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27.拜訪盧府

拜訪盧府

來到盧府,在向看門的下人說明來意并出示請帖後,江承岳站在盧府門口等了一會。

不一會,看門的下人走了回來,向江承岳恭謹道:

“盧老爺請您到客堂一敘,請随我來。”

走在廊上,江承岳不由得對盧府下人的素質有些驚嘆,尤其是對比起上次去蘇府時的經歷,便更襯得盧府的下人待客有度彬彬有禮。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看來盧縣令應當也是個克己複禮勤政愛民的好官,至少也是懂得馭下之道的,江承岳在心中暗道。

下人把江承岳帶到客堂,還不忘送上一杯茶水,江承岳趁機打量了一下四周,發現盧旗家中裝潢樸素大方,絲毫看不出驕奢。

門被人從外推開,盧旗推門而入,江承岳連忙向對方施禮,他的恭敬卻是發自內心。

“草民見過盧大人。”

“不必多禮。”

盧旗上前把江承岳扶起。

“我聽張兄說,您對紡車還有些新的改進意見,所以特來請教。”

“請教談不上,不過是讨論罷了。”

盧旗擺擺手。

“不過經過這幾天的使用後,我的确感覺到還能有所改進,但卻不是在這紡車而是在椎弓上。”

“願聞其詳。”

Advertisement

江承岳認真聽着,而盧旗則揮揮手,示意站在門口的下人取來椎弓,他把那椎弓拿在手中,道:

“本官覺着這紡車現在能夠同時紡出三四條線效率已經改進得足夠高,但這椎弓卻依舊只有一尺五寸,在彈棉花時即便使用弓弦也依舊有些心有而力不足,不光沒有省力甚至反而有些更加費勁,所以我覺着可以把這椎弓加長加大,加到大概……四尺長。”

“您說得不錯,這也正是我這段時日想要再次改進的地方。”

認真聽完對方的全部話語後,江承岳才開口,心中卻是肅然起敬。畢竟對方身為朝廷命官,卻并非那等不事農桑之輩,反而與其他勞動人民一樣,對紡織如此了解,着實令人心生敬佩。

“您對紡織,甚至對椎弓如此了解,當真令在下敬佩不已。”

“诶。”

盧旗聞言卻擺手,笑道:

“有道是術業有專攻,本官方才說的不過是一己之見,在班門弄斧罷了。”

又寒暄了幾句,江承岳知道對方今天讓自己來,肯定不是單純只是說這一件事情,于是他便不着痕跡地試探道:

“盧大人,您找我前來,可還有什麽別的事情,只要是力所能及的分內之事,我必然樂意效勞。”

“其實也沒什麽。”

盧旗笑。

“只不過本官覺着你是紡車着實不錯,而我們家現下又無人做女紅等這些活計,所以我便把我買的這三錠腳紡車連同土豆和其種子一道送到京城裏去了。”

盧旗說得隐晦,但江承岳知道對方所指的應當是把這三錠腳紡車通報送到朝廷中去了。

江承岳不由得眉心一跳,心想對方不會是想要利用這三錠腳紡車來讨好上級或是博取功名吧若是再黑暗一點,莫不是要直接殺人滅口

胡思亂想着,江承岳感覺自己的心髒怦怦直跳,而像是看出了他的不安,盧旗笑道:

“你不必緊張,這消息雖是本官上報上去的,但我卻也不會貪了這個名頭,向朝廷說的也是你名字。更何況像你這樣的人才,今後還不知會為我們縣裏帶來多少機會又能創造多少財富,本官卻是連感謝你都來不及。”

“大人謬贊了。”

江承岳抱拳施禮。

“你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能夠在舉目無親的情況下把食肆開起來,日子過得紅紅火火,還有你幫助許家寡婦的事情,本官也有所耳聞,所以本官自然希望你這種人能夠為朝廷效力。”

“承蒙大人擡愛,但在下才疏學淺,恐怕不堪重任。”

江承岳恭謙道,因為保持着作揖的姿勢,所以他依舊沒有擡頭。

盧旗聞言沉默,片刻後只是一聲嘆息。

“……也罷,人各有志,我已知你心意。”

“不過,雖然本官不會勉強你,但也希望你能夠幫助更多的百姓。”

