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宮廷歲月033

宮廷歲月033

侍寝回尚功局下所第二天, 睜開眼是見慣了的低矮昏暗的房子,床小小窄窄的,屋子裏還有其他人起床的嘈雜聲, 與福寧殿寝殿裏間的‘悄無聲息’也全然不同...素娥也抓緊時間起床。

散了前一晚睡下時結的大辮子, 比她們這些大些的宮女起的更早的小宮女, 已經将洗漱的溫水端來了。素娥和其他人一起用牙刷子刷牙, 然後洗過臉,潑去殘水,這才梳頭、換衣。

和往日一樣,素娥的妝扮相對簡單, 這反而引來周玉姐怪道:“你也太謹慎了, 這兩日見喜呢!何不鮮豔些呢?”

周玉姐和素娥從小一起長大, 在司珍司同進同出。如果不是因為素娥情況特殊, 日常相處中總是隔着一層, 且周玉姐的脾性和她并不很相合,她們應該成為非常好的朋友才對。不過即使是這樣, 她們也算非常熟了。

她知道素娥也不是一味樸素清淡的人,只是清秀的時候多, 豔麗的時候少。而且素娥有一種特質, 哪怕妝扮的豔了, 也自內而外有一種疏離冷豔。就像是枝頭紅梅, 映着白雪皚皚,豔得似朱砂痣、心頭血了,也透出素扮來。

如此,現如今這般‘好日子’‘大日子’, 怎麽不扮起來呢?既吉祥好看,也顯出她來, 叫人不看小觑了。

“和往日一般就是了,太張揚了也不好。”素娥輕輕說道。

周玉姐能這樣說,就說明她對素娥的了解是非常淺的。素娥也沒法和她解釋太多,只能如此含糊過去...要和她說真正的緣由,她根本不能理解,反而是這樣說了,她不會糾結這事兒。

果然,周玉姐被這個理由說服了,點點頭:“也是,宮裏人向來眼睛最精,誰得一些好都看得緊緊的。你如今見喜,穿上了紅霞帔,這固然是好事,引來好些奉承,可也多的是見不得人好的...低調些能少禍。”

“...兩年前那位尚儀局的蘇掌樂,她也是侍寝了回來,便一意顯出自己來。以為有這憑仗,就是不能做嫔妃,在女官的路子上也順暢了。穿戴妝扮哪裏像一個女官?人見了都當是後妃,結果惹了兩位尚儀不喜,如今呢?”

蘇掌樂的事素娥也還記得,其實她的問題又何止是穿戴妝扮上‘逾越’呢?她是方方面面都嚣張起來了。分內的差事不做,偷閑躲懶,與上下說話也不再是個掌樂的樣子,架子十足。至于與人争吵之事,更是發生多次。

然而就是這樣,一開始也沒人把她怎麽樣。是過了将近一年,發現皇上始終沒再想起來,兩位尚儀才處置她。就是這樣,也是照規矩做事,處罰都是可以光明正大拿出來說的——防的就是有一天皇上想起‘一夜恩’了,又或者打算優待曾經侍寝過的宮人了(這很常見),翻出這些事來,到時候也有話可說。

見過蘇掌樂如何嚣張,素娥才明白上輩子影視劇見過的宮鬥劇小炮灰并不是誇張,是真的有人那麽愚蠢,那麽得意忘形!

人類樣本的多樣性就是這樣的,現代普及義務教育就算是讓絕大多數人不至于太奇葩了,但就是這樣,還有漏網之魚。而在古代,就算宮廷裏的生活條件還可以,可生活在宮裏的宮女們,她們的見識也少。

有人可以情商滿點,學成人精,也有人連‘低調做人’‘韬光養晦’這樣的宮廷生存常識都不知道。

再者說了,很多時候知道道理和怎麽做又是兩回事。如果知道道理就能做好事,世上成功的人要多出不知道多少!得意忘形是怎麽回事?不就是先得意,然後忘形麽?所謂‘欲使其滅亡,必使其癫狂’也是一個道理。

以那位蘇掌樂為例,她其實就是一朝得意,就以為自己與衆不同,享有特權了。而一開始,周圍給她的反饋也确實印證了她的認知——她那樣驕橫,周圍的人不也慣着她嗎?長此以往,一個沒太多見識的年輕人,怎麽能不迷糊?

