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章
第 67 章
一夜過去, 葉應瀾再見公公,餘修禮又是謙和穩重的模樣。
吃過早飯,餘老太爺把葉應瀾和餘修禮叫進了書房, 餘修義和餘嘉鵬也來了書房。
餘修禮着重說了餘嘉鴻在香港的投資, 老太爺點頭:“亂世先安民,這是幾方得利的事, 做得不錯。”
他又說了喬家船的事,老太爺對此的看法:“有些錢不可賺盡。”
“是啊!喬家那位公子一家也來了星洲,剛好看應瀾的車行和舊卡車修理。”餘修禮說, “這次嘉鴻去武漢,會和喬老板一起走武漢到重慶, 重慶到昆明的路,他和喬老板一起商量出一個滇越鐵路加上公路聯合運輸的辦法來。另外也去重慶跟李老板見面,把昆明和重慶的廠子盡快建起來。”
“應瀾, 你的車行最近幾天應該生意不錯,你今天回去之後,把車子盡快往國內送。”
“是。”葉應瀾點頭。
餘老太爺轉頭問餘嘉鵬:“嘉鵬,你那裏的進展呢?”
“大哥幫忙找了那個謝德元, 這幾天已經有兩臺設備完工。我想着重慶和昆明的工廠要建起來還要時間, 這兩臺設備雖然不大,卻也有點難度,我索性讓現場把這兩臺設備安裝上去,替換了原來的日本老設備, 試用一陣, 看看情況。如果沒問題, 至少證明偕昌記的能力。”餘嘉鵬說。
“嘉鵬做事越來越老道了。”餘老太爺說道。
聽見祖父贊揚他,餘嘉鵬微微笑了一下:“謝謝阿公!”
“亂世裏, 能看到你們都這樣争氣,我就放心了。”餘老太爺說,“你們都去忙吧!”
葉應瀾從書房出來,叫上小梅,拿了給車行同仁的禮物上了車。
自己上了車,開車去車行。
到車行門口,她發現車行門口已經聚集了不少人,車行的大門還緊閉着,還有一個小時車行才開門。
Advertisement
葉應瀾輕笑着把車開進了車行後院。卻見裏面齊刷刷的喊聲,他們車行的十來個年輕小夥正在出操?
葉應瀾把車停了,下車來,頭挂着汗珠的鄭安順跑了過來:“姐,回來了。”
“你們這是?”
“我跟吳叔商量,日本人在國內打得激烈,上次跟姐夫聊天的時候姐夫也說日本南進策略是早就定下的。我們就成立了一個護衛隊,自願報名,早晚各留一個鐘頭,兩手準備,有人願意回國殺敵,也不會是個從來都沒拿過槍,上場就被人打的傻子,不回國呢!萬一日本人來了,我們也能自己拿起槍殺敵!吳叔專門請了師傅來教的呢!”
安順想得可真是周到,書裏可是說了,她回國的時候,是帶着葉家車隊的司機和修理工三十多人回去的。
能夠學一些本事,是真有必要。
“就十來個人,是因為有些人住得有些遠,早上過來不方便。”
“不能晚上練嗎?”葉應瀾問。
“晚上?現在咱們每天晚上做到七八點,要不是外頭亂,吳叔怕出事,說八點必須放工,就是通宵也做不完。”
“好吧!”葉應瀾跟他說,“你們繼續練,我和小梅先進去了。”
鄭安順剛要轉身,葉應瀾想起什麽來:“安順。”
他停下,葉應瀾說:“小梅跟我說了,這些日子你可厲害了,一天能賣五輛車。”
鄭安順臉紅着笑了:“謝謝姐!”
“去吧!”
鄭安順幾乎是帶着跳躍回去繼續練。
葉應瀾和小梅一起提了東西進店堂,把拿來的東西除了要給幾個管事的,有專門的一份,其他的,她讓小梅給秀t玉她們幾個姑娘送點進去,還有的分給修理間和店堂裏的夥計。
吳叔自從他太太去世,女兒出嫁,兒子在上中學,他每天早上陪着兒子吃過早餐,送兒子去了學堂,就直接過來了,葉應瀾進他的辦公室,果然他已經在了。
葉應瀾把禮物給他:“吳叔,你的。”
“太多了,家裏就我跟阿軒兩個人。”
“反正我就是買了給你,多了你就送人。”葉應瀾跟他說。
吳叔站起來:“大小姐,我陪你走一圈,剛好有很多事情要跟你商量。”
吳經理陪着葉應瀾走到後院,不過往後走了幾步路,空氣中彌漫着糕點的香甜氣息。
“現在有錢的想買車子,第一時間就要來我們車行逛逛,一個是聽安順這小子說車子怎麽挑,一個就是吃秀玉的糕點,沒錢的不買車,就來門口買兩塊糕點嘗嘗。興裕行在大家心目中是有好吃糕點的車行和買糕點的。”吳經理搖頭。
“不挺好嗎?以後吃糕點的人,要是想起買車就想到了興裕行。”葉應瀾自己說出這話都想笑。
葉應瀾往廚房走,小梅正在廚房裏咋咋呼呼,秀玉看見葉應瀾,興奮地叫:“小姐。”
她手裏的糕點剛剛出籠,她拿了一盞糯米糕過來:“小姐這麽多天不見肯定想我的糕點了。”
“想死了。”葉應瀾捏了捏她因為忙碌而紅撲撲的臉頰。
她一口咬下香甜紅豆椰香糯米糕:“等下,有位太太過來,她是蘇州的糕點大師,你到時候跟她見一見。”
“嗯。”
“快去忙吧!”葉應瀾跟她說了,一口把紅豆糕給吃了。
繼續和吳叔前行,當真是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看見自己才離開幾天,原本他們車行旁邊的空地已經圈起了鐵絲網,裏面停着一排排的破舊卡車。
吳經理指着另外一邊,蓋着雨蓬布的卡車說:“這些是已經修好的。那邊是待修的。就是人手不夠,咱們現在車間的設備也不夠。晚上做工做得太晚,我也擔心他們回家會出事。”
葉應瀾想起餘嘉鴻這些天在香港聊那些工廠,說起早夜班,她說:“吳叔,我說的未必對,我是這麽想的。現在設備一下子是沒辦法到位的,畢竟要訂購生産也要時間,但是我們可以分早夜班。比如說早班早七點到晚七點,夜班晚七點到早七點,這樣上下班的時間都是熱鬧的時間,也安全,設備還是這些設備,可以雙倍利用。”
“小姐說得是,我怎麽就沒想到。”
“您不過是最近忙壞了,我也不信您沒想到,很有可能想到了,卻擔心工人們不願意,還有後面有工錢的問題。”葉應瀾看着他說,“修理車間,現在工作量上去了,原來的薪水作為底薪,咱們把每個工序測算一下,每一臺車按照更換零件的難度定工時,給工錢。這個月已經沒辦法這麽做了,這個月發雙薪吧?”
