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河北特産正宗安徽牛肉板面

河北特産正宗安徽牛肉板面

說好了去縣城考察,吃完飯,王小進也不耽擱時間,她在屋裏翻箱倒櫃才摸出幾錢碎銀,幾串銅錢,按現在這個玉龍國的算法,加起來大概一兩銀子,即1000文。

這就是她全部的家當,玉龍國重商,和別人家比起來可以說極少,據她了解,大部分村人一月至少能有3000文,她連別人一月的都不足。

王小進揣着錢,借隔壁張伯家的驢車,踢踢踏踏的很快到了東陽縣城下,東陽縣是個中等縣,城牆青石壘成,上有樓閣,雖不高大,勝在古樸自然。

不愧是重商的國度,城內人流如織,挑擔,賣貨,擺攤,粗衣短褐,粉底皂靴,測字占蔔,雜耍叫賣,各色人等,熱鬧非凡,城內竟然還有綠化,沿街建築古色古香,鱗次栉比,大部分是店鋪,清風拂過,吹起了一街的布巾招牌。

一個縣城都如此繁華,不知道京都會是何等景象,王小進感嘆,有這樣的民生,自己生意應該不會差。

她趕着驢車慢悠悠閑逛,觀察着在哪裏擺攤好呢?賣什麽吃食?

她發現這裏飲食業頗發達,煎炸蒸炒,各色香料,樣樣俱全,肉類中牛肉竟然是最便宜的,20文一斤,既然這樣,王小進決定做板面,河北特産正宗安徽牛肉板面,而且板面看似複雜,其實是小吃中流程相對簡單的。

繞城一上午,王小進還發現,穿城而過的東陽河兩岸比較繁華,其中東陽橋附近正大興水利,幾十個身強力壯的男女乾元正在堤壩上揮汗如雨,王小進眼前一亮,這不正是她的理想客戶嗎?

王小進定了主意,調轉驢車去幾個相中的攤位賣場,買25斤面150文,以及各種香料辣椒,牛肉牛油,鍋碗瓢盆等等,全部采買完後,她像是被洗劫了,兜裏沒剩下幾個子。

傍晚,轉悠一天的她載着一車東西回家,給老母做了飯吃,就馬不停歇開始準備材料,她心裏還是頗為忐忑,不确定古人能不能吃慣板面,如果吃不合,可就砸手裏了。

于是做得愈發仔細,先把乳白色的大塊牛油熬化,用來煉制板面底料,底料成品樣子類似于火鍋底料,但味道完全不同。

熬制過程中香味十分刺激濃烈,老母在旁邊好奇地看她把一堆堆不知名的草果放進去,煉丹一樣,不敢打擾,時不時小心翼翼地幫忙添柴燒火。

很快,一大鍋底料熬好,紅彤彤,油亮亮,炸得發黑的小辣椒,王小進将其盛進盆裏,放入陰涼處自然凝固24小時,就可以像成品火鍋底料那樣正常使用了,一小塊能出一大鍋板面湯鹵。

隔一天大清早,王小進起床查看,底料已經凝成塊狀,她取出前天買的25斤面粉,開始和面,揉成面團,分成大小均等的面棒,放置備用。這些是50人的量,不多,先試試水。

沒有和面機,王小進手腕都酸了,做餐飲真不容易,每一步環環相扣,精打細算,還要出力氣,出功夫,弄好時已是日上三竿。

告知老母一聲,把各類家夥什搬上驢車,奔向縣城。說來最近多虧張伯的驢車,改天一定好好請人家吃飯。

到東陽橋下,找到一個臨近河工幹活地點的攤位,将東西歸置一番,一個像模像樣的小攤就成型了。

午時,仲秋時節,太陽還很辣,河工三五成群的下工急着去尋吃食,由于幹得重體力活,他們大多并不吝惜餐費,且他們收入頗高,每日能得200文,一月能落下六貫,區區中午的十幾文,不值一提。

