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26.火鍋

火鍋

“江家大郎,你現在可是縣裏的大紅人,能夠與你成為朋友我真是榮幸之至。”

蘇撫眨了眨眼睛看着江承岳,語氣有幾分戲谑。

自己那日推廣三錠腳紡車時,在大庭廣衆之下被縣令盧旗贈與能夠出入盧府的門牌,這件事肯定早就已經傳遍了整縣的大街小巷,眼前的蘇撫肯定也不例外地知道了這件事情。

“不過是一些以訛傳訛罷了。”

江承岳聳肩苦笑。

“又怎麽比得了蘇大公子的風華絕代”

說罷,二人的目光在空中交彙,卻是不約而同的相視一笑。

不追為何,江承岳明明感覺與對方相處時日不長,但二人之間卻仿佛有着某種天然的默契,就仿佛……仿佛心有靈犀。

“不過,我雖不知外頭的言論是如何說,但我其實并無心仕途,只想安安心心地開我的食肆養家糊口,順便能夠幫助鄉親們罷了。”

江承岳懇切道,他說的都是實話,畢竟術業有專攻,他并不認為自己在政。治。仕。途上能夠平步青雲。

“你呢今年的秋闱你參加了麽”

突然回想起先前遇到的那個趕考的書生,江承岳問道。

誰料蘇撫卻是長久的沉默,許久後才道:

“……我參加不了。”

“為何”

Advertisement

江承岳詫異。

“……這些年其實我從來沒有進過私塾,并且買書的錢都是我節衣縮食積攢下來的。”

蘇撫說着,眼底盡是惆悵,雖然每次提及自己的身世,他都只是輕描淡寫得仿佛在說別人的事情一般,但上輩子是孤兒出身的江承岳其實很清楚,這一切只不過對方的僞裝。

“而且,你也知我的身份。”

蘇撫徐徐。

“我是哥兒,雖說我朝律法中沒有如女子一般明确規定不能參加科舉,但有關我們的律法極少甚至可以說是沒有,即便我僥幸通過了鄉試,待到殿試時也極可能因此無法中舉,更遑論賦官。”

江承岳聞言一愣。

經過對方這麽一提醒,江承岳這才想起來對方是個哥兒。在與對方相處中,他壓根就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對方雖然生得比一般女子還要好看,但生性卻清冷高傲更勝男兒,讓他完全忘記了這一點。

“這本就是不公平的。”

江承岳下意識地脫口道。

“哥兒也好,甚至女子也罷,本身在受教育甚至其他更多的權利上就應該與男子無異。”

江承岳說着,他的語氣認真而鄭重,絲毫聽不出開玩笑的意思。而聽着他這番驚世駭俗的話,蘇撫一怔,片刻後嘴角竟勾起一個弧度。

“你這話的意味倒有幾分王侯将相寧有種乎的意味。”

“這世間本就應該如此。”

并不在意蘇撫的調侃,江承岳繼續正色。

“無論是天潢貴胄還是平民百姓都是人,大家都兩個眼睛一個嘴巴的,又有什麽分別更何況他們本身不事農桑,相反吃穿用度全部取之于民,有什麽資格看不起我們的勞動”

“……哈哈。”

聽完江承岳這番驚世駭俗的話語,蘇撫臉上沒有露出不安或是惶恐,而是彎起那雙好看的眼睛輕輕笑了起來。

“都說一雙冷眼看世人,滿腔熱血酬知己,曾經我不懂這句話下的含義,但今日我卻是懂了。”

“你這番話說得沒錯,而我想要科舉也不是為了功名利祿,而是為了能夠為百姓謀福利。”

蘇撫笑嘆道。

“可惜今日時候已經不早,我便也不再叨擾,來日如有機會一定與你徹夜長談,不醉不歸。”

見蘇撫拱手告別,不知為何,江承岳心中竟生出幾分不舍。

“需要我送你麽”

“還有,你上次贈予我的錦囊中還有十兩銀子。”

說着,江承岳便把重新裝了十兩銀子的錦囊從懷中摸出,想要遞還給對方。

“送出去的東西焉有再要回來的道理”