“想來你也看到了縣裏的情況,最近恰逢災荒年,今年若不是有你贈予大家的土豆種子,許多人,尤其是老弱病殘很可能撐不過這個冬天。”

“身為父母官,本官雖不求鄉親們都如你一般發家致富,但也至少不忍心看着他們忍饑挨餓,我想江兄也必定不願再多看見如你還有曾氏那般的事情發生罷。”

盧旗注視着江承岳的眼睛,目光真誠,江承岳不禁有些動容。

在他來到雍朝的這段時日雖然只有短短數月,但他卻已經深切感受到了封建王朝吃人的本性,着實不願意再看到鄉親們受苦受累。

想到這,江承岳定了定心神,同樣真誠道:

“是,大人從今往後若有什麽需要我幫忙的地方,我必定竭盡全力幫助鄉親們。”

“好!”

聽到江承岳慷慨陳詞的話語,盧旗撫掌叫好。

“等着的就是你這句話!”

“大人近來可是遇到了什麽難事”

話已至此,江承岳也逐漸知道了對方邀約自己的真實含義,江承岳便直截了當。

“江小兄弟猜得不錯,本官近來的确對縣上的脫貧致富有所困惑,畢竟這個冬天熬過去了,很快便又是春天,可若是不能從源頭解決,即便過了這個冬天,之後的無數個冬天也會依舊難熬。不知江小兄弟是否願意做這破困人。”

面對盧旗的提問,江承岳略一思索,道:

“回大人,依在下看來,縣上落後的根源其實無非在于愚,窮,弱,私,以此對照的解決方法便是文藝,生計,衛生,公民這四大類教育。” ①

“簡而言之,只要能夠讓百姓們增強體魄,識字念書,有能養活自己的生計手藝,并且讓大夥團結在一起,整個村縣便不愁發展不起來。”

江承岳侃侃而談,說得有條有理,盧旗認真聽着,待他說完後贊嘆道:

“妙哉!沒有想到江小兄弟小小年紀,還未加冠,便能夠有如此真知灼見,着實是後生可畏啊!”

見聽到自己的稱贊後,江承岳沒有絲毫的喜形于色,神情依舊淡然謙虛,盧旗不由得在心中對這個年輕人更添幾分好感。

“在下認為,這三錠腳紡車出現後,便可以讓許多如曾氏一般的女子學習女紅,先前是因為一臺織機需要好幾個一起協作才能夠操作,所以女子在家無法一人完成勞作。”

“但現在只需要一個人同樣能夠操作織機,紡織效率也大大提高,女子同樣也可以從事紡織生産了,而且她們織出來的棉布絲絹等織物還可以拿到鎮上進行售賣,這樣一舉兩得,既可以滿足每家的衣物需要,多餘的售賣出去還可以給每家增加除耕種外的其他收益。”

盧旗聞言沒有立刻說話,而是略一沉吟,擡手捋了捋胡子。

“讓女子參與勞作,尤其成品還要拿到市集上售賣,這是否有悖常理。”

“大人。”

面對對方的沉默,江承岳卻依舊徐徐:

“既然想要致富,就必定要走尋常人想不到的辦法,許多規則原本就是用來打破的。而且我認為還應當發揮我們縣的特色,例如我也曾去海邊趕海,卻見海邊趕海捕魚者并不多。”

“所以在下以為您可以動員縣裏更多人前去趕海捕魚,并且派遣大家告訴大夥相關技術,趕海和捕魚操作起來并不算難,大夥又是從小在海邊長大,這對它們來說并不算難,而現在缺的卻是正确的引導和科學的技術罷了。”

江承岳說得頭頭是道,盧旗一開始本不以為意,認為這不過是毛頭小子異想天開,但聽着聽着,他也逐漸感受到了江承岳話語中的可行性,于是思索沉吟後道:

“好,我知道了,你說的這些本官會考慮的。”

*

正當盧旗又與江承岳商讨起相關細節時,門外卻響起了急促的敲門聲。

“進來。”

得到盧旗的應允後,下人推門而入。

“老爺,王家的人又來求見您,這次不光王家四郎來了,他的父親也來了,父子倆正在門口哭訴着求您幫忙主持公道。”

聽到下人的話,盧旗頓時眉頭緊鎖,顯然這種事情早就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老爺,是否需要我把他們趕走”

