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京察始(一)

第38章 京察始(一)

所謂京察,是指吏部對在京官員的考察。自太祖年間立下規矩,每三年京察一次,根據考察結果決定官員們的升遷和罷黜。

年初段明燭即位不久之時,朝中已經罷免了一衆官員,尤其是以前任內閣首輔向漣為首的東宮黨,幾乎全部被栾鴻拉下了馬。而這一次京察,勢必又會有一批人被調用、降級甚至革職。

京察由吏部總負責,六科協助。一時間,吏部考功清吏司和六科給事中都忙碌了起來。

不久之後,京察的第一輪審察結果便出來了。吏部将審察結果拟成奏疏,呈了上去。很快,這份奏疏便被送到了養心殿。

先帝在時,并不太過問京察之事,幾乎将其全權交給吏部。但是,如今吏部如今被栾鴻把持着,出于謹慎,段明燭便想将京察的結果親自審查一遍。

然而,在京官員多達上萬人,這份京察的奏疏摞在一起,足足有七八尺高,十天半個月都未必能看得完。于是,段明燭就起了壞心思,等翰林院散值之後,他讓韓卓把沈扶請了過來。

沈扶早就習慣散值之後被某人叫過去,卻不想,段明燭竟然要他陪他一起看折子。

沈扶道:“此非臣之本職。陛下該去中書科找幾名書吏。”

“此事事關重大,找別人,朕不放心。”段明燭坐在案後,撐着腦袋看他。實際上他就是看公文看累了,想看沈扶養養眼,所以才把他找來。

沈扶十分無奈:“臣對京察相關事宜不甚了解,此事臣恐不能勝任。”

段明燭一聽不高興了,書吏都能做的事,他堂堂翰林學士做不了?于是他撇撇嘴道:“先生若是實在不想幫朕就算了。朕自己來便是。反正也就這麽一沓,連夜看的話,熬上個幾天幾夜也能看完。韓卓,送送先生。”

韓卓走上前來,恭敬地做了一個“這邊請”的姿勢,沈扶站在原處沒動,段明燭也不催促,等着沈扶開口。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沈扶還是妥協了:“熬夜有傷龍體。陛下需要臣做什麽,臣遵命便是。”

段明燭喜笑顏開,讓韓卓搬了張椅子放在他身側,兩人并排而坐。

沈扶常年在翰林院任職,每日都需要翻閱大量典籍文書,一目十行于他而言自是輕而易舉之事。很快,沈扶将所有的奏疏提綱挈領,整理出一份京察結果。

Advertisement

段明燭浏覽一番,很快發現了問題。其中,被評為不合格者的官員,大多分布于刑部、兵部、國子監、通政司、鴻胪寺以及中書科。再仔細看,這些官員大部分都是前些日子曾經上疏請奏讓段明燭冊立皇後、廣選秀女的人。

段明燭心裏冷笑一下,他就知道,栾黨定然會利用這次京察做些什麽。

次日,段明燭召見了這次京察的兩名主事官。

禦書房裏,兩名身着朝服的官員跪地請安:“臣吏部左侍郎唐金樹/吏部右侍郎李清陽,叩請陛下聖安。”

段明燭端起茶盞,用茶蓋撇開浮沫,淺飲一口,淡淡道:“起來回話。”

“謝陛下。”

“你二人呈上來的奏疏,朕都已經看完了。”段明燭說。“寫得倒是十分詳盡。官員收受碳敬冰敬的問題,你二人十分重視,這是好事。”①

兩人對視一眼,沒敢回話,等着陛下接下來的話。

“只不過,朝中誰愛收碳敬冰敬,朕心裏都有數。但凡是在其位而謀其政的,朕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段明燭目光微冷。“地方上的官員為了升遷,每年都給吏部送上幾千兩甚至上萬兩銀子。可是為何你們呈上來的奏疏上,一個吏部的人都沒有?”

二人皆心下一驚,正欲回話,段明燭頓了頓,又道:“還有工部,今年年初,朕下旨翻修淩春園行宮,給工部撥銀二百萬兩,工部扣了多少銀子,朕也都清楚。但看在他們确實在辦實事的份上,沒有追究。你們放着那些貪污賄賂上萬兩的人不管,這公文上倒是記錄了不少只收了二十多兩銀子的人。怎麽,這京察也要看人下碟不成?”

兩人急忙跪地,唐金樹擡起頭,辯解道:“臣實在不知吏部竟然有受賄之舉,究竟是何人,還請陛下明言,臣回去定然嚴查!至于工部修建行宮的款項,究竟是誰有貪污,也請陛下告知!”

