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蒸蒸日上!
第24章 蒸蒸日上!
一共三桌席面就要做三只鴨, 甘脆兒依樣畫葫蘆給衆人又示範了兩次,有機靈已經拿手機拍下來了。
黃安安看得最認真,她努力記着甘脆兒的手法步驟, 準備回家後就買幾只鴨子來練習。
她深知以後這種需要點技術含量的活兒不能總讓甘大廚一個人做, 不然她這個學徒幫工不就成只會燒火洗菜的打雜了,很容易被替代。
她不想被人替代, 只能私下多多努力追趕師傅,而且師傅這麽厲害,她不想拖後腿。
不大會兒,三只八寶葫蘆鴨都已經填好了八寶,再用針線把刀口縫好避免露餡兒,接下來就是最後一個容易翻車的步驟——進油鍋炸。
油溫控制在七成熱左右, 甘脆兒小心将鴨子放進去,頓時油花四濺,噼裏啪啦炸了十秒鐘左右就立刻撈了起來,這步只是為了定型,再炸就糊了。
鴨子過了一道熱油後, 葫蘆的形狀定了下來,表皮變得金黃,十分漂亮,又得了門口一片驚呼。
接下來就是跟大料包一起用水煮了, 等過三個小時就起鍋。
那半鍋油不浪費,等會兒炸其他的食材。
這段煮八寶鴨的時間,她和黃安安緊鑼密鼓地去準備其他的菜, 最後壓軸的就是那道鯉魚躍龍門。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鯉魚躍龍門的說法, 傳說只要鯉魚能夠躍過龍門,就會變化成為真龍, 在古代科舉的時候用來指代金榜題名,正适合用來送給學子。
這道菜并不是很難,也适合家常做來吃。
甘脆兒先切了姜蔥用水泡了,來回揉搓抓拌一會兒,加點料酒放一旁備用。
接下來的重點是處理鯉魚。
鯉魚躍龍門最關鍵的點在于将鯉魚做成鱗片張開向上跳躍的形狀,最後的定型跟八寶葫蘆鴨一樣需要油炸,定型這步不難,功夫都在前面切魚上面。
Advertisement
一條魚分兩端,魚腹和魚脊,甘脆兒将鯉魚平放在砧板上,先把魚腹那端靠近自己這邊,然後拉花刀。
“注意看,我用的是大牡丹花刀,手法是先直刀切下,大概切個……”甘脆兒頓了一下,在腦海裏換算了下才繼續道,“半公分左右,然後刀面打斜,貼着底下的魚骨向魚頭那邊往前推,不能切斷啊,再在底下拉一刀。”
甘脆兒仔細講解着,将剛剛切好的那片扒拉開給人看。
“看到了吧,這一刀切進了腹腔內,将魚裏外打通才好炸,如果不通,很可能外面炸糊了裏面還沒熟,像這樣炸出來就外酥裏嫩。之後就每隔兩指距離同樣這麽拉一刀,這一面一共拉七刀,七刀後就翻過來切另一面。”
甘脆兒邊說邊麻利地用大牡丹花刀切着,話音剛落這一面也就切完了,便将魚翻了過來。
“這次要把魚脊朝向自己這邊,同樣是每隔兩指就用大牡丹花刀拉一刀,但這段比魚腹那段要長一點,正好拉八刀。”
欻欻幾下拉完花刀,切出來的魚片就成了微微張開的模樣,甘脆兒再修了下魚尾巴讓形狀更好看。
最後用剪刀把魚鰓剪得更開一些,好做成往外大張的造型。
這條鯉魚就算切好了。
“安安,這花刀不難吧?下條魚你來切。”甘脆兒吩咐道,也沒問人會不會。
甘脆兒是這樣想的,如果她教了手法之後,科班出身的黃安安連個花刀都拉不好,那她恐怕得繼續物色一個更适合的幫廚了。
這個黃安安也懂,她緊張又鄭重地點了頭,心想一定不能給師傅丢臉!