“新車是暴增了,但是舊車收進來,也花了很多錢,這個時候正是花錢的時候。”
“就是因為量暴增了,才要狠狠地把錢花下去,你想想工作量,是不是比翻倍還多?固然很多人認為能進車行學門手藝不拿錢也樂意,但是你想這些人是怎麽想的?洋人的車行薪水之前就比我們高兩三成,只是大部分人沒資格進,只能選我們這裏罷了。他們現在是跟別的行當比,覺得我們這裏挺好,但是累成這樣,不多加點錢,心頭的不滿真出來了,給你調皮搗蛋怎麽辦?”葉應瀾說,“今天就宣布,還有每天的訓練,上班的頭一個小時用來訓練,剛好趁着交接班的時候,設備也檢修一下。”
“好,我立馬宣布。”吳經理又看着這片地方說,“大小姐,這片地要不要拿下?”
“拿下,我們還要建兩個修理車間。”葉應瀾說。
“另外,我有個想法……”吳經理還要說。
葉應瀾擡手腕看:“吳叔,走了,跟我一起去接喬家夫婦,路上說。”
葉應瀾上了車,她開車,吳經理坐副駕駛,之前她結婚有半年多沒接觸車行,她回到車行,吳叔似乎也沒那麽多事,現在他這個事多得一件接一件,這些完了,又說起巴達維亞的車行進展,店鋪已經選好了,接下去就是裝修和設備進場了。就是這裏要抽調人過去,吳叔推薦之前在車間和店堂兩頭跑的翻譯江叔,當時就是江叔大病一場,葉應瀾才進車行幫忙,葉家也是仁義,并沒有因為他休了将近一年而不要他,反而預支了薪水,讓他度過了最難的時期。
“江叔身體也恢複很久了,又是老人,他做五姨的助手剛剛好,剛好他也缺錢,外派薪水還能升一升?”葉應瀾說。
“我也是這個意思,星洲這裏您和安順洋文都好,巴達維亞那裏五姨太中文還是磕磕絆絆,跟她講清楚還是要有個會洋文的。”
“外派香港,你覺得誰合适?”
“槟城修理車間的管事,本事不比老張差,關鍵是他們那裏量沒有我們這裏多,還能抽得出人手。”
“現在也不要追溯哪裏量大哪裏量小,三家車行,這個月都是雙薪,後面就看三家車行,各自的本事了。”
“還有,我最近很忙,安順那小子頗有做生意的天賦,就是他實在太年輕了,否則我想把幾家車行的店面都交給他。”
“還記得我爺爺是怎麽起來的嗎?”
葉家總是對爺爺年輕時候絕妙的一筆囤貨津津樂道,葉家雖然是寧波富商,但是富貴這種事情,今日不知道明日,太爺爺曾經做生意虧損,抑郁而終,家族裏的人自然也不看好他們這一支,爺爺那時才十五歲,不讀書了,進了家族中的一家鋪子做起了夥計,做事之餘他還研究裏面的門道出去跑街,得知有家洋行要出售一匹海上損壞了鐵皮包裝的潤滑油,他做主全部吃進,那個時代潤滑油用的地方很少,這麽多潤滑油要多少日子才能賣了?
葉家為此罵得他狗血淋頭,認為他跟太爺爺一樣野心大,卻沒本事。沒想到之後就遇到歐洲局勢緊張,後來市場潤滑油稀缺,他憑着這一筆賺了兩萬多兩白銀。爺爺也因此被家族重新重視起來。
葉應瀾笑:“那一年我爺爺也才十七歲。嘉鴻年紀也不大,在餘家這麽大的家業裏,可是很有說話的分量了。”
“但是老爺是葉家子孫,就像您一樣,您是大小姐,您一進車行,縱然年紀小,到底是葉家的姑娘。安順不過是一個外人,我不擔心他的天賦和本事,我擔心的是他能否壓住其他兩家車行的店堂管事,能把他的想法執行下去,尤其是馬六甲的羅經理。”
馬六甲的羅經理?那是爺爺奶媽的兒子。葉應瀾也知道他的那些破事,只要不太出格,她也盡量不去動他,以前只要能賺點錢就可以了,現在?
葉應瀾看着吳經理,吳叔看着她說:“綏靖政策是求不來太平的。”
原來吳叔一直跟自己說這二十來天的事,擺了這麽多問題出來,讓她解決,實際上都是為了引導她往這一件事上?她不得不說姜還是老的辣。
“吳叔,還是吳叔!”葉應瀾點頭,“您說得對,妥協只能拖延時間,只會助長對方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