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扶蘇的變革之路
扶蘇的變革之路
秦國,鹹陽城。
八歲的扶蘇,作為秦始皇嬴政的孩子,生活在這座宏偉的宮殿之中。他白皙的面容猶如羊脂玉般溫潤,精致的五官恰到好處地分布在臉上,一雙明亮的眼眸透着超越年齡的聰慧和善良。
陽光透過雕花的窗戶,斑駁地灑在扶蘇的書房裏。扶蘇如同往常一樣,安靜地坐在書桌前,周圍是堆積如山的竹簡和書卷。
看着晦澀難懂的書卷他微微皺着眉頭,專注地翻閱着手中的書籍,時而輕咬嘴唇,時而輕輕點頭,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仿佛外界的一切喧嚣都與他無關。
然而,命運的齒輪在這個看似平常的日子裏開始悄然轉動。
扶蘇在找書卷的時候,在書房的角落裏,無意間發現了一本陳舊且散發着神秘氣息的書卷。那書卷的封面布滿了歲月的痕跡,仿佛在訴說着過去的故事。
他好奇地走過去,輕輕用手拂去上面的灰塵,當他的指尖觸碰到書卷的瞬間,仿佛有一股電流傳遍全身。随即他小心翼翼地将書卷拿起,輕輕翻開那泛黃的頁面,一道奇異的光芒從書中射出,瞬間将他籠罩其中。
扶蘇被這突如其來的光芒驚得瞪大了眼睛,身體不自覺地向後退了幾步。光芒刺得他幾乎睜不開眼,但他心中的好奇卻愈發強烈。他努力穩住身形,想要看清楚這光芒的來源。
光芒消失後,一個神秘的聲音在他的腦海中響起:“恭喜你,扶蘇,你已激活‘掄語系統’,從此将開啓對《論語》的全新認知之旅。”
扶蘇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驚得目瞪口呆,心髒怦怦直跳。他緊張地環顧四周,心中充滿了質疑和警惕:“這究竟是怎麽回事?這神秘的聲音從何而來?所謂的系統又是什麽?會不會是某種陰謀?”
但很快,他就鎮定下來,心中仍充滿了好奇和期待。他深吸一口氣,在心中默默問道:“‘掄語系統’?這究竟是什麽?”
系統仿佛能聽到他的心聲,回答道:“我将為你解讀《論語》中深邃的智慧,助你洞察世間真理,成就非凡之業。”
扶蘇頓時來了精神,他的眼睛裏閃爍着興奮的光芒。“真的嗎?那太好了!快給我講講!”他迫不及待地說道。
系統開始為他講解《論語》中的第一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扶蘇,通常人們認為這句話是說學習後時常溫習是快樂的。但在這‘掄語系統’中,其含義更為深遠。學習不僅僅是記住知識,更在于将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為國家和百姓謀福祉。只有當你的所學能夠真正改變世界,讓百姓過上幸福的生活,你才能體會到那種由衷的喜悅。”
Advertisement
扶蘇聽得入神,小小的腦袋裏開始思考着如何将這些道理付諸實踐。他雙手托着下巴,眼睛盯着前方,陷入了沉思。“那我該如何将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呢?”他喃喃自語道。
“那‘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又作何解呢?”扶蘇追問道。
系統的聲音再次響起:“朋友從遠方而來,為何快樂?因為他們帶來了不同的見解和經驗,能讓你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對于你而言,作為未來的君主,要廣納賢才,傾聽各方聲音,才能更好地治理國家。”
扶蘇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心中仿佛燃起了一團火焰。他站起身來,在書房裏來回踱步,“我明白了,我要結交更多有才華的人,聽取他們的建議,為百姓謀福。”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扶蘇已經十七歲了。他身姿挺拔,面容英俊,眉宇間透着英氣和自信。
這些年,在“掄語系統”的教導下,扶蘇不斷成長。他勤奮好學,不僅熟讀經史子集,還對治國之道有了自己獨特的見解。
在朝堂上,扶蘇總是認真傾聽大臣們的意見,不輕易發表自己的看法。但每當遇到關鍵問題時,他總能提出獨到而又合理的建議,讓衆人刮目相看。
嬴政看着日漸成熟的扶蘇,心中滿是欣慰。有一次,在讨論一項重要的國策時,扶蘇提出了與嬴政不同的觀點。嬴政微微皺眉,目光嚴厲地看着扶蘇。扶蘇心中有些緊張,但他還是鼓起勇氣,詳細地闡述了自己的想法。
“父王,兒臣認為此項國策雖能在短期內帶來成效,但從長遠來看,可能會給百姓帶來沉重的負擔。我們應當以民為本,考慮百姓的承受能力。”扶蘇言辭懇切,目光堅定。
嬴政沉默片刻,然後緩緩說道:“扶蘇,你的想法不無道理。但作為君主,有時必須做出艱難的抉擇。”
扶蘇微微低頭,說道:“父王,兒臣明白。但兒臣始終認為,百姓乃國之根本,只有讓百姓安居樂業,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嬴政暗暗點頭,心中對扶蘇更加滿意。
在私下裏,扶蘇也沒有絲毫的懈怠。他經常深入民間,了解百姓的疾苦。
有一次,他看到一位農夫在田間唉聲嘆氣。他走上前去,關切地問道:“這位大哥,您為何如此愁苦?”
農夫訴苦道:“今年雨水不足,莊稼收成不好,賦稅又重,這日子實在艱難啊。”
扶蘇聽後,心情沉重。他回到宮中,向嬴政進言,請求減輕賦稅,以助百姓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