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第57章
“霍承軒表示,是宋憶南先撲過去攻擊他,讓他給馮芝靈道歉,他只是出于自保,推開了宋憶南,結果宋憶南沒有站穩,從樓梯上跌落。宋憶南摔下樓梯的時候就已經沒有呼吸了,因為害怕被問責,現場的學生就串了供,又把宋憶南抛下樓,制造出意外墜樓的假象。”張天霖站在辦公桌前,向牟言轉述白港分局剛才傳來的調查情況。
“第一案發現場在樓梯間,那裏怎麽會沒有監控?既然現場有血跡,是誰處理了現場?”牟言質疑。
“這個情況比較複雜,白港分局已經在問責了,副校長王蔓第一時間帶人趕去現場,将現場學生隔離,并安排人處理了現場,石梅路派出所的王所親自帶人抵達了現場,現場遭到破壞,派出所不能可能不知情。”
“他們真的是親戚?”
“嗯,堂兄妹。”
牟言不可思議:“派出所一直不松口,是因為他們知道內情,卻仍然想要把案子壓下來,所以默許了學校的行為,徇私枉法到這種地步,眼裏到底還有沒有法律!”
張天霖也跟着嘆了一口氣,牟言又問:“王蔓為什麽要為霍承軒做到這個份上?僅僅只是為了學校的名聲嗎?讓自己和哥哥擔這麽大的風險,”說着牟言的眼神冷了下來,“還和誰有關?”
“王蔓還沒有說出來,但有學生提到,霍承軒家庭條件不錯,他曾經說過,進樹人中學也沒有那麽難,他爸就随口給教委的人說了一句,本來給他安排的火箭班,但是他拒絕了,結果分到馮芝靈的班上,他還抱怨。”
“他的父母是幹什麽的?”
“爸爸是央企高管,媽媽是律師。”
牟言的動作一滞,這是最糟糕的情況,一個敏感的未成年罪犯,一個有權有勢的父親, 一個懂得法律的母親,從中和稀泥的校方,想要把事情壓下去的警方。
絕對逆風的局勢,如果不借助網絡輿論的力量,馮芝靈毫無翻盤點。
張天霖猶豫了片刻,還是開口:“而且,現在的情況是,就算最後給霍承軒定罪了,警方也不能向馮芝靈透露詳細案件調查結果,對她而言,仍然得不到她想要的答案。”
馮芝靈的世界在逐漸崩壞。
宋憶南墜樓死亡的第六天,她經歷過無處伸冤的絕望,也破釜沉舟決意和學校、警方抗争到底,在“潮汐新聞”做編輯的大學同學接到自己的電話後,毫不猶豫答應了給自己做采訪,“潮汐新聞”加班加點剪輯出的采訪視頻,成功登上了熱搜,被更多人看見,得到了好心網友的關注,在網友的施壓下,白港分局接手了案件,答應了給宋憶南做詳細屍檢,查明死因。
明明一切都在向好,可是為什麽進度條卻又停滞住了呢?
警方至今沒有給出調查結果,明明屍檢已經做了,封鎖了學校的實驗樓進行調查,學校的領導、學生,都在輪番接受調查,但是每當自己追問調查結果,得到的答複都是一句冰冷的“仍在調查中”。
但馮芝靈隐約察覺到了什麽。
在“潮汐新聞”做編輯的大學同學因為幫自己發聲被停職,一開始蹭熱度轉發讨論的幾個營銷號,這兩天都在瘋狂轉發周末時尚盛典某個明星的生圖,評論區全是粉絲和黑粉的争論,而嚷嚷着會監督警方調查出真相的網友們,似乎也忘記了自己的承諾。
可明明才幾天啊,這個世界就遺忘那個無辜冤死的小男孩了嗎?
一切又都回到了案發那天,唯一不同的是,官方當着所有人的面塞了一顆并沒有任何藥效的“定心丸”到自己的嘴裏,仿佛在警告自己:閉嘴,等待,再鬧,錯的便是你。
可要等待多久?
馬上就是宋憶南的頭七了,自己這個失職的母親,卻連他的死因都沒有弄清。
一連幾天都是陰天,光線不太好,馮芝靈将架在支架上的手機前置鏡頭打開,上面是一張憔悴不堪的臉,她做了這麽多年的教師,總是下意識在要求自己要體面,她起身去衛生間洗了臉,擦了護膚品,将頭發梳得規規矩矩,又換下了穿了快一周的呢子大衣。
然後她在椅子上坐了下來,心平氣和地開口:“尊敬的C市公安局白港分局的領導們,你們好,我是樹人中學的老師馮芝靈,也是11月29日在樹人中學墜樓身亡的小學生宋憶南的母親。”
“過去的五天,我一直在等待,盼望警方能夠告訴我調查結果,但很遺憾,到今天,我仍然對宋憶南的具體死因一無所知,屍檢早就結束了,可警方為何不願意告訴家屬屍檢結果?真是因為進度太慢,還是,在遮掩什麽?”
