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二百斤

二百斤

李菊早起進來洗漱被他們三個吓一跳。

東西都燒了,“今天還走嗎?”

“走。證件和路費都在我昨天給你的袋子裏。”李慶慶幸自己留了一手,失望不自主在心裏漫開來。

這事最後肯定會不了了之,兇手是誰對村民來說不重要,人又沒事,反而還添了茶餘飯後的閑話。

嚴慧芳打雞蛋攪面糊,給兩個人做了二十張蔥花雞蛋餅,火車上四天四夜一個早上,天氣冷,喝開水吃餅,能堅持到家。

“三哥,小嚴,大恩不言謝,我們上海見!”李慶接過趙應安給準備的行李袋,抱拳行禮。

“慧芳,回去一定要聯系我,你是我的救命恩人,也這輩子最好的朋友!”魏晴握住嚴慧芳的手,紅了眼眶。

“一定去麻煩你們。”嚴慧芳幫她擦眼淚,魏晴這五年都是剛來的性格,直來直去一點沒變。

“最好的朋友!”魏晴堅持的問。

“嗯,好朋友。”

嚴慧芳送他們到村口大路,看兩個人一步三回頭燦笑着和她招手。

“媽媽,回家,做好吃!”

嚴慧芳聽到自家兩個娃的聲音回頭,妞妞跑在前頭,石頭跟在她後面,兩個人朝着她直沖過來,嚴慧芳心裏甜甜的。

“媽媽,姨姨和叔叔,回家了嗎?”

“他們回家了,過幾天我們也去。”嚴慧芳一手牽一個娃,笑着說:“我們也回家做好吃的。”

Advertisement

“做好吃的!”

“石頭,奶奶都準備了什麽!”

“大伯抓了好些小魚,奶奶說炸了吃,大娘和二娘要炸酥肉做丸子,明天煮肉熬排骨,爺爺和爸爸去知青點幫忙了。”

“石頭真棒,是個小大人。”嚴慧芳摸摸兒子的頭,“走,回去給你和妹妹洗頭發。”

婆婆和嫂子們廚房忙,沒出下腳,嚴慧芳院子裏搭個小竈坐上鍋。

“媽媽,我生火,我來我來!”石頭搶着生火,嚴慧芳就把火柴和松針給他。

妞妞要挨着哥哥,嚴慧芳只能拿個小板凳看着他們。

點了火,煙起,兩個孩子撅着屁股噗噗的吹,不會兒死煙活煙冒起來,李菊聞着煙味出來。

“石頭,妞妞,你們離火遠點,別鬧你媽媽,快過來!”

“奶奶,你看,火着了。”噗的火苗上來,石頭高興的和奶奶說。

“火着了也不能玩,你們兩個過來。”李菊邊說邊拉着兩個孩子走回來。

嚴慧芳看祖孫三個堂屋門口排排坐,偷笑着往鍋底添柴。

等水熱了先給自己洗頭發,再給妞妞洗,李菊幫石頭洗。

嚴慧芳拿出剪刀和塑料布,綁在女兒脖子上,邊哄道:“我給妞妞剪一個漂亮的妹妹頭,其他小娃娃都沒有的。”

妞妞聽剪刀咔擦咔擦響才反應過來,哭着說:“媽媽,我要紮小辮。”

“嗚嗚,我要戴花花。”

“妹妹頭也能紮小辮戴花花,不影響。”小姑娘才兩歲就知道愛美。

妞妞嗚嗚的哭,覺得媽媽肯定騙人。

等嚴慧芳把鏡子給她,去給哥哥了理發,小丫頭抱着鏡子看着自己笑,不會兒就忘了哭。

嚴慧芳給兒子剪個寸頭,小家夥五官精致,濃眉大眼,俊俏可愛。

“石頭長相随你,皮膚白,大眼睛,瓜子臉,什麽發型都好看。”李菊幫孫子擦脖子上剪下來的碎發,笑着說。

“奶奶,我随媽媽?”小丫頭奶呼呼地疑問,把婆媳兩個惹笑了。

“是,你也随你媽媽長。都好看。”

“奶奶,那我也随哥哥長!”妞妞抱着鏡子過來,偏要自己拿着,哥哥照。

“是是是。”李菊哈哈大笑,小家夥挺聰明。

祖孫三個說話,嚴慧芳找一件舊衣服包着頭,進廚房幫忙。

中午大燴菜酥肉丸子下粉條,忙了一早上的趙根子和趙應安回來吃飯。

“村長不願意報警,公社幹部來轉了一圈回去了。現在的問題是謝明明和李豔住哪裏?”趙根子吃了一碗飯,慢吞吞的說:“村長的意思随便安排到村裏住,反正她們沒心思幹活只想回家,正物色人家!”

