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謊言
第59章 謊言
夜幕低垂, 河面接連點綴的燈火閃爍,河岸擁滿的人群正對着船頭的謝讓歡呼着,聲勢直破雲天。
謝讓側過頭看着身旁穿着桃粉衣裙、頭戴白紗鬥笠的女子, 夜火之中, 那白紗下遮掩的面容朦朦胧胧, 難以看清分毫。即便身形相似,所着的衣裙也是他曾贈予她的香雲紗裙, 謝讓卻極為篤定——這并肩于自己身側的女子, 絕不是她。
這女子身上沒有令他熟悉的一絲一毫, 絕不可能是沈晏如。
“她在何處?”
謝讓的嗓音極沉,胸口像是驀地被塞進了一團濕沉的棉花,擁堵得難受至極。一種極度的流失感鑽入了他的血肉,他只覺胸腔處最為重要的部分在如流沙散着, 不論怎麽抓捏, 都留不住分毫。
謝讓來不及去探看這假扮沈晏如的女子是何身份,當即轉過身往畫船裏的船艙而去。
身後正高聲祝福的人聲嘈雜起來, 紛紛不明這男子何故折回了畫船裏。
而入了船艙的謝讓唯見,此前沈晏如靜坐的竹簾旁,一根紅色結繩, 兩個金镯子, 就這般被她棄于席邊, 仿佛囚徒逃跑之後, 囚籠裏就只剩下曾束縛着囚徒的枷鎖。
如血的紅色與耀眼的金色,映着幽微的燭火,謝讓只覺那奪目的顏色猶如針紮一樣刺入了瞳孔裏。
謝讓奪步向船尾尋去, 他掀開畫船的帷裳,來到船板之上時, 依舊空空如也。
周圍的人聲仍未斷卻,歡呼雀躍的笑語覆過一層又一層,群人依舊在吟唱着祝福他與“她”的歌謠,悠揚的小調順着河流潺潺的聲響飄往遠方。
謝讓依稀聽見,河岸處的人們還在起哄,讓他莫要矜持怕羞,趕忙現身接受織女星的祝福,将來才好結為連理,白頭偕老。
“那小郎君怎麽還不出來?你家娘子要等急喽!”
“男兒怕什麽羞!這關都過不了,将來怎麽迎娶新娘子咧!緊忙站到這跟前去,織女星在看着你們,要祝福你們長長久久!”
……
河岸另側,遠離了人聲喧嚣,靜置的月影如璧,悄然無聲。忽有暗波湧動,層層漣漪劃過河面上的落葉,緊接着破水而出的嘩啦動靜攪碎了月色。
沈晏如從冰涼的河水中鑽出時,霎時獲得的新鮮空氣讓她貪婪地呼吸着,卻是從未有一次像這般覺着輕快,如獲新生。
她就着濕透的衣衫游至岸邊,拽着草木拖着自己濕重的身體上了岸,濕答答的水珠緣着單薄的衣角跌落着,落下一道潮濕的痕跡。
晚風拂過,吹着她噙着水的渾身,沈晏如冷得一哆嗦,她心底偏是尤為暢然,并未覺得這河水浸滿衣衫有多麽難受。
彼時她支開謝讓,将衣裙與白紗鬥笠換予了畫船裏候着的侍女,獨自朝着船尾處走去,她向着明燈熠熠背面的暗影縱身一躍,跳進河裏時,她覺得自己仿佛如同歸了池中的魚,不再受着重重束縛,困在狹窄的牢籠裏。
她本就熟知水性,又游得很快,心髒也不受控制地砰砰跳動,格外劇烈,那等歡欣的情緒在她離那艘畫船越來越遠時,愈發的明顯。
“沈娘子!你怎麽樣?”