人的認知就是這樣的,素娥上輩子,現代社會不是常有明星耍大牌嗎?要說他們不知道自己這樣做招黑、壞路人緣,或許吧。有些人是不知道,因為他們已經被自己所處的環境養成了那個認知。而有些人則是知道,只是被慣壞了,管不住自己的脾氣。

素娥和周玉姐就這樣去了司珍司,周玉姐有自己的活兒要做,素娥則是無人安排事給她。如她這般侍寝,剛得到紅霞帔的宮女,都有幾日‘無所事事’,倒也不是給她的特殊待遇...素娥也沒有推辭,本來她平常就沒有太多活兒的。

之前沒有做完的折扇又被她取了出來,剛剛給扇骨鑽了孔,連鎊稍都沒做呢。所謂‘鎊稍’,就是将小骨肩部以上打薄,這樣展扇收扇能更自如,也更容易達到扇子收起來後,中間鼓兩頭收的完美狀态。

另外,扇骨頭部和肩部也有造型要做,這決定了折扇的‘頭型’。折扇的頭型多種多樣(‘頭型’就是手握那一頭的造型),有三種最基本的,方根、和尚頭和燕尾,至于其他花樣,小米頭、馬牙頭、茄頭、花瓶頭、葫蘆頭等,就太多了。

素娥做的是燕尾,本來就基礎,又屬于小頭型,相對就更好做一些...換個說法,是适合她這種入門水平。

做完這些,素娥才開始一片片扇骨進行打磨,沒有砂紙,但類似磨石、研磨膏的東西在司珍司多的是。

從粗到細打磨過,最後才用皮革摩挲抛光。這個過程中素娥還用了一些川臘——所謂‘川臘’,就是白蠟蟲産的白蠟,如今白蠟産業興起不算太久,還只是川蜀一地普及,所以白蠟又被稱為川臘。

這樣抛光出來的結果當然很令人滿意,原本有些粗糙的竹片紋理,可能劃傷人的小刺小刃全都沒有了,摸上去光滑平順。以後用的時間長了,有了包漿,外面的大骨估計還能有玉的溫潤。

打磨抛光這一步是最費時間的,素娥做了一天都沒做完,只能第二天接着做。直到第三天,她才能做燙釘和穿扇面這兩步。燙釘就是将扇骨用牛角釘給組合起來,看似簡單,卻是畫龍點睛的一筆,扇子要是沒有好釘,用時不順手,看着也會覺得不精神。

素娥燙釘的手藝當然不能說高超,但她本來也沒指望自己能有大師手筆,眼下夠用就行了。得益于她在司珍司呆了七年,手工活兒做的比上輩子還強,雖沒做過什麽折扇燙釘的活計,可觸類旁通,這下一做也像模像樣。

做好之後她也是下意識點了點頭。

“素娥這是在做什麽?”

有人瞧見她這幾日忙前忙後的,因為她一貫自己鼓搗些小玩意兒,大家也不以為奇。更何況,司珍司的宮女少有不忙的,自己的事還關心不過來,哪有空關心別人?所以一開始也沒人問什麽,也就是這時候東西快成型了,這才引起了好奇過來問。

燙釘已經完畢了,素娥在穿扇面。穿扇面的前提當然是有一個扇面,素娥先按照扇t骨的大小量身打造了一個扇面——一個扇面要有兩面,用漿糊黏合到一起後,再按照扇骨的大小進行折疊,每一折是一個隔條,每個隔條要用通條通一次,通條和小骨大小一致。

小骨按順序穿入對應隔條內通開的空間,都穿進頭後,素娥就輕輕晃動,确保不傷扇面和小骨,同時能安裝組合完畢。最後才用漿糊将扇面兩側邊緣貼在大骨內側...這個時候等漿糊幹,一把扇子就完成了,如果不打算畫扇面,直接拿去用也沒什麽。

而看到這樣的成品,沒見過的問在做什麽,見過的更驚奇,只道:“這難道是高麗扇?素娥你還會做這個?”