“……”

沉默良久,盧旗擡手捏了捏眉心的川字,有些疲憊地擺了擺手。

“不必,你先下去吧,我來處理。”

下人退下後,盧旗轉過身,對眼中流露出好奇的江承岳苦笑道:

“實不相瞞,我雖然就是從縣裏走出去的,按理來說應該很是了解鄉親們的情況,也決心一定要帶領鄉親們擺脫曾經風餐露宿的窮苦日子過上好日子。”

“但縣裏殘留下來的問題實在太多,前任縣令只留下了十幾枚銅錢的公賬,財政捉襟見肘,并且鄉親們鄰裏不合雞飛狗跳的事情是常有,尤其是眼下來找我的這王李兩家,經常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大打出手,并且屢次來我這裏告公狀。”

“我雖然也試圖修建學堂,以此提高村民們們的文化與素養,但等這批學堂裏的學生長大成人還不知道要多久。至于縣令府上的其他人,諸如縣丞縣尉也都只是得過且過,我一人應付下來着實有些捉襟見肘,所以才想要向江小兄弟你這般的能人取取經。”

聽着盧旗吐露心聲,江承岳心中不禁對對方這樣一心為民的父母官産生了敬意,于是他便道:

“大人,對于此事小民倒是有一個意見,只是不知大人是否會應允。”

“哦”

聽着江承岳的話,原本還在對此事頭痛不已的盧旗來了興致,立馬重打精神,問道:

“但說無妨。”

“小民以為,既然王李兩家經常因為田間瑣事争執不休,那不如便讓他們自己參與田地間的管理工作,管理自己正抱怨的事情。這樣既可以讓他們了解到決策和管理的困難,也可以讓他們因為身份的轉變而更加規範自己及族人的言行。”

江承岳說道,他此時說的這種方法大抵類似于學校裏讓學生輪流當班長,或是現代鄉村裏的村委會,以此給予鄉親們正向激勵,而且能夠讓大家都參與到事務管理中,大大增強凝聚力。

“讓鄉親們治理村內事宜,這如何可行現在縣裏都已經如此混亂,倘若他們再有了自治的權利,縣裏如此豈不是要亂成了一鍋粥”

不出江承岳所料,即便對方再怎麽勤政愛民,但是也避免不了時代局限性,一時間肯定也無法接受如此具有現代全民民主性質的治理方式。

“大人,您放心,其實給予他們管理的權利并不需要多大,就像漢制每鄉設三老一人,負責教化鄉人一般,這樣的作用主要是起到象征性的激勵意義。”

江承岳循循善誘。

“而且還可以對村民進行評選,選出優秀的家庭,給予他們輔助管理田間事務權利。同時搜集大家的家風家訓,制作成牌匾放在村裏各處和祠堂裏,這樣大夥看到了都會不自覺地互相監督。

“只要能夠在村子裏形成一種良好的氛圍,打架鬥毆的事情和游手好閑的人自然會減少,而這種良好的風氣一旦形成,便是良性循環,能夠使整個村子欣欣向榮。”

盧旗雖然沒有完全聽懂江承岳的話語,但他也能夠感受到對方的建議的确不錯,是能夠解決眼前村中亂象的不錯方式,但他還是心中略有顧慮。

“可倘若即便如此,王家依舊不願息事寧人甚至得寸進尺的話該當如何”

看出盧旗眼中的憂慮,江承岳卻搖搖頭。

“小民以為不會,據我所知,王家家主是個極好面子的人,倘若給了他這個頭像,在名譽的驅使下他必定會有所收斂,并且倘若之後他們再有所沖突,也正好可以借收回管理名頭而敲打他們,王家家主極重名聲,經過此事後必定會約束族人。”

“而一旦搞定了王家,将其當作榜樣,其他的潑皮無賴也必定會有樣學樣,有所收斂。”

“好。”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盧旗最終還是點頭。

正巧下人再次進來通傳,說王家父子已經在府門口哭天搶地,對李家破口大罵,引來不少路人圍觀,亟需大人解決,盧旗便對江承岳道:

“那你便随我一起來吧。”

————————

①晏陽初的平民教育理論思想

-

開始有一些基建和病美人夫郎考科舉的內容啦,但寶貝們放心,本文是美食文,主要還是以各種美食為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