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大娘家孩子長得可真好~

第17章 大娘家孩子長得可真好~

到八點多鐘店裏就沒什麽客人了,不管小孫女怎麽勸阻,石外婆都要忙上忙下把店裏全部打掃一遍,秦清秋只能無奈進後廚把餐具和竈臺清洗幹淨。

今天中午定下的三道菜分別是砂鍋豆腐煲、話梅排骨和幹煸手撕包菜。

排骨需要提前處理一下,所以秦清秋沒有歇上多大會兒,就忙着将今天要用到的所有肉菜清洗幹淨,然後再将排骨腌好放置在冰箱裏。

“什麽味道,像是在做小蛋糕。”等把所有需要預先處理好的菜折騰了個七七八八,秦清秋才拉了個板凳坐在店裏跟外婆閑聊,不過沒多大會兒她就聞到了一股奶香奶香的味道。

“還是小時候的饞嘴樣。”石外婆笑眯眯擡手拍拍秦清秋的頭頂,“走,一起去外面溜達一圈。”

秦清秋撒嬌似的嘿嘿一笑,擡手就把身下的板凳放回原位,和外婆一起出了小飯館。

小飯館離學校門口也就一兩百米的距離,等娘倆聞着味道走過去就發現學校旁邊的路口處停了輛破破爛爛的小四輪拖拉機。

雖然這倆車看上去是破爛了些,卻被主人清理得十分幹淨,上面還特意鋪了層厚厚的墊子,擡眼看過去墊子上放了好些香蕉、牛奶、雞蛋和面粉。

“要吃香蕉面包嗎?”還不等娘倆走過去,老板遠遠就開始給自己招攬客人,主要他才剛來沒多大會兒,沒幾個人過來買面包,不給自己招攬客人就等着喝西北風吧!

石外婆慢慢悠悠走過去,接過老板遞來的香蕉面包嘗了一口:“味道還不錯,老板這個怎麽賣?”

“十五塊錢一斤,絕對新鮮又好吃,一丁點兒香精、防腐劑都不加。”好不容易招攬來了客人,老板宣傳得就更加賣力起來,“要是不放心可以在這裏看着,我拿了食材給大娘現做。”

這種香蕉面包放時間長了表皮會變硬,還是剛做好的更加暄軟香甜,正好這會兒小飯館也不會有人去吃飯,石外婆幹脆地點點頭:“行,那我們要兩斤。”

老板那邊已經開始忙活起來,切香蕉、打雞蛋、調面糊,一連串動作已經熟練到了養眼的地步。

沒幾分鐘的時間過去,秦清秋就又聞到了那股香甜的味道,再等上一會兒她們要的香蕉面包就可以出鍋了。

一個個香蕉模樣的面包被裝進袋子裏,偶爾會有一兩個模樣不好看的,老板順手拿起來遞給秦清秋:“小姑娘嘗嘗味兒。”

Advertisement

這邊秦清秋剛接過老板遞來的一半“殘疾”香蕉面包,扭頭就聽老板跟外婆聊了起來:“這是大娘家的孩子吧,長得可真好!”

“對,是我小孫女。”聽別人誇自家孩子,石外婆滿臉驕傲不說,感覺腰杆子都挺直了不少。

苗奶奶跟李奶奶估計也是聞着味兒找過來的,見石外婆在這邊就忙走了過來,跟着每家就都要了兩斤香蕉面包。

小老太們湊一起聊天打趣,老板跟着應和得熱火朝天,已經完全沒了秦清秋插嘴的餘地,看看四周賣小吃的攤位,嘴瘾上來的秦清秋幹脆就去買了些炸串。

原本還想要把這些炸串分給幾位小老太,但小老太們壓根看不上這種“小孩子吃的東西”,順便還要趕着秦清秋去一邊玩兒。

見外婆有了同伴,不知道第多少次被“嫌棄”的秦清秋幹脆就提着一大袋子香蕉面包和炸串,一路溜溜達達着往小飯館的方向走。

“自己家就是開小飯館的,秦老板還會在外面買東西吃啊?”正好路過呂迎夢家的兒童服裝店,于是秦清秋就被光明正大地戲谑了。

分了呂迎夢幾個香蕉面包,秦清秋唇角微微上揚:“嘴瘾一旦上來了,可不是什麽東西都能拿來跟炸串做對比的。”

呂迎夢也忍不住笑起來,秦老板平時看着多沉穩一個人,其實內裏還是個小女孩呢!

