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肉絲雞蛋羹
第031章 肉絲雞蛋羹
那日同幹娘商量後, 今早宋荔跟木湘湘确認要租賃那套院子,讓木湘湘知會一聲朋友。
木湘湘拍着胸脯打包票,她本來是幫好友問問看,這下子真租出去了, 對雙方都有好處。
從春風樓出來, 宋荔準備帶着幹娘上鄭明珠家, 簽訂房屋契約,拿到鑰匙。
走出一段,身後有車輪聲靠近, 母女倆往邊上靠了靠,那輛牛車越過她們,在前方停下。
陸承盤膝而坐,陸遠一條腿搭在牛車,一條腿垂在牛車外, 一手握住套在黃牛身上的麻繩,一手拿着鞭子, 對她說:“好巧啊, 小宋姑娘你們要去哪兒, 我送你們一程。”
宋荔開口要謝絕,聽陸承懶散的語氣:“你年輕體力好,也要顧及下身邊人。”
她朝周萬春看一眼,沒再拒絕, 将行李放置到牛車, 狼狽的爬上牛車, 等她們坐好, 趕車的杜遠輕輕揮着皮鞭,黃牛賣力拉動着車輛緩緩行駛。
牛車空間狹窄, 宋荔極力想要與前面那堵寬闊肩背遠一些,道路不平,車身颠簸,她沒抓穩扶手,身體一個慣性往前沖,腦袋抵在對方的後背。
她小聲道歉:“對不起。”
前面的人心平氣和地回應一聲。
眼見鄭家的房屋越來越近,宋荔伸長了脖子張望:“前面拐角停一下。”
杜遠依言,停了車,見她跑去敲響門環,很快有個年輕女子從門裏走出。
掃見牛車上的杜遠和陸承,鄭明珠微微詫異,宋荔解釋說:“路上遇到,他們順路載我一程,我要租房的事兒,木湘湘同你說了嗎?”
“說了。”鄭明珠從袖裏掏出一份租賃合同,說着要帶她們過去。
檢查一番屋舍的情況,沒別的毛病,宋荔只擔心一點,頭頂的瓦片會不會漏雨?
Advertisement
她們春風樓的住處經常漏雨,下雨天時常需要用木盆接着點雨水,很影響睡眠質量。
聽完她的擔憂,鄭明珠允諾如果屋子漏雨,她們可以過來幫忙維修屋頂,或是請人來修理。
宋荔将這條要求寫在租賃合同裏,之後付了本月房租,雙方寫下了各自的名字,按下手印,這張契約正式生效。
雙方都很滿意。
接過鑰匙,宋荔還要收拾屋子,一堆事兒,家裏也沒有茶水,就不留杜遠和陸承了。
杜遠趕着牛車調頭,輕輕甩着鞭子,原路返回。
走出長巷,他問陸承:“頭兒,現在去哪兒?”
對方答:“還牛車。”
“啊,不逛了。”杜遠耷拉着眉毛,嘀嘀咕咕:“一會兒說要租牛車逛一圈,一會兒又不逛了,白白浪費了二十文,比姑娘的心思還難琢磨。”
身後的陸承:“……”
樂安長巷。
籬笆院裏,送走衆人,宋荔和周萬春到堂屋放下行李,東廂房住着舒服,她讓給了幹娘,自己住到西廂房。
因為久無人居,桌上地上布滿厚厚灰塵,首先把院子裏的水井附近清理出來,打來幹淨清水,給房間收拾幹淨。
床上鋪了草席子,宋荔洗刷幹淨,挂在庭院的樹枝晾曬。
木湘湘出現在籬笆牆外,朝她喊:“宋荔,你們剛搬家,不好生火,我阿娘說叫你們上我家吃飯。”
宋荔摸摸餓扁的肚子:“這多不好意思啊!”
住在這條巷子的都是普通人,家境不富裕,精打細算的勉強過活,木湘湘家還有弟弟妹妹,幾張嘴吃飯,大家日子都不好過,宋荔不好意思去蹭飯。
木湘湘:“嗐,就是多兩雙筷子的事情,我阿娘放了你們的米,你不來,我怎麽跟她交代?”
