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第36章
說幹就幹,第二天李承乾就找到了李世民。
李世民一臉懵逼:“你說你要什麽?”
李承乾掰着手指頭重複:“要火炕、牛糞、稻草、木炭、鐵鍋、雞蛋鴨蛋鵝蛋……”
李世民:“……你要這些幹什麽,攤蛋餅嗎?”
“不是攤蛋餅,我要孵小雞小鴨。”
李世民頭疼:“怎麽又想起孵蛋了?”
李承乾嘻嘻一笑:“我看到一本講孵蛋的書,想要試一試。”
李世民緩緩扶額,不用問,肯定是仙人又教了什麽。這仙人好是好,就是有時候有點不靠譜。前頭教李承乾種地,現在又教孵蛋,他兒子是皇孫,不是農夫啊!
他語重心長:“承乾啊,你馬上就要啓蒙了,是不是先把《千字文》學一學,給先生留個好印象啊?”
李承乾眨巴着大眼睛默默看他,李世民反應過來:是哦!這臭小子已經把《千字文》倒背如流了。
呔!
行吧,孵蛋就孵蛋。
“這些東西我給你找,三五天就能得,母雞要幾l只?”
李承乾不解:“沒有要母雞。”
李世民:“……沒母雞怎麽孵蛋?”
Advertisement
“沒說要母雞吖。”李承乾見李世民如此堅定,懷疑自己看漏了,在心裏戳系統,[書裏有說需要母雞嗎?]
[沒有。]系統用一秒鐘檢查全書并給出答案,[這本書講人工孵蛋,不需要母雞參與。]
李承乾點點小腦袋,對李世民說:“我要自己把蛋蛋孵出來,不用母雞。”
“……”李世民語塞片刻,上下打量李承乾,“你自己孵?怎麽孵?”
總不能把蛋揣衣服裏随身帶着吧?
李承乾沒明白李世民的意思,見他問了,就認認真真回答:“把蛋放在炕上,保持溫度在合适區間,第一個星期是四十度,第二個星期……”
李世民聽不懂什麽星期,什麽四十度,但他明白一個道理:“你要自己孵蛋,不需要母雞?”
“是啊,我不是說過了嗎!”李承乾擔憂地看着李世民,“阿耶沒事吧?”
李世民:“……”
說過是說過,但他不是沒想到嗎?
誰能想到呢?以前也沒聽說過這種事。
但接受了這個設定,他眼睛就亮了,如果能人工孵化雞鴨鵝,百姓飼養家禽的成本會降低很多,一家多養幾l只,即便撒開手散養,平時也能撿幾l只蛋,逢年過節還能多吃幾l口肉,對百姓生活是不小的提升。
他一改剛才的漫不經心,積極道:“明天就把東西給你準備好,你就好好幹吧!”
李承乾:“……嗯噠。”
李世民動作果然很快,第二天一早就把東西準備好了。
他特意在外院劃了一個小院子給李承乾孵蛋用。正屋的火炕燒起來,雞鴨鵝蛋和稻草牛糞等東西放在側屋,還找了幾l個通曉此道的老農給李承乾差遣。
李承乾按照《家禽孵化指南》的方法,指揮人在炕上鋪厚厚的稻草,把種蛋放上去,然後蓋上棉被。
他把手探進被子裏,假裝感受溫度,實則讓七十八郎測量。又指揮着加減被子、開窗通風,一陣操作之後,終于滿意點了點頭,對李世民派來的老農說:“就是這個溫度,你們感受一下。”
他有心帶帶這幾l位老農,他知道噠,大唐沒有溫度計,沒法測量準确溫度,他有七十八郎幫忙,其他人卻沒有,要想孵蛋方法能夠傳播,就得換成大唐人能聽懂的語言。
這幾l位老農就算是翻譯。
果然,這幾l人上前查摸一會兒,給出的說辭是:“觸之略溫”“眼皮微燙”。
這說法略抽象,李承乾不太明白,但他知道大唐百姓能聽明白,這就可以了。
他既是交代也是指點:“前幾l天要一直保持這個溫度,如果高了或者低了,就加減被子,或者開窗通風,隔一兩個時辰要給種蛋翻面,記住了嗎?”
老農們點頭,記住是記住了,就是不太理解。
——這大夏天的,母雞都不抱窩了,折騰這些幹什麽?
他們都是王府莊子上的人,就算心裏有想法也不會說出來,只是不免心疼那些蛋和炭火,都是好東西,拿去賣錢或者自己吃用都好,如今卻被貴人家的小主子拿來玩兒,真是作孽哦!
除了炕孵法,李承乾還嘗試用牛糞孵化,牛糞發酵能産生熱氣,可以為蛋種提供溫度,農家或許覺得燒火炕孵蛋過于奢侈,但幾l塊牛糞卻要好找的多。
弄得差不多,剩下的就要交給時間,李承乾不太放心,對着手指頭和系統商量:[七十八郎,你能幫我看着點嗎?]
系統果斷:[可以,一天一千積分,包月兩萬。]
李承乾下意識捂住荷包:[我不需要一個月,只要二十天就可以了,你便宜一點。]
[只有這兩個選項,你自己選吧。]系統非常冷酷無情地拒絕,又誘惑道,[剩下的十天不會浪費,禽類幼崽孵化前幾l天很容易死亡,系統可以幫你監控情況。]
李承乾看着自己積分,現在有八萬積分,主要來自鐵鍋、炒菜和鉛筆,玩具、香皂和蛋糕也提供了一點。
本來還覺得不少,都快能買一個手機了。但要為孵蛋花兩萬,他就不太舍得了。
沒有七十八郎幫忙,他自己做試驗也可以,只是沒那麽快那麽精準而已。
系統提醒他:[大唐貧窮落後,孵蛋技術早一點成熟,百姓就能少受一點苦。且孵蛋技術越精準,日後傳播阻礙越小,宿主能得到更多積分。所以系統的幫忙很有必要,而且物超所值。]
李承乾被說服了,系統愉快扣掉他兩萬積分,把這個房間監控起來。
接下來幾l天,李承乾每天幾l趟跑來跑去查看情況,還會帶着杜荷一起,測溫度、翻種蛋都親力親為。
杜荷很快就受不了了,大夏天這屋裏還燒了火炕,進來一會兒就熱得受不了,裏面還有牛糞,熱氣加上臭味……簡直了。
他提出抗議:“要不我還是幫你種地吧。”
李承乾哼道:“你想得美!”
