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章
第 56 章
夜霜簌簌, 廊下燈盞搖曳。姜寶頤坐在靠窗的榻上,絨絨趴在她懷中睡的正香,姜寶頤卻毫無睡意, 只擡手撥弄着桌上的水仙花出神。
驀的擋風簾響動,侍女捧着一個盒子進來:“小姐,這是青喧送來的。”
姜寶頤回頭看了一眼,正欲說讓還回去時, 不知道突然想到了什麽,她又将話咽了回去。
坐在一旁做繡活的拂綠見狀, 便起身接過盒子放在姜寶頤面前。姜寶頤盯着那個盒子沉默了好一會兒, 才伸手将其打開。
盒子裏面還有兩個盒子, 一大一小, 姜寶頤打開了上面的那個,盒子裏放着一張疊的十分整齊的紙。
姜寶頤隐隐已經猜到那是什麽了,但為了驗證這一點,她還是打開了紙張。果不其然, 是先前她失憶時,陳思聿哄騙她簽字畫押的那份不和離的契書。
現在陳思聿又将它還給了她。
沉默須臾過後,姜寶頤将契書放至一旁, 又打開了下面那個盒子。
裏面是一排排裹着糖霜的糖雪球。
那天去見完宋淼回府的路上, 姜寶頤突然心血來潮想吃糖雪球。當時眼看着暴雪将至, 但陳思聿卻什麽都沒說, 只叫停了馬車親自下去替她買。只是後來糖雪球是買回來了,但姜寶頤還沒吃上,馬車就翻了。
之後她恢複記憶, 同陳思聿吵了一架,先前想吃的糖雪球也被她抛之腦後了。
外面寒風呼嘯, 吹的枯枝飒飒作響。姜寶頤嘗了一顆糖雪球,酸酸甜甜的,隐隐還帶着幾分澀意。
自從再次回到十六歲之後,姜寶頤很少再想起同陳思聿成婚那四年了。
但最近這幾日,她卻能頻頻想起來。其實一開始她同陳思聿成婚時,他們之間也有過一段琴瑟和鳴的時候。
那時候新婚燕爾,陳思聿每次下值回來時,都會給她帶東西。
有時候是吃食,有時候是小玩意兒,有時候是稀奇古怪的東西。那時候,姜寶頤每日最大的樂趣,就是估摸着陳思聿快回府時,提前帶着拂綠和紅绡去院門口等。
但她這人自小就驕傲慣了,即便是專程去等陳思聿的,可她嘴上非但不說,反而還拒不承認這件事。只嘴硬道:“我是想看看他今天給我帶了什麽。”
姜寶頤自小衣食無憂,陳思聿帶的東西固然是驚喜,但其實她更想等的是陳思聿這個人。
後來是從什麽時候變了呢!
姜寶頤想起來了,是桌上熱了一次又一次的飯菜,是她滿心歡喜等陳思聿,最後等來的卻是,陳思聿不回來用飯。
最開始姜寶頤還會生氣,但後來慢慢就不會了。
而陳思聿也同她說,讓她往後都不必等他了,姜寶頤便也真的不等他了。再然後,陳思聿好像越來越忙,他要麽回府很遲,要麽回來就要在書房裏忙到很晚,他們之間每日連話都說不上幾句。
而那時候,姜寶頤在靖國公府過的并不開心。
沒嫁進來之前,靖國公府每個人對她好像都很好。但嫁進來之後,很多好就變成了算計和利用。姜寶頤雖然性子單純,但并不代表她是個沒腦子的傻子。
她白日疲于在幾位嬸嬸之間周旋,夜裏陳思聿好不容易回來了,她攢了一肚子的話想同他傾訴,但陳思聿總是那樣忙。每次她走到書房門口,看着陳思聿俯案忙碌的身影時,她只得将那些話又咽了回去。
時日久了之後,那些沒能說出口的話,就成了她刺向陳思聿的刺。
最開始他們吵架時,陳思聿還同她說,讓她不要鬧脾氣。但慢慢的,他們再吵架時,陳思聿便鮮少再開口了,他更多的只是沉默。
待她單方面吵完之後,陳思聿甚至還會遞過來一盞茶,眉眼沉靜道:“好,我知道了。”
他冷靜平淡的一句話,瞬間反襯的像是她在無理取鬧一樣。
“小姑姑,小姑姑。”一道稚嫩的聲音響了起來。
姜寶頤睜開眼睛時發現已是天光大亮,她單手撩開床幔,就見衡兒從外面跑進來,有幾個婆子侍女在身後追着他:“孫少爺!您慢點跑!慢點跑!”
