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小楊煎餅

第81章 小楊煎餅

第81章

你需要甘脆兒賺大錢嗎?

這靈魂提問讓蔣蘭腦子一懵, 這麽問的話……似乎并不需要。

不光是不需要女兒賺大錢,甚至對方不工作當個只會吃吃喝喝的鹹魚都行,反正她給掙下的家業, 足以支撐女兒富足悠閑地過完一生。

如果換做十幾年前, 野心勃勃的事業批蔣蘭恐怕還會看不慣自己的後代當個混吃等死的米蟲,還會考慮女兒做什麽不做什麽會丢自己的面子, 但現在……

或許是年紀上去了,蔣蘭心中又對女兒有愧,現在竟然覺得女兒什麽都不做也行,當個快快樂樂的千金小姐就好了。

這麽一想,甘脆兒喜歡做什麽工作她根本沒必要去管,只是想留在農村燒個席而已, 又沒幹什麽壞事,她為什麽要阻止呢?

她想着給人盤間飯店做生意,人家未必樂意呢。

順着陳良的問題思考了一會兒,蔣蘭的焦慮感終于消退了一些,不用翻來覆去一直烙餅了, 感覺自己是有點想太多,本質上還是覺得燒席師傅這份工作很上不得臺面吧。

她白手起家創業當老總,現在成了企業家,也變得有點看不起鄉下人了, 即使她嘴上沒說,即使她自己也沒發覺,但她的內心深處就是這樣想的。

可實際上, 她自己也只是出生于十八線的小縣城, 跟農村又有什麽區別?現在掙了點錢就自覺是人上人了?

蔣蘭微微一凜,她自己都沒察覺到, 不知不覺中,她已經變成了這樣的人,與年少時期的自己相比,已經有些面目全非了……

她怎麽就成這樣了啊?

身邊沒有了動靜,只有蔣蘭輕微的呼吸聲,陳良以為她已經想通了打算睡覺,便也閉上眼安心睡覺。

沒想到他眼睛還沒合上幾分鐘,正處于将睡未睡的時候,冷不防蔣蘭有些幽怨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Advertisement

“可是,在農村燒大席很累啊?崔兒要是選擇吃喝玩樂我都能理解,每天苦哈哈地燒大席……果然還是不太對勁吧?”

陳良剛培養出的一點兒瞌睡又沒了,他睜開眼,瞟到了床頭櫃上的夜光電子鐘,嗯,淩晨3:44分了。

感覺今晚是睡不了了。

“苦不苦累不累的,這該閨女自己說了算吧?”陳良已經放棄了睡回籠覺的打算。

他們夫妻倆都很自律,特別是蔣蘭,別看是個老總了,每天早上六點半起床晨跑雷打不動——即使頭天晚上加班到淩晨才睡也一樣。

現在再睡也睡不了多久了。

“……”蔣蘭被噎了一下,想了想又問,“崔兒是不是不知道她的身家已經不用勞累工作了啊?所以她才要當燒席師傅。”

“啊?”陳良意外地反問,“她有這麽缺錢嗎?現在的年輕人就沒幾個吃得了苦的,如果不是生活所迫怎麽會做這麽累的工作?你每年不是給她打生活費了麽?”

靈魂三問又把親媽蔣蘭給問沉默了。

“……”蔣蘭默了默說,“我是每年都給她打了生活費,但是最開始我沒什麽錢,每年只給了一萬塊左右,後來事業有了點起色也就多加了點……但是,我不想把她養成大手大腳花錢的纨绔子弟,所以也沒給太多,最近幾年都是每年兩三萬的樣子。”

以2015年的物價來說,一個大學生每年兩三萬的生活費算不錯了,屬于日常吃喝花用都挺好的标準,但如果對标的是蔣蘭現在的身家……那是有點少了。

陳良:“……那你這就不怪崔兒拼命想掙錢了。”

就這個生活費水平,只能說是工薪階層,孩子自己不努力就得餓死,是個人都會想要努力賺錢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

蔣蘭有點心虛,她是算過的,一般中等偏上的工薪階層養孩子也就這個标準,她只是不想把孩子養廢嘛。

“我明天就跟崔兒說清楚,家裏不需要她掙錢,只要她開開心心過日子就好。”

陳良點點頭:“嗯,你跟她說清楚,但是不要逼迫她做些什麽,她已經是成年人了,自己會思考的。”

他委婉地勸誡着妻子,直白含義就是:你要收起對女兒的控制欲,聽聽她自己想要什麽。

性格一向比較強勢的蔣蘭有點不适應,但她早就決定要盡量收斂自己的掌控欲,掌控女兒生活什麽的……她這個從小就缺席女兒成長的媽媽可沒底氣去做。

結果就是,第二天蔣蘭用外人看了會驚掉下巴的溫柔語氣給甘脆兒介紹了一下自己的公司和身家,聽得甘脆兒不由自主地掰起手指數到底有幾個零,越數眼睛瞪得越大。

她這是,時隔百年兜兜轉轉又當回千金大小姐的節奏?

