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挑擔歸家

第31章 挑擔歸家

雜貨店坐落在另一條繁華的街道上, 等梨花買好糖果,準備匆匆返回時,卻見不遠處人頭攢動, 熙攘的人群中傳來一陣騷動,好奇心作祟, 也想擠進去看看,但無奈前頭人太多了,又怕父親等急了, 只好按捺下心中的好奇,繼續往回走。

可剛走了兩步又忍不住停下腳步, 轉頭向旁邊的路人詢問發生了什麽事情。

一個年輕的小夥子一臉興奮地告訴她:“是追風女俠在擒賊, 有個盜賊偷了過路百姓的錢袋, 被追風女俠看到了,現在就正在抓人呢!”

梨花在村子裏長大,沒少聽說一些江湖上各種轶事,尤其是那些大俠俠女的故事,更是讓她心生向往。在以前被向家人欺負狠的時候,她也曾期盼能有個大俠從天而降, 救她們一家脫離苦海。

如今聽到女俠的名頭,也不目閃星光。

“這個追風女俠武功是不是很厲害?”

小夥子道:“那當然, 咱們晉陽縣就沒有幾個人是追風女俠的對手。”

梨花眼前一亮,她丢下小夥子,不顧一切地擠進人群中, 希望能一睹這位追風女俠的風采。在衆人怨聲載道之下終于擠到了前頭,卻不想只看到了女俠那遠去的飄逸披風和黑色的馬屁股。

梨花滿眼失望, 只好又擠了回來,找父親去。

大根在這邊已經把東西一點一點地塞到兩個大籮筐裏, 只剩下先前買的那個大鐵鍋。梨花過來的時候見他還想把鍋子往扁擔上邊挂,忙道:“爹,再放上去扁擔就該斷了,大鐵鍋讓我來背。”

大根看了看大鐵鍋,又看了看梨花,不确定地道:“行不行啊丫頭。”

他倒是有力氣,但是這大鐵鍋不好裝是真的。

“咋不行,十幾斤的鍋子也能難得到我?”梨花想起剛剛離去的追風女俠,心底不由得升起一股豪情萬丈來,一把将大鐵鍋舉起,甩在背上,這一下卻被鍋子上邊綁的木棍子勒得生硬,疼得龇牙咧嘴的。

見到父親看過來,怕他覺得自己不行,又趕緊穩住表情道:“爹,妥妥的沒問題,走吧。”

大根見她當真沒問題,這才挑了擔子起了身:“走,回家。”

Advertisement

……

一路走着,中間歇了一回就到大柳樹村。

路上經過好幾戶人家,看着大根父女倆人挑的挑背的背,忍不住湊在一起交頭接耳。

“大根不是只要田地不要銀子嗎,他去哪兒來的錢,又是買鍋又是買布匹的,那口大鐵鍋,不得三四個大錢?”

“人家還有個親爹是咱們村的富戶,劉老爺雖然吝啬,可劉老夫人卻是個心軟的,說不定私底下塞個三五兩,買這些東西還不是夠夠的。”

“那不能啊,村裏要是去大根那山腳下都得經過咱這,昨日除了大山和他娘,可沒人再往他們那邊去,再說了,劉老太要是偷偷給銀子,劉家那幾個兒子不得鬧翻?”

“說不定是秦家借的,你沒聽到當日梨花要被賣掉,秦老太說要幫湊銀子,叫得老大聲,願意湊五兩,要是大根借錢,二三兩老太太還不是雙手奉上。”

“啧,你說秦老太這是安的什麽心,會不會是看了大根跟劉家的關系,想通過大根攀附一把?”

“上次張老五不是說是梨花把狼引開,才救了他們幾個的命嗎,說不定這事是真的,秦老太感激梨花救了她孫子這才對大根一家好。”

“你怕不是沒長腦子,梨花那丫頭,飯都吃不飽,她憑啥跑得過狼,張老五那人喝點馬尿說的醉話你還當真了。”

那婦人被自家男人那麽說,又閉嘴了。

大根知道路過的人家在議論他們,也不在意,村子裏就是這樣,換作自己住在這些地方,有人路過也會忍不住說一嘴,至于是不是好話,那又是另一回說。

也有男人從屋裏探出頭來和大根打招呼:“大根,從縣城回來啦?”

大根笑呵呵回道:“是啊,早上和村正去衙門辦了土地過戶,弄完了就回來了。”

“這麽說村尾那幾畝水田往後就是你們家的了,那感情好啊!”男人話頭一轉又道,“你這是發了什麽大財,一擔子滿滿當當的,花了不少銀子吧。”

大根:“這不剛分出去,吃飯的家夥都沒有,岳丈那邊心疼我媳婦,借了點兒,買些家當。”

“你這老丈人真是打着燈籠都難找,我早上上了趟山,遠遠瞧見你們家是搭了幾個草棚子,這是打算以後就住那幾個草棚子?”

大根:“那草棚子哪能一直住人,還是得建房子,昨天已經跟秦叔說了,晚點他去幫我看地基,看好地基明兒就得動手,再拖就得等秋收過後了。”

偷偷豎起耳朵的這群人終于聽到答案,這下全都心滿意足了,幾個婦人也從屋裏鑽出來,紛紛跟大根打招呼,大根好脾氣地一一回應。

梨花撇了撇嘴,以前爹不在的時候,這些人跟他們家打招呼,總是陰陽怪氣的,把她們姐弟妹幾人當成傻子,拿一些奇奇怪怪的問題來問話,眼下她爹回來了,這些人是消停了些,可話裏哪一句不是在探究,像怕她們家過得太好似的。

見父女倆人走遠了,這些人又開始議論,“大根建房子總得請人吧,你們去不去?”