蘇撫笑着,澄澈淡然的眼底仿佛映着遠山春色。

“你繼續拿着吧,便當算是你那日為我作證的報答。”

“留步,改日再會。”

說罷,蘇撫便已飄然離開,江承岳把他送至門口,看着對方清癯卻筆直的的身影消失在街角,他心中既有在異世逢知己的暢快,亦有幾分說不清道不明的悵然。

***

江承岳現在每天的日常便是雷打不動的做飯,因為有劉大哥等人的推薦與幫襯,現在工地上的工友們有時間都會來江家食肆吃飯。

并且因為江承岳的慷慨,連帶着周圍的許多鄰居也常光顧江家食肆,逐漸來食肆吃飯的人越來越多,大夥都很樂意來江承岳這裏一飽口福。

畢竟,像江承岳這種願意分享珍稀種子,并且發明推廣新紡車幫助大夥制冬衣的人,光是人品和才華就已經足夠讓大家信服,更別提江家食肆做出來的飯菜更是一等一的好吃,讓人吃了一次便流連忘返,從此再也離不開。

除去土豆,甜品,胡蘿蔔和海鮮,江承岳也會利用當朝平常的食物去做一些家常菜,味道同樣令人贊不絕口,當然了,客人們最喜歡還是江承岳做的這些別有特色的菜品。

畢竟這些家常菜在哪裏都能嘗到,可江承岳做的特色菜可是別無僅有,在外頭尋不出第二份相同味道的,哪怕稍微多出些錢他們也都心甘情願。

現在食肆每天穩定能夠進賬三五百文錢,生意好的時候一天就能上千文,收益非常可觀的。

有時候客人多的時候,看看被擠得滿滿當當的前廳,江承岳便已在心中盤算着,等哪日得了空閑,必定尋工匠來把這間小木屋重新擴建裝修下。

小半個月一晃而過,竟已近小雪。

“這個鬼天氣,下雪結霜也就罷了,居然還下雨。”

“算了算了,想想因此明天能夠不上工,心裏是不是也舒坦多了。”

“哈哈,你以為咱們都是像你一樣的懶鬼麽”

“呃……我是。”

“我也是。”

“……”

“咳咳……就當是老天爺賞臉,可算是能夠歇息歇息咯。”

“今年還賺了一筆錢,終于算是能過一個好年了!”

聽見院外傳來的熟悉的聲音,江承岳便知是劉大哥一行人下了工,又一如既往地來到食肆。

天公不作美,這一個月幾乎都是陰雨連綿,天氣也一天比一天更冷,一行人一面閑聊說笑着,一面把傘挂在門外,走進江家食肆的同時,不約而同地伸手撣了撣肩頭的雨水。

知道大夥們受了寒,江蔓蔓察言觀色,乖巧聰穎地煮了些姜茶分給衆人。

“你們今個有想吃的嗎”

江承岳熟稔問道。

衆人聞言,皆是擺擺手。

“岳哥,我們相處了這麽久,我們的口味你還不知道嗎更何況我們是十二分的相信你啊。”

“考不誇張的講,只要是岳哥你做的,我們就沒有不愛吃的!”

“岳哥,今天你就不用給我們準備酒水了,劉大哥帶了他家自個釀的黃酒,大家等會都嘗嘗哈。”

“好嘞,那你們先坐會。”

大夥現在已經非常熟悉,江承岳也不多客套,轉身走進廚房。

趁外頭玩牌九的功夫,他趁機收拾了下廚房裏的剩下的所有蔬菜,發現這些蔬菜雜七雜八,卻是什麽都有,一個念頭在他腦海中浮現——

現在天氣一日比一日冷,正巧也剩下這麽多雜七雜八的蔬菜,不若今日便做個大雜燴的火鍋吧,正好這樣也能滿足最新的推廣辣椒的任務要求。

火鍋的雛形名“古董羹”,據說由食物丢入水中發出的“咕咚”聲而得名,早在原始社會時便已經有了一鍋燴的吃法,在商周時已有貴族使用青銅鼎蒸煮食物,更實在魏晉南北時因為銅鍋的發明而興起。

