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真離譜的人情啊
第27章 真離譜的人情啊
眼見鹵碟空了, 也就剛剛去接人才得了點空閑的大寧拿着筷子還在回味,就莫名其妙得到了親媽一個白眼。
大寧:?
看到自己兒子這饞樣,常翠秀真是恨不得掐他一把, 目光悄咪咪地轉了轉, 最後落到了陪坐在一邊的準兒媳身上。
今天準兒媳穿的一身比較喜慶休閑的短袖旗袍,盤了頭發化了淡妝, 原本只有五分的顏色現在看着也有七分了,沒有那種又黑又土的感覺了。
家裏的自建房是新起的,裝修得亮堂,沒有想象中又髒又破等着扶貧的樣子,親家母看着也不是胡攪蠻纏尖酸刻薄的老太太。
似乎也沒那麽差。常翠秀默默地想。
今天這場宴并不算正式的婚宴,套在老一輩的傳統裏叫出閣酒, 很多地方都沒這個傳統,也不是每家都會辦,男方是可以不來的。
但那都是老說法了,老時候的婚宴女方家長還不出席呢,現在也有男方參加女方的那邊的宴席, 她兒子早就巴巴地跑來幫忙了,她應該一起來的,以示對女方的重視。
但開宴當天到其實也還行,總比不來好。
常翠秀到後, 劉淑花滿面微笑地陪她坐在一旁,之前給她上茶水端鹵菜,現在看着竟然比她那個自己吃席不叫媽、明明提前吃過了現在還要跟她搶那幾口鹵菜的兒子順眼多了。
至少兒媳婦不跟她搶菜!
常翠秀不是那只顧自己不顧兒女的媽, 有好吃的當然願意給兒子吃, 但顯然兒子之前來幫忙的時候早就吃過了啊,吃得肯定比她這碟零嘴多多了, 現在居然還來搶!
還有天理嗎?
兒子看到好吃的既不顧媽,也沒顧他的新媳婦兒,感覺兒子也不像娶了媳婦兒就忘了娘的,而是他天生缺點心眼兒啊!
常翠秀暗地裏總有種自己兒子被媳婦兒搶走的憋屈,特別是兒子總是順着兒媳婦,特別是連出閣酒也颠颠地跑來幫忙,還要她也過來吃席,這種兒子被搶走的感覺就越發嚴重了。
Advertisement
所以她常常挑剔劉淑花,倒也不全是因為是農村人的緣故,只是這點兒心思她從沒說出口而已。
但現在看起來……兒子還真不一定是娶了媳婦兒就忘了娘,甚至巴巴地跑到鄉下來幫忙說不定也不是為了媳婦兒,只是為了吃席!
她那倒黴兒子一定是早就知道親家請的這燒席師傅不一般,專程打着幫忙的旗號來吃的!
虧她還以為是兒媳婦挑唆的,讓她們婆媳不和。
大寧這小子,懂個屁的疼媳婦兒!
越想越不順氣,對比起來今天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準兒媳就好多了,常翠秀突然握起劉淑花的手,十分掏心窩子地說道:“淑花啊,委屈你了!”
本來只是坐在一邊當微笑吉祥物的劉淑花:?
她吓得一哆嗦,不是,準婆婆從來沒對她說過這種話啊,也從來沒有過這麽和顏悅色的時候!
這麽說吧,以前上男朋友家見婆婆,對方不板着臉就算溫柔和善,要不是大寧知道她委屈,也護着她,不然這婚确實難結。
今天這是怎麽了,太陽也沒打西邊兒出來啊?
不知道劉淑花因為自己的反常舉動驚到了,常翠秀依舊拉着她的手說心裏話:“淑花啊,以後有什麽事呢,你可以直接跟媽說,大寧這個人呢,雖然有點本事,但人糙啊,根本不懂得疼媳婦兒,你要受了委屈就跟媽說……”
劉淑花:???
她這婆婆,不會被人調包了吧!
