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平靜且幸福
平靜且幸福
死亡的陰影只會随着時間的遞增層層加深,你現在的生活與破碎的往事永遠只隔着一層透明的玻璃。
——《上海寶貝》衛慧①
衛慧著. 上海寶貝 長篇小說[M]. 沈陽:春風文藝出版社, 1999.第3頁
晚上九點,易言從圖書館回到宿舍發現桌上有好多零食,小桌子幾乎都被擺滿了,喜悅之情從嘴角流出:“哇~是哪幾位小天使給了我這麽多好吃的~”
夏雪茗和張欣悅圍了過來,張欣悅先進行了展示與指導:“這個鍋巴是我和老夏一起買水果,老板送的,我和老夏分了一半,剩下是你的。”
放下鍋巴袋子,用手指了指保鮮盒裏的壽司,說:“這個是隔壁趙盈盈給的,這個瓜子是許鏡明給的。”
趙盈盈和許鏡明都是易言同專業的同班同學,住在易言宿舍另外一邊的隔壁。
張欣悅展示完畢,退下。
夏雪茗上前繼續展示其他零食,“這個芒果蛋糕是隔壁王卿琳給的,這個麻薯是李秀瑩給的。我去她們宿舍聊天,她們讓我帶回來跟你們分的,老張那也有一份。”
西式面點一直是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專業學生的最愛。
易言樂死了,像進了米倉的老鼠,在衆多零食之下,看到了一包辣椒粉和番茄醬,“這誰的?老張的?”
張欣悅坦蕩且“小驕傲”回答道:“是我的,我去吃飯的時候,剛好有這兩包調料,我和魏明都不吃,我想着你喜歡吃辣,還喜歡番茄醬,我就給你帶回來了。”
“謝謝~”易言超開心,不只是因為有了辣椒調料和番茄醬,而是因為好朋友記得自己的喜好。
番茄醬不值錢,但是,被別人挂念的感覺真好!
易言邊吃邊下決定,“這就是我好好學習的獎勵!我明天還去圖書館學習!”
Advertisement
“對!”張欣悅刷着牙,還不忘鼓勵易言。
易言看着桌上的瓜子,有些惆悵:“這個瓜子怎麽辦?我現在吃不完,明天就不脆了。“
夏雪茗拿着茶葉盒,遞給易言:“正好,我這有個空的茶葉盒,材質挺好的,我不舍得扔。”
易言接過茶葉盒:“哇哦,這個盒子真的很不錯。”
銀灰色圓形盒的外表,看上去很高端,開口能輕松打開,還能隔離空氣,瓜子放裏面不會變軟。
夏雪茗道:“是啊,所以我都不舍得扔,正好你需要就給你。”
張欣悅洗漱完,對易言說:“我今天看了學校表白牆,有一個男生拿錯了快遞,那個快遞是長筒襪,女生去聯系他,沒想到那男的說要女生穿過的襪子。真變态。”
“原味XX嗎?我以前在本科的時候只是聽說過,還以為那是以訛傳訛的謠言,沒想到現實生活中還真有啊!”
而且還是在自己周圍。易言愣了一下,有些惡心,覺得剛才吃下的壽司有些反胃。
網絡上看到荒謬事件都以為是虛構的,直到那些事發生在自己身邊才感到害怕。
因為這證明事情真的,而且有可能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易言有些無語,“我原本以為偷女生內X就足夠變态了,沒想到啊!”②
學校面積大,學生宿舍以組團形式分割,一個組團有五棟樓,安排宿舍向來随意,造成了“歷史遺留問題”。
易言所在宿舍組團一號樓是男生居住,剩餘四棟樓都是女生居住。
男女生談戀愛,男生可以直接進入女生宿舍樓前接送女友約會。
老舊的宿舍樓沒有陽臺,曬衣服只有窗臺外面的兩根鐵欄杆,風一吹就掉下樓。
許城的風非常大,大風天也特別多。
衣服掉下樓算不了什麽,還有的找不到,或者挂在樹上、電線杆上,但是夠不到。
如果不幸,內衣掉下去了,那只能自認倒黴,假裝那不是自己的。
為了解決問題,學校在宿舍樓下固定了晾衣區,就是一排鐵欄杆。
偏偏宿舍樓外是栅欄而不是水泥牆,宿舍外路過的人一扭頭就可以看見女生的衣物了。
更巧的是,宿舍樓還偏偏在人流量極大的食堂彙集區,也不懂當初的設計人咋想的。
“說了好幾次了,宿管阿姨說向上級反應了,沒用啊。”張欣悅搗鼓自己的手賬本,把手賬膠帶平鋪在手賬本上。
易言吃完了不能放到第二天的零食,“那我們能怎麽辦呢?只能祈禱這個人只是一時走錯路了。”
想起表白牆上的控訴,她冷笑道:“那個人只偷蕾絲的,其他的不偷,他還挺有選擇性的。”
大專、本科、研究生,易言的學歷越來越高,年齡也越來越大,見過的人也越來越多,知道的奇葩也越來越多。
表白牆上尤其多!
