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冬瓜炖排骨
第032章 冬瓜炖排骨
一車的木柴, 兩人各分一半,兩捆稻草,把柴火堆在籬笆牆內,宋荔随木湘湘一起去還車。
趁着天色還未黑透, 趕緊生火煮飯, 晚飯吃點清淡蔬菜, 也別有一番滋味兒。
飯後洗刷幹淨的鐵鍋煮了洗澡水,一瓢熱水,兌些冷水, 宋荔坐在大圓木盆裏洗得很暢快。
在春風樓時,熱水有,但住處人多眼雜,洗澡不方便。
她以前從未去過公共澡堂,接受不了被人看光了洗澡, 都是揉完了面團,用幹巾蘸着水, 抹一遍身子。
現在好了, 終于有獨屬于自己的屋子了。
躺到草席子上, 宋荔感受到了熟悉的軟和。
是鋪了稻谷草!
在她做飯的時候,周萬春将兩間屋子的床鋪上稻草,保暖柔和,還有祛除濕氣的作用。
不是沒想過買棉花被褥, 多墊幾床, 保證床鋪軟乎乎。
可是太貴了, 她打聽過, 一床三斤重的棉花被,要五兩銀子呢!
二手市場的棉花被賣得便宜些, 用舊棉被翻新彈的被褥,看着跟新的一樣,只要三兩銀子。
現在棉花還沒有大規模普及種植,昂貴得只有富戶才會買的奢侈品,宋荔眼饞,也只能勤勤懇懇擺攤掙銀子。
希望趕在十月份來臨之前,掙足買棉被的銀子,不然這個冬天将會十分難熬。
其實也有其它保暖手段,窮人通常以蘆花、柳絮、棉麻葛、草絮等抵禦嚴寒。
Advertisement
這裏的棉麻葛裏的棉,并非現代随處可見的雪白棉花,是一種本土生長的木棉花,五月份後,時常能在街道看見它們漫天飛舞的身影,對鼻炎和哮喘患者十分不友好。
木棉絮,類似柳絮蘆花。
宋荔以前也聽過《蘆花順母》的故事,蘆花細軟輕薄,并不能禦寒。
她穿來時,正值春回大地,樓裏發下兩套薄棉襖,被宋荔帶了出來,如果遇到嚴冬,就有點不妙了。
昨兒晚上還好好的,今兒有蚊蟲飛進來,一直在耳邊嗡嗡叫,宋荔不耐煩地揮手驅趕,心想着明天還得買點艾蒿來熏蚊……
每月繳納350文房租,吃飯穿衣等各種開支,靠着支個涼皮攤過日子,有些捉襟見肘,還得想法子搞點別的財路子……
白天勞作一天,困意湧來,腦子混混沌沌入了眠。
醒來後,臉頰幾處皮膚鑽心的癢,被她抓了幾把,又痛又癢,酸爽不已,料想是昨夜喂了蚊子一頓飽餐。
今早支攤,遇到福爺家的小厮,說道起福爺有些饞她做的芒果糯米滋,詢問有沒有空替福爺做些?
宋荔正發愁財路子,仔細思量了一番說:“申時我會來東市賣芒果糯米滋,到時候你可以過來買啊!”