他那棉花地現在可金貴了,不是誰想幹活就能去的!
杜荷:“?”
杜荷撅了撅嘴:“那我回家吧。”他寧願回去被阿耶打屁股。
李承乾直接拉着他胳膊往孵蛋房走:“不行!你別想跑,必須幫我孵蛋!”
杜荷:“……”
他錯了,他真的錯了,他從一開始就不該逃課,如果他不逃課也不會住到秦王府,如果不住到秦王府,也不會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
*李承乾的情況瞞不住有心人,自從在生辰宴上表現出難得的聰慧後,各方都對他非常關注。
如今距李承乾生辰宴已經半個月了,他的種種表現也被看在眼裏。不得不說他确實聰明,也招人喜歡,可惜沒用對地方。
搞得那線裝書和鉛筆還算不錯,可是玩具蛋糕算什麽?聽說還在家裏種地,如今又孵什麽蛋!
這是皇孫還是農夫呢?
看來傳言并不全是假的,這孩子雖然聰明,卻頑劣難訓,怕是被秦王寵壞了。
左虞侯府,侯君集的夫人張氏對丈夫說:“要不我們別讓逵兒做伴讀了。”
侯君集皺眉:“這又是怎麽了?之前嚷嚷着要做伴讀,現在又反悔,你怎麽想一出是一出?”
張氏不高興道:“當初不是聽說他聰明嗎,想着逵兒跟着他,說不定能得個好前程。誰知道他如此不長進,我們可不能看着逵兒被耽誤了!”
侯君集搖頭:“耽誤不了,孔穎達和陸德明都是大儒,而且為人嚴肅,有他們當先生,逵兒到底是占便宜的。”
張氏恨鐵不成鋼:“占什麽便宜,這是讀書那點事兒嗎?”
她壓低聲音:“你想想,大郎君這樣,秦王奪位的可能性是不是小了很多?日後太子登基,秦王和大郎君是什麽下場,逵兒和王府走得近能是什麽好事嗎?”
“我看你是瘋了,這樣的話都敢說?!”侯君集斥了一聲,然後道,“即便大郎君不成器,秦王還有的是別的孩子,機會未必就小多少。”
張氏輕哼一聲:“即便秦王上位又如何?若大郎君不能登基,以他嫡長子的身份,必定是繼任皇帝的眼中釘肉中刺。這左右都是死局,我可不許逵兒去踏這個火坑!”
侯君集遲疑:“那也不成,那是王府郎君,不是我們能嫌棄推脫的。”
張氏一哭二鬧三上吊:“我不管,你去給我想辦法!反正我不許逵兒去!”
侯君集頭疼:“行行行,我想辦法還不行嗎?”
*
一轉眼就到了五月底,馬上就要入學了,這天長孫氏叫李承乾去正院,說讓他見一下另一位伴讀。
杜荷也一起,嘻嘻哈哈道:“不知道侯思逵是什麽樣子的人,希望能耐打一點,幫我分擔分擔。”
李承乾疑惑:“他是來讀書的,為什麽要耐打?”
杜荷撓撓頭:“我也是聽別人說的,說當伴讀都要挨打。如果你學習不好,先生不能打你,就只能由我們替你啦。”
“一人做事一人當,我才不要你們替我呢!”李承乾皺皺鼻子,“再說我這麽聰明,學習肯定很好,你肯定不會挨打!”
“說的也是。”杜荷嘿嘿一笑,覺得自己特別幸運。
想到某個想當伴讀卻當不上的人,他心裏更加得意,裝模作樣地嘚瑟道:“其實蘇琛也不錯,他是真的很聰明,而且我阿耶說,他當伴讀沒有別的目的,就是喜歡你。”
“我不認識他,他為什麽會喜歡我?”李承乾叉腰,“難道我的魅力已經這麽大了嗎?”
杜荷想吐槽又無從吐起,因為李承乾還真沒說錯:“蘇琛最喜歡和聰明人玩兒,可能就是聽說你聰明才喜歡你的。”
他撇撇嘴表示不屑,然後又嘿嘿一笑:“可惜他沒這個機會。”
李承乾故意說:“萬一侯思逵當不了伴讀了,我就選蘇琛好了,誰讓他這麽有眼光!”
驕傲.jpg杜荷臉色一變,兩步蹦上前捂住李承乾的嘴:“你不許胡說,我就算死也不可能和蘇琛做同窗!”
李承乾:“唔唔!”
驕傲的小孔雀受到制裁,一秒撲街。
鬧騰着到了正院,一進門就見長孫氏對面站着一個小少年。
李承乾和杜荷只能看見一個背影,莫名覺得眼熟。杜荷撓撓頭:“這侯思逵和蘇琛有點像哈?”
就在這時,聽到動靜的小少年回頭,露出一張清俊中透着欠揍(杜荷眼中)的臉。可不就是蘇琛?
杜荷驚聲:“你怎麽會在這兒?”
長孫氏給他們介紹:“侯思逵病了,沒法給你當伴讀,這是蘇琛,以後就是你們同窗了。”
杜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