一旁也跟着陪座的淑花媽也瞪大了眼,這就是女兒說的那個挑剔又看不上她的婆婆?
這叫挑剔?這叫看不上?淑花媽突然覺得,昨晚她跟女兒一起睡時,殷殷教給女兒的一些對付惡婆婆的手段很是虧心。
她之前還真以為男方家裏看不上她女兒,這婚事她也猶豫過,最後還是依着女兒的心思同意,畢竟大寧确實是個好女婿!
死丫頭哪裏學來的嬌嬌脾氣,有大寧這麽好的女婿,還有這麽和善的婆婆,居然還說不好!
等會兒一定要叮囑女兒,結了婚就好好過日子,對婆婆好一點,不求能當親媽處,至少也要保持婆媳和睦,她這婆婆不像是個特別難相處的。
世事總是出人意料,沒想到就因為一件小小的誤會,結婚前都有點別扭的兩家改變了想法。
常翠秀沒有了“好不容易拉扯大的兒子被兒媳婦搶走了”,“娶了個鄉下媳婦兒肯定要挖兒子的錢貼補娘家”,“來鄉下吃席很丢臉”這類先入為主的濾鏡,突然就覺得這兒媳婦兒還不錯了。
她的态度放緩後,劉淑花家覺得她不像女兒口中所說的會磋磨兒媳婦的婆婆,沒有那麽尖酸刻薄嘛,頓時就起了讓女兒跟婆婆搞好關系的念頭。
試問,除了腦子有問題的人,誰會希望把自己的婆媳關系搞得一團糟呢?誰不想順順當當地過小日子呢?
一時間,這倆親家的氛圍倒是變融洽了不少。
劉淑花和大寧都是滿心茫然,但回過神來只覺得很不錯,他們都做好了結婚後跟常翠秀好好周旋的準備,既不能被欺負了也不能不孝順婆婆,沒想到峰回路轉,事情突然變好了。
小倆口對視一眼,都忍不住笑了。
他們兩家坐在客廳裏和樂融融的,外面來幫忙的也熱鬧得不行。
今兒來幫忙的人是真的多,別說城裏來的親家沒見過這陣仗,就連劉淑花他們也沒見過。
特別今天并不算正式婚宴,出閣酒一般只會請一些關系好的親戚朋友來參加,要按照以前的經驗,他家小辦個五六桌就不錯了。
但是淑花家也知道今時不同往日,請了甘大廚燒的席,那肯定有不少人拐十八道彎都要來攀親戚吃席的(因為他們自己也這麽想),所以特別多準備了一些席面。
劉爸大手一揮,來二十桌!
出閣酒能擺到二十桌的,他們村子裏聽都沒聽過,這面子可大了去了。
二十桌,真不算少,但攤在整個村子頭上,那就有點不夠看了,他們村子可是有兩三百戶人家的大村子呢!
雖然現在有不少年輕人在外面打工沒回來,但也還有不少人。
為了能吃上席,特別是怎麽扒拉都跟劉家沾不上的人家早早就來幫忙,都幫忙燒席了,還會上人情,這難道還不能上桌吃一頓?
于是甘脆兒在前面做菜,後面給她打下手的人可比當時在黃家燒席的時候壯觀多了。
但大部分硬菜昨天就準備得差不多了,今天甘脆兒基本就是現弄一些小炒,根本沒那麽多雜活給人做。
既然人多活兒少的話,來幫忙的人為了證明自己作出了貢獻夠得上吃席的标準,那麽別人清洗過的菜他們就再來一次好了。
一根黃瓜能過四五個人的手,被按在水裏洗五六遍,都快要洗禿嚕皮了。
實在連根黃瓜也搶不上的人,只能蹲在旁邊做出忙碌的樣子,眼神不停地往那幾口大鍋那邊瞟。
“甘小師傅這麽個苗條的小姑娘,細胳膊細腿的,力氣怎麽這麽大,那麽大個鐵鍋都能颠起來。”
“這可能就是老天爺賞飯吃吧,甘大廚就是該吃這碗飯的!”
