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不分開

不分開

“慧芳,你去上學,妞妞和石頭由我和你爹看着,永盛幾個帶着他們讀書。”

黃英接了婆婆的話,笑着說:“人家沒事都要辦酒席,我們家是不是辦兩桌,給她三嬸慶祝慶祝!”

“爹娘,我們家還是石頭出月的時候辦過酒席,我看能行!”王桂花笑着說,趙應富昨兒半夜回來,兩個月拿回來二十塊錢,頂賣豬錢了。

“爹,家裏剛殺了豬,就請大姑,二姑,小姑姑回家熱鬧熱鬧。”

趙應慶見她娘說留着石頭和妞妞在村裏,老三兩口子沒表态肯定有他們的打算,要真一家都走,上海那麽遠,要團聚都不知道何年何月。

“爹娘,我打算帶上孩子跟慧芳去上海,她讀書,我在家看孩子,我手裏的錢省着點花,能堅持個四五年,那時候慧芳大學畢業參加工作,我再出去打工掙錢。”趙應安知道父母着急知道他的計劃,也不賣關子,開門見山。

趙根子就知道小兒子巴不得撒丫子跑出去浪,好家夥終于讓他等到機會。

“應安,我打聽過,慧芳出去讀書,你和孩子的探親假一年只有三個月。沒有落戶,你們在上海就是盲流,會被抓進收容所,最後遣返回來。”趙根子早就問過熟人了。

李菊一聽抓,就害怕了,朝嚴慧芳說:“慧芳,妞妞和石頭小,不驚吓,你和應安疼孩子我們知道,可是——”

“爹、娘,我媽雖然去世了,但我爸和我哥健在,三個月足夠我和應安在上海安家落戶。”嚴慧芳趕緊保證。

看來小夫妻倆主意已定,黃英又說起辦酒席的事,“爹娘,你看,這老三一家都到上海,學習又忙,孩子幼小,我看,後天給她三嬸辦慶祝酒席吧!”

“爸,今天她三嬸拿到了大學通知書,大姑父知道了,二姑小姑也都知道,你看着,明天她們就來搭禮,就二十六辦酒席。”

趙應慶一語成谶,第二天李菊正掃院子,趙菜花為首的三個姑姑領着丈夫,帶着孫子,十幾個人,一人背一背簍東西來家了。

“他舅媽,我就知道慧芳能考上大學,聽說還是全國有名的大學,恭喜恭喜呀!”

“大姐,二姐,三姐,姐夫,你們辛苦了,快請堂屋裏坐,我和他爹正要通知你們,明天我們準備給慧芳辦升學宴,請家裏親戚熱鬧熱鬧。上海太遠了,大學一讀四年,孩子小離不得親娘,應安說要帶着孩子跟着慧芳一起去上海。”扔了掃把,李菊熱情的把大家迎進門。

Advertisement

“現在的年輕人,主意大得很,應安和孩子們去了吃啥,住哪裏?”趙菜花當即就想找趙應安說道說道。

“就是啊!”

“就是的,太遠了!”二姑三姑附和着長姐,一邊打量着地上蓋着的肉和剛摘回來的青菜。

“明兒都做什麽菜,我讓文斌來,他縣食堂學廚,這都半年多了,有點起色。”趙菜花總算壓制住自己要替弟妹當家的沖動,笑着說。

“那真好,我正愁親戚來了,沒人掌廚呢!”李菊發現大姑奶奶變了,這要往日早罵開了。

大嫂二嫂回娘家了,嚴慧芳被永興地裏叫回來幫忙做了一鍋紅薯二參米飯,炒五花肉和油渣做了一大鍋土豆青菜粉條燴菜。

“慧芳,你做飯手藝不錯!”走的時候趙菜花拉着嚴慧芳的手,笑着說,“明兒你文斌表弟幫忙,你們只管準備好菜肉就行。”

