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擺攤
第51章 擺攤
“老楊叔你沒見過不代表沒有,再說買不買藥全看個人,沈頭兒又沒逼着大家買,他也只是好心提醒咱一句。”
“沈頭兒可是上過戰場見過世面的,有些連府城都沒去過的就別出來指手畫腳,倚老賣老了。”
沈季青對幾個叔伯的話充耳不聞,以他為首的兩個年輕漢子忍不住開口嗆了句,幾個上了年紀的老漢被小輩出言頂撞,氣得老臉通紅,指着兩人你了半晌,愣是一句話都說不出,實在氣不過,咒罵了嘴“沒教養的東西”。
“老楊叔你咋罵人嘞?”
“要不是楊武昨兒拉了您一把,您早被河水沖走了!”
“就是,人家都說年紀越大活得越明白,您反而越活心眼兒越小了。”
又有幾人站出來幫腔,老楊頭氣得白眼珠子一翻,眼看就要撅過去,沈季青一個眼神過去,幾個年輕漢子立馬撓着後腦勺認錯。
在這挖河道一幹就是一整日,兩百號人擠在一處,自是少不了摩擦,年輕漢子之間小打小鬧沒啥,上了年紀的老漢身子骨弱,萬一氣出個好歹就麻煩了。
“幾個沒斷奶的小娃子,你跟他們置啥氣。”老鄭頭拍着楊老漢背,給他順着氣。
楊武撇嘴,不服氣地嘀咕了句:“你才沒斷奶呢,倚老賣老的老家夥。”
扭頭見沈季青拔開另一個竹筒,瞪着眼睛好奇道:“沈頭兒,你這是帶的啥吃食,還冒着熱氣兒嘞!”
“啥眼神兒,這分明是涼氣兒。”
“我知道,這是姚記的冰鎮涼粉,有鹹口跟甜口,裏頭蓋了一層厚厚的碎冰,這時節來上一碗,冰涼爽口,得勁兒着呢!”
“擱了一上午還冒涼氣兒,這得放了多少冰哦。”
“一碗冰鎮涼粉三文,加冰四文,這麽多冰怕是要五六文吧。”
Advertisement
“要啥銀錢,姚記食肆就是沈頭兒跟他夫郎開的。”
“啥,姚記竟是沈頭兒開的?”
“既然如此,沈頭兒為啥還來幹這苦差事,食肆一日的進賬,抵得上挖河道好幾日工錢!”
“那可是四十兩,尋常吃食鋪子四五個月才能賺出來,況且挖河道風險不大,不值當用那些銀錢抵。”
“四十兩,俺這輩子都沒見過這些銀錢,怕是家裏有金山銀山的地主老爺,才能眼也不眨地掏出來吧。”
姚沐兒确實想過用銀錢抵,現下家裏有銀錢,夫君完全可以不受那個罪,至于蓋房子可以緩緩再說,鋪子每日進賬比旁人想得多,四十兩仨月便能掙回來。
但是沈季青沒答應,一家人起早貪黑賺來的銀錢,咋可能舍得就這麽花了,挖河道挺好的,源陽縣八個鎮子的百姓聚在一起,能打聽到不少消息。
“你說那冰鎮涼粉是啥滋味,俺們鎮子上也有賣的,但是一碗要五六文,俺沒舍得買。”
“沈頭兒家開的吃食鋪子只賣四文,不放冰三文,等空閑了也去買碗嘗嘗。”
“大熱天的,要是咱也能吃上就好了。”
聽幾個漢子這麽說,沈季青開了口:“大家夥要是想吃,回頭我跟夫郎商量商量,每日往河道這頭送些。”
“沈頭兒說得可是真的?咱們買的也能加那麽些冰?”
“傻啊你,多加冰涼粉就少了。”
“嶺水鎮離源陽河将近三十裏路,要兩個時辰才能到,這麽遠送來也賣四文錢一碗?”有漢子問。
沈季青道:“對,價錢不變。”
“那成,在河道做工每日能賺五十文,花個三四文買碗涼粉消消暑,還是能吃得起的。”
“太好了,這天兒熱死個人,最是适合吃冷食。”
“可不,我前些日子剛在鋪子裏吃過,一口涼粉混着碎冰下肚,甜滋滋涼絲絲,別提多舒坦!”
一群人饞得吞口水,恨不得太陽立馬落山,倒頭睡上一覺,睜眼就能吃上那甜滋滋涼絲絲的冰鎮涼粉。
戌時太陽快落山,幾個衙役敲響銅鑼,提醒衆人放工回家。
河道附近搭了臨時住所,家離遠的可以留宿縣裏,但吃食需得自備,即便如此,也替百姓解決了不少麻煩,大家平日裏幹活沒少誇新任縣令是個好官。
這頭沈季青領了工錢,跟五六個同鎮的漢子,坐着牛車一同回了嶺水鎮,沈大成沒回,在縣裏住下了。
官道平坦,到嶺水鎮只用了一個半時辰。
“走了,沈頭兒。”
一行人在巷口分開,沈季青趁着月色走了半炷香,方才瞧見食肆跟前挂着的招幌。他走上前,不等叩門,便見夫郎推開門,用一雙明亮的眸子瞧着自己。
“我算着時辰也該回來了。”姚沐兒笑着把人拉進屋,“餓了吧,竈房裏熱着菜呢,我這就去端來。”
沈季青吃飯時,姚沐兒便坐在一旁,在漢子身上來回打量,見夫君人好好的沒受啥傷,拳頭一松,放下心來。
沈季青見狀,開口道:“夫郎放心,挖河道還是很安全的。”
姚沐兒曉得,但也只是比采石安全些,危險還是有的。
為了讓夫郎高興起來,沈季青說起到縣裏賣涼粉一事。
自打河道開挖,陸續有不少百姓在附近擺起吃食攤子,采石場也是如此,那邊的漢子掙得多更舍得花,好些百姓為了搶個好位置,每日天不亮便拉着板車到地方守着。
鎮上食客減少,姚沐兒也想過借此機會多賺些銀錢,轉念一想耗時耗力,還不如每日多營業一兩個時辰。
這會兒聽夫君一說,心思便又活泛起來。
“鋪子這頭有秋哥兒,不用我操心,只是青雲過些日子啓學,前廳只小姑父一人怕是照看不過來。”姚沐兒思索道,“要不咱把小姑也請來鋪子裏幫忙?”