雖然宋朝也有叫“撥霞供”的兔肉涮鍋,但總體而言,在古代火鍋并不是主要的烹饪方式,在江承岳現在所在的這個偏僻窮困的小縣村裏,大夥更是對此聞所未聞。

江承岳原本打算做個鴛鴦鍋,但在商城兌換銅鍋的時候,卻發現竟然沒有鴛鴦鍋,取而代之的是個叫作“五熟釜”的銅鍋。

“233,這是什麽”

“宿主,你是想兌換鴛鴦鍋吧這就是古代的鴛鴦鍋,而且它還把鍋分成了五份,這樣口味還能夠更多,更方便宿主一展廚藝哦~”

233解釋道。

聽了233的解釋,江承岳略一思考,最終還是花費重積分兌換了這個五熟釜。

現成器具所需要的積分不低,幾乎把江承岳現在已有的積分快花完了,于是他連忙打開直播間打算回回血。

【哇哦,主播今天這是要煮火鍋嗎】

【古代居然也有火鍋的嗎】

【當然啦!只是古時的火鍋叫“古董羹”,據說還是取得還是食物落水時發出的“咕咚”聲的諧音呢。】

【沒想到古人也會玩諧音梗啊2333】

【哈哈,可別小瞧古人的智慧呀,而且我們種花家的吃貨精神可是一脈相承的】

【而且作為老祖宗嚴選,味道都是個頂個的好吃[饞]】

【雲吃美食,啓動!】

在一衆歡樂的彈幕和逼近18萬的人氣值中,江承岳開始了火鍋底料的制作。

雖說五熟釜一共有五個格子,但畢竟原料實在有限,江承岳最終還是只選取了麻辣和骨頭湯這兩種湯底,打算進行制作。

古代因為耕作需要,所以很多朝代都不許擅自宰殺耕牛,但做火鍋底料又少不了牛油,所以雖然他的積分已經岌岌可危,但他仍然還是從商城中兌換了牛油和辣椒。

制作火鍋首先配置鍋底,江承岳先将牛油熬化,之後起鍋燒油,把蔥姜蒜入油炸香,之後加入辣椒。

江承岳兌換了辣椒,再配上原本的青紅花椒一共便有了三種不同層次的辣味,他先把這三種辣椒燙熱,之後再下入牛油,過了一會兒後,一股麻辣飄香便充滿了整個廚房,沖得讓人忍不住想要打噴嚏,但卻又被這濃郁的香味吸引。

麻辣鍋底做好了,之後便開始制作骨頭湯鍋底。

骨頭湯鍋底的制作相對而言簡單一些,便是将洗淨的筒子骨放入熱水中蒸煮,之後加入蔥姜黃酒煮開,撈出浮沫後再用清水把筒子骨清洗一遍,之後再次放入鍋中小火慢炖,出鍋時再撒上紅棗枸杞胡椒與少許鹽,這下出鍋的湯底便是一鍋熱氣騰騰而又營養美味的骨頭湯底。

涮火鍋的涮材,江承岳準備的便較為随意,先前有什麽便上什麽,有藕片,豆腐,青菜,剩下的羊肉切成片,還有自制的蝦滑和魚丸,如果不是因為手上還沒有大豆,江承岳定會再制點與火鍋絕佳搭配的油炸響鈴卷讓大夥嘗嘗鮮。

端菜上桌,見江承岳今個端來的并不是一盤盤的菜肴,而是一個大銅鍋,衆人便已足夠驚奇,但見他居然還在那鍋下頭支了一個點着火的架子,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新奇的吃法衆人,目光更是全部聚集在了眼前看起來奇形怪狀的火鍋上。

“岳哥,這是什麽呀好好地吃個飯,怎麽還架着火呢”

趙廿好奇道,少年人口直心快,有什麽好奇的便,年紀稍長的人,雖然略顯穩重,但眼中流露出的驚訝卻暴露他們的心聲。

“這是古董羹,也叫火鍋。”

