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紅雙喜

第60章 060 紅雙喜

王夫人這話一說,整個亭子裏頓時陷入死一般的寂靜。

然後就炸了……不是,是炸鍋了。

賈母第一個回過神來,不過很明顯她是懷疑自己耳朵出了問題,故此率先開口發問道:“老二家的,你說什麽?誰家的?誰?”

王夫人腼腆一笑,小聲道:“就是我二哥家的嫡女,鳳哥兒。”

這下子賈母終于聽清楚了。

其實她之前也不是沒有聽清楚,只是覺着這事兒太過匪夷所思,故此才會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現在她是聽清楚了。但是同時也是徹底看清楚了王夫人的底牌——這二兒媳婦原來看着挺好的,怎麽生了個二兒子之後,好像把腦子給弄壞了?

讓一個還沒滿十歲的小姑娘給十四歲的哥兒做媳婦兒,也真是虧得她想的出來。

這是想要讓王家再嫁一個女兒進賈家想瘋了嗎?

雖然說這鳳哥兒她是見過,也挺喜歡,但是這歲數也太小了,根本就不合适。

侄女嫁給兒子,親上加親,原本是好事兒。

王家那位二爺王子騰近來表現也的确亮眼,但那到底不是王熙鳳的親爹,怎麽都是差着一層。

若是說,有什麽特別的緣故,非得結這一門親倒也沒有什麽,左右可以先弄兩個通房進屋伺候。但是現在不管是從哪個層面兒看,也不至于走到這一步。

她們賈家是在走下坡路,但正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怎麽也還是金陵城四大家族之首。

她賈王氏既然都已經是榮國府的二夫人,還是實際的管家媳婦了,她還有什麽不滿足?

Advertisement

怎麽地,還想讓王家姑娘繼續嫁進來,當下一屆的管家媳婦呗?

這是欺負她們史家沒人了?還是說,想要搞合縱連橫了。

這個瞬間,各種各樣的猜想在賈母腦子裏飛快掠過,她的臉色明顯不太好看,但卻并沒有當場爆發,只是轉頭看向袁春,将這個鍋丢給了她:

“元兒,你怎麽看?”

袁春原本正坐在桌邊兒,嗑着瓜子,喝着香茶,歡樂吃瓜。

冷不丁先是被王夫人這個爆炸性的消息轟炸了得腦子嗡嗡的,然後接着又被賈母甩了這個鍋在頭上,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看到賈母看着她的眼神,袁春在瞬間就明白了賈母這麽做的用意——這完全就是“禍水東引”嘛。

果然姜還是老的辣,她老人家這是不想做這個壞人,所以就把這個鍋直接甩給她這個孫女了啊。

也是,到底自己跟王夫人是有血緣關系的親母女,總比老太太跟王夫人這對沒有血緣的婆媳好說話的多。

可是,看着王夫人絲毫沒有覺得自己方才“語出驚人”了的模樣,袁春也不免一陣頭痛,暗道,這就算是親母女也搞不定啊。

她也有點兒不能理解,王夫人這到底是為了這麽非得這麽執着,要給自己的兒子娶娘家的姑娘來呢。

賈家的情況,王夫人又不是不知道。不過就是外頭空架子好看罷了。她自己管家這幾年,弄得都差點兒要貼補嫁妝進來了,多少次看着虧空的窟窿發愁犯難,怎麽還要自己的親侄女往裏頭跳呢。

袁春不理解,甚至有點兒想哭。

我的親娘啊,您這是要坑我的大哥,您的親生兒子嗎?

他都跑去逛窯子找姑娘了,你這兒還給他安排一個不到十歲的小丫頭,至少得再讓他熬個五年,那真是,都得熬成仙了。

就想問一句,是親生的不?