“好,貪污受賄之事姑且放到一邊。”段明燭拿起另一份公文扔到他二人面前,“再看看這個。禮部郎中張劭,延熹二十年當值遲到過三次,被評為為态度不端,革職處理;員外郎趙志陽,元配因病逝世,半年後另娶;國子監司業謝丞,年考前私下輔導監生,此二人被評判為失德,予以降職。”

“借京察之名,行排除異己之實。”段明燭站起身來,負手走到兩人面前,居高臨下看着他們,眯眸道,“你二人,該當何罪?”

“臣豈敢!請陛下明察!”李清陽叩下頭去,顫聲道。

段明燭冷眼看着他,訓斥道:“你不敢?但是你分明這麽做了!”

“陛下!陛下明察!”唐金樹也将額頭磕下去,眼裏滿是驚恐,“這次京察,臣等或許有失職之處,但是臣萬萬不敢徇私枉法啊陛下!”

段明燭:“你二人好歹也是朝中三品大員,這次京察,本該由吏部尚書主持,栾首輔交由你們二人,你等若非有意為之,那你們在吏部這麽些年都幹了些什麽,連一次京察都搞成這樣,朕要你們何用!”

“臣等無能,陛下恕罪!”唐金樹又磕了個頭,“這次京察,本是先由考功清吏司的幾位官員初查,臣和李大人複核。還請陛下再給臣一個機會,讓臣回去重新核對!”

段明燭拂袖坐回案後,冷眼盯了他們好一會兒,站在一旁良久不說話的韓卓斟了一杯茶,躬身奉上:“陛下,氣大傷身。”

段明燭喝了一口茶,緩緩吐出一口氣,将火氣壓下去些許:“按照慣例,四品及以下官員,由吏部考察議奏,三品及以上官員,自行陳述。朕讓你二人陳述,你們自己覺得,稱職麽?”

兩人羞愧地叩下頭去,無言以對。可是聖上問話,又不得不答,唐金樹只得顫聲說道:“臣自知失職,不敢乞求陛下諒解。只是歷屆京察都是由栾首輔主持,臣等也是第一次主持京察大計,還望陛下看在臣無甚經驗的份上,再給臣一次将功補過的機會。”

段明燭眯起鳳眸打量着兩人,許久過後,他說:“你覺得,他二人還能不能将功補過?”

這話問的卻是韓卓。

韓卓垂着眸,滴水不漏地答道:“二位大人是栾首輔舉薦的,想必自是有過人之處。陛下何不再給他們一次機會?”

段明燭未置可否,可是這話到了那兩人的耳中,他們自是感恩涕零。“多謝韓掌印……多謝韓掌印……”

韓卓笑笑,回了個禮,幽幽道:“二位大人都是科舉正途出身,得陛下信任方有今日,更應該好好效忠于陛下才對。”

“是……是……謝韓掌印教誨。”

兩人被教訓得擡不起頭來,始終額頭貼着地,大氣不敢出一聲。

段明燭收回視線,不願再跟他們計較:“滾回去重新核對。別想再在朕這裏耍什麽花樣。想借機排除異己,朕便先将你們革職查辦。”

“臣萬萬不敢!臣萬萬不敢!”

“滾。”

兩人踉踉跄跄站起身來,趕緊退了出去。

等那兩人離開,段明燭喝着茶潤了潤嗓子,韓卓在一旁低聲問:“主子以為,他二人可有幕後主使?”

“你說呢?”段明燭閣下茶盞,思索片刻,平靜地道,“唐金樹和李清陽皆是延熹三年的進士,又是被栾鴻提拔上來的。幕後主使是誰,豈非淺而易見?”

韓卓低眉斂目,說:“主子慧眼如炬。”

段明燭嘆道:“這次京察本來是栾鴻負責,他卻在這個時候将把這倆人推出來當擋箭牌,可惜,他二人太沒用了。”

韓卓提起茶壺,給他的杯子裏續了水,說:“往年京察,先帝爺從來不過問。這是主子即位之後的第一次京察,或許他們也沒有想到,此事主子會親自核查。”

“栾鴻這個老狐貍,他是想将朝中所有不和他站在一邊的人都清空不成?”段明燭眼神稍稍暗了下來。

“朕偏不如他意。”

--------------------

①碳敬、冰敬:冰敬是指在夏季,官員們會通過某種名義(如購買冰塊)向上級官員或者權勢人物贈送一定的金錢或其他禮品,以此作為一種隐晦的行賄手段。炭敬則是在冬季,官員們同樣會通過某些借口(如購買煤炭)向上級官員或者權勢人物贈送金錢或其他禮品。但實際上,并不涉及真正的冰塊和煤炭的采購。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