話說到這個份上,宋荔心想着以後安定下來了,也做上一桌好吃的邀請木家人。
“行,等我淨下手。”
去往木家的路上,木湘湘看看宋荔面上的疤,又瞧瞧好友幹娘,盡管很好奇她們母女倆臉上都有疤,想到宋荔毀了容已經很傷心了,不好戳人的傷心處。
進入木家籬笆院,聽見動靜,庭院裏劈柴的木父放下手裏的活計兒,招呼着她們進到屋子裏。
木父打量宋荔,被她面上可怖的疤痕驚住,很快回神:“你就是宋荔吧,總是聽湘湘說你很能幹,一個人擺攤賣魚片粥,賣涼皮,很佩服你,不像我家湘湘,天天公雞打鳴了都不起床,非要她阿娘拽她。”
“湘湘也很好,有她阿娘兜底,不會錯過擺攤的時間。”宋荔笑笑,往身旁的木湘湘看去。
“爹。”木湘湘跺腳,有種被自家老爹揭老底的感覺。
先是她誇宋荔的話被人知曉了,叫木湘湘臉一熱,叫人很難為情,又抖落她天天在家賴床……
堂屋的說話聲,吸引了木氏,她端着兩盤菜肴,也出來招呼着衆人落座。
宋荔和周萬春幫忙到廚房端菜,擺到飯桌,七人圍着桌子,聽木氏說:“沒有準備什麽好菜,都是一些家常菜,小宋和周夫人別客氣,大家動筷子啊!”
桌上有肉有魚,普通家庭也不是日日都能吃到,木家大概也不會天天吃得這麽豐盛。
宋荔瞄見木湘湘的弟弟妹妹,見他們眼巴巴望着盤子裏的紅燒魚,黃豆炖肉片,不停吞咽口水。
哪裏是沒準備好菜,分明是特意準備的一桌豐盛菜肴,宋荔感受到木家人的淳樸,這是獨屬于華夏人的含蓄。
從宋荔到廚房做工後,每日碗裏都有十來片肥豬肉,不缺油水,對肉片的渴望度低,象征性的夾了幾筷子紅燒魚,味道比不得春風樓正兒八經的廚子做的魚,卻有一種久違的家常味道。
木湘湘的弟弟妹妹吃得滿嘴流油,甚至滿足又天真的想,如果家裏每天都有客人登門,是不是天天都能吃到肥汪汪的肉肉?
飯後,宋荔有心想要幫忙洗碗幹點活,被木家人婉拒了,想到剛搬家院子裏一堆雜活,于是同木家借了工具,返回家中除草。
木湘湘閑着也是閑着,過來給宋荔幫忙,指揮着将拔出的雜草攏作一堆,放到太陽底下,讓太陽曬死它。
不然一場大雨,這些頑固的雜草又活過來了。
木湘湘說着,聽見宋荔不可思議的誇她:“你懂得好多啊!”
木湘湘下巴擡得像只傲嬌的小公雞,哼哼:“我家在城外可是有塊地,有時我也會幫家裏幹點農活,時間長了,自然曉得這些常識。”
又輕視地往宋荔看了眼,連這些常識都不懂,她家以前窮得竟是連塊地都沒有!
真可憐啊!