甘脆兒和黃安安一起料理後面的兩條魚,甘脆兒幾分鐘就弄完了,看了一眼黃安安那邊,花刀拉得很小心,速度不快但還算穩,當下滿意。
“你處理完魚後,用我剛剛調的蔥姜水把魚從裏到外抹均勻腌制一下,大概腌個十分鐘就行。”
緊張刺激拉着花刀的黃安安點了點頭,她的額頭上布滿了細密的汗珠,精神高度集中,生怕把魚切壞了。
還得練啊,多來幾次應該就不會這麽緊張了吧。甘脆兒想着,拿起一個盆調面糊糊,這是要抹在魚身上面的,到時候過油一炸,糊糊就炸硬定型了。
調面糊糊很簡單,用面粉、土豆澱粉、泡打粉加上生豆油,摻水用手抓着攪拌成黃色的糊糊,勁兒不能上太大,弄成剛剛好可以抓起來的稀糊糊就行。
等黃安安那邊的魚腌好,甘脆兒就清理掉魚上的蔥姜,然後将魚身上的水都吸幹,捏着魚尾倒提起鯉魚。
倒提起的鯉魚魚頭朝下,甘脆兒就上下把魚在在盤子上來回撞了幾次,那花刀拉出來的魚片就一片片花瓣一樣張開了。
最後撒上點粉,将調好的面糊糊均勻抹到魚上,刀口裏面也得抹勻,抹好糊糊之後就可以準備下油鍋炸了。
油燒個六成熱就好,不能過燙,不然又要糊了。
接下來就到了最刺激的一步了!
甘脆兒拎起魚,拇指和小指分別插入兩邊魚鰓中捏緊,食指中指伸進魚腹腔中往兩邊撐開,另一只手則捉着魚尾巴向內凹,凹成一個魚兒奮力躍起的造型。
然後,甘脆兒擡起頭沖着廚房門口露出一個奇怪的微笑,接着——
捏着凹好造型的魚就往燒熱的油鍋裏沉下去了。
“啊!”這一幕讓門外圍觀的小朋友都長大了嘴巴,不到十歲的劉曉晨甚至叫了出來,“姐姐把自己下油鍋啦!!!”
這一嗓子把坐在堂屋唠嗑的大人們都吓了一跳,什麽什麽就炸油鍋了?
其他中學生也一時敬畏地看着面露微笑的甘脆兒,如出一轍地想:這道菜還要油炸廚師?!是不是有點太費手了???
“我不要媽媽做這個魚了,我不要油炸媽媽的手!”
小學生劉曉晨還在嚷嚷着,中學生大多卻已經回過神來,紛紛用一言難盡的神情望向甘脆兒,甘姐姐怎麽這麽幼稚,喜歡逗小孩兒玩兒!
劉绮珊拉過自家弟弟,小聲跟他解釋甘姐姐并沒有油炸自己,但劉曉晨還是有點半信半疑,瞅着甘脆兒伸在油鍋裏的手,小小的孩子CPU快燒了。
實際年齡也才十七歲的甘脆兒逗弄了一番小朋友,這才憋笑着放開已經差不多定型的魚,抽出了手朝門口揮了揮,白白淨淨的手上只沾了點面糊,哪兒有油炸過的痕跡。
“放心吧,沒炸!”
聞言黃安安也面色奇怪地看向師傅,沒想到看着沉穩的師傅也有孩子氣的一面……不過,這似乎更符合甘脆兒的年紀了。
對于中學生來說可能幼稚了點,但對于大學生來說剛剛好。
劉曉晨這才确信甘姐姐沒有油炸自己的手,只是捏着魚往下沉了點,油炸了魚的下半部,而她的手還在油面上沒伸進去呢,劉曉晨又矮又站得遠,就完全看不清鍋裏的情況。
這才導致了劉曉晨慘叫油炸廚子的事情。
甘姐姐吓唬小孩兒,壞!