“感情好,我家福爺天天念叨着你的手藝,我下午再來尋你。”小厮高高興興走了。
宋荔要承擔起養家的責任,今天的涼皮多做了些,約莫有五十多份,一個時辰半賣完,面筋團賣出28文,刨除面粉、配菜的成本,賺到81文。
減去繳納的商稅9文,餘72文。
大周朝沿用了前朝的兩稅法,主要征用田稅、商稅,以及雜七雜八的稅務①,宋荔成了良籍後,沒有田地,不需要繳納田稅,只需繳納商稅、丁稅。
好在鳳仙郡內的雜稅不多,百姓們安居樂業,以宋荔聽市集上的走商販足們說道,有的城中還收過橋稅。
顧名思義,就是由專門征收稅務的基層,守在石橋的兩頭,只要有百姓經過石橋,去到石橋的那一頭,都要繳納一定稅務。其它州府、官府征收的雜稅,也五花八門,什麽亂七八糟的名目都有……
其中商稅又分為走稅和地稅,走稅為胡商游商到鳳仙郡售賣貨物,按照貨物總價,需繳納2%的商稅,還有就是像宋荔這樣居住在鳳仙郡內裏,擺攤經營的稅務在3%。
以宋荔今天帶來的貨物總價值約不到三百文為例,按照3%的稅收,繳納了9枚銅板。
東市的入口,只要攜帶商貨的良籍商販,都需繳納一定稅收,才被允許進入集市。
平時宋荔節省到恨不得一分錢掰成兩半花,遇到征稅,還是很樂意繳納商稅的。
這些應征的稅收,一部分用來建設城鎮,一部分充作軍費,讓邊關的将士吃飽穿暖,保衛邊疆。
聽說前不久營州一場雪災,朝廷官員不作為,讓一部分百姓揭竿而起,殺進了縣城裏,還殺了縣太爺一家子,鬧得沸沸揚揚……
朝廷派遣一支軍隊過去鎮壓,還另調派了新任縣太爺上任,也不知道是哪個倒黴蛋,被外放到這種苦寒之地,冬天零下幾十度,搞不好真的會凍死人。
宋荔一面感嘆外邊真亂,一面慶幸還好自己穿到了四季溫暖的南方。
若是穿到苦寒的地方,光是冬天洗菜摘菜,要凍掉手指頭了。
最初穿成個燒火丫頭,她對穿越無比怨念,憑什麽人家穿來不是公主縣主,就是富家小姐,哪像她倒黴催的,穿越前天天加班,穿越後還得天天幹活。
以前一臉班味,現在一臉擺攤味。
收攤路過豬肉攤時,瞧見擺着幾條精瘦的肋排,旁邊豎着個牌子,8文錢一根,頓時宋荔雙眼放光。
這種精肋排,在現代的菜市場一斤要三四十塊,比豬肉貴上一倍,她上班拿到第一個月工資後,立馬買點排骨回家煲湯喝,喝了兩頓,第二天還帶去公司當午飯。
在現代被年輕人嫌棄的肥豬膘肉,到了古代,成了百姓們炙手可熱的搶手貨。
反而現代大家都喜愛的美味排骨,在古代是被人人嫌棄的邊角料。
宋荔咬咬牙,要了三根肋排,跟商販磨了磨,最後同意便宜2文,花去22文。
她跟撿到寶似的,把用芭蕉葉捆好的三根排骨放到木桶裏。
旁邊一位阿婆見了她,搖搖頭,問豬肉攤老板要了塊半肥半瘦的肉。
宋荔不管他人的怪異眼光,又到另一個菜販攤上買下兩片冬瓜。
這時候正值冬瓜成熟,價格低廉,1文錢能買到三公分厚度的一片冬瓜。
她把兩片冬瓜塞木桶裏,又到糧鋪買來一斤糯米粉,她常買的面粉一斤33文,一斤糯米粉要39文,比面粉略貴些。
少量成品椰蓉,一只巴掌大小的芒果,被她小心翼翼用軟布墊着,生怕路上磕壞了撞壞了。
芒果在嶺南本地随處可見,價格低廉,幾文錢一斤,乘坐貨船漂洋過海來到了鳳仙郡,十七文一斤,快趕上糙米的價格。
一只巴掌大的芒果,足有半斤重,花費8文。
她去了售賣乳制品的區域,相較牛乳的高昂價格,市井百姓們大多選擇購買物美價廉的羊乳。
宋荔想做長久的口碑生意,自然選擇了價格更貴的牛乳。
一碗牛乳要36文,她想先少做一點到市集售賣,看銷量反響如何,決定後續要不要繼續售賣,免得浪費。
因為要不了太多,于是央求商販能不能少賣些?
