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大禮
第19章 大禮
康師傅這麽一問,太子立刻躬身回道:“回皇阿瑪的話,此人正是薛家長房之嫡長子,名喚薛蟠。因其父上月沒了,現今就是他掌管着薛家的産業,也襲了薛家那個內務府買賣人的頭銜。”
太子直接把話都說到了這個份兒上,薛攀心知這關這一回是必須得過了。
他趕忙上前行了大禮,正式拜見了這位傳說中的“千古一帝”康師傅同志。
好在這位萬歲爺并沒想着為難他這麽一個小朋友,反倒是饒有興致地道:“不錯,小小年紀,行事就如此有矩,怪不得保成在朕面前百般誇贊,說你頗有乃祖之風,是個好的。”
薛攀一聽這話,方才恍然大悟,就是說怎麽他沒事兒排着隊,一口大鍋直接就從天上來呢,合着這都是太子的功勞——行吧,太子殿下,我可真是謝謝您嘞,您這是生怕我變卦或者是跑路,所以抓住一切機會想把我綁定得更牢點兒是吧?
不過太子這麽做原本也無可非議——事實上,他要是不這麽做,薛攀反倒會有點兒擔憂。
身為皇太子殿下,這位爺的本職工作之一就是搞權力鬥争。若是連這點兒謀算和城府都沒有,那簡直就是把“白給”兩個字兒寫在了腦門上,活該被他那幾個兄弟們給按在地上摩擦了。
行吧,看起來太子這條船他是下不去了。
既然如此,那就好好經營經營,希望能夠盡量別翻船吧。
薛攀只覺心中有一千頭神獸呼嘯而過,面上卻仍不動聲色。
待太子說完了所有要說的話,他才忙謙虛道:“太子爺過譽了,草民哪裏懂得什麽,不過仰仗父祖蔭蔽,勉強支撐罷了。”
康師傅見他如此,倒是又不免笑道:“才誇了你行事有矩,倒是愈發學着那起子老貨們假模假式的聲氣兒了——朕同你說,年紀輕輕,不必如此恭謹,就是要飛揚跳脫些才好。朕同你這麽大時,那可是天不怕地不怕,正同侍衛們練‘布庫’,打算擒拿鳌拜呢。”
薛攀聽了這話,知道是這位萬歲爺又開始追憶似水流年,少不得笑道:“萬歲爺乃是千古難遇的大賢能之人,草民若是有幸能學到萬歲爺萬分之一的殺伐果決,也就不必再憂心家裏這點兒小生意了。”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既然康師傅親臨現場,情勢所迫之下,薛攀也少不得應景吹幾波彩虹屁。
Advertisement
不過同是吹彩虹屁,段位不同,效果也各異。
薛攀之前走了一回謙虛路線,被康師傅明褒暗貶了一通,直接嫌棄他沒有什麽少年意氣,那他自然就從善如流,馬上開始走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自信路線了。
果然他這話一說,康師傅立刻就發自內心地高興了起來,問了幾句金陵城的情況,見薛攀居然對答不俗,龍心大悅之下,直接就讓他“伴駕”了。
這意思就是,康師傅他們南巡這一行人在金陵期間,就讓薛攀一直跟着他們的随行隊伍,随侍左右。
雖然說白了不過就是個“陪游”,但既然是康師傅金口玉言,親自點名,那這可就是天大的恩典。
圍觀衆人紛紛投來羨慕和贊賞的目光,薛攀只好又朝上謝恩。
甄應嘉也早趕上前來見禮,從中協調引薦,又安排接駕團隊拜見康師傅。
這甄應嘉慣會說話,行事也滴水不漏,現場很快就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特別是康師傅,看着衆多“自願”前來接駕的臣民們,他十分開心,一邊兒說着“過于鋪張了”,一邊兒讓人“賞”,可以說是意氣風發,相當滿意。
眼看着康師傅的注意力被成功轉移,薛攀暗暗松了口氣,抽空不動聲色地跟太子交換了一個眼色——“一切盡在掌握,按計劃行事”。
皇帝駕臨金陵城,是件大事兒。遠來是客,照舊還是得先給人家接風洗塵,才是正理兒。
于是接見完了熱情的當地群衆之後,康師傅心滿意足地帶着他們一行人浩浩蕩蕩地直接往江寧織造府的行宮而去。
這行宮算是從甄府後花園子裏依着地勢改建擴張而成的,頗有些賈府日後修建的那個大觀園的意思。