江承岳一邊解釋着,一邊在每個小格子裏都加入了一些菜,等着煮開。

“火鍋這個名字有些意思。莫不是用火燒着的便是火鍋了”

聽見趙廿的這一句俏皮話,衆人也跟着哈哈大笑,江承岳也随之勾唇一笑:

“也可以這麽說。”

“岳哥,這鍋裏咋還分這麽多小格子哇”

“這是五熟釜。”

江承岳解釋道。

“像這樣把鍋分成這麽多小格子,在每個格子裏加入不同的湯底,就可以嘗到不同的味道了。”

“我這次是只做了兩種口味,一邊是麻辣一邊是骨頭湯,你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來夾菜。”

“好了。”

見鍋內的湯開始冒泡,江承岳連忙招呼衆人。

“冒泡了便是火開了,大家也別光看着了,趕緊嘗嘗看合不合口味吧。”

江承岳說着,便率先從麻辣鍋中撈了一片羊肉片放進嘴裏,麻辣鮮香的滋味瞬間在舌尖綻放,霸道地刺激着人的每一寸味覺。

“岳哥,這……這紅紅的東西是什麽哇”

雖然看江承岳吃得津津有味,并且鍋內也不住傳來飄香,但看着這前所未見的辣椒,衆人還是有些不敢下筷。

“辣椒。”

江承岳解釋道。

“它是一種特別的調味品,味道和花椒有些相像,但是比它更麻更辣。”

“具體的味道要我也形容不出來,你們嘗嘗便知道了,在冬天可是與酒不相上下的驅寒神器。”

聽江承岳說得神神叨叨,衆人依舊将信将疑。

如若是別人這麽和他們說,衆人肯定會覺得是對方在糊弄他們玩呢,但若是江承岳,衆人便依舊會選擇相信——畢竟這種看起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在江承岳手上卻猶如神跡般,能輕而易舉的屢屢實現。

将信将疑地夾起一塊涮在麻辣鍋裏的羊肉片,趙廿猶豫了一下才堪堪把它放進嘴裏,又麻又辣的滋味伴随着羊肉的鮮嫩充盈了整個口腔。

“好吃唔……好辣好辣!”

趙廿嘗了一口,便對這鮮香麻辣的滋味欲罷不能,于是又接連吃了好幾塊麻辣鍋裏的蔬菜下肚,但他卻是個不怎麽能吃辣的主,這麽一逞強,很快便被辣得鼻涕眼淚橫流。

“唔謝謝……好好吃,但是太辣了,岳哥,你這什麽辣椒,這可比花椒辣多了!”

接過江承岳遞來的涼水,趙廿吐着舌頭道:

“你們也嘗嘗,這雖然辣了些,但是味道真的很不錯!”

江承岳: “沒事,你們如果像小廿一樣吃不了辣的話,可以吃另一邊的骨頭湯。”

雖然趙廿這小子有時候莽莽撞撞,但對于美食他到的确有些龜毛和挑剔,能夠被他認同的菜再怎麽也不會難吃到哪去。

因此衆人見狀便也舉箸夾起了鍋裏的蔬菜和羊肉。

“太好吃了,尤其是這羊肉,感覺我吃完之後渾身都暖和了。”

“如果能再配上些酒水小酌一杯,以後冬天都再也不會怕凍了。”

“……但是真的好辣啊!我感覺我的眼淚都要下來了。”

“哈哈哈……看你這沒出息的樣子——阿嚏!”

只要有了第一個敢做先鋒的勇士,後面的事情便都順理成章。

一大鍋火鍋被衆人分分撿撿,再陪着黃酒小酌,很快便見了底。

“岳哥,你這什麽……辣椒,是什麽東西呀,能給我們看看嗎”

趙廿問得有些不好意思,江承岳卻潇灑,直接從後廚裏把剩下的辣椒拿了,見衆人看得啧啧稱奇,江承岳道:

“沒事,大家若是覺得好吃的話,便每人分一點帶回家去吧,以後做菜或者涮火鍋的時候都可以用它,它比花椒更加麻辣入味。”

“謝謝岳哥!”

