不止,訂單直接排到了明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