只是這個行宮的占地面積更廣,裏面的布置也更加精致奢華——開玩笑,皇帝的旅游專用行宮,那肯定不能馬虎。
薛攀跟在康師傅的随侍團隊裏面,一路上看着行宮的精巧布置、華麗裝飾,只覺得眼睛都花了,可以說是嘆為觀止。
等到了皇家下榻的地方,更是金碧輝煌,根本不敢直視。
皇帝一行人進去沐浴更衣,甄應嘉作為“地主”,自然得親自去引導服侍。
薛攀便同剩餘的随侍團隊一處等候。
這些人也是舟車勞頓,少不得也要告罪回房梳洗了一番。
但是他們是要随時準備着服侍康師傅一行人的,故此速度都很快,沒一會兒就都回到了行宮的偏殿之中,三三兩兩,飲茶閑坐攀談,等着康師傅及幾個阿哥、娘娘們更完衣、稍事休息後出來。
這裏頭便就有姑蘇随行而來的官員,林如海赫然正在其中。
薛攀其實一早就見到林如海身着官服站在康師傅的随行隊伍之中,只是一直沒機會上前打招呼。
此刻終于得了機會,倒是林如海先過來尋了他。
他們兩個人上次在蘇州就相談甚歡,認了親、攀了交情,成了“忘年交”。這會兒頗有些“他鄉遇故知”的意思,少不得立時就聚在一處親切攀談了起來。
林如海自然也對薛攀之前的表現贊不絕口,笑着贊嘆道:“蟠哥兒真是少年意氣,未料到小小年紀居然就得了萬歲爺青眼,實在是英雄出少年。”
薛攀忙笑道:“林姑父這話真真是折煞小侄了。都是太子爺提攜,萬歲爺隆恩,小侄實在是汗顏。”
林如海也笑道:“那也要蟠哥兒你自己有這個本事才行。”
兩人閑聊了幾句,林如海見左右無人注意,便悄悄拉了他,低聲問道:“蟠哥兒你來,姑父有件要緊事兒要問你……聽說你們家近日替太子爺尋了塊板子?”
薛攀點了點頭道:“不錯。”
見林如海一臉擔憂,薛攀便也低聲道:“姑父不必擔憂,豈不聞‘山人自有妙計’、‘置之死地而後生’?”
林如海是個聰明人,聞言便是猛然一怔,再看着薛攀的眼神就變了。
薛攀也不好多說,看着時間差不多了,便就拱手同林如海作別,到外面尋了人,做最後的準備。
看起來這個消息果然如同他之前預料的一樣,已經傳揚得人盡皆知了。那估計等會兒那場大戲的效果,比之前預計的會更好。
只希望他們太子殿下給力點兒,務必獻上一場傾情演出才是。
薛攀默默将所有事兒都推演了一遍,确認沒有問題了,時間也就到了。
康師傅一行人總算是更衣畢,自內院陸陸續續出來,甄應嘉便就安排衆人入席。
既然是給皇帝老爺的接風洗塵宴會,那肯定也是大操大辦的。
這一點上,甄家砸起錢來也是毫不含糊的。
不說宴會上準備的那些珍貴的餐飲菜肴了,就單看宴會廳裏這種亮瞎眼的布置也又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薛攀年紀最小、又無官職在身,故此敬陪末座。
但即便如此,他面前的桌子上也擺着許許多多從未見過的珍稀食材,連放食物的盤子都是鑲金疊翠、穿珠裹銀,奢華非常。
康師傅雖然照舊發表了一通“節儉為上”的演講,但是看着這麽豐富漂亮的宴席,也難免笑得牙不見眼——可見“節儉”是假,開心才是真。
甄應嘉照舊起身垂首恭敬聽訓,行動做事,都挑不出來半點兒不妥。
薛攀在下面看着忍不住暗自感嘆,什麽是官場大佬,這就是了。
不過他今兒的心思原不在此,故此也并不想着太引人注目,只将自己面前的幾樣菜肴細細夾了幾筷子來吃。既不顯得沒有見過世面,又不會太過失禮,妥妥的世家少爺範兒。
有康師傅的興致高漲和甄應嘉的上下逢源,一時間整個宴會的氣氛十分熱烈,很有些賓主盡歡的意思。
不知不覺酒過半酣,薛攀看了看天色,便撫了撫頭上的抹額——這便就是之前同太子約定好的暗號了。
太子看了薛攀一眼,立刻意會,便紅着臉舉起了杯子,對着康師傅遙祝道:“皇阿瑪,兒臣有一份大禮要敬獻給您!祝您千秋萬代!福壽無疆!”
作者有話要說:
上章完善了一下細節,主線無修改,可以不用重複看。晚上應該還有一更!默默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