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第19章
第二日早朝晉帝對昨天夜裏堆滿關于堤堰潰塌的奏折勃然大怒,更是把沿途官員奏請關于百姓受災請求朝廷發赈災銀兩的折子都摔在了宰相身上。
宰相乃當朝皇後生父,更是大皇子東溱背後最大的靠山,眼看不日即将立為太子,如今管轄的工部出了這麽大的事情,晉帝自然把氣都撒在了他的身上。
宰相惶恐,立刻跪在地上磕頭認罪,聞不尤雖然心中明白此事和大皇子毫無幹系,但天子震怒,無人敢勸。
晉帝足足發了半個時辰的怒氣情緒才稍微平息下來,堤堰潰堤百姓受害不能置若罔聞,坐在皇位上詢問滿朝文武誰人能去查看受災百姓情況。
掃視一圈發現祖上治水能手宴氏未到,詢問之下才得知其夫人生産今日告了假。
聞不尤聽到晉帝打問妹婿,怕聞非晚剛産子就要和夫君分別擔憂過甚于身體無益,趕忙出列推薦聞不凝前往堤堰潰塌進行補救。
自古治水發放赈災銀兩糧食都不能一人前往,畢竟人人都知赈災乃是肥差,為防止貪墨至少要兩位朝廷命官。
晉帝素來相信聞家清流,治水之事交給他們也是放心,何況宴氏又與聞家連着親,此事交由聞不凝算是穩妥,象征性的問聞不尤可否還有其他人選一同前往,聞不尤思慮片刻只能無奈說出聞不疑的名字,剛一說完晉帝同意,直接朱批恩準。
聞不尤剛跪下想要領旨謝恩,以往早朝都是站在一側不說話的淩峰突然跪下請旨,想要和聞家一同前往,晉帝正在猶豫,誰知站在前排的二皇子東屏也突然下跪懇請晉帝讓他一同前去。
淩峰和東屏這一跪惹的滿朝官員竊竊私語,聞家兄弟前往是理所應當,可手握三軍的淩峰和趁着大皇子禁足前往災區的東屏簡直就是司馬昭之心。
假如趁此機會二皇子得到淩峰的支持,無異于大皇子背後有宰相和皇後的支持。
如今晉帝膝下成年皇子只有兩人,怕是屆時大晉的風向都要變天。
宰相見狀,自然不能讓任何阻礙對大皇子東溱繼承皇位的不安定因素存在,也磕頭請旨一同前往,這下二者背後的勢力也紛紛說出自己見解以期幫助依附權貴達到目的,一時間朝堂官員言語往來好不熱鬧。
晉帝看着紛紛擾擾的局面,心情愈加煩悶,拿起手裏的筆就丢了出去,暖玉做的筆杆摔在地上四分五裂,清脆的聲音讓朝臣們瞬間安靜下來。
“吵什麽吵?你們是當朕這個皇帝不存在嗎?”
Advertisement
大臣們嘩啦啦的跪倒一片,反而剛才正要領旨謝恩的聞不尤和聞不凝直挺挺跪地的樣子凸顯的更加置身事外。
底下朝臣們在吵什麽,各自心裏有何打算晉帝豈會不知,以往吵吵也就算了,如今堤堰潰塌,民生沸騰,再不加以管制,怕是天下都要動蕩,此時這些天天叫嚷着替他解憂的官員居然還在謀求算計,怎能讓他不心生怒氣。
“宰相留在京城徹查工部大小官員,追查修繕堤堰不力責任,聞不凝并聞不疑前往堤堰潰塌地點發放赈災銀兩和糧食,淩峰帶領京郊大營精兵沿途護送支援,至于二皇子東屏,既然想去就去吧,你身為皇子理應為大晉百姓做事,将來也好助你皇兄一臂之力。”
晉帝話音落下,滿宮殿跪地官員高呼聖明,晉帝冷哼一聲帶着首領太監高慎回到後宮休憩。
官員們見晉帝離開,各自起身下朝,一些年齡大些的朝臣們顫顫巍巍的還需要一旁同僚攙扶,一時間偌大的宮殿居然就剩下聞不尤、聞不凝、當朝宰相和二皇子東屏。
宰相走到聞家大哥兒和聞家二哥兒身邊,身子稍微福了福算是打了招呼,之後自然免不了一頓贊揚,更是恭賀聞家三姐兒喜得麟兒,宴氏下代家主有望。
聞不尤常年混跡官場,這些場面上的話迎刃有餘,你來我往之間氣氛和諧,二皇子東屏和淩峰加入談話後,宰相雖然頓了一頓,但也迅速整理好情緒,熟稔的樣子好像二皇子東屏才是自己的親外甥。
“聖上對二皇子懷有期許,剛才更是希望殿下您為大晉百姓做事,助力大皇子心懷天下。”
宰相的話明裏暗裏都是在點醒二皇子東屏不要生出不該有的心思,東屏低頭一副委屈的樣子。
“宰相說笑,二皇子在極寒之地十年自然是明白百姓們的不易,此番前往也是心系天下,您還是專心徹查工部修繕堤堰事宜,想來聖上将此事交于您調查,也是給大皇子留了顏面。”
淩峰看到東屏聽完宰相說的話低頭憐憫的樣子,到底不高興,直接出聲回怼。在他眼中東屏柔弱随和,如果不是擔憂受災百姓,何苦離開京城舒适之地,更何況在他眼中東屏主動提出前往堤堰潰塌之地也是要陪他而已,居然被這般誤解,自是心中不快。
“淩将軍擅長領兵打仗,只是不知何時對治水之事如此感興趣?”