害,這要她這個親生女兒怎麽開這個口呢。

看着王夫人期待的眼神,袁春嘆了口氣,決定還是由自己做這個壞人算了。

正當她想要開口的時候,她卻忽然見到了旁邊兒的一盆蘭草,立刻福至心靈,想到了一個絕妙的勸退姿勢——還有什麽比幫助賈珠成才更好的辦法呢。

想來想去,比起年幼的鳳姐兒,果然還是國子監祭酒的閨女李纨更适合賈珠。

年齡自然不必說,便就是性格學問,那也是匹配的。

這就相當于是一個高考生娶了大學校長的閨女,別的不說,這書卷氣兒怎麽也是得沾染上一點兒了。

而且,賈珠娶誰,這并不是個簡單的嫁娶小事兒。這關系到賈家以後的發展路徑,還有站隊問題。

國子監祭酒李守中,人如其名,是個老實本分的讀書人。書讀的那自然是很好的,不然也做不了國子監祭酒。

不過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這位李大人是個出了名的清流。

就是那種,靠着自己的才華生存,根本不站隊的類型。

原本這種類型是很不讨好的,因為沒有站隊,就沒有庇護,也就沒有什麽利益。

但是偏巧他運氣不錯,正好趕上皇帝想要轉型——這就很微妙了。

說到這個,就不得不說現在朝中的形勢。

目前,朝中大概是分為兩派。

一派是支持皇帝的老牌權貴。這些人都是從開立本朝時候起就跟着太\\祖皇帝打天下的老人,以四王八公為首。除了少數特殊的情況,自然是都選擇跟着皇帝走。

一批新晉的權貴都支持太子,也聚集了不少勢力。可以說跟老牌權貴們算是分庭抗禮。

但是皇帝這還沒死呢,他們一個個的都表現得這麽猴急,日子長了,皇帝就有意見了。

所以說,有的時候,皇帝活得歲數太長了,雖然是件好事兒,但對于某些人來說還是有點兒傷腦筋的——太子都成年了,皇帝還在,就算是親父子,意見也總有相左的時候。

到了這個時候,大臣們就有點兒無所适從。

按理說,皇帝還在,大家都得聽皇帝的。

但是,皇帝一天天老了,太子正當盛年,并且一天天地強大。要是因為過于擁護皇帝而讓太子記恨上,以後等太子登基了,那肯定就沒有好果子吃。

這也就是很多人,包括四王八公在內的老牌兒勳貴站隊太子的原因之一。

畢竟目光要放長遠些,太子才是以後的主子,誰知道現在的皇帝老爺什麽時候一個不對付,一命歸西,若是因為維護皇帝得罪了太子,那到了那個時候他們找誰哭去啊。

故此,時間長了,大家紛紛投靠了太子那一頭。不只新興的權貴支持太子,連老牌權貴,如甄家、賈家,甚至是史家、已故的薛家也支持起了太子。

當然,年齡問題這只是原因之一。

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則是太子的母族跳噠得太厲害了。

特別是他外公、舅舅們,整個兒已經算是未來的攝政王了——皇帝還沒死,他們已經把自己當成是新皇的外公和舅舅了。

這誰能忍啊。

反正皇帝表示他不能忍。

不過出于對太子和已故元後的愛,他還是忍了很久,甚至想了很多方法暗示太子和他的母族。

可惜太子沒聽懂。

不但他沒有聽懂,就連他的那些幕僚幫手們也沒有聽懂。這倒不是他們能力不夠,主要是他們都是他的外公和舅舅們幫着找的,本身的傾向性太強了。

當所有人都覺得你行的時候,就算你不行,你也會覺得你可以的。

太子就是這種情況。

他雖然自幼失母,但是從小就被皇帝親自撫養長大,雖然說名義上寄養在繼皇後宮裏,但是實際上都是皇帝親自在照管的。

這份尊榮,那不要說是其他皇子們了。就是歷朝歷代,基本上都沒有過先例。

基本可以稱得上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本來就捧得高,他難免就有些飄飄然。再加上外公和舅舅的吹捧和撺掇,他就愈發膨脹了起來。