姜留正從河岸旁的樹影下急急趕來,他望着從河面現出的沈晏如,她濕漉漉的面龐上,稍顯淩亂的青絲貼黏在她的臉頰,一對柔如柳葉的眉眼被河水濯淨,水珠不斷滑落,如何都是一副楚楚可憐的模樣。
他下意識擡起手,想要拂過她鬓旁的濕發,卻是瞧見她望過來的眼神時,他又再縮回手,轉而脫下自己的衣袍。
姜留撚起寬大的衣袍披在她的身上,“你這渾身都濕透了,先借我衣袍披着吧。”
沈晏如并未拒絕,捏着衣袍的衣襟往裏攏了攏,“多謝姜大哥。”
眼下自己逃離謝讓身處只是第一步,今夜還有好長的路需要走。縱使暑氣未過,她這一身濕透的衣衫也極為不便。她話中的感謝也不僅僅是謝姜留予她衣袍,而是今夜的逃脫計劃,她借由了姜留的手才可完成這一切。
那市集中的糖鋪是姜留常常光顧的小店,那日沈晏如刻意留下字條傳遞消息,姜留便在暗中為她協助這外面的布置。所以畫船上與她身形相似的侍女是她一早安排用于假扮自己的人,那盛宴抛擲的彩球,亦是姜留有意安排引導砸中的畫船。
待謝讓發覺他身側的人非是沈晏如時,沈晏如早已躍下畫船,從河中游走,逃之夭夭。即便謝讓反應得及時,欲循着船尾的河流尋她,那會兒盛宴上圍觀的百姓也不會讓他輕易脫身,勢必要堵住他所有脫身的路,讓他無法第一時間抓回她。
姜留續問着話:“你可有想好去處?若是你不嫌棄,暫且住到我的宅子裏吧。”
沈晏如搖了搖頭,“不了,我已經安置妥當,姜大哥,你不必為我操勞了,晏如再次謝過……”
話還未完,姜留打斷了她的話,“你我之間何用言謝?只是我仍還在把你當成從前跟在我身後的小姑娘,所以諸多不放心。既然你決意如此,那我也便随你。若有難處或是有所需時,定要傳信于我。我也不再久留了,答應了你要引開謝讓、不讓他察覺你真正的去向,我也會做到。”
沈晏如颔首以應,獨自一人往着燈火闌珊處快步離去。
她不會再選擇寄人籬下,不會再将自己的自由交予任何一人。沈晏如眺看着漫漫長夜,織女星的星輝仍照着河畔另一邊,她加緊了步子,未再多看一眼。
***
謝府,尚是夜深,曉風院裏燭火明徹。
院內仆從們伏跪在地,皆不知發生了何事,只是見着大公子極為反常,滿身濕沉地疾步沖進了院裏,那衣擺浸着的水嘀嘀嗒嗒地淌在地面,無人敢發出一絲聲響。唯有錢嬷嬷察覺,大公子回來時,身邊并未有沈晏如的身影。
白商默聲跟在謝讓的身後,亦不敢多言。
謝讓步至卧房裏,一切陳設如舊,爐間灰煙徐徐飄散。
他卸下還沾着水痕的護臂,回想起那會兒她溫柔地為他戴上,言語輕緩地說着,他常年使劍,臂腕處需做防護,所以她親手為他做了一對護臂;她還說着,她閑時翻看一些奇書異錄,上面記載了幾種藥草與花碾磨成粉,具有安神效用,只是她還未實驗作用如何。
謝讓記得,當時正是出門赴七夕前,他對她說,今夜他便同她一道試試她調配的香。
錢嬷嬷早在二人将要回府前将此香點上,但回來的人,只有他謝讓了。
淡淡的焚香落至鼻尖,謝讓緊緊捏着手心裏的金镯子,心緒久久難平。
原來這一切,不過是騙局罷了。
杵在一旁的白商忽聽“嗒”地一聲輕響,旋即便見大公子徒手折斷了那一對金镯子,斷掉的裂口就此刺入他的指節,殷紅的血很快緣着镯子的紋路溢滿,再是滑落在地,大公子卻毫無察覺,由着那豁口刺着他的皮膚與血肉,越來越深。
白商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後退着步子欲離去時,發覺自己腳跟絆到什麽東西,他定睛看去,那是一個倉促收拾的皮奁,裏面裝着的,無不是大公子曾贈予沈晏如的東西,各式各樣都被收好堆積在這皮奁裏。
白商不由得喃喃道:“大公子……這些東西……”
謝讓看到的,比白商所見還多一樣。
皮奁旁處,不起眼的角落裏,是一空空如也的錦盒。他曾派錢嬷嬷去尋來謝珣定情于沈晏如的玉簪,如今這錦盒空在此地,那枚瑩白的玉簪卻不見了影,便只能是被她一并帶走了。
對比起他相贈她的一切,顯得多麽諷刺,可笑。
謝讓将手邊的護臂與紅繩一并棄于皮奁裏,面色漠然地吩咐這白商,“将這擡出去,扔了。”
“啊?”白商懵然地聽着謝讓下達的指令,待發覺自己沒有聽錯後,他哦了一聲,搬着這重重的皮奁便往外走。
真的要扔掉嗎?