花費一個時辰半,終于将院子清理出來,新家需要添置些日用品,還要買只鐵鍋,晚上就可以在家裏開火做飯了。
贖身後,宋荔身上所有家當641文,本月房租繳納350文,餘291文。
采購了些米糧、面粉、部分日用品、木盆、澡豆、一條鲫魚,因為天快黑了,便宜賣1文錢一把的苋菜……宋荔一下子要了兩把,這些總共花費158文,接着被木湘湘帶着去她認識的鐵匠鋪子。
市面上一只鐵鍋售價85文,現在鐵礦開采不發達,鐵材十分昂貴,這家鐵匠鋪子的鐵鍋質量不錯,看在她是熟客帶來的,給她80文的優惠價,還送了只宋荔看上的模具。
一只鐵鍋便宜了5文錢,添了個蒸涼皮的模具,宋荔仿佛撿到了銅板一樣高興。
返回的路上,找到挑着賣柴火的商販,宋荔跟對方為了一文錢,講價還價。
商販怕了她,将兩捆柴火便宜給了她,還幫忙送到家裏,離開前忍不住抱怨:“我也是掙點辛苦費,你一個年輕姑娘,好意思跟我講半天假。”
宋荔大大方方說:“我剛搬家,要置辦一大堆東西,身上沒什麽錢,這不沒辦法嗎,過幾天等我手頭寬裕些,到時我多光顧你。”
送走商販,日頭快要墜下地平線,宋荔去收草席子,木湘湘回家吃飯去了。
宋荔給竈臺點火,支上鐵鍋,臨時找不到豬皮,用素油開了鍋,将清水和大米放到鍋中煮開,撈出米湯,米飯繼續小火焖着。
将鲫魚煎得兩面金黃,調上佐料,焖煮幾分鐘,最後大火收一下魚汁,讓魚湯味道全部浸入魚肉裏。
宋荔有點惋惜,如果能加點辣椒和蒜苗葉子就更香了。
除了幹燒鲫魚,又炒了盤青菜,終于忙活完。
月亮爬上了樹梢,借着月輝的銀色,母女倆摸黑吃晚飯。
家裏沒有燈油,只能先這麽對付了,好在今晚的月光很亮,不會阻礙視線。
從中午在木家吃過一頓後,晚間喝了碗米湯,一直到現在才進食,兩人都有些餓狠了,宋荔扒着米飯,從來沒感覺普通的粳米這般香甜?
既是餓了,也因為這是贖身後在外面做的第一頓飯。
平常瞧着平平無奇的苋菜,此刻吃着也特別爽口,宋荔連湯汁也不放過,用苋菜湯拌飯,汁液将米飯染得鮮紅,配上煮得很入味的鲫魚,愣是扒了兩碗米飯。
白日裏她和木湘湘去采買生活物資,周萬春在家裏擦洗桌椅板凳。
飯後,周萬春主動承擔洗碗的家務活。
宋荔将剩下一把苋菜菜根浸泡到水裏,挪到廚房的陰涼處,以免水分流失蔫巴了。
接着去揉搓明天要用的面粉漿,将木桶掉在水井裏,做完這些,月亮從樹梢悄悄移到了高空,夜色深了。
白日清洗過的草席,鋪在堅硬的床板上,沒了稻草的鋪墊,宋荔的後背和床板來了個親密接觸。
床板硬邦邦的。
以前她嫌棄稻草不夠軟和,現在連稻草都沒得睡,一想到這個世界買稻草還得花銅板,宋荔整個人都不好了。
翻來翻去,沒多久,她眼皮子沉得像是挂了秤砣,迷迷糊糊睡過去。
晨曦時,東市幾條主街道人來人往。
宋荔将今天的面筋團,拿給相熟的飯館東家,對方嫌少了點,不夠賣。
他飯館的廚師也嘗試學着宋荔揉面筋團,不得其法,出來的面筋團軟軟的,客人吃了,說味道變了,不如以前賣的烤面筋勁道彈牙。
宋荔想着現在搬出來了,不用着急忙慌往回趕,以後可以多做些涼皮賣,攤上的常客來晚些的,買不到涼皮,總這樣也不好。
聽到她允諾明天會多做些,東家拍板說:“感情好,有多少都可以拿來,正愁不夠賣。”
她收到今天的20文,拎着木桶回市集擺攤。
宋荔抱怨床板太硬,一晚上沒睡好,木湘湘望着她的黑眼圈,說:“前不久我有個叔叔家收了稻谷,正好我家缺引火的幹草,我要去弄兩捆,免費不要錢的,你要去嗎?”
宋荔只是随口說了句,沒想到還有這樣的好事:“去。”
現今手上只有46文,加上賣面筋得的20文,共66文,窮得叮當響。
俗話說柴多米多沒有日子多,能省一點是一點。
擺攤完,木湘湘拍着胸脯保證借到木推車,兩女相約午飯後結伴到城外弄稻谷草,興高采烈回家吃飯去了。
宋荔沒有直接回家,揣着剛賺來的63文錢,在市集買了燈油,路上遇到豬肉攤,案板上擺着一塊塊瘦肉,頓時吸引了她的注意力。
作為一個吃貨,宋荔不愛穿,不熱衷護膚,唯獨不能辜負這張嘴。
這樣瘦而遍布脂肪的新鮮食材,不管是煎煮烹炸,肉質都會很嫩,絕不能錯過。
于是宋荔擺出一臉嫌棄,在豬肉攤上挑挑揀揀:“怎麽一塊豬肥膘肉都沒有?”