對方瞧她可憐巴巴,同意用曲柄的酒勺舀了一勺,裝進竹筒裏,這一小勺牛乳要7文錢,約莫一碗牛乳的五分之一。
塞入密封的木塞,宋荔拎着一桶子成果回家,路上臉頰癢又癢又疼,提醒她去買了驅蚊蟲的艾蒿幹草繩。
買來一大堆東西,把木桶裝得滿滿當當。
摸摸腰包,一上午辛辛苦苦掙的銅板,不等在口袋裏捂熱,又全部流向別人的口袋,還倒貼了8文錢。
宋荔聽見自己肚子發出咕咕叫,打算回家後先把米飯焖上。
趁着太陽好,周萬春今早把卧室和堂屋全部又打掃一遍,清理出許多犄角旮旯裏的灰塵,又用農具翻出一小塊地。
宋荔到家時,周萬春正在費力翻土,見籬笆栅欄有腳步聲,見她拎着木桶,忙上前來搭把手。
宋荔淘洗了粳米,往鐵鍋中添加清水和淨米,伸手去拿柴火,瞅見手邊堆着幾捆周萬春仔細拾來她們在院子拔出來的野草。
兩日功夫,野草曬得幹燥,正好可以拿來引燃幹柴。
宋荔沒想到周萬春比她還會過日子,又有些愧疚,她帶着幹娘出來,是要帶着她過好日子,不是天天摳搜節省度日。
光靠着省錢大富大貴不了,還得開源,多找點賺錢路子。
現在早上的涼皮生意基本穩定,中午下午閑着沒事,其實可以到東市擺攤賣些別的小吃。
所以她決定飯後制作芒果糯米滋,到市集擺攤看看。
在考慮賣芒果糯米滋前,她看市集上的冷水鋪子生意不錯,也十分心動。要是能找到冰粉籽,賣冰粉,最是消暑解夏,生意肯定好。
又或者是制作冰沙,宋荔以前吃過用打碎的冰沙,添了果醬,點綴些山楂碎、花生碎和堅果果仁,冰冰爽爽,吃着特別暢快……
她觀大周朝已經發展出硝石制冰,但制冰的效率不高,如何保存冰沙不會融化掉,也是一大難題。宋荔手中的本錢有限,應對風險的能力較差,沒有太多試錯的成本。
只好求穩一些,做了芒果糯米滋,這種老少皆宜的點心。
趁着鍋中焖飯,宋荔也想幫忙翻地,周萬春默不作聲把工具給她,坐到陰涼處,看她翻土翻得亂七八糟,最後看不過眼,揮蒼蠅似的趕她:“一邊去,別把我規整出來的踩壞了。”
沒能幫上忙,還添了亂,宋荔扁扁嘴,估摸着差不多了,到廚房把米飯盛出來。
米和水的比例正好,焖出來的米飯,顆顆分明,底下還有一層焦黃的鍋巴,被她用鍋鏟鏟起來,倒扣在米飯上。
先把排骨冬瓜炖上,炖好的湯水和冬瓜單獨盛出,撈出的排骨用熱油煎一煎,煮得很入味後盛出,一份排骨,兩種吃法。
這也沒辦法,排骨裏鹽放得重些,更好下飯。
一個出門擺攤,一個整理院子,宋荔和周萬春消耗了不少體力,飯量也大,兩人扒下一大碗米飯,啃着排骨,煮得肉質酥爛,牙齒輕輕一扯,骨肉分離。
排骨肥而不膩,炖煮得爛乎,母女倆吃得滿嘴流油,十分滿足。
又喝下碗排骨冬瓜湯,冬瓜去火,滋補又解暑。
鍋裏焖飯的焦黃鍋巴,周萬春不耐煩吃這種費牙的食物,正好便宜了宋荔,撕開一半啃得卡茲卡茲的脆響,焦焦酥酥的,別提多香了。
另一半鍋巴被她留作零食,等餓了再吃,兩人風卷殘雲将桌上的飯菜吃光光。
飯後,周萬春去洗碗,宋荔查看竈上蒸制的糯米、牛乳、白糖混合物,約莫好了,取出放至陰涼處。
過堂風一吹,熟糯米團很快便涼了。
她取出芒果削皮,切丁……
宋荔認真考慮過,芒果糯米滋的銷售人群,大部分是年輕人,東市來往的,基本都是普通百姓,三五文錢的點心小吃,會忍不住嘴饞,偶爾買個嘗嘗鮮。
如果要賣七八文,十來文的價格,可能嫌貴,不大好賣……
但是糯米滋的高昂成本在這,價格便宜不了,做生意就是為了賺錢,總不能賠本賺吆喝吧!
于是宋荔想到了一個好主意,就是将糯米滋做小一些,這樣分量看着更多,分攤掉了成本,單價又低了許多。
如果賣三四文錢一個,應該會有人願意嘗試。
她用掉的部分材料,有半斤糯米粉20文,一只芒果8文,一小勺牛乳7文,1文錢的椰蓉,制作出三十只荔枝大小的芒果糯米滋團,成本在36文。
光這些,還沒算上耗費的幹柴費用,人工費,還有需繳納3%的商稅。
宋荔估摸着,應該能賣3文錢一個,畢竟又是牛乳,又是鮮芒果肉,李記包子鋪的肉包也賣3文一個,自己做的點心也不差。
因為李記包子鋪偷工減料,包子皮越來越厚,裏頭的肉餡越來越少,宋荔已經很久沒去他家買肉包子吃了。
眼看日頭西偏,宋荔趕緊帶着擺攤的物件兒趕去東市。
天氣太曬,她用灰撲撲的麻布外衫頂在頭上遮陰,防止中暑。
出門遇到木湘湘領着弟弟妹妹,見她慌慌張張:“幹嘛去呀?”