“啧啧,這颠鍋可真利索,難怪做菜這麽好吃,光這一手就相當牛啤了。”
“這香味兒可太得勁了,今天終于又能吃上甘大廚的菜了,我真的都等不及了。”一個村民用力吸了一大口氣,試圖把空氣裏的肉香全部吸進肚子裏去。
“你知道我有多久沒吃到甘大廚的席面了嗎?兩個星期!整整兩個星期了啊!”
“得了吧,你還吃過甘大廚的席,我是連一次都沒吃過!都他媽散席了才有人告訴我黃家的席面有多好吃,大家搶得有多厲害!”
“我更慘,我不僅沒吃到黃家的席,我媽回來還罵我不趕緊找個媳婦兒結婚,連個婚宴都辦不了,連着罵了我好幾天!”二十多歲的年輕男人唉聲嘆氣地吐槽着,“哪有為了辦婚宴結婚的!”
“得了吧,你媽是想兒媳婦想孫子了!我覺得你媽說得沒錯啊,作為哥們兒我也得關心一下你的終生大事,你都多大的人了,什麽時候結婚?什麽時候吃喜酒?”
“草,別說得很關心我似的,你就是想吃席!”
“誰不想吃席?你不想你現在就走。”
“都快到點了,傻子才走!”
這邊年輕人吵吵嚷嚷,同樣在被迫磨洋工還不能被人看出自己在磨洋工的女人們也一邊遠遠盯着鍋一邊扯白話。
“我說,劉淑花這個出閣酒真是有面子啊,大半個村子都來幫忙了,這夫家看到了哪兒還敢欺負淑花啊,要是我女兒到時候出嫁也有這場面就好喽!”
一個四十多歲的婦人滿臉羨慕,她家女兒明年也要嫁人了,她擔心女兒在夫家過得不好。
到時候她家辦喜宴希望也能有這麽熱鬧,上門來喝喜酒的人越多,越說明她家在村子裏有人脈,女兒娘家勢力足了,女婿想對女兒不好都得掂量掂量後果。
“這事兒多簡單啊,你也請甘小師傅去燒席呗!到時候我們保管全家都去給你撐場子,要還嫌人不夠,我去把我娘家的人也都喊上,我幾個哥哥人高馬大的,往那一站就得把你女婿吓得夠嗆,絕對不敢生外心哈哈哈哈……”
“我也來啊,我兒子那身板杠杠的,到時候穿一身他找工作時候的黑西裝,咱往那兒一戳,就像電影裏發哥演的角色,倍兒有氣勢!”
“還別說,我兒子也有西裝,也是面試的時候買的,現在還新得很,到時候我叫我兒子也穿上,咱們一起,就跟那電影裏的保镖似的,你女兒就是大小姐,我看哪個臭小子敢欺負她?”
“我女婿,幹公安的,到時候找你女兒的男朋友聊聊,保管不敢有什麽花花腸子!”
“呸!你們可別吓着我好女婿了。”那婦人先是瞪了她們一眼,繼而自己也笑了起來,“甘大廚我到時候肯定是要請的,你們就別搗亂了,到時候大家都來吃杯喜酒!”
“好嘞!請甘大廚燒席,我一定第一個到!”
“我提前就上你家幫忙去,頭天晚上的小宴也帶我一個哈。”
“帶帶帶,來幫忙的都吃!”