聽見江承岳的這句話,身為頂級吃貨的趙廿眼睛一亮。

“有了這辣椒,我感覺以後做飯都不需要花椒了呢!”

江承岳聞言卻搖頭。

“其實食材沒有什麽高低貴賤,都講究搭配,猶如如魚得水,君臣相佐,各司其職才能夠最大的發揮美味。”

“岳哥,你這火鍋還有什麽別的名字嗎”

“是呀,我看這鍋跟太極似的,一陰一陽還蘊含着五行八卦呢。”

“哈哈哈……吃個飯哪來的五行八卦,你莫不是讀書讀傻了”

被這麽一戲谑,後者臉頰一陣羞紅。

“其實小伍剛剛說的也沒有錯。”

江承岳笑道。

“這火鍋名叫鴛鴦鍋,鴛鴦便也正代表着一陰一陽。”

“民以食為天,這吃食對我們平民百姓來說本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聽到江承岳的這句話,衆人也随之豪情萬丈,畢竟大夥都是農民出身,說這糧食珍貴,不也正是印證了他們平日裏勞動的意義嗎

“就是!天大地大吃飯最大!”

說罷,衆人舉杯相慶表示贊同。

*

因為昨日晚上喝了酒,因此江承岳睡得很死,平日裏卯時就會起來的他,今日起床竟已将近巳時。

匆匆忙忙洗漱吃完早飯,江承岳來到木匠鋪,向張晉詢問這幾日三錠腳紡車的銷量。

“張兄,紡車這幾日收益如何”

見江承岳來訪,張晉幾乎是立即迎了上去。

“岳哥,你可算是來了!”

見對方神情緊張,又局促地摩挲着手指,江承岳挑眉。

“怎麽可有什麽問題”

“不不不……不是!”

張晉擺擺手。

“是這紡車這幾日的訂單實在太多了!本來先前那日的預定就已經排到了明年開春,這幾日又有不少人不知從哪兒聽到的風聲,又來我這裏預定,而且還有不少人一開口就要好幾臺,我一個人完全做不過來了,只能昨天晚上就暫時停了預定。”

見張晉神情緊張地彙報着,江承岳點頭:

“你做得對,張兄弟,以後若再有這種事情,你自己決定便好,這畢竟是你的木匠鋪。”

“好。”

張晉點頭。

“哦對了。”

突然想到了什麽,張晉一陣翻箱倒櫃,從壓箱底的地方翻出一一封書信遞給江承岳。

只見這封信的封皮上映着隐隐暗紋,光是從光潔的紙張上就能看出寫這封書信人定是有些許身份的。

“這是盧縣令差人來取紡車時留下的信,說要不知你的住處,所以勞煩我轉交給你。”

江承岳一愣,從對方手中接過那信件。

他拆開那封信件掃視了一眼,在看到落款的“盧旗”時,江承岳一怔,這才從頭到尾把信件讀了一遍。

盧旗的字跡筆酣墨飽,就算是江承岳這種書法的門外漢也能看出來對方的一氣呵成。

信中其實也沒有說什麽很特別的話,只是一些普通的寒暄問候,并且對三錠腳紡車又提出了一些改進建議,江承岳看着一一記在心裏,順道揣摩着又應該如何改進。

當然了,在信的末尾,盧旗也表示待他有時間的話,一些具體細節希望能夠到府上一敘。

江承岳原本對這些拉攏敬謝不敏,但回想起對方在信裏和當時慷慨激昂的為民謀福的話語,他卻是心神一動。

“盧大人還差人說了些什麽”

把信件收好,江承岳問。

張晉想了想,道: “大人說,希望你有時間能夠去盧府一敘,其他的也沒有多說。”

“好,多謝你了張兄弟。”

告別了張晉,從木匠鋪出來,江承岳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向盧府方向走去。

————————

感覺秋冬雨夜,大夥圍在一起吃一鍋羊肉火鍋什麽的真的很幸福诶OvO

-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