折疊扇被稱為高麗扇或者倭扇,在此時都是舶來品,而且是舶來品中非常貴的那種。不少高麗的使臣來到大燕,就用折疊扇來送禮、打通關系。而有機會去高麗或倭國的人,也會想盡辦法弄一把折扇回來。

此時的高麗和倭國制作折扇都是精工細作,用的材料也非常昂貴,産量有限,這又進一步推高了折扇的價格。如今‘高麗扇’和‘倭扇’說起來都是真正的貴人才能使得上的,既有身份又時髦呢!

也難怪見過折扇,知道這是什麽玩意兒的人還特意問這話。

“見過一兩回那折疊扇,想着樣式也不難,如何做不得?便試着仿作。若是不成,不過是游戲一場。成了的話,也是一樁功勞...說不得我們司珍司還能做扇子呢。”素娥等着漿糊幹了畫扇面,簡單回答了同僚們的話。

她其實完全是出于自娛自樂,還有自用的目的制作折扇的,一開始就沒有給司珍司找項目的意思。只不過別人都問到頭上了,興趣也是明擺着的,素娥也就主動賣好了...她人都被困在宮廷了,也實在沒有技術保密,靠‘專利’發財的動力。

先前制作手工皂要保密着做,秋桂要制作方法她沒給,還是因為手工皂在宮廷有銷路、沒那麽容易仿制,且她确實需要維持副業賺外快——再者說了,她不在意,可以将制作方法給出去,卻不代表別人不尊重她,直接伸手來拿,她也能心平氣和。

她可以給,別人卻不能自己拿...這種心态,其實人人都有。

“這樣說也是呢...”羅天香也過來瞧了一眼,說道:“若你能仿作折疊扇,定記一大功!如今這高麗扇可時興了,大內能仿制出品,也是長臉。”

宮裏常有新奇設計,稱之為‘宮樣’,在宮外也是特別流行、受追捧的,官家和娘娘們也只有拿這樣的東西往外放賞,才更有體面(也靡費不多)。如果從素娥這裏開始,宮廷就能制作高麗、倭國才有的折疊扇了,那也算是‘宮樣’。

說起來往上報,也得往功勞簿上記一筆,等到日後有女官空缺了,這也是上位的一個說法。

“哪裏那麽容易...王孫公子,還有士大夫,多有喜愛折疊扇的。說它收在袖中,甚是便利,又精工細巧,美輪美奂,國中尋常扇子不能比。若是那麽容易仿制,不該早仿制出來掙錢了麽?外頭的商賈可是很會想錢的!”有羅天香那樣看好的,自然也有不看好的。只是這語氣并非是有一說一的那種,其中更有一種酸意。

這也是一想就能明白的,素娥如今是紅霞帔了,宮廷裏的人勢利,奉承她的人固然是多數。可人性也有另一面,便是‘嫉妒’。特別是原本是差不多的人,如今有人似乎是高了一點,有機會越過去了,就會酸言酸語。

素娥也不和她強辯,只是順着說:“是啊,或許不成呢?不成就不成,當是游戲罷了,又不費什麽。”

羅天香也在旁打圓場:“是這個道理...呵呵,真個成了,我們司珍司又多了一樁差事。”

多了一樁事做,看起來不好,誰喜歡做事呢?但實際上卻是各司女官求之不得的。多些‘項目’才有理由要人、要錢、要東西,所有做事的部門都是這樣的。人多錢多東西多,有消耗有産出,這才有實權呢!