等回到店裏差不多就到了九點半,秦清秋坐在櫃臺裏面随手找了部劇用來下飯,不過沒看幾分鐘就有些受不了主角那糟糕的演技了,最後她幹脆點了部長盛不衰的歷史紀錄片。

路邊攤的炸串也就偶爾吃一吃,畢竟這些食材可都是老板直接買來的半成品,新鮮度上就已經大打折扣,而且這家蘸料調得也不算太好,配着一杯花茶勉強将所有炸串吃完,秦清秋就琢磨着有時間可以自己做一些。

配着歷史紀錄片的背景音,秦清秋打開手機加購了一堆做燒烤要用到的食材,不過她又不打算長期做燒烤,也只是買的家用小型工具。

到了十點左右,外婆一直沒有回來,秦清秋有些擔心,就打了電話過去。

“我們買點東西去醫院探望你張奶奶了。”電話那邊應該是在馬路旁,各種聲音摻雜在一起顯得格外吵鬧,所以沒跟小孫女說上幾句話,原本就有些耳背的石外婆幹脆利落把電話挂斷了。

對上被挂斷的電話,秦清秋無奈地眨眨眼,随即又開心地笑起來,她還記得上一世時,每次放假回家都會看到外婆一個人坐在門口的位置,遠遠看上去顯得格外孤寂落寞。

但現在一切都得到了改變,外婆不會再孤零零一個人坐在門口,不會因為接二連三的受傷而拄着兩個拐杖,更不會因為兒女不孝而郁郁終生。

昨晚熬了一整夜,今天早上在小飯館吃完飯就回家補覺了,到了十二點左右,袁子骞準時在一片饑餓中醒來。

繼咖啡館關門大吉後,袁子骞和陳同打算搞個文創店,實體店的位置他倆都已經看好了,就在淮縣新開的那個大商場裏,而且那邊距離秋秋姐的小飯館也就騎小電驢十幾分鐘的時間。

淮縣雖然是個十八線小城市,但這邊印刷廠也是有的,只不過在合作前還是需要和對方好好磨一下價格,所以袁子骞打算先去小飯館吃個午飯,下午拉着陳同再跑一趟印刷廠。

已經養成到點刷朋友圈的習慣,一點開秋秋姐的朋友圈,袁子骞一雙眼睛都亮了起來,猛地從床上跳下來,下一刻他就鑽進陳同的卧室:“快快快,今天秋秋姐做了話梅排骨,上次我都沒有吃夠勁,今天可不能錯過了。”

本來就喜好甜口的陳同完全沒有在意袁子骞不敲門的壞毛病,而且壓根不用袁子骞催促,他三兩分鐘就打理好自己,拉着袁子骞一起出了門。

兄弟倆到店裏的時候,秦清秋正在做砂鍋豆腐煲,袁子骞習慣性伸長脖子往後廚裏面看,擡眼就看到了一整盆煎到雙面金黃豆腐,他忍不住咂舌:“這麽嫩的豆腐怎麽到秋秋姐手上就能乖乖聽話呢,之前看我媽做這道菜,還沒三兩下豆腐就煎得稀巴爛了。”

“阿姨又不是專業廚師,小心我回家告你黑狀。”陳同一邊贊同秦清秋高超的手藝,另一邊還要緊緊抓住袁子骞的小尾巴。

豆腐和其他各種食材都是剛剛處理好的,之後只要将食材放入砂鍋,再倒入提前調好的料汁,一直在砂鍋裏咕嘟着就行了。

秦清秋将手上這份砂鍋豆腐煲給客人送上桌,扭頭對兄弟倆道:“你們倆今天要吃什麽?”

“我們要兩份話梅排骨,兩份砂鍋豆腐煲。”兩個二十出頭的大男生食量都很大,不過袁子骞也看了剛剛秋秋姐端出來的砂鍋豆腐煲,那分量給的非常足,就算他們不點主食都已經夠吃了,至于話梅排骨,吃不完可以打包帶走,正好秋秋姐晚上也不開門。

距離放學時間也就剛過去半小時,所以這會兒店裏人正多,去醫院探完病回來的石外婆就在前面忙活着招待客人以及收銀。

單坐在那裏等餐确實太無聊了些,于是袁子骞跟陳同就跑過去給石外婆幫起忙,兄弟倆現在算賬全靠手機,前臺收銀的忙是幫不上了,轉頭就一個給客人上菜,一個向後廚報菜單。

呂迎夢過來吃飯時就看到這兄弟倆在小飯館裏忙前忙後,不過她之前沒怎麽見過袁子骞和陳同,只一眼看過去感覺稍微有些眼熟,卻又想不起來在哪裏見到過,于是就跟石外婆道:“小飯館這是招了兩個兼職嗎?”

“可不,沒有工資只管包飯的兼職。”秦清秋端了兄弟倆的飯菜從後廚出來,見狀忍不住笑着搭了句話。

“哈哈哈,都是會幹活的好小夥。”石外婆趕緊擡手揮了揮,催着兄弟倆老老實實去吃飯。

對着桌子上熱氣騰騰的砂鍋豆腐煲,袁子骞滿臉期待地搓搓手,別的不說,秋秋姐這一鍋豆腐煲是真實在,各種食材幾乎堆了個滿滿當當,他拿起筷子就夾了顆虎皮鹌鹑蛋,咬上一口後臉上都是滿足。

陳同一如既往對話梅排骨情有獨鐘,接連啃了三塊排骨後,才閑下嘴巴去品嘗今天的新菜。

砂鍋豆腐煲炖煮得十分入味,煎過的豆腐表皮金黃內裏軟嫩,一口咬下去還有爆汁的感覺,配着砂鍋裏極為豐富的其他食材,只這一鍋就足夠美味。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