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白面餅子

第33章 白面餅子

第二天早上, 天蒙蒙亮,梨花就醒了,可母親和父親醒得更早, 正在外頭低低地說話。

杏花還在睡,梨花輕手輕腳地爬了起來, 鑽出棚子去洗漱。

早秋的白天還是很熱,早上會更舒服一些,梨花捧了一把泉水潑到臉上, 整個人一下就清醒了。

熊氏在和面攤野菜餅,梨花收拾好自己走過去, 見竈邊的石板上已經攤好了四五個餅子。

“娘, 要攤多少餅?”梨花問道。

昨晚父母沿着村子去請人幫建房子, 兩人回來的時候梨花姐弟妹幾個已經睡下了。

熊氏道:“再攤三四個就夠了。”

梨花聽母親這麽說,就知道昨晚上去沒請到什麽人。

生怕母親心裏難過,梨花道:“娘,大舅二舅,加上秦大爺和大山叔兩人,還有爹和大牛還有我, 有七人了,再多吃食上邊花銷也大。”

熊氏聽出女兒在安慰自己, 眼角稍稍放柔:“我和你爹原也是這麽想的,不過要是能再多兩三個,也能盡早完工, 看吧,人家要是不願來也沒辦法, 建不完等秋收過後再繼續建就是,房子是一輩子的事, 也急不得,以前在向家那樣的都過來了,還是不能太貪心。”

聽母親這麽說,梨花這才松了一口氣。

她向來遲鈍,對很多事情都不太往心裏去,但也有敏[gǎn]的時候,尤其害怕兩件事,一是下雨,二是怕她娘背着她們幾個孩子掉眼淚。

以前她們住在向家的西屋,屋頂也是茅草蓋的,到處漏雨,大根長年不着家,二房三房連自己的屋子都不修繕,就更別提西屋了,她們這些孩子倒是可以去割茅草來蓋在屋頂,但上頭房梁早就被雨水腐蝕多年,如今也僅能勉強維持着不塌下來,貿然把茅草堆疊上去,屋頂非塌下來不可,可換房梁那可是件大事,向老漢夫婦根本就不願意花費這個功夫給他們換,就這麽一年一年地耽擱了下來。

每次下雨,屋外下大雨屋內下小雨,連睡覺都不安生。

更令梨花覺得難受的是,她就兩件衣裳,弟弟妹妹也是如此,一旦衣服濕了,如何換洗就成了一個最大的難題。

Advertisement

以至于她不論什麽時候一見天陰還沒下雨,就已經開始覺得難受了。

至于害怕母親背着她們掉眼淚,皆因這些年在向家,她們姐弟妹幾人能平安長大,全靠熊氏像個老母雞一樣用翅膀護着她們周全,母親所遭受的辛苦,遠不是她這個大咧咧的女兒能體會的,她心疼母親,母親就是她們這個家的一片天,就如同不願見到老天下雨那般,倘若熊氏臉上生出憂愁,她就已經開始擔憂了。

好在這次熊氏并沒有覺得難過,梨花因此也松了一口氣。

“娘,我力氣比大牛還大,我也能跟着一起建房子。”

熊氏嗔了她一眼:“等你舅舅們過來,哪裏輪得到你跟着建房子,你腿腳跑得快,每日早上就去附近鎮上買肉,回來了和杏花去摘野菜,下晌太陽大了和娘在棚子裏學學女紅做衣裳,你爹買了兩匹布,這兩天忙着還沒得空給你們做衣裳。”

梨花一聽要做衣裳,心裏也覺得開心,道:“做衣裳好啊,讓杏花跟您學。”

“你是大姐更要學,你長這麽大,都沒拿過針線,也是時候撿起來學一學了,再過兩年要是出嫁,連縫個衣裳也不會,不得被人笑掉大牙。”

梨花趕忙搖頭:“我不嫁人,我要守着你和爹過一輩子。”

“傻孩子,哪有女人不嫁人的,你現在還小不懂事,再過個一兩年,要是沒人上門提親,你沒準自個兒都能急死。”