半路殺出個淩峰想要一同前往治水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這位将軍自從率領三軍班師回朝後事事能躲就躲,除了京郊大營的事情其餘一律不過問,今日的反常行為引起了宰相的注意。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身為三軍統帥,大晉百姓遭受了這麽大的人災,自然還是百姓為先,何況我淩家軍中的将士們大都出自受災地區,家中突遭如此變故,如果沒有處理好,将士們又将如何保家衛國,為聖上效力。”
淩峰這番冠冕堂皇的說辭讓人挑不出一點錯來,聞不尤和聞不凝倒興致缺缺,神色之間展露出不想和淩峰過多言語的姿态。
淩峰看聞家大哥兒和聞家二哥兒對他頗有意見,雖然滿頭霧水,但因為對方是聞不疑的大哥和二哥,到底還是恭恭敬敬的把人送了出去。
宰相也獨自離開,大殿外的廊道上只剩下了淩峰和東屏二人。
皇宮到處都是眼線,淩峰看了東屏一眼行禮拜別後離開,東屏扶着欄杆随後也回到二皇子府中。
“聖上,宰相對二皇子心懷不滿情理之中,您說聞家兩個哥兒為何無故對淩将軍這般不滿?”
留在殿內四人的言行早就有人禀告給晉帝,一旁的高慎說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聞家四哥兒聞不疑在淩峰麾下做事官至副将,淩聞兩家關系本不應當如此生疏。
“聽聞聞家四哥兒是被擡着回到聞九園的,将士們出生入死跟着主帥禦敵厮殺本也是職責所在,可聞家是什麽人家?最受寵的哥兒身負重傷回京不說,淩峰這麽長時間以來才去聞九園看望一次,這讓把聞不疑這個親弟弟當成眼珠子疼的聞不尤和聞不凝怎麽不可能心生意見?”
晉帝說完高慎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合着聞家兄弟倆是為自己弟弟鳴不平。
“既然聞家對淩峰意見頗多,聖上您為何還讓淩将軍和聞家一同前往治理水害?難道您就不怕兩廂行事相左,無法順利完成赈災銀兩和糧食的劃撥?”
晉帝轉頭看着高慎一臉擔憂的樣子,不禁失笑。
“這就是聞家的清流之處,絕不會在幹系民生問題上參雜私人感情,就算是不滿淩峰,但也不會為難于他,救助災民的事情交給聞家不會有問題。”
高慎附和晉帝滿臉笑意,嘴上奉承說着果然天下大事都瞞不過聖上,跟在其身後回到後宮讓妃嫔們好好伺候晉帝。
用完午飯小憩起來的聞不疑在聞九園百無聊賴的欣賞園中美景,正發呆盯着一只落在樹梢上的小鳥,就看到遠遠朝自己走來的聞不尤和聞不凝。
“大哥、二哥,今日怎的來的這樣晚?可是在朝堂上遇到什麽事?”
以往兄弟三人都是午間時分在聞九園相聚一同用飯,聞不疑直到現在才看見聞不尤和聞不凝的身影,料到他們二人定是被什麽事情絆住了手腳。
聞不凝把今日朝堂上發生的事情詳細說與聞不疑聽,連同淩峰護着東屏的行徑一并說出,猜測三軍主帥什麽時候和一個不受寵的皇子有了交集。
聞不疑心下明白,但到底還是和國事無關也就沒有說出淩峰和東屏的關系,只是他對淩峰同樣要請旨前往一同治理堤堰潰塌感到迷惑不解。
“淩将軍突然下跪請旨一同前往沒有任何預兆,緊接着二皇子東屏也懇請聖上,你說是他們二人商議好的,可看當時情形卻又不像,只是不知他們想做什麽。”
淩峰朝堂上那番為了将士們安心打仗聞不尤是不相信的,一個連自己副将受傷嚴重都想不起時常探望的人怎麽可能會為了普通士兵而如此舟車勞頓。
聞不疑低頭一想,突然心中沒來由的升起一股恐懼,他怕東屏已經說服淩峰讓其助他奪嫡一臂之力,先利用修繕堤堰造勢,再讓百姓擁戴,民意高呼自然會讓晉帝對這個長久被遺忘的兒子另眼相看,之後再步步為營,二皇子東屏最終登上皇位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