豬肉攤販賠着笑臉:“豬肥嫖都是一出攤就被搶走了,明早可以早點來嘛,我攤上這些貨也不錯,快收攤了,你要的話,算便宜點給你。”
宋荔心裏樂開了花,面上一邊埋怨,一邊随手指了塊自己早早瞄好的肉塊:“這個怎麽賣?”
她指着個柑子大小的肉塊,攤販套上秤砣:“豬肥嫖42文一斤,豬瘦肉36文,快六兩,20文,給18文好了,圖個吉利。”
便宜2文呢!
宋荔努力壓下微微上翹的嘴角,付了銅板。
又去別的攤子買來兩顆雞蛋,拎着今日的收獲,路上遇到巡捕隊,宋荔還高興跟海峰打招呼。
海峰:“聽說小宋姑娘搬出來租了院子,住哪兒?”
宋荔一指樂安巷:“沿着往前走一刻鐘,我還要回去燒飯,一會兒要出城,不跟你說了。”
“你要出城啊,真巧,我今天也要出城,家裏有個遠方親戚在城外有個莊子,可以拾些幹柴放到家裏,反正不要錢。”
宋荔心說這位海捕快還挺顧家,他們做捕快收入非常可觀,還這麽勤儉持家的,真是少見。
“等等,不要錢的幹柴?我可以跟着一起去撿點嗎?”
海峰不怕她跟着一起去,就怕她不去:“當然可以啊,我這位遠方親戚不差錢,向來大方,允許附近的老弱婦孺到他的莊子撿拾柴火,我大概未時在城門等你。”
這樣的好事,宋荔當然想拉上木湘湘:“我可不可以叫個朋友一起?”
海峰一口應下:“嗯,都行,反正他的莊子裏幾座山頭大得很,附近一片田地都是他的,樹枝木柴多到拾不完。”
兩人約定在城門口彙合,之後宋荔把物資帶回家,撈出米湯,放到一旁晾涼。
米飯繼續在鍋裏焖着,暫時不用管。
她喝下小半碗乳白色的米湯,潤了潤嗓子。
米香濃稠,湯水上面糊了一層米油,據說很養人。
趁着焖米飯的功夫,她去木家問了木湘湘的意思,得知有不要錢的幹柴可以撿拾,立馬答應跟她一起去。
木氏本來也想去,無奈家中兩個幼童離不得人,只能讓宋荔和木湘湘去。
宋荔正端上飯碗,木湘湘推着借來的木板車停在門口。
外面日頭大,木湘湘進屋躲太陽,被宋荔招呼着吃點,本來在家吃過一碗飯,見到桌上一碟子炒苋菜,一碗肉絲雞蛋羹。
清亮的湯水,漂浮着點點油脂,淡粉的肉絲,嫩芽黃的雞蛋碎,勾起了人的饞蟲。
木湘湘沒忍住饞蟲,接過宋荔遞來的粗瓷碗,舀了點,用勺子挖來一口,鮮得她差點吞掉舌頭:“肉絲好嫩啊,我阿娘做的肉絲雞蛋湯,肉絲老得塞牙。”
宋荔飛快扒米飯:“喜歡多喝點。”
木湘湘可不好意思喝太多,這年頭誰家都不富裕,她喝下的小半碗肉絲蛋湯,值好幾文錢了。
飯後,周萬春幫忙洗碗擦桌子,讓宋荔回來時買個開墾土地的工具,一些菜種,想在院裏的空地上種植蔬菜,以後自給自足,不用花錢買青菜吃。
宋荔應了聲。
看約定的時間差不多,她和木湘湘一塊趕去城門口。
大老遠,瞧見海峰站在城門口陰涼處,兩人急急上前。
宋荔:“抱歉,讓海大哥等我們了。”
海峰打量了宋荔身旁的少女,瞧着眼熟,似乎也是在東市擺攤的商販:“沒事,我也剛到,人到齊了,我們走吧。”
木湘湘也認得他,是巡捕隊裏的人。
路上,海峰看到路邊的标志性建築,專門會挑些它的歷史趣事,講給她們聽。
因為語言诙諧,宋荔和木湘湘聽着有趣,不知不覺三人來到莊子。
大老遠,便瞧見有一些老弱婦孺們在前面排隊,領到一小袋東西。
迎面有人走來,宋荔好奇問:“你們這是做什麽?”