劉曉晨小朋友氣鼓鼓的,一直維持到下午五點開席,見到了滿桌子香飄四溢的菜,他瞬間倒戈,甘脆兒又成了他除了親姐姐劉绮珊之外,第二喜歡的姐姐了!
這次生日家宴是甘脆兒來到現代後燒的第三次席,也是第一次賓客們等到菜全部上桌都沒動筷子,都安靜地等着主人家說兩句再開吃。
楊爸站起身,繃緊面皮做出了鄭重講話的姿态,開口時不标準的普通話帶上了刻意的朗誦腔:“尊敬的各位親友、親愛的各位同學,大家晚上好!今天是我兒子楊海十三歲的生日,在此,我代表全家感謝各位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參加今天的生日宴……”
楊爸“深情”地背誦着開場詞,楊海坐在下面已經尬得低下了頭,而且他知道,下面還有更尬的。
果然,好不容易等楊爸念完詞,他就看向了自己的兒子一伸手:“楊海,來給親朋們表演個才藝!”
啊啊啊啊楊海尬得腳趾要摳出三層別墅,夭壽啦為什麽大人都喜歡讓小孩子當衆表演才藝,他們自己怎麽不表演!
于是小壽星楊海同學站起來,生無可戀地出席表演了個詩朗誦:“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長輩們滿臉笑意地看着楊海念詩,眼神裏全是滿意和欣賞,而他的同學們看着他抑揚頓挫地念詩,一個個都憋着笑,如果不是這裏大人多,他們當即就得笑場。
難怪大人們總喜歡叫他們表演一個才藝,原來坐在底下看別人表演真的很好玩啊哈哈哈!
唯一只有小壽星受傷的世界達成了。
同學裏唯一一個例外的就是劉绮珊了,她并不覺得好笑,甚至看着楊海滿眼的羨慕,她覺得楊海真是太幸福了,家庭和睦,這麽多長輩都疼愛着他。
她在家裏一直都是緊繃着的,同學們在學校裏天天盼着放假回家,而她則是期盼着能夠一直上學,在學校和同學相處,每天做着寫不完的試卷,比在家裏讓她更感覺輕松。
她知道媽媽是愛她的,但這種愛的壓力只有感受過的人才能懂,她還不能說什麽,畢竟她媽也是為她好。
她一直以為,可能家庭就是這樣的。
劉美霞從小管她管得嚴,這還是她第一次參加同學的生日宴,也是第一次看見別人的家裏是什麽相處的。
原來別人家庭的氛圍可以這麽輕松啊……
劉绮珊同學實名羨慕,她也想跟媽媽之間的相處更輕松一點,也許她可以做點什麽?
楊海一首東臨碣石很快就朗誦完了,然後在長輩們慈祥的掌聲中火燒屁股一樣竄到了椅子上坐下。
接下來就正式開席了。
滿滿一桌子菜令人眼花缭亂,讓人一時都不知道先吃哪個。
形狀完美的八寶葫蘆鴨上桌後被豎着分成了兩半,油亮金黃的鴨皮裏鼓鼓囊囊地填着八寶糯米的餡兒,老抽上色後的糯米泛着誘人的醬油色,包在鴨皮裏一道煮了三個小時,吸飽了鴨油顯得格外油亮晶瑩,裏面還裹着五花肉丁、香菇、幹貝等八樣鮮美的食材,看着就讓人食指大動。
裹滿面糊油炸好的鯉魚立在白瓷盤上做飛躍狀,片片向外炸開的魚肉像是奮力往上飛的翅膀,又像是化龍後威嚴的龍鱗,鯉魚奮力沖天想要越過龍門成為真龍的姿态栩栩如生,好一道鯉魚躍龍門!