梨花想都不想就回絕道:“我才不急。”

熊氏倒也沒想到現在就要把人嫁出去,自己這大女兒天生比別人慢半拍,得虧她是這樣的性子,不然在向家這些年,心敏性弱的孩子怕是早就受不住了,就像杏花如今也被養成膽小怯弱縮手縮腳的性子,唯有大女兒還是一副大大咧咧的模樣。

她越是這樣,當初向婆子磋磨起她來就更不手軟,如今再回想,依舊令人心疼不已,好在現在日子好起來了,熊氏就更不願現在就把她嫁出去。

看着來路上已經多了幾道人影,熊氏懶得再跟她耍嘴皮子,撕了半塊餅子給她道:“去看看是誰來了?”

梨花拿了餅子,往嘴裏一塞,嚼了兩口,清新上頭的野蔥混着細細的白面,用豬油煎過,外頭焦香酥脆,一口下去口齒生香,讓人根本舍不得将其匆匆咽下,既美味又飽腹。

她笑嘻嘻起身,朝草棚外走去,看着漸漸走進的兩人,眼睛一亮,叫道:“大舅舅——二舅舅——”

熊老二挑着擔子走在前頭,聽到外甥女的聲音,駐足張望了一下,笑着吆喝一聲道:“梨花丫頭——”

梨花撒着腳丫子就跑去迎兩個舅舅,等跑近二人,興高采烈道:“二舅,給我來挑。”

熊老二手一揮就趕她走:“走走走,都到家門口了,還差你這幾步路。”

梨花笑着讓到了一邊。

熊老大倒是聞到了她手中煎餅的味道,咽了一下口水道:“你娘煎的啥餅,這麽香。”

“野韭菜白面餅,杏花在附近山上摘的野韭菜,昨天和爹去城裏買的白面。”梨花趕緊将手中的餅子遞給他,熊老大搖了搖頭:“都到家門口了,不吃你的,你娘肯定給我留了。”

“那當然,就是專門給兩位舅舅烙的餅。”

熊老大一聽,心裏舒坦,腳下的步子就走得更快了。

熊氏這時也撤了火出來見兩個哥哥,熊老大和熊老二見到她,看着比上次見的時候又憔悴了幾分,想到昨日大根說這幾個月來向家鬧的一出又一出,也怪不得自家妹子會變成這樣,皆是心疼不已。

熊氏問候着兩位兄長,“怎麽這麽早就到了,雞叫就出門了吧?一晚上都沒睡幾個時辰了。”

“趁着日頭沒出來也好趕路。”熊老大說着,将擔子裏的籮筐籃子和木盆木筒卸了下來,“這盆子有幾個是舊的,先前新的都拿去城裏寄賣了,又怕你們這邊急着用,就拿這幾個來對付着先,等以後做好新的再另外挑來。”

大根剛好趕過來,聽到這話,忙道:“能用就行,舊的跟新的一個樣,哪有那麽講究,讓岳父岳母和兄嫂費心了。”

熊氏看着眼前疊在一起六對竹筐和簸箕,還有大大小小的盆桶也有四五個,眼眶微紅,低着頭抽了個盆子讓梨花去打水給舅舅洗手。

熊老大道:“爹的意思是,這個月我們哥倆就住在這裏幫忙建房子,不管建不建得成,一個月後都得先回去收稻子。”

大根一臉感激道:“這樣好是好,會不會耽誤了家裏的事兒?”