其實他的有些觀點,也未必不對,到底是皇帝照着帝王術親自培養了多年的愛子,他當然不可能一無是處。

但是問題是,現在還不是提他自己的觀點的時候。

父皇尚在,他一個太子怎麽能夠那麽出風頭。這簡直是太蠢了,不要說是一國太子了,就是普通人家的兒子,也不能這麽對待自己的爹啊。

何況,這是天家,他的爹不只是他的爹,首先是這天下之主。

天子之怒,血濺五步。

尋常人家的爹生氣了,最多也就只能把兒子們暴打一頓。但是皇帝生氣了,可就是要殺人了。

哪怕是兒子,要是想要殺掉,那也是可以殺掉的。

再說了,身為皇帝,比起殺掉,他有一百種法子讓人生不如死。

太子現在還能安然無恙,不過就是因為皇帝還是看着跟元後和這個唯一的兒子過去的夫妻、父子情分罷了。

雖然說,關于這些情況,袁春之前就隐約被系統科普過一些,自己也聽說過一些,但是都不過就是聽聽就算了。

到底不是一個世界的人,她也并沒有十分關注這些信息。

說白了,事不關己高高挂起,她原本就是想要做一條普普通通的富貴鹹魚來着。

而且她也都順利做了十幾年了。要不是事發突然,劇情非得安排讓她進宮,她原本一輩子都可以不跟這些事兒産生關聯。

不過這個世界沒有如果。事已至此,少不得還是只有見機行事,走一步算一步了。

入宮之後,這些原本像是聽故事一樣,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的事兒,就無比真實地展現在袁春的眼前了。

等到她這一次伴駕南巡,近距離地觀察起這對天家父子來,這種感覺就更明顯了。

真的不是一般的糾結。

但凡這倆人哪個稍微正常點兒,別那麽執着,這事兒都不至于如此。

可惜,這父子倆的性子如出一轍地執拗,那就只能死磕到底,兩敗俱傷了。

所以說,四皇子還真的有可能撿漏——這世界看起來真得太有康師傅王朝的感覺了。不過當然不是百分百一致,但是做一個鏡中花的倒影世界,也勉強可以。

因着有了這麽一層分析,袁春心裏愈發有底氣了。

系統雖然沒有承認,但是卻也沒有反駁說是錯的。

沒有否認那就是默認了。袁春早就摸透了系統的運行規律,愈發顯得如魚得水起來。

雖然說不知道系統受制于什麽限制,有些東西不能直接跟她說,但是就算如此,它也已經給了她很多提示了。

最開始袁春原本想要把這個随身附贈系統當做一個普通的種花系統來着。沒想到,它也不是那麽沒用嘛。

聽着腦內傳來熟悉的系統的嘤嘤嘤,袁春莫名放松了不少。

反正它最近跳出來的時間越來越少,這就證明自己這放飛自我的操作,還勉強可以?

王夫人還在等着回答,袁春也不好跑神太久,故此只能笑着道:“鳳哥兒的确是個好的,但年紀未免太小了一些……”

袁春一開口,還是先走的尋常線路,從鳳姐兒的年紀開始說起。

雖然她已經想好了精準打擊的點,但是總是得先熱熱身,從最基礎的開始。

如果一上來就上大招,那說不定會适得其反——王夫人自從生了賈寶玉之後,整個人的性情好似發生了一點兒微妙的變化。

對于那個什麽“一孕傻三年”的說法,袁春原本并不相信的,但是看着王夫人這樣,她又不免想起了這句話。

不能說是變傻了,只能說是想的沒有以前那麽全面透徹了。

可見這個老來子,實在是太耗費她的精力了。讓她整個人都沒有之前管家的時候那麽爽利,變得現實、短視了許多。

但凡她稍微想一想,也不會想着再讓賈珠娶王家的女兒。

不管是從聯姻利益角度還是對賈珠個人發展的角度,這都不是件好事兒。

首先,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确是互有聯姻,但是王夫人自己就是王家嫡女,嫁到了賈家,這已經算是聯姻了。沒有必要再娶一個王家的兒媳婦繼續加強了。

當然,若是鳳姐兒是現在王家風頭最勁的王子騰的女兒,那另當別論。親上加親,那也得是有效的加強才行。偏偏鳳姐兒的爹不怎麽成器,文不成、武不就,不過就是第二個榮國府賈赦那種類型的人物罷了。

特別是鳳姐兒還有個哥哥王仁,那更是個典型的纨绔,比東府裏的賈珍也不相上下。

這樣的家庭,也是難為鳳姐兒小小年紀都頗有男兒之風了。

沒辦法,家裏的男人都不行,那就只有她這個嫡女上了。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鳳姐兒的确很不錯。也就難怪賈母對鳳姐兒的印象挺好,後來甚至同意她嫁進來給賈琏做正妻——賈琏才是正經的榮國府大房嫡子。