男童擡起稚嫩的臉龐:“這家莊子的東家和善,讓每月初五、十五發放米糧,十歲以下的幼童,還有五十歲以上的老人都可以過來領五斤的米糧。”
宋荔點點頭,表示知道了。
男童拎着五斤米糧離開,她見他赤着腳,衣不蔽體,孤零零的一個,許是孤兒。
來領米糧的大多是家境貧寒的,其中不乏想要占便宜的,她看到有年輕人攙扶着須發皆白的老人來領米糧……
莊子的管事沒有為難人,依舊給了五斤糧。
海峰帶着她們給管事打了聲招呼,也不知道他說了什麽,管事的人将她和木湘湘從頭到腳打量一遍。
然後海峰帶着她們過去,前面幾座連綿起伏的青山,路上走了半個時辰,還叫宋荔遇到了昨天賣她幹柴的商販。
對方見了她,驚得嘴巴恨不得吞下一顆雞蛋:“昨兒我親自挑去你家的,銀貨兩訖,沒有要回去的道理。”
原來是怕她想要讨回買幹柴的銅板。
宋荔:“……我不向你讨。”
海峰帶着她們去到一座山腳下,讓把木推車放在這裏:“這座山來的人比較少,很容易撿拾。”
宋荔沒問為什麽這座山人少,以她還沒有被電子産品侵害的良好視力,一眼瞧見山坡上堆積着厚厚落葉,雜七豎八的樹枝木棍。
宋荔和木湘湘驚喜對望,不約而同往山坡鑽。
一根,兩根……
一眨眼,撿到了小半捆,放眼望去,遠處還有更多等着她們……
兩人像不小心掉進了米缸裏的老鼠,望着滿山唾手可得的幹柴,仿佛看見了黃澄澄的銅板。
這些幹柴都撿拾回去,那得省多少錢啊!
宋荔像不知疲倦的小蜜蜂,瞧見海峰閑散的站着,好奇:“海大哥不是也來撿幹柴的嗎?”
海峰一僵,似才想起自己說過的話:“對,我撿一點就好了。”
他裝模作樣撿拾了些,用藤蔓捆住,等待片刻,宋荔和木湘湘也說好了。
她們來回四五趟,搬來一捆捆幹柴,把木推車堆的滿滿當當,又用藤蔓仔細纏繞着,防止運輸途中掉落太多。
海峰的兩捆幹柴也被綁上去,便主動提出幫忙拉車。
見他堅持,宋荔和木湘湘不好拒絕,兩女在旁邊幫忙,遇到上坡下坡時,搭把手。
路上,宋荔問:“海大哥只撿這些,夠用嗎?”
“夠啊。”海峰的肩背套着麻繩,拉着木板車健步如飛:“平時我不做飯,燒水用足夠幾日了。”
兩捆幹柴,市面上要賣七八文,出城到莊子來回要一個半時辰,沒想到海捕快這麽持家。宋荔暗暗想。
回城的路上,順道在木湘湘的叔叔家拿來幾捆稻草,堆在柴火上即可。
一車的木柴看着多,因為連日烈陽,烤幹了水分,一點不重,海峰輕輕松松拉回了城門。
海峰住在附近,兩人送他回家,又謝絕了宋荔和木湘湘想要多給他一捆幹柴的想法:“我自己住,用不了那麽多,缺了再去撿就是,還可以鍛煉身體。”
又說:“你們以後想去莊子撿幹柴,跟管事的說一聲就行,我白天跟他打過招呼的。”
真是意外之喜了,宋荔和木湘湘感激不已。
進城後,天色剛擦黑。
宋荔買了松土的農具,菜種子,買了把便宜青菜,兩女慢悠悠往樂安巷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