不,這個便宜媽的資産,比當年的甘家厚多了,禦廚家也不過是吃喝不愁、薄有家資而已,論有錢還得看蔣蘭。

“媽,你是說,以後這些家産都給我?”甘脆兒指了指自己,有些難以置信。

“對!”蔣蘭見甘脆兒動心,心情一下子好了起來,愛錢好啊,她也就只有這點兒錢了,“所以你不用苦哈哈地去燒席,這些錢一輩子都花不完。”

她也不是覺得錢賺夠了,只是跟公司的盈利相比,燒席的工錢簡直就是九牛一毛。

“我懂了。”甘脆兒點點頭,然後拒絕了蔣蘭讓她住在京城的提議,更沒同意不再燒席的事。

“你這是圖什麽呢?”蔣蘭急了,“你要是只是不願意跟我們住在一起也沒事,我重新給你買套房子,到時候你自己住,也沒人會幹擾你的生活,這樣不好嗎?”

甘脆兒默了默,遲疑了下低聲回答:“因為我喜歡啊。我喜歡鄉下那種熱鬧的氛圍,也喜歡燒席時看到大家吃到美食時開心的表情……”

蔣蘭一時啞言,要說大城市裏可能哪哪兒都比鄉下好,但是鄉裏鄉親之間的關系這一點上,怎麽樣都是趕不上的。

要是住在自己從小長到大的老小區還好點,現在的房子越修越精致,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卻越來越冷淡了。

倒也不是人心冷漠,只是現在的人,似乎都更關注自己的事情,特別是年輕人,懶得打理人際關系,懶得跟鄰居串門,出門遇到鄰居也就是點頭微笑,最多加上毫無營養的寒暄兩句。

蔣蘭其實還挺享受這種氛圍的,她就是除了生意上的事情懶得花心思在人際交往上的人,有那跟鄰居聊天的空不如多加會兒班。

但是甘脆兒不一樣。

她不是土生土長的現代人,在她那個年代,鄰裏關系還是不錯的,而且她從小在胡同裏長大,老鄰居們的關系都挺好的,她适應不了在城市居住時冷冰冰的氛圍。

甘脆兒喜歡熱鬧,喜歡在節奏緩慢悠閑的鄉村裏生活,有工作的時候就去工作,清閑的時候在家刷刷劇,跟村裏的老頭老太太唠唠嗑,吐槽吐槽小道士的新副業,這才是她想要的生活。

而且,她是真的喜歡在燒席的過程中,食客們對她做出來的美食發自內心的喜愛,她還要教徒弟更多的做菜技巧,還想再多收幾個熱愛這一行的徒弟,将甘家的手藝傳承下去。

這些她怎麽能割舍呢?

現在她得知自己能獲得一大筆財産,讓她以後不用為生活而奔波,心态上只是變得更加從容了。

“媽,我肯定是要回村裏的,我喜歡我的家鄉。不過,每年我都會抽點時間來看你,你要是有空也可以來村裏找我,這樣不好嗎?”

蔣蘭沉默着,半晌眼角有些發紅,好什麽好,她當然是希望女兒能住在同一個城市裏,能陪着她啊。

不過,她扪心自問,現在她對女兒很親香,但是等甘脆兒真的留在京城後,她還會抽出這麽多時間陪着對方嗎?

不會的,到時候蔣蘭還是會将絕大多數的時間投入到工作上,可能一周也見不到女兒一面,因為,她跟小說裏那些不用做事天天談戀愛的霸總不一樣……她是真的很忙!

飛去國外出差也是家常便飯,就連住在同一屋檐下的丈夫都不是天天見面,又怎麽顧得上住在別處的女兒呢?

而女兒不是在京城長大的,在這裏她沒有朋友也沒有什麽事業,父母也不在身邊,即使有錢過得也不會很快樂。

甘脆兒連找個小姐妹一起逛街都沒人。

這麽一想,确實……女兒回家鄉住更好,而且她也喜歡那邊。

蔣蘭只是有點舍不得……

“媽,我又不是馬上回去,到時候你有空,可以跟我一起回村度假,現在的城裏人不是喜歡農家樂嗎?”甘脆兒安慰道。

“農家樂,我看這些人是閑得慌……”蔣蘭嘀咕着,她反正懂不了這些城裏人非要往鄉下跑是什麽想法,真就是距離産生美是吧?

甘脆兒但笑不語,反正她是弄懂了,人總是羨慕自己沒有的東西。

“那好吧,你什麽時候回去,我跟你一起去住兩天。”蔣蘭收起自己那些不好的情緒,冷靜了下來,“我看看你那邊房子有什麽需要改善的,到時候請個裝修隊重新弄一下,你爸那老房子,我知道!”