女乾元項大壯也是其中一員,她身材魁梧,老實憨厚,默默走出堤壩上街道,本想照例去收藏的湯餅攤解決五髒廟,量大管飽,擦着汗走着,也沒注意四周,突然聞見一股奇異濃烈的香味,很霸道,瞬間就勾起了她的食欲。

項大壯嗅着鼻子看去,只見右手邊新來了一位眼生的小販,女乾元,樣貌較清秀,力氣倒不小,擺弄那些家夥事跟玩一樣。

她好奇上前,看着鍋裏布滿辣椒的紅湯,咽咽口水:“小郎,你賣得是什麽?俺沒見過。”

這是今天第一位客人,看起來還挺饞嘴,王小進站在攤位後溫和向她介紹:“我賣板面,這是湯餅的湯鹵,牛油熬得,要來一碗嗎?”

“那就來一碗!”

“好的,客官。”王小進捏起幾條面棍,連擀再摔,“啪啪”幾聲,聲音清脆,幹淨利落,惹得其他過路人頻頻注目。

“好手法!俺沒見過。”項大壯忍不住贊嘆了聲。

王小進在煮面鍋裏下入面條青菜,講究一點的話,這算頭湯面,熟後撈出盛到碗中,一碗翡翠白玉似的寬面條,先給它加滿滿一勺湯鍋底部的湯鹵,再舀點上面紅撲撲的辣油,最後放幾個小油辣椒,幾塊牛肉,一碗板面就做好了。

王小進遞給項大壯,她沒有餘錢準備桌椅板凳,好在周圍有幾個樹墩子,項大壯也不在意,把板面放在上面,趕緊蹲下開吃。

攪拌攪拌,面條沾滿了油湯,吹一吹,嗦一口,香辣爽滑筋道,項大壯情不自禁“嗯”的一聲,再撥進去幾個有點發黑的小辣椒,咬在嘴裏爆汁,又香又辣,吹開辣椒油喝口湯,一口暖到胃,有一種說不出的醇香鮮美,真舒服!每一種的味道都恰到好處,搭配在一起簡直太對她胃口了!

項大壯很大一塊蹲在那裏,筷子不停,吃得忘乎所以,滿頭大汗,連王小進都被她吃饞了,給自己下了滿滿一碗做午飯吃,更別說其他人,一些河工和行人漸漸圍了過來,短短一小時,準備的50碗就賣完了,其中項大壯一人吃了4碗,一碗面差不多7兩,光面條她就吃了快兩斤。

食客無不震驚,除了那些同行河工,其中一個魯大,笑項大壯今天花太多錢,回去會被娘子罵得,她這才停嘴,妻管嚴的模樣又惹衆人笑話。

大壯憨憨解釋:“娘子今天沒來送餅,往常都要再吃些餅才能飽。”

王小進也笑,直接免了她後三碗的錢,只收8文,吃播給自己吸引了這麽多食客,應該的,魯大見了,高聲誇她大氣,讓項大壯免了皮肉之苦。

這魯大說話倒是幽默,他痛痛快快地呼嚕完兩碗面條,擦着汗,過來給王小進做建議:“這天熱的,何不配點冷菜來吃,也解辣。”

王小進一想也是,涼菜又不費力,就應承了。

差不多未時,王小進收工,50碗全賣完,每碗八文,掙四文,今天掙了200文,如果每天掙這麽多,一個月只能掙6兩,沒辦法還秦厮的債,想想那秦厮就頭疼,看來還要多做一點,以及加一點涼菜來賣。

回家前,她去老地方又采買了50斤面粉,和一些土豆澱粉等等材料,土豆澱粉可以找做拉皮,可以找做土豆粉,用處多了,她想到的第一個涼菜就是五彩大拉皮,酸酸甜甜,冰冰涼涼,禿嚕禿嚕就溜進肚子裏,非常适合搭配板面來吃。

明天涼菜就做拉皮,驢車在鄉間土路上行走,王小進迎着清風,如是想到。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