“謝謝大姑姑,麻煩姑姑們了。”嚴慧芳看着她笑出褶子的臉,真誠的說。

嚴慧芳不知道魏晴李慶他們,拿沒拿到錄取通知書,猶豫着要不要請他們。

下午趙應安和趙應慶河裏收網回來,巴掌大的草魚有十來條,小雜魚有兩桶,明天再殺幾只雞,雞肉魚肉也就有了。

“今兒,我還是第一次見大姑姐笑。”李菊感嘆的和趙根子說。

“這麽多年了,我都以為她不會笑。你不知道,聽我說應安和孩子都去,大姑姐那眼神真讓人打顫,勿怪幾個外甥到現在都聽話。”

趙根子不搭話,心裏愁的不行,上海那麽遠的地方,錢啊,糧啊,還要擔心被遣返,遇到壞人沒個幫手,三子一個人怎麽辦!

臘月二十六,趙應安三兄弟村裏借來桌椅板凳,趙菜花帶着兒媳婦五個人早到了,還有村裏交好的幾家婦女也趕來幫忙,嚴慧芳看着妞妞和石頭吃過飯,廚房已經擠滿了人。

“慧芳,你今天可是主人,坐着接受大家的祝福就好了。”趙菜花的長媳看到嚴慧芳,笑着打趣。

“表嫂,我是文斌媳婦。”一個年紀略小些的新媳婦跟着說,“你今天只看着孩子。等我走的時候能不能送我一本書,我讓我家小子也沾沾你的喜氣!”

“好好好,這個提議好。”旁邊小姑姑附和道。

“對,慧芳,把你用過的書啊筆啊,給我一個,我讓家裏的孩子向你學習!”

中午開席,家裏親戚坐了五桌,特別邀請的村長村主任幾個趙家的親房都來了,前後一共坐了十二桌。

“應安,你放心的去,老叔給你寫介紹信!”老村長陪了兩輪客,明顯喝高了。

“慧芳出息,當時還是我問公社要來的人,小姑娘年紀輕輕,能幹——幹了男人都幹不了的大事。以後出去別忘了村裏,機會難得你要好好學習,給村裏的孩子做榜樣。”

“知道了村長,都記下了。”趙應安一遍遍的答應着他。

兩口子将客人都送走,回家已經半夜三更,嚴慧芳從來坐席的人口裏聽說了魏晴四個沒有拿到錄取通知書。

“應安,謝謝你。”嚴慧芳摟着丈夫的腰和他道謝,從報名考試到現在能拿到大學通知書,她感覺像做夢一樣。

“不用謝。你也帶着我飛了。我以前天天想去當兵,想出去外面闖一闖。看一看,這次,終究如了我意。”

真是不求回報的好人,嚴慧芳笑着笑着忍不住額頭頂他的額頭,又抑不住麽麽猛親。

……

“你說,要是我們拿不回房子,怎麽辦?”

“那就把房子賣掉,再買一個新的。”趙應安反客為主親她,随意的說:“你別擔心我,我們去了看情況。”

“嗯。我們一起想辦法。”話是這麽說,嚴慧芳心裏盤算起來,回滬市第一件事就是給應安找個工作。

清早,李菊把昨天收的禮都擺出來,三個姑姑一人兩塊錢,其他人一人兩毛,還有的拿了花布和二斤米,林林總總加起來禮錢收了十五塊錢。

趙應安看了眼禮單,又還給李菊,說:“這是家裏的人情往來,慧慧上學有錢。爹娘哥嫂在家照顧好自己,我和慧慧出門也安心。”

李菊的意思是這錢趙應安拿着,以後由他還人情,聽他這一說,又覺得對。

趙根子聽老三的話,李菊什麽都沒說不想破壞他的威信,把禮單和錢收起來。

又交心的和趙應慶趙應富夫妻說:“萬一老三到上海暫時找不到門路,以後我們從火車上給老三帶口糧。”

“行。”

“我們哥倆都聽娘的。”

趙應慶和趙應富異口同聲的答應了。

“那就在沒什麽了,應安你和慧慧商量着,過了年早點出發,帶着孩子路上別太趕。”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