呃。那老宅可是不久前才翻新過的呢。

不過甘脆兒也沒拒絕,上次翻新只是說能住,她這財大氣粗的親媽說要翻新……那可太好了!

對于提升自己生活品質的事情,甘脆兒是不會拒絕的!

母女倆說開之後,相處起來也更自然了一些,即使不能像別的正常母女那樣的親密,但是也不像個陌生人一般生疏有禮了。

甘脆兒本來打算如果跟便宜親媽合不來,燒完席就搬出別墅在外面随便找個酒店住幾天的,但現在打消了出去住的念頭,還是住在自己的粉色公主小卧室裏。

她沒有動卧室裏的陳設,反正她也沒什麽特別的喜好,這裏的布置和裝修都是蔣蘭的一片心意,就保持不變呗!

倒是甘脆兒住進來之後,蔣蘭主動又添置了好幾次東西,使得房間裏生活氣息更濃郁了。

甘脆兒在家裏陪了蔣蘭兩天,然後便宜親媽就依依不舍地去上班了,這麽多年來,蔣蘭可是一天年假都沒休過,這次休了這麽幾天可真是開天辟地頭一回了!

等蔣蘭不再整天黏着自己,甘脆兒終于有空出門去辦自己事情了。

她這次來京,并不只是幫蔣蘭燒婚宴,她還有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去自己前世的老家看看,看看那裏變成了什麽樣,看看隔壁鄰居,還是楊家人麽?

楊家,甘脆兒模糊地記得,楊爺爺有三個兒子,孫子孫女也有好幾個,但她記不清具體數量,也不知道後來楊家又添丁進口了沒。

楊家還在嗎?

她的家……還在嗎?

京城在甘脆兒眼裏變了不少,很多熟悉的地标都不見了,但也保留了一些,讓她感覺有些陌生。

這是在其他同樣繁榮的城市沒有過的感覺,那些以前沒有到過的地方,給她的第一印象就是現代和時髦,仿佛它們在過去的數百年間就是現在的模樣,漂亮、現代、活力十足。

可是京城是她童年時的家鄉,有着最深刻的印象,即使她以前是當小姐養的,并沒有外出去過很多的地方……

這座城市她都快找不到記憶中的模樣了。

甘脆兒一大早就出了門,在附近的超市買了張旅游地圖,站在公交站臺下面很是生疏地鑽研起地圖來。

站牌上的地點她有的認識,有的不認識,憑着地圖和站牌上公交線路的指引茫茫然地上車,這時候她已經不會再把公交車上的空調冷氣誤認為大鬼的陰氣了。

她上車的時間和地點都不巧,十一長假結束,現在正是上早班的高峰期,公交車上擠得水洩不通,甘脆兒只能勉強擠到靠窗邊的位置站好,靠在窗戶上望着窗外飛速後退的景色。

公交車不像甘脆兒抵京時坐的私家車,在城市裏繞來繞去的,趕着上班的人可能會被又擠又繞弄得心煩,她卻覺得正好。

車子晃晃悠悠,外面的高樓大廈很是陌生,甘脆兒分辨不出自己到底身在何方,只是沉默着貪婪地看着。

一直到車上的人流漸漸變少,車上的空位也多了大半,她依舊站在窗戶邊不曾移位,這時候,她坐的公交車已經快到了終點站。

終點站自然不是她的目的地,今天搭的第一趟車失敗,沒有找到她想去的地方。

不過不要緊,她又在終點研究了一下站臺,很快又選定了下一趟車。

終點站坐車可以舒舒服服地找一個喜歡的座位坐下,她坐在後排靠窗的位置,又一次開始了今天的京城之旅。

甘脆兒就這樣連續倒了好幾次車,有時候跟着車到了終點站,有時候中途就下車了,她似乎并不是完全在找家的位置,而只是想要再重新看清一遍這個城市。

從清晨太陽剛出不久,到現在夕陽漫天,甘脆兒才跌跌撞撞找到了地方。

胡同還是那個胡同,但是裏面的感覺已經不同了,甘脆兒一路走進去,發現這裏并沒有自己想象中的破敗,而是已經翻修過,透出一股帶着陳腐味道的“新”。

她自然不知道京城這些老胡同歷經過多少次整改和翻新,為了保留這些特別又老舊的建築群政府又做了哪些努力,反正是不太一樣了。

而等到她走到自己記憶中的家門口,發現自己真的找不到一點兒回憶中的感覺了。

她家的院子現在已經被幾戶人家分隔成了幾片區域,外牆顯然也是翻修過的,外面還挂着空調外機,院子裏以前種的一棵棗樹,現在也沒了。

甘脆兒站在門外靜靜地看了許久,久到不遠處坐在搖椅上曬太陽的老大爺都好奇了,起身走過來問她看啥呢?

