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買賣
第14章 買賣
薛攀要跟張友士談的,其實是合作醫療事業——對,自從确認了這位張大爺的确是個可以“起死回生”的神醫之後,他立刻就萌生了這個想法。
現代社會,什麽最賺錢,那當然是生死大事啦。
醫療,那可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不管什麽時代,都是剛需産業。
而且,幹醫療,還能積德行善,救死扶傷——又偉大又能賺錢,這種買賣實在是太适合他了(不是)。
總之,既然天上掉下來一個大神醫,絕對不能把人給放跑了。反正來都來了,那就順便談談呗。
一看這位張大爺的模樣性情,就像是個好說話的,薛攀有預感,這事兒肯定能談妥。
薛攀想到就做,當即就拉着張友士開始講他的策劃案。
他的設想是這樣的:張友士醫術高明,目前看起來又是過着閑雲野鶴的半隐居生活,那不如就把他的空閑時間利用起來,自己出錢,他出技術,推廣醫療事業,造福百姓,順便,一起搞錢。
搞錢,不管什麽時代都是非常重要的。
名醫流芳百世,那也不能就非得過着清貧的生活不是?
如果遇到那種非得要“清貧”博取美名的所謂“名士”,薛攀壓根兒就不會開這個口。
但這張友士顯然不是——薛攀還記得原著裏頭這位張神醫就是為了給兒子謀個前程離開了家鄉去了京城,還結交了馮紫英那些權貴之家的子弟,又經由馮紫英牽線,推薦給賈珍去給秦可卿看病的。
也因此,賈家替他走動了一番,倒是把他弄進宮裏頭去當太醫了……
後來這位已經是太醫的張神醫還重新到了賈府給老太太請平安脈,順便還給林妹妹看了一回病——雖然說最後也沒有看好,那也不能說是人家醫術不行。
實在是劇情安排她多病,那真是什麽神醫都沒用。
Advertisement
但是好像也不是絕對的。看看,這回張大爺的表現不就是挺好的嗎?
人家一出馬,就把人林妹妹注定早夭的弟弟都給救回來了,所以說,人定勝天,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這位張友士先生的戲份雖然不多,但是卻都是這種如同神人一般的出場,很是讓人印象深刻,至于他的兒子倒是一直沒有出現過。
沒有想到,薛攀穿了一回書中世界,倒是跟這位小張同學打起了交道。
更沒想到的是,這位小張同學實在是個妙人兒,随便逗一逗,就氣得如同一只被戳中的河豚,這也算是件趣事了。
果然,因薛攀故意拉着張友士說話,那小張同學原本賭氣走到一旁不理他們來着。
但是沒想到薛攀居然還真的是找張友士說正事兒——合作醫療事業?那是什麽鬼?
這姓薛的小子沒事兒就在那兒裝神弄鬼,肯定不是什麽好事。
小張同學原本對薛攀說的這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十分不屑——他自幼跟着父親張友士學醫,接受的都是傳統思想教育,哪裏聽過這種想法。
而且他其實就沾染上了點兒薛攀最厭煩的那種“名士”的毛病。
畢竟這孩子從小就聰明,看得都是所謂的聖賢書,他偏又自視甚高,不喜歡聽他爹或者是旁的先生教學,只喜歡自己鑽研,囫囵吞棗、斷章取義,拿着裝模作樣當做風雅也是難免的事兒,那自然也就會沾染上點兒這種風氣了。
比如這位小張同學就很是看不上他爹張友士給權貴人家出診,賺高昂的診金。
“整個人都鑽進錢眼子裏去了,沒得惡心。”
這就是小張同學對他爹張友士去給有錢人家看病的看法。
與此相對的,小張同學最喜歡的是去窮苦人家幫扶救濟,不但免費治療,還經常贈藥。每次幫到人,他都感覺分外開心,回家之後,再看着剛去“巴結”完權貴的父親,就很是悲憤。
算算年紀,小張同學正好處于中二時期,這種年紀,會這麽想也挺正常的。
不過薛攀就只想問他一句——沒有你爹去給權貴看病,掙回來真金白銀,你們爺倆一天到晚喝西北風麽?
