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四篇:「面朝大海」
第四篇:「面朝大海」
短暫的假期結束,我又要去上學了。
村裏有一些跟我年齡一樣大的孩子已經選擇不讀書,回家幫家裏做活了。老季平時很嚴厲,但對于我讀書這事卻很執着,總是念叨:“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還說我不讀書就立馬把我趕出家去,不管我的死活。我哪裏敢不聽,何況學校也還不錯,能看到我喜歡的小高老師。
背上我的布書袋準備出門,卻被人牽住了衣角,不用想,我都知道是誰,回頭一看,果然是癡兒用手指勾住了我的衣角。
“癡兒,牙哥兒要去上學,放學了,牙哥兒繼續陪你玩。”
“癡兒也想上學。”
癡兒不止一次說過這話,但我卻犯了愁,先不說學校不收的問題,就是送癡兒去上學的錢我也沒有,之前我也給老季提過這事,可老季只是哼了一聲,嘲道:“癡子上學怕是更癡。”
後來這事也不了了之,現在癡兒又提起,我只能繼續騙他,說:“學校一點都不好,被打被罵,還吃不飽,在家你幫爺爺收拾收拾還能吃飽飯。”
癡兒聽見,臉色變得白一些,似乎真的害怕了,但勾住的手指卻沒松開。
“我上學陪牙哥兒一起,我的飯分牙哥兒一半,牙哥兒就不餓了。”
我怔住了,癡兒總是能說出這樣赤誠動人的話。
我拉住癡兒的手,說:“牙哥兒不需要你分我,癡兒吃得飽飽的,牙哥兒才會放心。”
“磨磨唧唧的,還沒起來!”
只聽見老季怒氣沖沖的聲音傳來,我心急,拍拍癡兒的手,然後快步出去,坐上李強華家的牛車去學校了。
村裏距學校還有幾裏路,走起來很費時間。村頭的孤家老頭李強華是個鐵匠,每次上鎮賣刀便會架着自己的牛車去,我們要是上學趕上便會蹭一下,一趟兒下來給個兩毛錢,算是車費。
今天坐牛車的便是我,芳姨的女兒張慧琳,還有村長的孫子楊斌和村小林洪老師的兒子林子辰。
到了鎮上,我先去買了兩個豬肉包子,一邊吃一起往學校趕。到教室門口時,上課的鈴聲也響起。我跨步進去,發現小高老師已經在教室裏了,整個班級就我沒有坐在位置上,我彎腰道歉:“抱歉,高老師,我遲到了。”
小高老師溫柔笑笑,招手讓我快進教室,待我坐到位置後,站在三尺講臺上的小高老師才拍拍手說:“大家都到了,那我們開始上課。起立!”
“老師好!”學生們齊刷刷地站起來對着老師鞠躬問好。
“同學們好!”小高老師也彎腰朝我們問好。
“今天我們學習杜甫《江南逢李龜年》,這首詩……”
聽着聽着,我又走了神,外界的聲音不斷拉遠,開始變得虛幻飄渺,目光落在黑板上,黑板在此刻也變幻了,它成了大海,一片黑色的大海。
我是重重山巒裏的人,大海對于我來說是一個從來沒見過的新世界,大海這個詞是從課本上學來的,課本說大海一望無際,是蔚藍色。
我沒見過,不知道課本說的是不是真的,但現在我幻想中的大海是黑色的,而這片海域其他人無法踏足觀望,它是獨屬于我的海域。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腦海裏突然冒出這句詩。
是在哪裏看的?
我忘了,便不再追尋它的來源。
我在腦海裏又默讀了一遍: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這個作者一定去看過大海,不然怎麽寫出這句詩。
大海,大海。
我也想去親眼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