賈珠雖然年長,但是再怎麽也是二房的,說實話,要是他沒沖擊科舉的話,在家族中的地位還沒有賈琏靠前。

他也深知這一點,這才努力讀書,想要靠着科舉來改變地位。

事實證明,他也的确是成功了。

至少是成功了大半。

中了秀才,那就已經一只腳踏入了科舉大門,等到再中了舉人,跟着中個進士,前途簡直就無可限量。

當然,這也得要他能夠順利活到那個時候才行。

有自己這個妹妹做他的“外挂”,怎麽也得多撐個幾年,争取壽終正寝才行啊。

袁春是這麽希望的,故此,還是得為了這個目标稍微做那麽一點兒小小的努力。

系統也如實跟袁春說了李纨的情況。

原來李纨現在正好是十四歲,居然跟賈珠同齡,也就是說,今年擇定了,過了聘,明年她嫁進來之後,正好就過了及笄之年,什麽都不耽誤。

再加上她是國子監祭酒李守中的女兒,家教嚴謹,性子平和,知書達理,是十分合适的賈珠正妻人選。

最重要的是,如果賈珠娶了她,那就相當于是榮國府府重新站隊了——二房的嫡子娶了清流家的女兒,而不是循例跟老牌權貴圈子聯姻,這本身就是有點兒急流勇退那個意思。

皇帝現在是傷心之極、失望之極的狀态,只要不往太子那邊兒添磚加瓦,那就都是好事兒。

他肯定非常喜聞樂見,甚至說不好還要賞賜個什麽——正好賈珠也該去國子監讀讀書,磨練磨練心性和學問,這樣,說不定明年的秋闱,就能一舉考中了。

對于賈珠的學問,袁春并沒有什麽不放心的。

她就是擔心這些“意外”,到底是真的意外,還是有意為之的意外,在生死面前,她都不惜用最不堪的猜測來防備可能的風險。

所以說,按照原著劇情娶李纨,那絕對是個穩妥的主意。

而這理由也是現成的。

她輕輕巧巧地用一句鳳姐兒年紀還小開場,等着王夫人一步步地按照她的套路走,最後自己走入局中,那就簡直是不用費吹灰之力,就能夠達到目的了。

到底是親母女,袁春對王夫人的表現預測分毫不錯。

聽見袁春說鳳姐兒年紀小,王夫人果然如同她預料的一樣,回複了一個“鳳哥兒不過就比你珠大哥小了三歲多,年紀上正合适,就只先定了親,并不耽擱什麽……當然庶子庶女是不能有的,這個是咱們家的規矩。不說老太太了,就從我這兒都不能讓他胡來。”

她這話說得隐晦,但是賈母和袁春卻都聽出來了,她這是想先定了鳳姐兒給賈珠做正妻,然後再給賈珠塞兩個通房丫頭。

雖然說之前賈珠的确是拒絕了。但是那個時候他不是還小麽,還不懂得這些風月之事。現在都去青樓轉了幾圈兒了,想必該懂的都懂的。這回肯定就能成功了。

王夫人如此篤定,想來這事兒她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并不是腦子一熱,一時沖動的想法。

看起來,她還真的很想讓賈家變成王家了。可見原本也是個有雄心壯志的。只是可惜,這事兒注定是成不了的。

袁春看了賈母一眼,見到她的眼中愈發不悅,知道王夫人的這點兒花花腸子早被她看得一清二楚了。

因着賈寶玉出生而終于緩和了一些的婆媳關系,再度跌回零點。

這真是千古難題,連帶着外挂的袁春都毫無辦法了。

好在,就算不能解決,也可以保證暫時不要再惡化。

袁春看着王夫人和賈母的情緒都醞釀得差不多了,這才笑着道:“還是不合适。鳳姐兒固然好,但大哥哥素來不喜歡鳳哥兒那樣的活潑好懂,鳳哥兒也定然不愛大哥哥這樣不解風情的書呆子。”

這話一說,王夫人不高興了,當即道:“你小孩子家家的,懂什麽,多少夫妻,都是如此,怎麽他們就不行了。知根知底、親上加親,有什麽不好的。我看就很好。”

袁春笑道:“但我若是說,現下有個更好的,能夠保大哥哥讀書更上一層樓,早日金榜題名呢?”

作者有話要說:

艾瑪,太艱難了。困死魚魚惹,滾去睡覺,明天早點來修一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