沒有你爹給你賺銀子回來養你,你拿什麽去給窮人看病、送藥?
真是,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
這也就罷了,端起碗來吃飯,放下碗來罵爹,就很過分了。
薛攀雖然跟這對父子接觸不多,但是他好歹也是有那麽多年社畜經驗,別的不說,看人方面還是挺準的。
所以不過這麽一會兒的功夫,他就已經看出這父子倆關系的症結所在,既然是要準備長期合作,那肯定還是順便把這個事兒給解決了最好了。
當然,解決不了,也就算了。
反正他一開始,也就只想着要張友士入夥的。至于小張同學,少他一個不少,多他一個不多,來不來都行。
沒想到的是,薛攀不過略施小計——包括但是不限于,故意晾着小張同學,只跟他爹張友士談合作啦、把合作策劃案講得天花亂墜啦……當然這一點全靠他多年社畜經驗,做得那些沒用的PPT。
商業企劃嘛,關鍵是要會吹,這個薛攀閉着眼睛都能來。
何況他吹的對象并不是現世裏頭那些商業精英、大老板們,而是相對單純的隐士神醫張友士。
特別是他還有顆貪戀紅塵的凡心,這就太完美了,忽悠,啊不是,是營銷起來,簡直就是手到擒來啊。
事情的發展跟薛攀預料中的一模一樣。不到一盞茶的時間,張友士就被他說動了。
更加意外的是,小張同學也表示,他也要入夥——是的,這小傲嬌一開始明明裝作毫不在意的模樣,故意走到離他們挺遠的角落看書,但是耳朵卻一直豎着聽薛攀跟張友士的聊天。
一開始他明明覺得薛攀就是在胡說八道,可是聽着聽着,也忍不住被薛攀帶了節奏——合作醫療什麽的,聽起來還挺不錯的,以後窮人也能有錢買得起藥,看得起病,那該是多好的世界呀。
建立一個“醫學院”,是學醫的書院嗎?
還要在裏面建立醫館,治病救人?
聽起來好厲害的樣子……
薛攀描繪的前景實在是太過精彩,小張同學一聽就聽住了。
而且因為薛攀有意無意把“有收入才能更持久、幫助更多人”的理念融入在策劃裏,他居然也一下子就聽了進去。
所以說,孩子要是聰明了,就是這點兒好,一點就通。
小張同學想通了這個關竅,那點兒別扭就去了大半兒。最後看薛攀已經要跟張友士談落實細節了,他終于忍不住了,忙湊過來插嘴道:
“這事兒也算我一份……若說這醫學院的地址麽?就選在玄墓山腳下那一大片空地最好了。”
他這話一說,薛攀和張友士都愣住了。
小張同學也有些不好意思,不過想要加入這個偉大事業的想法戰勝了他的那一點兒自尊心。
他鼓足勇氣繼續道:“看我幹嘛?我還不是看你們人少,做得也是有用的事兒,才勉為其難幫一下忙的。”
得了,還是熟悉的傲嬌味兒,還是原裝的小張同學沒毛病。
薛攀和張友士相視一笑,都有些忍俊不禁。
眼看着小張同學的臉色越來越紅,頗有些要爆發的趨勢,薛攀忙笑着道:“張兄願意幫忙,那自然是求之不得——不知道張兄要如何幫忙?”
薛攀這麽說,就是同意他入夥,而且也挺給他面子了。
小張同學便高興起來,照舊帶着那股子高傲勁兒得意洋洋道:
“我自然是可以幫個大忙啦,山腳那塊地是蟠香寺所有的。我跟她們住持師太見過幾面,特別是她們寺裏還有個帶發修行的小姐,人物品格兒都是上上不說,看着也是個好說話的。正所謂擇日不如撞日,不如薛兄我們今日便一路去找她們說說這個事兒如何?”
作者有話要說:
小修一下,過渡章,不過有漂亮小姐姐(喂),猜測這是誰,好像,太好猜了哈哈哈。又熬夜了嗚嗚嗚,明天一定早點。滾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