孩子們為這道菜的造型驚嘆不已,大人們則是更加看重寓意,都覺得這是好兆頭。
請甘脆兒來燒席的黃小姑更是滿意極了,越發覺得這甘大廚小小年紀,心思卻玲珑,他們做大人的誰不盼着孩子鯉魚躍龍門呢?好得很!
紅燒大肘子穩定發揮,油汪汪糯叽叽,男人們都瞅着它最先下筷,一口吃進嘴裏,蛋白和碳水的滿足感不是一般的食材能比。
鹵牛肉微涼不膩,還可以自己加油辣子拌了,這是黃小姑的最愛。
喜歡清淡的還有那清湯羊肉,清澈的羊肉湯噴香,看似沒加什麽調料,但那羊肉新鮮,處理後沒有膻味兒,随便加點鹽和胡椒就非常好吃,吃得就是一個羊肉本味。
“這個鴨子好吃!姐姐你也嘗嘗!”劉曉晨吃了一口他姐給他舀的八寶葫蘆鴨,頓時欣喜地叫了出來,還獻寶地催促姐姐吃。
聞言劉绮珊也嘗了一口,一種層次豐富但又非常和諧的味道立刻就化進了嘴巴裏。
煮得極好的糯米入口軟糯帶着特有的米香,裏面的八寶丁更是鹹鮮可口,三個小時的小火慢熬,鴨子和五花肉的油脂已經徹底融入了八寶餡兒中,所有的食材各有特點又互相交融,構成了這道美味非常的八寶葫蘆鴨。
她被一口驚豔,又挑起一筷慢慢咀嚼,美食帶來的幸福感蹭蹭蹭地向上升。
太好吃了,怎麽會有這麽好吃的八寶飯!
倒是那盤鯉魚躍龍門,因為造型太漂亮了反倒沒人下筷,都有點舍不得破壞這個造型,好在菜的分量杠杠的,這幾盤魚留着當吉祥物也不錯。
楊媽見衆人都不吃這道魚,心裏合計着明天熱熱讓楊海吃,楊海下半年就初三了,吃了這鯉魚躍龍門,明年他也躍龍門!考個市裏最好的市一中!
“這個炸丸子好好吃!焦焦的香香的,回去我也要我媽媽給我炸丸子吃。”
“我還是覺得這個葫蘆鴨更好吃,回去我要吃這個!”
“明明是大肘子最好吃,就是太不經吃了,回去我要買十個!”
“哼,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孩子們一邊吃一邊争論着哪個更好吃,各個都吃的滿嘴流油,不過倒是沒有出現搶菜現象。
在這種長輩就坐旁邊的場合下是不會有人毫無顧忌地搶菜的,小孩兒那邊鬧騰,而大人這邊,只有逢席必酒的大爺們不聲不響地不喝酒光夾菜了,才得以窺見一點平靜下的暗流。
整場宴席吃得文明禮貌歡聲笑語,各個都吃得肚皮滾圓。
最後又給每人上了一小碗長壽面,這碗裏只有一根長面條,面條不能斷,寓意吃面的大家福壽綿長,吃完它生日宴就正式結束了。
這時候差不多晚上七點,外面天還是亮着的,楊爸去開車準備把同學們都送回家。
劉绮珊抓緊時間找到了甘脆兒,期期艾艾地說了她媽媽也快到生日了,想問問甘脆兒能不能也來做一桌席。
甘脆兒是燒大席的,劉绮珊就一家三口她肯定是不會去的,而且就三個人請她的工費也不劃算。
不過她沒有直接拒絕,只是說她打算散賣點鹵菜,到時候劉绮珊可以提前一天讓她預留一點,自己買回去加熱一下,再做兩三個小菜就夠豐盛了。
劉绮珊覺得這也不錯,要真讓甘大廚照着今天的來一桌,肯定是要浪費的,于是高高興興地道了謝。
收拾打掃就不是甘脆兒的事了,黃小姑爽快地把尾款結了,也跟她哥一樣額外包了一個紅包。
三百塊一桌的工費已經不便宜,黃小姑還主動給紅包就是因為相當滿意!菜好吃不說,那道鯉魚躍龍門真的做到了她的心坎上!