宋荔回:“到東市擺攤。”
木湘湘知曉她要養活自己和幹娘,肩上負擔重,想着一會兒帶弟弟妹妹到郊區摘菜,順便多摘點,給宋荔家送些去。
因宋荔攜帶貨物,需先繳納了商稅,才被允許進入東市。
繳了稅,來到東市,因為日頭西去,高高的圍牆投下一片黑影,立在牆下的陰影處,沒那麽曬人。
宋荔在自己占據的地方擺好攤位,挂上用木炭灰寫的價格牌。
這時候大街上還有許多跟宋荔一樣的商販,也有匆匆趕來支攤的商販,誰不想大熱天在家歇涼,都是沒有辦法了,為了養家糊口嘛。
臨近申時,東市陸陸續續來了許多人家到市集采買。
宋荔剛坐下一會兒,她帶來的點心吸引來個領着幼童的婦人,因為孩童見了點心吵鬧着不肯走,最後一屁股坐到地上,于是上前詢問了價格:“這個賣3文,這麽貴啊?”
宋荔只好解釋說:“這個是用糯米和牛乳做的,裏頭的餡料是新鮮芒果果肉。”
聽說是用牛乳做的,婦人明顯心動,又覺得貴了些:“3文錢能買三片冬瓜,夠吃三頓了。”
宋荔并不強求:“不是這樣算的,冬瓜跟牛乳和芒果也不是一個價,要不您再四處瞧瞧吧!”
婦人便拽着孩子走了。
又過去半晌,就在宋荔有些昏昏欲睡時,聽見有道翠鳥一樣的聲音:“哇,好漂亮的點心。”
宋荔撐開眼皮去看,有個穿着綠色衣裙的少女拉着身旁人撒嬌:“阿兄,我想吃這個,你買給我好不好?”
穿灰藍直裰的青年男子拗不過妹妹,問宋荔:“我看你牌子上寫的用料有牛乳和芒果,真用牛乳做的?”
不等宋荔回答,少女搶先說:“買來嘗嘗不就知道了。”
說完,綠衣少女拈起一枚雪白蓬松的圓團子,輕咬一口,雙眼放光:“阿兄,好濃的牛乳香,芒果肉也好多汁。”
男子無奈摸出三個銅板遞來,綠衣少女已經吃完整個芒果糯米滋,回憶着齒間甜甜糯糯的團子,軟乎乎的,像是踩在蓬松的雲朵般。
商販還算地道,用的新鮮芒果,果肉酸甜多汁,可惜個頭太小,她兩三口就吃掉了,想到阿兄掙錢不易,嘗個鮮就好了,不好叫阿兄破費。
似看穿妹妹的心思,男子大方又掏出三文錢買了個,遞去:“拿着吃吧,今兒我剛發月俸,還有幾十文津貼。”
這對兄妹給她的攤子開了張後,宋荔的生意開始好轉,有一些平時在她攤上買涼皮的常客,見她做得一手清爽勁道的涼皮,手藝好,今兒又做了新奇點心,有些便花個三文錢試試,陸陸續續賣出十幾個芒果糯米滋。
等福爺家的小厮趕來時,發現只剩下幾個,一下子包圓了。
當婦人帶着啼哭不止的孩童返回時,宋荔已經收拾了物件兒,出了東市。
婦人問旁邊的攤販宋荔的去向,得知她賣完今天的貨,已經收攤回家了,只得作罷。
傍晚回到家,正好撞見梅嫣身邊的大丫鬟,拎着些米糧油來看她,說是恭賀喬遷之喜。
其實梅嫣不是沒想過來看看好友租住的院子,只是她是個風月女子,來宋荔住的地方,被周圍的街坊鄰居認出來了,對宋荔的名聲不好。
估摸着這幾天裏,她們把院子整理得差不多,特意讓丫鬟送些吃的用的,作為喬賀新居之禮。
米糧油價格不貴,宋荔也都能用得上,雙方都能負擔和接受得起。
想起這幾天都在忙碌,宋荔好幾天沒見到梅嫣,讓她的丫鬟回去帶個話,相約她過幾天到西橋散散心。
送人出了籬笆院,遇到背着竹簍滿載而歸的木湘湘,和她的弟弟妹妹。
見到宋荔和宋荔身邊的人,木湘湘的目光流連在對方身上的衣料子,等人走遠了,拉着宋荔問:“那人誰啊,身上的料子好漂亮。”
“一個朋友。”宋荔随口搪塞,掃向她背簍裏的蔬菜,扯開話題:“你們出城了啊?”