衡兒卻充耳不聞,只一溜煙跑到姜寶頤床邊,就伸出胖乎乎的手去拉姜寶頤:“小姑姑,你別睡啦,你起來陪我玩兒嘛。”
臨近年關,楊瑩陪着姜夫人在忙着購置年貨裝飾府裏,衡兒覺得無聊,便來找姜寶頤陪他玩兒。
姜寶頤擡手捏了捏衡兒軟糯糯的臉:“好啦,別晃了,你去外間等着,小姑姑這就起。”
衡兒得了這話,立刻開心的跟着婆子們出去了。
姜寶頤重新又躺回床上,将先前腦子裏的思緒清除之後,這才揉了揉臉,起來更衣梳洗陪衡兒玩兒了。
姜寶頤怕冷連房門都不想出去,可衡兒卻央求讓她帶他去街上逛逛。
“這會兒街上到處都是人,沒什麽好逛的。這樣,小姑姑讓紅绡過來教你玩空竹好不好?”并不想出門的姜寶頤同将衡兒商量。
衡兒想了想才勉為其難同意了。
姜寶頤将衡兒交給紅绡之後,便去找楊瑩:“大嫂,有什麽我能幫忙做的麽?”
“不用,我和娘都準備的差不多了。”
“哦,好吧。”說着,姜寶頤的目光落在手中楊瑩的手上的衣袍上,“大嫂,你這是……”
“你大哥不是快回來了麽?我提前把這些衣袍拿出來熏一熏,待他回來就能直接穿了。”說這話時,楊瑩指尖仍撫着膝上的衣袍,她神色柔和眉眼裏帶着笑意。
楊瑩和姜思敬之間的事,姜寶頤是知道的。他們兩人是相看成的婚,婚前并無接觸,但兩人婚後卻舉案齊眉羨煞旁人。
想到昨夜夢到的那些往事,姜寶頤突然問:“大嫂,你當初為什麽會選擇嫁給我大哥?”
“我們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楊瑩沒有姜寶頤這般好的福氣,她同這世間的大多數女子一樣,婚事由父母做主,她沒有說不的權利。
“只是因為這個麽?”姜寶頤覺得很驚詫,“可是婚後你明明同我大哥相處的很好呢!”
“那是因為你大哥人很好。”似乎是從未同人說過這些,楊瑩面色有些羞赧,但看見姜寶頤眼裏的茫然,楊瑩還是說了下去,“你大哥為人清正,後院又幹淨,年紀輕輕已有功名在身,又是個能踏實過日子的,比外面那些妻妾成群磋磨妻子的人好了千百倍不止。能嫁給他,我已經覺得很幸運了。”
這話聽着好像确實沒毛病。
不知道是不是親兄妹的緣故,姜寶t頤看她大哥時,也覺得他大哥是個很好的人。但看着她大嫂和衡兒,姜寶頤又覺得,他大哥在做夫君上卻有些欠缺——
“大哥人是很好,可衡兒一歲多的時候,他就外放做官去了,這三年多你們一直聚少離多的,他并未盡到做夫君的責任,大嫂你不生氣麽?”
上下兩輩子,在姜寶頤的記憶裏,她爹娘偶爾都會争幾句,但她大嫂和她大哥之間,卻是從未紅過臉。但就姜寶頤所見而言,她大嫂無論是做兒媳還是妻子都無可挑剔,但她大哥在夫君上就有些差強人意。
可她大嫂卻從未說過她大哥半句不是,也從未與她大哥起過争執。姜寶頤記得,上輩子她大哥和大嫂成婚十年後,孩子都生了好幾個,但他們夫妻二人的感情仍舊很好,當時一度還傳為了上京的佳話,甚至還有夫人上門,向楊瑩讨教夫妻相處之道來着。
楊瑩擡眸,看着姜寶頤眼裏深深的疑惑時,不禁愣了愣。
她不明白,她這個小姑子如今還未出閣,怎麽反倒對夫妻相處之道生出了這麽多的疑惑。但想到姜寶頤同陳思聿的婚事,楊瑩心裏頓覺明白了幾分。
“有時候還是生氣的。”楊瑩抿唇笑了笑,如實道。
姜寶頤立刻緊緊望着楊瑩。
“衡兒生病或者調皮不聽話的時候,我就生氣你大哥不在我身邊,若他在我身邊,這些事他能幫我分擔一些。但那陣生氣過了之後,再轉念一想,你大哥也有他的無奈。而且他是男子,十幾年寒窗苦讀,總不能一直待在內宅裏打轉,他得有他的廣闊天地。再說了,若非你大哥在外面扛着風雨,如何能有我們娘倆安穩無憂的日子。”
見姜寶頤今日既問到這裏了,楊瑩索性便同她多說了幾句。
“而且夫妻過日子,哪能事事順心呢,不過是抓大放小相互體諒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