賓主盡歡,甘脆兒也很開心,給黃安安也分了兩百。
黃安安不肯要,她本來連每月的薪水都不想要,但甘脆兒堅持要發工資都有工資了怎麽還能收這個錢呢?沒這個道理嘛。
“安安,這算是你第一次正式跟我出來燒席,就當是師傅給你包的紅包了,讨個好彩頭,拿着!以後咱就正規地按工資加提成來了。”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黃安安只好接過錢,第一次憑自己的本事掙到錢(在柴火飯幫廚不算),黃安安十分稀罕地摸着兩張大票子,鄭重小心地放進兜裏。
她也掙到錢啦!快樂!
今天來參加生日宴的同學們回到家了還在對今天的席面津津樂道,繪聲繪色地給家裏人說着今天的席面有多好吃。
然後——
“媽!八寶葫蘆鴨的做法我已經拍下來了,什麽時候做給我吃吧!”
媽媽:?
好家夥圖窮匕見了。
分享欲旺盛的初中生給爸媽講還不過瘾,還紛紛把今天用手機拍的視頻上傳了朋友圈,收獲了一片點贊。
特別是“下油鍋”那一幕,更是得到了八方驚嘆。
這個時間社交網絡興起,但自媒體卻并沒有數年後那麽興盛,網上還沒有被鋪天蓋地的美食視頻、探店視頻轟炸,大家對這種實拍大廚做菜的視頻還感到很新奇。
更別說是“下油鍋”這麽奪人眼球的噱頭了。
一時間,這段視頻被別的同學和親朋轉載,轉載後又被二次轉載,轉來轉去突然就火了。
甘脆兒不是網上沖浪積極分子,空閑的時候還在琢磨做點鹵肉賣,壓根兒不曉得網絡上發生了什麽。
還是第二天晚上,加了vx後就沒聯系過的小蝶道士發來了一個視頻鏈接,視頻标題很驚悚:“點擊就看油炸美女大廚!”
附帶4G沖浪小道士一句靈魂發問:這是你?
甘脆兒:???
甘脆兒趕緊點進視頻看,發現就是昨天她在楊家做鯉魚躍龍門時把手伸進油鍋裏的那一幕。
油星子噼裏啪啦地炸着,視覺上她捏着裹滿面糊糊的魚連手帶魚浸在熱油裏,沖着攝像頭方向(廚房門口)雲淡風輕地微笑着。
視頻下面已經有了不少回複,很多人都在問這是哪裏的大廚,還有人在問她是不是在博眼球,最惹眼的是四個字:無情鐵手!
甘脆兒:???
【承接各類宴席:不是……這是什麽?】
【A承接各類齋醮科儀:這是你吧?應該我問你啊】
【承接各類宴席:……我只是做個菜!】
【A承接各類齋醮科儀:6】
這視頻發展到後面居然還上了個熱搜的尾巴,現在正是暑假,鄉裏的年輕大都回來了,他們又是4g沖浪的主力,所以沒兩天這個視頻就傳的十裏八鄉都知道了。
于是這幾天出門甘脆兒都會碰到拉着她神秘兮兮詢問油炸鐵手的事情的人,她被問的人都麻了,頭一次切身體會到這個網絡時代的信息傳播速度。
對此她只有一個字形容:6。
這還是從小道士那兒偷來的形容詞,甘脆兒覺得極為傳神。
王浩也看到了油炸美女大廚這個視頻,這個标題能忍住不點進去看的都是神人,他就看了才發現這還是個熟人。
前幾天他也因為這個人上過一次熱搜,那次熱搜說的是他富二代無廣吃喝博主的人設崩塌,就因為他發博說去鄉下吃席,就被好一通分析曝光。
一說他是個假富二代,因為真富二代怎麽可能去鄉下吃席。
王浩就納悶了,富二代怎麽了,富二代就不是人了?憑什麽不能去鄉下吃席?