“……”甘脆兒也不知道怎麽回答,見她躊躇的樣子,老大爺不再問她來做什麽,而是瞅瞅天色問:“那你吃了嗎?餓了不?”

得,大爺這是看甘脆兒年紀輕輕在別人家憂郁的模樣同情心大發了。

這麽俊的年輕小姑娘也不知道是誰家的閨女,不會是跟家裏人吵架所以不敢回去吧?

這種胡同裏,現在已經越來越少看見年輕人的身影了,大爺見到這麽讨人喜歡的小姑娘,長輩的慈愛心蹭蹭蹭地往上冒。

“丫頭,你是跟家裏人吵架了吧?別想不開,餓了吧?我給你去買個煎餅吃,雞蛋能吃不?加腸不?”

甘脆兒的一腔愁緒被一聲煎餅加腸不?給打碎了,她有些哭笑不得地看着大爺,對方看着得有六七十歲了,說不準祖上就是甘家的哪個鄰居,她說不準還認識對方的爺爺奶奶呢。

“我不餓……”

這話剛出口,大爺立刻擺擺手說:“你就這兒等着!”

說完他就轉身朝胡同口走去,那裏不少賣吃食的店鋪,有家特別好吃的煎餅呢。

甘脆兒的拒絕被大爺強勢鎮壓,她張了張嘴還是沒攔住大爺矯健的步伐,只好留下來等待。

沒一會兒大爺就提着煎餅和豆漿回來了,他把東西遞給甘脆兒:“吃吧!”

行叭。

甘脆兒也很習慣接受長輩的好意,道了謝後想要給錢,大爺兇了她一臉不肯要,她只好無奈地拿起食物吃了起來。

她奔波了一整天非常口渴,先喝了一口豆漿,一口就吃出這豆漿是現磨的,而且留下了一些粉末狀的豆渣。

這并不是老板偷省工序,這豆漿裏留着一點兒糊糊的豆渣使得口味特別的香醇,這是跟喝濾幹淨的豆漿全然不同的口感,非常的香。

這要是在寒冷的冬天喝上這麽一杯熱氣騰騰的濃郁微稠的豆漿,那不知得多舒服!

這豆漿不錯呀。甘脆兒多喝了幾口,口渴的感覺淡了,這才開始吃煎餅。

熱騰騰的煎餅是現攤的,裏面加了雞蛋、土豆絲和火腿腸,還包着脆生生的生菜,吃起來外邊有一點酥,土豆絲很脆,嚼着很香。

那辣醬的味道也挺不錯的,甘脆兒的舌頭無比靈敏,嘗出了一絲絲的甜味兒,這點甜普通人可能嘗不出來,但正是它這個醬的精髓之處。

就是這個醬的味道……有些熟悉。

不是現在市面上賣的任何一種醬的味道。

甘脆兒咀嚼的速度變得緩慢,細細分辨着舌頭上的滋味,是很熟悉,但是也有一些改變,确實跟她記憶中的味道有所不同,但她能吃出來,這就是由記憶中的老味道改的……

默默吃完了煎餅,又喝完了豆漿,熱乎乎的飽食感安撫了腹中的饑餓,甘脆兒覺得舒服多了,之前憂郁的心情也好了許多。

“大爺,請問這個煎餅是哪裏買的啊?”甘脆兒禮貌地問道。

“好吃吧?”大爺先是笑眯眯地反問了一句,得到回答後才有些得意地說,“就在那邊胡同口,那家小楊煎餅,他家的煎餅可是這個!”

豎起的大拇指生動地反映出大爺的心情。

小楊煎餅?

“楊”這個姓肯定了甘脆兒心中所想,但這個店名卻還是讓她沉默了一瞬,但她沒有表現出來,禮貌地跟大爺道了謝後就朝另一端的胡同口走去。

那處胡同口的小街上開了不少小店,各種吃食都有,甘脆兒沒走幾步就看到了煎餅鋪,招牌上寫着“小楊煎餅”幾個大字。

這只是一家僅有外帶窗口的小店,此刻還有兩個客人在外面等,甘脆兒靠了過去,只見一個中年男人戴着帽子和透明手套,動作娴熟地攤着煎餅。

甘脆兒在旁邊看了一分鐘左右,店主将煎餅包成方形的手帕狀,鏟子從中一切,很大的一個煎餅就被切成兩半,露出裏面的餡料。

中年店主将兩半煎餅分別裝入兩個紙袋中,又套上塑料袋遞給了等待的兩個客人,這才将注意力放到甘脆兒身上。

他憨厚的臉上露出笑容,笑得時候皺紋就擠了出來,他熱情地問:“要吃個煎餅不?”

甘脆兒剛吃完了一個煎餅,但是……也不妨礙她再來一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