衆人嘻嘻哈哈地好不熱鬧,但大人們手上還要象征性地找點事做才好意思看甘脆兒做菜,小孩子們可就沒那麽多顧忌了。
這次圍在鍋竈旁的小孩兒比上次黃家的還要多,一個個眼巴巴地看着,一會兒瞄瞄那幾大鍋鹵菜,一會兒又盯着甘脆兒炒菜看個不停。
甘脆兒一個颠鍋,鍋裏瞬間竄起火舌又轉瞬即逝,看到圍觀的小朋友們一個個“哇”地叫出聲,更加感興趣地盯着鍋,還有小朋友下意識想湊過來看,甘脆兒連忙出聲阻止。
她這裏不僅在炒菜,油星四濺的,幾個大鍋裏還煮着東西呢,相當的燙,萬一小孩子不小心磕着碰着了就麻煩了。
以前她家涮鍋子的時候,就有個堂姐被沸鍋裏的湯給濺到了,後來臉上就留下了一小塊白色的疤痕,這事兒過了兩輩子甘脆兒都記得很清楚。
“別站太近,等會兒被燙到了,那可就要上醫院去,就吃不到今天的菜菜啦!”甘脆兒故意吓唬道。
一聽沒法吃到香香的菜菜,小朋友們紛紛後退,他們對被燙到的後果了解還不深,但對吃不到甘姐姐的飯菜的體驗就深刻了!
“甘姐姐我不靠近,我要吃菜菜!”
“好好好,等會兒就能吃了~”甘脆兒邊炒菜邊哄道。
“那姐姐,什麽時候能吃呀?莞莞想吃牛肉。”
“等開席了就能吃了呀。”
“那什麽時候開席?”
“等你爸爸媽媽叫你了就開席了~”甘脆兒笑眯眯地應付着小朋友,細細一品,其實跟沒說一樣,但一問一答把小孩子們都給忽悠住了。
等到時間差不多了,主家請賓客們入席,正經的親戚上了人情安穩地找了桌子坐下,勉強沾親帶故的也有份,而完全沒啥關系也仗着幫了忙厚着臉皮要蹭。
“大家都鄉裏鄉親的,我這從昨天就過來幫忙了,你把我人情記上。”
“劉豪南,咱們以前可都是在三中讀書的,喝你堂姐一杯喜酒不過分吧,恭喜恭喜啊,百年好合!”
“那我更有資格喝喜酒了,我跟你堂姐是高中同學,雖然不是一個班,但也算認識!”
“豪南,我女兒也跟你堂姐姐是同學,都是在鎮上上的學,你姐姐上的三中,她是二中的!”
劉豪南:???
學校都不一樣也能叫同學?
跟他一起記人情的堂兄弟也聽懵了,知道可能會出幺蛾子,沒想到這麽離譜!
這時候又呼啦圍上來十幾個人急着讓他們記人情。
“我是你堂姐她二舅姥爺他外甥的女兒的男朋友的姑姑的鄰居家侄子……廢話不多說,我真是你親戚,現在上個份子能吃席嗎?”
“我是這位的同學!”
“我是這同學的同事!”
“我跟他,對,就是這位在談朋友,四舍五入咱也是親戚。”
劉豪南:?
旁邊想方設法來蹭席的村民聽了,都用奇怪的眼神看向新來的這些年輕人,還得是你們啊,這關系都能拐過來?
記人情的堂兄弟幾個也被繞暈了,劉豪南看了這些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幾眼,那是越看越陌生啊!
這十幾號人從哪兒冒出來的?有男有女,穿着打扮都挺時髦的,白白淨淨地看着也不像流裏流氣的混子,但他真的一點兒印象都沒有啊!
要是村裏的年輕人,怎麽也得混個眼熟吧?
但是這是堂姐的喜宴,人家帶着人情來讨杯喜酒喝,他們記人情的也不可能較真把他們擋在外面,心裏疑惑還是把他們的人情登記了,然後這一行人就快快樂樂進去坐席了。
“南子,快快快,給我也登記一下!”
劉豪南被村民們催着登記,立馬就把剛剛的一群人抛諸腦後。
反正就是來吃席的又不是來找茬的,管他呢!
“哎喲,宋嚴,你這點子可真牛,還真給混進來了啊!”
那十幾個陌生的男男女女擠一擠自己坐了一桌,剛落座就有人豎拇指誇贊起來。
“那還得是老鄉人好啊!咱們是來喝喜酒的,根本沒為難咱。”被誇的人不攬功,感嘆道,“還好問過老李的經驗了,只可惜他今天要加班,自己倒是來不了。”
“确實,老李真是倒黴,正趕上加班了!”