“我無心惡意揣度警方這麽做的用意,只懇請你們能夠花一點時間,聽完我的問題,如果可以的話,有人能夠給我答複就更好了。”
“首先,宋憶南的屍檢結果如何?據我所知,屍檢在11月30日就已經完成了,就算相應的檢驗結果需要等待,到今天,也應該已經都有結果了,那麽現在,作為死者家長,我可以知道孩子的死因了嗎?宋憶南身上的傷是從哪裏來的?是否是石梅路派出所民警口中的墜落傷?”
“其次,實驗樓覆蓋了監控,平時都是開着的,為什麽偏偏,在案發當日,監控出現異常,是真的異常了,還是校方在試圖掩蓋什麽?監控拍攝到的,真的是學生們四散在實驗樓內玩捉迷藏嗎?”
“再者,從案發至今,我仍然不知道那日在實驗樓裏的學生有哪些人,雖然學校應該不願意承認,但是我必須告訴大家,我所帶的班級是年級成績最差,問題學生最多的班級,我也不否認為了管理班級,我和我的學生們有一些矛盾,所以,我并不認為我的學生和我的兒子是可以友善地一起玩游戲的關系,這也是一開始我就不接受這套說辭的原因,這點至今也沒有改變。”
“最後,如果最終的調查結果是我的學生導致了宋憶南的死亡,我希望警方能夠嚴懲罪犯,就算他或是他們,是未成年人,也不要姑息縱容,同時,知道內情卻一直在試圖隐瞞的校方領導和石梅路派出所的民警,也請嚴查追責。”
視頻播放結束,高翔挑了挑眉毛,這是馮芝靈發在微博上的視頻,視頻一發出就被官方攔截屏蔽,作為輿情案件的主角,官方不可能再由着她随意在網絡上發言,無論她怎麽改變文案、話題、賬號,發多少次,這條視頻都不會被更多人看到了。
官方可不會給她第二次利用輿論向自己施壓的機會。
馮芝靈只是個普通人,她要憑借一己之力,在官方的封鎖下讓更多人聽到自己的聲音本就不現實。
高翔的手指在鍵盤上飛速敲打着,他有些傲嬌地想:但是她的運氣很好,因為善良的正義使者“處刑人”決定幫她一把。
回車敲下的瞬間,多個微博號同時将這條視頻發布了出來,不同權重的賬號同時發布相同視頻,攔截策略被高翔改寫,視頻很快被推送到了海量網友面前,詞條熱度不斷攀升,很快就上了熱搜榜。
網友們記起了上個月底那個在中學墜樓的小學生,想想也過了這麽多天了,官方竟然還沒有給人家答複,這下網友們不買賬了,紛紛@信誓旦旦說要給大家滿意答複的“平安C市”。
馮芝靈在新的視頻中提到了“未成年人犯罪”的話題,說到自己帶的班級是年級最差的班級,在“壞學生”刻板印象的加持下,網友們幾乎篤信宋憶南是被馮芝靈的學生蓄意殺害的,而校方和警方回避、包庇的态度也正好印證了這一點。
雖然案件轉到了更上級的部門,但警方不過是當下安撫了一下網民的情緒,說到底還是決定冷處理這個案子,根本問題并沒有被解決。
馮芝靈看着最新一條微博的閱讀量在短時間從個位數飙升到了幾十萬,轉發、評論、點贊的數量也不斷突破,她又一次見證了網絡輿論的力量,在興奮之餘又覺得有些毛骨悚然。
這條微博她發了十幾次,她甚至都不知道無人問津和人盡皆知的界限在哪裏,她無法操控這只猛獸往哪裏沖撞,可在那一刻,她又絕望地想——那就讓它鬧吧,反正自己也沒有什麽可以再失去了。
等馮芝靈從混亂的情緒中回過神來,評論已經有三千多條了,她點開評論區,卻像是被人從頭到腳澆了一盆冷水。
“這個母親有點吓人,死了孩子不都是哭天搶地的嗎,還能這麽條例清晰理性分析,我看最有蹊跷的是她吧”
“她這意思是說自己平時會體罰學生吧?所以學生複仇把她兒子殺了?”
“說真的,之前我還有點同情她,但是現在我感覺她太平靜了,感覺從她臉上感覺不到悲痛,她這就是賠償沒談妥吧”
“空口污蔑學生殺你孩子?阿姨你沒事吧?這是一個老師會說出的話嗎?你平時都怎麽對學生的,讓他們會想要殺你孩子啊?”
“語氣強勢,語速平穩,說話以自我為中心,一看就是控制欲很強,她都承認和學生有矛盾了,在家裏對孩子應該也沒多好吧,說不定真是孩子自己跳樓的”
“沒有證據就說未成年犯罪,還說自己的學生是壞學生,感覺馮老師師德師風不合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