白商瞄了眼這皮奁,扭頭轉入了儲物所用的閣間,将皮奁藏在了最裏的位置。
***
深秋時節最是多雨。
是日,絲絲涼涼的雨貼連着潮氣,長街小巷,各處盡是濕糟糟的。
一客舍門前,素色長裙拂過層層臺階,往上是一只細白的纖手,正提着沾了點點水漬的衣裙,那面容處的眉眼極淡,五官湊在一起極為普通,瞧不出任何能夠令人留下印象的記憶點,過目則忘。
沈晏如正挾着剛收好的竹傘,遞給一旁躬身俯首的白衣男子。
“阿景,我說了很多遍,你是我花錢請的侍衛,不再是奴隸身份,平日見我,不必行此禮。”
沈晏如無奈地看着這個她買回來已久的侍衛,雖則她把他從奴隸販主手裏買了回來,并一再強調她只是花錢雇個侍衛保護自己,但他只認死理,仍舊把自己當作最為卑賤的奴隸,禮節方面從不敢有半分怠慢。
“主子,我的一切包括名字都是您所賜,阿景不敢冒犯主子。”
阿景擡起頭,那面容清秀斯文,只是額角至面頰處生了一道疤,如同一狹長的裂縫,将整張臉硬生生劈開破壞,顯得猙獰可怖起來。
沈晏如也不再與他争執,朝他溫和一笑,朝客舍裏步去。
她離開謝讓時,沒有帶走屬于謝府的任何一人一物。待有了安身之處後,她首要之事便是買個保護自己安危的侍衛。阿景是奴隸市場裏最不起眼的一個,因其樣貌,大戶人家都不願買他,販主對他也是極不耐煩,覺着他整日吃着白食賺不到錢。
彼時沈晏如見他被販主打得皮開肉綻,于心不忍,便花錢買下了他。
但據她暗中觀察,阿景應當是會些功夫在身上的,販主持鞭抽他時,他不動聲色地調整着角度避開要害,那鞭子看着重,實則只是蹭掉了他一點皮。不過長此以往,阿景也被餓得面黃肌瘦,若非一身異于常人的力氣,販主早就把他活活餓死了。
沈晏如給他吃足了飯,請了郎中治傷,又為他買了身新衣裳。起初她未說明自己買他是做何用處,也不使喚他,阿景便一聲不吭地受着這些好;後來阿景面上的戒備一日複一日的減少,到了夜裏,用不着沈晏如說,他就會徹夜守着沈晏如的安危。
一連幾日晦雨綿綿,客舍裏往來的人都少了好許,沈晏如如常和迎面走來的夥計颔首示意,餘光卻見阿景沒有跟上自己。
“阿景?”
沈晏如側過頭,見着阿景杵在客舍門邊,望着外面的茫茫雨色良久,那對濃眉擰緊,似是有所察覺。
旋即阿景回過神,緊步走到沈晏如身後,沈晏如不由得問道:“外面怎麽了?”
阿景遲疑着話茬,“好像……看錯了。”
沈晏如瞄了眼門外的落雨,除卻渺渺水霧,濺落的煙色彌漫,并無任何異常。但想來阿景從不會妄下定論,興許他察覺了什麽端倪,又未摸清是何物,始才有此行徑。轉念間,沈晏如未過多糾結,阿景的身手保護她已是綽綽有餘,她委實不需擔心什麽。
涼雨紛垂,昏沉陰暗的牆角邊。
一道墨色身影久久伫立,幽邃的目光穿過淅淅瀝瀝,落至不遠處的客舍。雨水打濕了他的發,順着冷厲的颌骨線緩緩流淌,那臉色慘白無血,面容浸着不斷滑落的冷雨,幾近是發着烏色,瞧着極為病态。
“大公子!您身上的傷都還沒好,怎麽又淋上雨了……”
白商急忙撐傘趕到謝讓身側,他循着其視線看去,疑惑道,難不成大公子發覺沈晏如住在這裏的痕跡?可這一連幾個月過去,京中并未有沈晏如現身的跡象,城門的守衛也不曾見過沈晏如出城,按理說,沈晏如應當還在京城才是,可她偏偏如同蒸發了一般。
思及此,白商瞄了眼謝讓,重重嘆了口氣。
這情傷……真要人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