“這些年他一直不着家,沒幫過我們一次,憑啥我們要去幫他。”

“他那樣子,家裏什麽都沒有,連青菜都得去外頭買,要不然就只能挖野菜,咱去了他能拿什麽招待咱們,大鐵鍋炖野菜?村裏互相幫忙不拿工錢,可好歹吃上邊不能虧待鄉親們是吧。”

“我明兒幾日正好有事,他剛剛也沒開口讓人去幫忙,我就當不知道,可怪不得我安排了其他事。”

衆人一言一語地推脫着,家家戶戶心裏都有了數。

背後的那些熱議和紛擾,梨花和她的父親大根無從知曉。他們回到家的時候,竈房棚子已經搭好了,見到大根挑着的一擔子滿滿當當的,熊氏臉上也不禁露出笑意。

“都辦妥了?”她問,大根點了點頭,一臉的喜色。

熊氏打心眼裏高興,她從梨花肩上接過那口大鐵鍋,感嘆道:“咱家的第一件家當,就這口鍋子了。”

大根将擔子放到新建好的竈房跟前,看了一眼這個棚子,滿意地擦了擦頭上的汗道:“這棚子建得好,夠高,進出也方便,不像睡覺的棚子,只要能躺着就行。”

這個竈房只圍了三面,另外一面就敞開着,方便又敞亮。

““不是說先買一匹布嗎,咋買了兩匹,成吧,每人多做一套衣裳,回頭再納鞋底每人一雙鞋子,索性再過幾個月天也冷了,這布子貴不貴,花了不少銀子吧——”熊氏将東西從籮筐裏一點一點地搬出來,嘴裏唠叨着,嘴角确實止不住的笑意,“哎呀,還買了白面了,回頭做蒸餅馍馍吃,還有豬油和鹽,等明早大山他們再扛稻米過來就妥了。”

嫁過來十幾年,就沒機會碰過鍋碗瓢盆米面糧油的熊氏,如今手上拿着這些物件,心裏別提有多滿足。

“大根你待會搭兩個竈頭,一個架着大鐵鍋煉油,另外一個以後焖飯用。”

大根樂呵呵地應了下來。

杏花和二牛湊在兩個筐子旁邊,看着買的這些零零碎碎的東西,也一臉興奮,跟着母親将這些東西歸到新建的棚子裏。

聽說要煎豬油,兩小家夥躍躍欲試,要去幫忙撿拾柴火。

以前在向家,廚房煎豬油,油渣子就是最好的零嘴,但從來輪不到大房的人,菊花荷花姐妹她們會悄摸摸地吃,可三郎卻偏偏拿來當着杏花和二牛的面饞他們,惹得兩小只又餓又饞,哭着跟熊氏鬧,等熊氏再去廚房,哪裏還輪得道他們。

熊氏憋屈又無奈,只能半夜偷偷抹着眼淚。

如今十斤的豬油不知道能煉出多少的油渣,也沒人跟他們搶,不只兩小只興奮,熊氏都覺得像是飄在天上一樣。

梨花招手将弟弟妹妹叫來,接着從兜裏翻出那一小袋糖粒,打開的時候才發現有些已經糊在一起了。

可糊着的糖也是糖的,看着兩小只按捺不住的小眼神,梨花挑了兩顆相對完整的用葉子包起來,剩下的攤到幾人面前:“杏花來分。”

二牛問道:“大姐,那兩粒是你先選的嗎?”

梨花敲了敲他的腦袋:“這是給芙寶留的。”

昨晚上剛吃了芙寶家送來的飯,二牛忙狗腿道:“我就知道大姐是給芙寶留的。”

杏花拿着糖,數了數,先黏到母親身邊,給她捉了兩粒。

熊氏只拿了一粒道:“娘小時候吃過,你外公上街買回來,嘗一粒就夠了,拿去你們分着吃。”

梨花看着母親抿着那一粒糖放進嘴裏,那微微眯起來的眼睛一副滿足的模樣,眼睛轉了轉,沒說什麽。

杏花又走到父親那兒,拿了兩粒給他,大根揉了揉她腦袋上的兩個小揪揪道:“行了,爹不喜歡吃甜的,你們兄弟姐妹分着吃。”

杏花這才彎着眼睛把二牛叫過去,兩個小腦袋湊在一起數了又數,最後确定幾個孩子每人能分三粒。

梨花看着妹妹手掌心那三粒暗紅色的小糖塊,手指撚了一粒道:“大姐路上吃了一粒了,現在再拿一粒就行了,你們分着吃吧。”

大根聽到大女兒這麽說,粗厚的兩片嘴唇微微動了動。

他倆一路回來,梨花有沒有吃糖他哪能不知道。

兄妹幾人嘀嘀咕咕的,最後每人分了兩粒,杏花拿了個新買的大碗去泉邊接了清水來,将剩下的糖融到水裏。

“好啦,這樣每個人都能喝了。”

熊氏拗不過女兒,也喝了半碗甘甜的糖水,這才問道:“買這麽多東西,沒能去上羊吧?”

梨花道:“娘,剛好在出城的時候碰到了姥爺和大舅,不用去了。”

熊氏一臉驚喜:“這麽巧,省了小半天的腳程。”

大根笑道:“可不是,要不然也沒能回來那麽早。事情都和爹說了,東西也給了,大舅哥說明早和二舅哥一起過來。”

熊氏聽到這話,原本吊着的一顆心也放了下來,有秦家父子,兩個哥哥再過來,加上自己家裏幾人,就算請不到村裏人,也不用太過擔心了。

大根歇完汗後,已經開始搬石頭和泥開始搭建竈臺。

熊氏鼓搗着拿新買的鍋碗去泉邊清洗,杏花和二牛屁颠屁颠跟上,梨花捏着兩小粒糖,轉身就出了草棚,往曾家小院走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