雖說按照慣例,扇子這種玩意兒傳統上不該由司珍司造作,但慣例這種東西本來就是日積月累、約定俗成。若由司珍司搶了頭遭,其他司也很難搶走這個活兒,或者就算拿走,也得付出一些東西來換。

對方也不是要明面上把人得罪,話說到這份上自然不會再往下說,便只是嘀咕了一句‘看着倒差些意思,不怎麽像’就走了。

素娥做的折扇确實和現在的高麗扇、倭扇風格不太像,畢竟她上輩子學的折扇,工藝、樣式都是明清時的,和現在的差別還挺大的。此時的高麗扇和倭扇,高麗扇還好些,倭扇有兩種,一種是蝙蝠扇,一種是用木片做扇面,其實都和素娥當下做的不太相似。

至于高麗扇,形态上倒是像了很多,但扇面也講究。須用鴉青紙為底,上面有畫人物的,也有畫山水、花鳥的,常用加了銀粉的顏料作雲氣、月色,有鴉青紙的深藍色映襯,非常精美。

鴉青紙就是瓷青紙,是一種很厚重,甚至可以多層揭開的特殊紙張。還要用靛藍染過,如同青花瓷的青花,所以又叫瓷青紙。

這種紙經常還會表面加蠟,然後用金粉銀粉在其上作畫寫字。往往書畫的是佛像、佛經...因為底色青藍顯得莊重靜谧,又有無窮智慧,也确實是适合這個。

素娥沒用瓷青紙,而是在宮廷諸多各地進貢的紙張中選中了一種皮紙。質地相對輕薄,這樣做出來扇子會比較好看。同時它還很有韌性,如此反複展扇收扇中也能耐用一些。最後它的用作畫紙也勉強可行,就不耽誤之後素娥畫扇子了。

說起來素娥是考慮過用宣紙的,畢竟後世的折扇,如果用紙扇面,要麽是現代工藝下的超薄扇面,要麽就是宣紙扇面了。但可能是工藝原因,此時的宣紙很難做扇面,要麽過于厚重,要麽太脆弱,用作扇面太容易損壞了。

強行使用得托裱過才行,但那樣的話又會太厚重......

素娥将折扇用珠兒線捆了定型,只等漿糊幹了再畫扇面。做這些的時候羅天香就拿了一盤頑器來與她看:“你瞧瞧,又要準備七夕節的節令物了,我們尚功局一年到頭就沒有能歇息的時候,這還是盛夏呢!”

素娥知道她的意思,此時冬春兩季重要節日最多,秋天相對少些,但也有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這樣拿得出手的節日,甚至七夕嚴格意義上也是秋節了。而夏天麽,只一個端午節說起來耳熟。其他的蓮誕節、浴佛節、夏至節等,就差些意思了。

夏天是節日最少,也不隆重的時節,換個說法,就是尚功局活兒少的時候。但就是這樣,也是忙前忙後,忙完這個節又有下個節,談不到真正清閑。

幾天前素娥還在送夏至前後的節令物呢,這會兒又要開始為七夕節做準備了。當然,七夕節還有一段時間,不過這是個大節,對宮廷尤其如此,所以早早準備也是應當的——素娥上輩子那會兒,七夕節被标榜為華夏傳統情人節,而實際卻不是這樣。至少素娥這些年生活在大燕,大燕這個王朝不這樣。

情人節可以是三月三的上巳節,這是最古老、最傳統的華夏情人節。草長莺飛、春風送暖時,也是男女踏青、互表情誼的時候。情人節還可以是元宵節,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這可是女子難得可以晚上出門,沒那麽多顧忌的時候。

總之不會是七夕節。

七夕節此時更像是‘女生節’和‘兒童節’的結合,女孩子們要聚在一起拜織女,乞巧、求美。孩子們則是要求健康、求庇護,而且這時市面上還會大批上市各樣玩具,磨喝樂就是其中典型代表——有了這些,不是兒童節也是兒童節了。

宮廷裏女人最多,而且七夕節乞巧是個再正面不過的寓意了,大家慶祝t起來也沒有忌諱。

退一步說,因為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這時七夕節确實有些愛情含義,大家也可以偷偷向織女禱告一番——這就讓後妃和宮女更青睐七夕節了。

素娥看了一眼羅天香那一盤頑器,都是往年七夕節會往各殿敬獻的物件,傳統而保險,不會出錯,沒什麽可說的。不過即使是傳統物件,也會在細節上增添些新設計,這些東西就和去年的不一樣,素娥猜這些是今年的樣品。