有粉絲跟王浩想法一樣,反駁了富二代不能去鄉下吃席的謬論,但是別急,還有第二條證據。
第二條證據就是王浩這些年吃遍全國,什麽好吃的沒吃過,鄉下的席面他怎麽可能看得上眼,可他卻發博表明非常好吃,這不是收錢了是什麽?
王浩真的是醉了,他也算個大博主,一個在鄉下燒席的能出多少錢請他做廣告?能不能稍微帶點腦子說話?
但那造謠的真的是絕了,他說正因為鄉下廚子不可能拿出太多錢,所以連這點錢都肯接的王浩絕對不是什麽富二代,這人設是假的!不收錢推廣也是假的!
由此可知,之前王浩發博誇贊過的那些店也都是花錢買的廣!
草了,這邏輯竟然還有點自洽,王浩覺得這人這麽會編故事不如寫小說去算了。
王浩實在懶得跟這些胡攪蠻纏的人糾纏,就發了一條消息:【王浩吃喝在路上:無廣,甘大廚手藝一絕。順便,律師函已發,造謠的等着接法院傳票吧。】
真是的,他身為富二代還用親自下場撕逼嗎?全權委托給律師完事!
還別說,他這麽潇灑地讓人接傳票,他的粉絲們大都相信了,還有不少路人也紛紛留言問他甘大廚是誰,人在哪兒,他們也想請人燒席。
王浩就呵呵了,他還沒請到呢,後邊兒排隊去。
事不宜遲,昨天他就回了爺爺家,越過老爸直接跟爺爺說起請甘脆兒來燒席的事情。
王興國都八十八歲了,看着還是精神矍铄的,坐卧間都還透着軍隊的氣息。
他很喜歡王浩這個孫輩,對兒子們是嚴厲古板的大家長,對孫兒是慈祥好爺爺,一聽說對方過來是給他找了個廚子做壽宴,更是誇王浩有孝心。
再一聽王浩說找的廚子是鄉下燒大席的,王興國就更高興了,拍着孫子的肩膀誇他做得好,不愧是他的孫子,樸素又實在,很有他當年的風範!
什麽五星級酒店,什麽米其林三星大廚的,王興國就不喜歡這些,如果不是有不少老朋友和他們的後輩想來給他祝壽,按照他的意思就家裏人一起吃頓飯完事。
現在他最喜歡的孫兒給他找來了一位鄉下大廚,簡直好的不得了!
剛才王浩正陪着老爺子說話,手機震了下,他看了看發現是相親吃席群裏來了個全體@,上面發的正是油炸美女大廚的鏈接,點進去一看發現是熟人,他就順手把視頻給老爺子看了。
王興國瞅着視頻裏年輕可愛的小姑娘就覺得招人稀罕,看到她面帶笑容地捏着魚往油鍋裏下,更是豎起了大拇指。
“小姑娘手上功夫穩啊,這鯉魚躍龍門的形做得不錯,看來浩浩你推薦的這個廚子很有本事啊。浩浩,記得工費要給足,可別因為人家是農村的就欺負她!”
于是甘脆兒就接到了來自王浩的壽宴委托。
這次可是個大活兒,王浩知道她的本事,工費直接開到了六萬六,他知道就算給甘脆兒開個幾百一桌她也會來,但王浩覺得占人小姑娘便宜簡直丢份兒。
幾萬塊錢對他來說根本算不得什麽,更別說對整個王家而言了,老爺子的壽宴如果真請個幾百塊錢工費的廚子來,他爸都得請他吃竹條炒肉。
只一個要求,做的席面要上檔次一點。
沒想到突然來了個大戶,甘脆兒高興極了。
難道說,她的燒席事業終于要蒸蒸日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