沈季青點頭,他眼裏帶着笑意道:“還是夫郎考慮得周全。”
姚沐兒已經被自家夫君誇習慣了,開始還會臉熱害臊,現在都能面不改色跟漢子對視了。
他揚起嘴角說:“家裏還有好些曬幹的生粉,我這就去熬出來放井裏鎮着。”
沈季青道:“我幫夫郎燒火。”
盡管忙活了一天,但有銀子賺姚沐兒半點沒覺着累,手腳麻利地熬出兩桶涼粉,又洗了幾十個碗勺,都忙活完已是亥時。
姚沐兒捂着嘴巴打了個哈欠,與夫君一起擦洗了身子,爬上床疲憊地睡下了。
翌日,沈季青一早便起床去北街,将小姑一家接了過來。
柔霜柔雪也跟了來,沈文茹道兩孩子在家沒事幹,來鋪子裏還能幫着磨磨豆子,且姊妹倆跟秋哥兒玩得好,幾個人湊一起也能說說話。
家裏一時熱鬧起來,最高興的莫過于沈氏,一整日下來臉上笑容沒斷過。
這些暫且不提,姚沐兒與夫君寅時剛過,便趕着牛車去了源陽縣。
沈季青今日上工晚了些,昨日雖與負責監工的官差說過,但幾個衙役瞧見依舊沒啥好臉色。
姚沐兒讓夫君快去上工,自個兒掀開棉被撿了四個竹筒,遞了過去。
“自家做的冰鎮涼粉,幾位官差大人別嫌棄。”
“你是姚記食肆的姚老板?”其中一位官差忽然問。
見姚沐兒點頭,那人咧開嘴笑起來。
“嗐,一家人不認識一家人了!”那人指着自己道,“我是徐旺啊,弟夫郎還記得不?”
姚沐兒不确定道:“你是徐旺徐大哥?”
“是我,前陣子被個小蟊賊開了瓢,在床上躺了一個來月才好。”徐旺摘下帽子,摸着光溜溜的腦袋道,“大夫說我這腦子裏有淤血,別說沈老弟,差點連媳婦兒一起忘了。”
姚沐兒愣了下,怎麽也沒想到面前這個膘肥體胖的漢子,竟會是徐旺。
寒暄過後,徐旺吃着冰鎮涼粉,爽快地放了人,還給姚沐兒指了個陰涼地兒。
姚沐兒道過謝,趕着牛車到樹下将攤子支了起來。
天氣炎熱,縣令老爺體恤百姓,準許大家每隔一個時辰,歇息一盞茶的工夫,河道附近全是吃食攤子,有那忍不住的漢子,便趁此空當花個幾文錢解解饞。
其中要數姚沐兒的冰鎮涼粉最受歡迎,每每到歇息時辰,攤子前便圍滿了人,要不是有夫君跟大成哥幫忙,陶碗都清洗不過來。
“姚老板,再來碗鹹口的,俺愛吃冰,給俺多加些碎冰!”上午嘗過甜口的漢子,下午瞧見旁人吃,忍不住又要了一份。
“好嘞,給您多加碎冰。”
姚沐兒收好銀錢,有條不紊地往碗裏加着碎冰,再淋上茱萸醬。
碎冰是夫君提前鑿好的,裝進木桶裏用棉被蓋着,用時便直接掀開棉被取,省了好些工夫。
姚沐兒一碗接一碗,銀錢收到手軟。
附近幾個吃食攤子,瞧他生意如此好,眼紅得不得了。但也沒法子,人家有靠山,便是想使壞都不成。
“咚!咚!咚!”
進了酉時,徐旺跟幾個官差,沿着河道敲起鑼來。
“下工了下工了,大家夥上岸排隊領工錢了。”
“快走,發工錢了!”
“後頭的推搡啥?趕着投胎啊!”
徐旺見百姓争搶起來,敲着鑼高聲喊:“都別急,仔細着點腳下!”
幾個小隊亂成一鍋粥,只有沈季青帶領的八隊不慌不忙。
姚沐兒在一旁瞧着,頓時安心不少。
“兩桶涼粉晡時不到就賣淨了,還有好些漢子沒吃上。”回去路上,姚沐兒拍着錢箱,眉開眼笑道,“明日再多帶一桶賣。”
沈季青也高興,聞言點頭應了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