如果沒什麽問題,接下來這段時間,司珍司就要照着這些攢造一大批七夕節令物了。

“是這樣...這些頑器你都拿給其他人看了嗎?”素娥問羅天香。

羅天香解釋道:“這是剛做出來的樣品,還要叫兩位司珍看了點頭呢...我瞧着,手藝沒什麽不妥的,用料也精益求精,只是都太常見了。說不得到時候還是會叫你來改改,不如你現在就看看,到時候更好應對。”

宮裏的東西,當然不會要求每次都有新花樣,事實上老是标新立異,這反而不符合宮廷傳統。但要一直一成不變,那又是另一回事了。羅天香的意思是,所有的七夕節令物,都只是改動一些邊角料細節,這拿不太出手,大概率會讓素娥出手。

素娥一個年輕宮女,出身低,沒有官身,之前沒成紅霞帔時就在司珍司活得那麽自在,不是沒原因的。顧尚功是她養母固然幫了她,但那不是素娥真正的立身之本!至少不是讓她可以少幹活兒,做自己愛做的事的原因。

她真正的價值還是總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好設計,幫了司珍司好多次呢。

羅天香的話素娥沒明着回答,太言之鑿鑿了怕打臉,但心裏還是記下了。想着這些翻不出多少新花樣的七夕節令物,有哪裏可以略作修改弄出新意,同時又不能過頭——太‘新’了就有标新立異的嫌疑,這大多讨不了好,在宮廷這種地方更是如此。

思索着這件事,倒不算急,素娥還是按照之前的計劃找了紙筆畫畫。這是為之後畫扇面作的草圖,她之前買了一些昂貴顏料,還沒有用過,第一回打算用在這折扇上。因為這個原因,怕畫壞了浪費顏料,草圖要比過去任何一次都細心。

事實上,她等于是原模原樣畫了一幅,只不過顏料用的不是貴的。貴的顏料都是礦物顏料,很多甚至是寶石磨成的粉。至于便宜的,那就屬草木提煉的了,相對易得。只不過顏色大多輕浮,而且很容易變色走樣。

羅天香一旁暗暗瞧着她沒說什麽,只是事後與羅司珍道:“素娥真是沉得住氣,一般人若是侍了寝,便是沒有做張做致地拿喬,也是有些端着的。再不然,也該想想之後怎麽辦——是趁熱打鐵,再尋些機會,不叫官家忘了自己,還是...總該有個想頭。”

“一步登天的機會就在眼前,沒碰到前也就算了,如今算是捏在手裏了,還能這般輕巧?”

羅天香也不是真沒見識,她見過不少後妃和女官調理的‘養女’。她們沒侍寝前或許還有淡然的,可侍寝之後,等于是入場券都拿到了,哪裏還能淡定?就算是再沉穩的,也不會沒想過自己若能得寵如何如何......

而如今素娥的樣子,真就是侍寝前什麽樣,現在就什麽樣,平常心過頭了。她甚至沒有主動找羅司珍,試探接下來有什麽辦法再來一次。好趁熱打鐵,叫官家真把他放在心上,而不是幸了一次後就抛到腦後。

然而要說平常心,素娥其實也沒有那麽平常心。她之所以那麽平淡,完全是因為她有自知之明!紅霞帔說到底不還是宮女嗎?宮女該幹什麽,她照樣得幹。至于身份是宮女,做的事卻不合這個身份——宮鬥劇裏的炮灰們怎麽樣,她可從沒忘記過!

當初看劇的時候覺得她們太蠢了,如今身處真正的宮廷卻得承認,真的就有那樣的,還不少呢...無論是宮鬥劇,還是如今親眼所見,都是極好的提醒,讓她頭腦清醒,保持自知之明。

羅司珍聽了侄女的話,不置可否:“她自來性子便是如此,若真是個沉不住氣的,也不像她了。我那般看重她,也不只是因為她生的好...且看着吧,素娥那樣的,若沒個扶搖直上的機會也就罷了。只要有陣風,她就是能青雲直上的品格。”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