“不要。李豔說我們家壞話說得最兇,你不好說,我跟村長說,他還能把人強塞不成!”李菊一邊氣憤憤的說,一邊接過碗去鍋裏給他盛飯。

嚴慧芳和趙應安交換個眼神,總覺得這個事沒那麽簡單,那人為什麽要鎖李慶的房門,這麽一想就排除是自己人放火可能,可外人跟他們無冤無仇,得多大仇怨,下手這麽狠!

反正村裏幾十年的世仇也沒這事。

下午,李豔鬧起來了,她要回家,她的生命安全受到了威脅,必須給她開介紹信,她和謝明明要回家探親。

“老村長給她們開了介紹信,正月十五準時回來上工!”黃英村裏溜達一圈,回來說兩個人已經去趕火車,下午5點有一趟去上海的火車。

“我看,她們只怕不會再回來了。”

嚴慧芳覺得大嫂說得對,兩個人這時候回去,下了多大決心,只有她們自己知道。

正月初一,嚴慧芳和趙應安拿着年禮先去三個姑姑家拜年,又去兩個舅舅家,妞妞和石頭黏着奶奶,跟着哥哥們在村裏瘋玩兒。

在歡聲笑語的祝福中,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中,一轉眼就到他們出發的時間。

為了讓父母安心,趙應安決定背上父母準備的八十斤新米,嚴慧芳把一家四口的衣服疊好裝進兩個口袋縫在一起的蛇皮袋。

毛巾牙刷孩子的水壺水杯提在藤箱裏,路上吃的雞蛋和烙餅滿滿的裝了一布口袋。

李菊還要給親家抓兩只雞,被趙應安勸住了,過年吃剩下的一條豬腿他都帶走。

“你們總要吃喝,自己帶着親家那邊也好看。”李菊生氣的勸兒子,一邊說:“窮家富路,你現在這不拿,那個不要,等用到的時候還要花錢買。”

趙根子也給趙應安準備了驚喜,一套可以挑的水桶,裏面裝滿了各種糧食和菜幹,還可以挂。

“老三,下火車的時候,你扛糧食挑擔子,讓慧芳仔細看着兩個孩子。這第一次出門,你們可要把孩子看好了。”

“爹——好,我知道了。有困難一定給家裏打電話,到了也給你們打電話寫信。”趙應安把自己爹娘犟不過,這些東西加起來二百來斤了。

趙應富初五就去道班上班,大哥趙應慶,大嫂黃英,二嫂王桂花把人送到公社,看着這一家四口坐上到縣裏的汽車。

“慧芳,等放寒暑假,你和老三就帶着孩子回來。我們給你們準備好糧食。”趙應慶踮着腳,對靠窗戶的嚴慧芳說:“老三有啥事,都給家裏寫信,你們在外安穩,讓爹娘也放心。”

“大哥,我們知道了,到上海就給你們打電話。”嚴慧芳聽着他敦敦叮囑,眼淚奪眶而出,聲音哽咽道。

“出去讀書是好事。你和老三要相互包容,把自己的日子過好!”黃英抹掉自己的眼淚,故作嫌棄道。

王桂花邊安慰黃英,邊笑着和嚴慧芳說:“應安,慧芳,你們到了,把地址寫清楚,家裏給你們寄吃的!”

“我都記下了。大哥大嫂,二嫂,你們監督四個侄子好好讀書,等将來有機會,我請他們去上海旅游!”

汽車開動了,嚴慧芳窗戶探出頭,向他們揮手。

“一路保重!”黃英眼淚下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