“家裏的事兒都安排好了,眼下最要緊的就是把你們的房子起了,不然爹娘也不放心。”

聽到父母如今還願意為自己操心,熊氏又怎會不高興,在兩位哥哥面前終于也多了一絲小女兒姿态,一臉欣喜,沖着大根道:“既然爹娘都這麽說了,我們就厚着臉皮承了這份情,大根,你待會兒帶大牛上山去砍些竹子給大哥二哥再搭個棚子。”

熊老大聽了擺擺手,道:“我們的棚子不用你們操心,我待會兒和老二自己搭,回頭建房子也要砍樹,那些樹枝剛好就能拿來用,哪需要特意去砍木頭。”

熊老漢父子幾人本來就是做木匠出身,做這些事情自是不在話下,既然他們這麽說,大根自然是聽着兩位大舅哥的。

梨花也從泉邊把水端了過來,請兩位舅舅洗手。

很快,野韭菜餅子也端了上來,兄弟二人一人拿了一個,卷着塞進嘴裏,嚼了兩口瞬間眼前一亮。

白面餅啊,這年頭能有幾戶人家能吃得起白面,這些年因為熊老漢的病,一家人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吃的不是拉嗓子的麥粞飯就是夾雜着七八種豆子的稠粥,哪裏能吃得起這種白面餅子。

熊老大一臉心疼道:“這白面餅好吃是好吃,還是得混點粗面,不然多少都不禁吃。”

熊氏何嘗不知道,這不才來兩天,什麽都沒備好,大根昨日去城裏也只買了白面,連吃飯的糧食還得等着大山扛來呢。

正說着,秦家父子也到了,只是沒想到秦大寶也跟着來了。

大山和兒子秦大寶每人扛了一袋米,大根趕忙上前搭把手放了下來,熊氏問道:“在家過秤了沒?”

大山道:“過了的,剛好一石。”

熊氏自沒有不信的,讓大根直接扛到做飯的棚子裏,上了餅子當早飯。

熊家兄弟見到這村子裏還是有人願意來幫妹妹一家的忙,也笑眯眯前上來和秦家爺孫幾個打招呼,幾個男人很快就聊得熱乎。

秦老漢背了個小背簍,裏面放着一些斧子錘子之類的工具,熊家兄弟家裏就是做這個行當,自然也是拿了趁手的工具過來,加上大根昨天買了,工具已經夠用的了。

正當衆人吃完餅子準備開工的時候,路的那一頭又有一人匆匆跑來,梨花眼神好,道:“是張五叔來了。”

來人正是上次和秦家父子一起去霧隐山救人的張老五,他背後還背着個小人。

不出意外是他的小兒子狗蛋。

大根夫婦聽說是張老五來,臉上不禁一喜,昨晚上他們是家家戶戶都去叫人,有些人不是說沒空就等明日看看,這會兒他們已經不抱什麽希望了,但當真沒人來幫忙,心裏還是有些許的失落。

如今見無親無故的張老五前來幫忙,說不感動是不可能的。

張老五總算跑到了棚子前,将狗蛋放到地上,氣喘籲籲道:“我家那婆娘今天剛好要去城裏,留這小子給我,出門前又是拉屎拉尿盡整麻煩事,幸好你們還沒開工,不然該說我偷懶了。”

大根笑道:“哪個孩子不是這樣,正好來了讓二牛帶他在附近放羊去。”

狗蛋拖着兩條鼻涕蟲站在那兒不知所措,身上那小褂子也來不及扣上,露出圓鼓鼓的小肚子。

二牛聽到他爹的話,趕緊上前牽過狗蛋的手道:“狗蛋,待會兒跟我去放牛。”

狗蛋三歲不到,哪有什麽主意,聽說要放牛,也樂呵呵道:“放……放牛。”

熊氏也趕緊把餅子端上來給張老五,自己撕了半個去喂狗蛋。

張老五見狀,一邊狼吞虎咽着手上的餅子一邊道:“這小子自己懂得吃,不讓他跑河邊就行,好看護得很。”

村裏的小孩就沒一個不好帶的,狗蛋吸溜着鼻涕跟着二牛就走了。

男人們也拿着工具開始幹活,今天的任務是先平整地基,地基弄個兩天就開始上山砍樹。

确定人數後,熊氏拿了四十文錢給梨花,讓她去附近鎮上買兩斤豬肉,吩咐她買肥多瘦少的,有豆腐就買一斤豆腐,再買三五斤大白菜回來。

梨花記下,拿了一小串銅板就出門去了。

!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