“要我說還是老宋你腦瓜子活泛,中午咱先來吃個喜酒,等晚上再去柴火飯吃我們預訂的相親宴,這來一趟就吃上兩頓了!”
“确實,來一趟吃兩餐,今晚做夢都要笑醒。”
原來,這一行令記賬的堂兄弟們感到陌生的年輕人,竟然是今天下鄉來參加相親宴的人!
之前李光宇跟甘脆兒打電話商量了後續的相親宴怎麽辦,當時甘脆兒給了個解決方法,就是提前約好,然後給他們提前留幾道席上的硬菜,第二天來吃就是了。
而李光宇在相親吃席群裏一宣揚,大家都知道甘大廚要賣鹵味了,當即就有好幾個人迫不及待地說這周就來捧場。
沒想到巧合的是,他們約的相親席正好趕上劉淑花家的出閣酒,幾個性格平時就比較跳脫的男生一合計,來蹭席!
反正是喜宴嘛,主人家肯定是希望辦的越熱鬧越好的,他們又不來吃白食,随便找個借口人情一上,正大光明啊!
這不就大搖大擺入席坐下了,只是他們也不好意思跟其他村民坐一起,所以雖然他們全部坐一桌略有些擠,但擠點兒也無所謂,能吃到席才是硬道理!
而這個時候,在單位苦逼加班的李光宇正在群裏瘋狂@所有人。
【李光宇今天餓了嗎:你們是不是要開席了!你們是不是真的混進去了?@全體群友】
【送鹽:對對對,老李你就安心加班吧,別惦記兄弟們了,我們已經準備吃大餐了!】
【李光宇今天餓了嗎:惦記你妹啊,今天你要是不給我打包點東西回來,以後別認我這個爸!】
【送鹽:?】
【送鹽:好好好,這麽求人的是吧?你等着,我今天要把湯都喝得幹幹淨淨。】
【李光宇今天餓了嗎:我錯了,你是我爸爸,爸!記得給兒子帶菜回來!!!】
【楊瓊钰:……】
群裏面熱鬧極了,而出閣宴現場,劉爸看着人頭攢動的露天席,緊張地抽了根煙。
“壞了,二十桌看着不夠啊,這人是不是來太多了,當時黃老大家感覺二十桌就差不多了啊,出閣酒哪兒來的這麽多人?”
“叔,上次黃家燒席大家夥兒還不知道大師傅的底細,現在大家都知道我們請了甘大廚燒席了,來的人多也正常。”
“我知道,不然我能辦二十桌嗎?但這也太多了,我們酒席辦的急,也叮囑了親朋不要到處宣揚請了甘大廚的事,怎麽還是這麽多人……”
劉爸現在也有了當時黃家人一樣的心情,辦酒能來這麽多人,大大地有面子!但這面子也太大了,有點接不住啊!
“還好有黃老大的前車之鑒,咱們面條準備得多,到時候沒能吃上正席的就吃面條好了。”劉爸擦擦額頭的汗說道。
“但是爸,碗筷不夠了呀!”
這二十桌席面,很多碗筷都是朝左鄰右舍借的,附近都被借光了,鄰居家也沒餘碗了!
“啊?”劉爸傻眼了,千算萬算忘記碗筷的事了,“那怎麽辦?總不能讓人家用手接着吃面?”
沒想到碗筷這事兒在賓客眼裏都不算事。
誰家還沒幾副碗筷了?大家都住村裏的,回家取自己吃飯的家夥不就得了?
“不過,我們回去取碗筷,你們可一定要給留面吃啊,別等過來都吃光了!”想要回去拿碗筷的人殷殷叮囑。
“放心吧!其他的不說,面條管夠!”劉家人豪氣地一拍胸膛保證道。
笑話,經過上次黃家白事的經驗,這次他們早有預料,揉了很多面團備用呢,也不用花甘大廚多少功夫抻面,因為他們這次啊,準備的是揪面片和刀削面!
就突出一個方便快捷,人人都有份,人人都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