木湘湘很快忘記這茬:“是啊,我們家不是在郊區有塊地嘛!種了些菜,我摘了來,順便給你拿一些。”
木湘湘取了些菜,宋荔感受小姑娘淳樸的善意:“太多了,我要一把就好了,你們留着吃,或是拿到市集售賣,也可以換些錢財。”
木家原本也是這樣打算的,她們家中有地,還得繳納田稅,種植的蔬菜瓜果,一部分供應自家,一部分用來繳稅的。
木湘湘見她不肯收,也沒再堅持,目光不小心瞄到她們院裏翻動的土壤,雙眼瞪得像銅鈴:“我的天老爺,你們就是這樣種菜的啊,你不知道現在太陽會曬死幼苗,需要鋪一層道稻草,才能坐根。”
宋荔傻眼了:“還有這講究?現在鋪還來得及嗎?”
木湘湘卸下背簍,來到院裏播種的土壤,蹲下身,查看了片刻:“沒事,還沒發芽。”
宋荔大舒一口氣:“還好種子錢沒打水漂。湘湘,你知道城裏哪裏可以買稻草,多少錢?”
木湘湘想了想:“稻草得花兩文錢呢,昨天我們拉回來四捆,我家還有兩捆,我勻一捆給你吧!”
“那哪兒行?”宋荔摸出兩枚銅板遞過去,見木湘湘不肯收,于是說:“我今兒做了點心,擺攤的收入還可,你千萬別跟我客氣,剛才送我蔬菜,我可沒跟你客氣,都沒客套一下收下了。改天有時間,我還想做一桌飯菜,請你們一家人到家裏吃飯,暖居。”
話說到這個份上,木湘湘不好再拒絕:“好吧,我不客氣了,一會兒叫我弟弟給你拎過來。你們要鋪得均勻些,不能太厚,早晚要揭開,撒些常溫水,好叫種子吸飽了水好發芽,隔三差五的,不能天天灑水,要不然土壤太結實,種子不能透氣了。”
宋荔一字一句記在心中,感嘆:“沒想到種菜也有這麽多技巧,謝謝你啊,要不然我的菜苗都要被曬死了。”
送走木湘湘,宋荔把米糧油全部拎回廚房,到廚房焖上米飯……
沒一會兒,聽到籬笆院外有人哼哧哼哧聲。
走出廚房一瞧,是木湘湘的弟弟抱來一捆稻草,許是怕宋荔不會,還親自示範了一遍。
五六歲的孩童,曬得皮膚黢黑,一看就知道是常常幫家裏做慣了農活兒的。
确定宋荔會了,小孩哥完成了姐姐布置的任務,便要回家了。
宋荔喊他等等,小碎步跑回堂屋,從梅嫣托人帶來的物資裏翻出冬瓜糖,拿給小孩哥兩塊,得了句謝謝,他一扭頭跑開了。
晚飯,用上午剩的一片冬瓜炒了,随便對付一下。
削下來的冬瓜皮,舍不得丢,被宋荔抹了鹽巴,打算腌制成鹹菜,可以拿來就着白粥吃。
吃過晚飯,宋荔點着油燈,揉搓面團……
一面心算白天擺攤掙來的錢數,賣出三十枚芒果糯米滋,納了稅,買了捆稻草,還餘85文。
芒果糯米滋的成本,大頭屬糯米粉,還剩半斤,明兒不用買,這樣明天餘的銅板數額要多一些。
搓完面漿水,宋荔就着月色回房間裏洗漱,順手把換下的髒衣服搓了,挂在院裏周萬春搭的麻繩上晾曬。
房間裏點了艾蒿繩,今夜不用受蚊蟲叮咬的困擾了,宋荔四仰八叉地躺在草席子上。
從前睡大通鋪,人擠人,腿腳伸不開,翻個身都麻煩,憋屈得要死。
尤其宋荔旁邊還睡着個喜歡睡覺搶被子的小翠,每日清晨醒來,總會搶走她的一半被角。
一人睡個大床,好自在,好舒服啊!
張開了雙臂,她将整個床鋪占據,想怎麽翻身就怎麽翻身,想怎麽伸腿張臂,就伸腿張臂,還可以左右滾來滾去……
後背貼着草席,半開的窗子吹進來晚風,這會兒還沒到正熱的時候,宋荔挨着枕頭想了會兒,不知不覺睡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