大學表白牆上沒幾個是表白的,都是吐槽!
比如:斥責偷衣服的,偷衣服也就罷了,有的人居然連衣服撐都不放過!
還有怒斥偷草莓的,那個賊把草莓偷吃完,草莓筐卻放回了原地!
也不缺那種以絕頂優秀的文采激情洋溢寫下三千字讨伐偷外賣賊的!
當然,也有條理清晰的控訴把別人電動車充電器拔掉、充自己電動車的人的!
校園表白牆記錄了瑣碎零散的小事,失物招領,食堂又貴又難吃。
最厲害也就是大罵學生會會長是狗,說他欺上瞞下、利用職權謀取私利,其罪行罄竹難書!
表白牆好像失去了名稱的作用,和愛情一點關系都不占。
大學生活也挺忙,學科學業壓力大的忙學業,缺錢的忙着兼職賺錢,準備選調的在學生會忙着刷履歷,準備考研考公考編的提早進行打算.
不時還要應付輔導員不斷下發的信息統計表,整天像個機器人在群裏填表格,壓根沒時間搞別的。
沒有回複“收到回複”“後果自負”的後果,可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
高中的時候讀言情小說,懷揣着對大學生活的美好向往刻苦努力,誰能想到十八歲的高考是開啓了人生困苦模式的成人禮呢?
小說裏的情節從來沒在現實中上演過!
什麽“風雲人物一出現就集中所有人的目光”,沒有!壓根不存在!
還有什麽系花、校花,什麽系草、校草,也不存在!
以前娛樂消遣的方式少,所以娛樂圈的明星都會頂着“校花”“校草”的名頭出道,現在出名的方式多得是,誰還會在乎一個“校花”“校草”的稱謂?
校花校草是風雲人物的時代早過去了,現在大學裏的“風雲人物”大多是出糗到載入史冊的笑話。
最近師大裏的風雲人物是遇到電信詐騙被騙了兩萬的傻瓜,他被學校當反面教材反複舉例。
學校的反詐橫幅都寫着“小心詐騙!警惕刷單!淘寶退款!本月有XX學院XX專業一名同學被詐騙兩萬元!”
為了保護他的個人信息,學校沒寫名字。
那可是文科生的兩萬元啊!
畢業後的文科生至少得幹半年才能掙到的錢啊!
身為文學專業的研究生,熱愛“反思”的易言,這個言情小說的“初寫者”尋思了半天。
是不是她閱歷太淺,生活水平太低,沒遇到小說裏的情節?
不是小說裏的情節不會出現在現實生活裏,而是小說裏的情節不會出現在普通人的生活裏?
學習了一天,刷點微博看一看世界有了什麽變化。
沒變化,依舊是老樣子。疫情期,明星的八卦都閑得無聊。
易言認為自己真是老了③,明星的八卦都不想看了。
以前就是20萬字的明星緋聞,涉及上百個名字也能捋清楚。
現在不行了,看着一堆的字就覺得無趣。
鋪天蓋地的宣傳物料一丁點想看的欲望都沒有,就是停留一秒的時間都不會有。
越是宣傳什麽東西,別人越是誇獎好,易言越是不看,主打一個逆反心上頭。
易言打開直播平臺看一看一些教寫網文的直播,一場聽下來,她覺得言情也不是很好寫。
當下社會節奏快,短視頻成為日常生活的主流消遣,幾秒鐘,幾秒鐘,誰會在意一分鐘,十幾分鐘的內容。
現有的言情小說模式不是以前了,大家都不喜歡慢節奏,沒有人會耐心等待愛情的慢慢生長。
網文的節奏也越來越快,腦洞越來越大,以此來吸引讀者。
除此之外,易言的愛情觀也被淘汰了,大家都愛高富帥和白富美的一見鐘情,誰管你普通人的生活。
網絡文學本就是用來做夢的,走現實路線的作者才不現實。④
當下的網文衆多,推書號衆多,奇怪的是,讀者想找到符合自己口味的書卻不容易。
符合自己口味的書找起來真的很麻煩,推書號也是以營利為目的,推的小說一點都不好看。
有的小說剛開始很好看,越看越水,越看越不對勁,看到一半就扔了。
還不如刷短視頻,通過短視頻的運算法則推送自己喜歡的視頻,只要往下滑就行了,一定能刷到自己喜歡的。
什麽時候網文平臺也這樣?
也能根據用戶過往的閱讀習慣,精确推送高質量小說該多好呢?
學校解封後的生活平靜而幸福,有書讀,有飯吃,有地睡,有衣穿,有好友,這生活真的很不錯。
像易言這種宅女,學校解不解封幾乎對她沒有什麽大的影響。
只要快遞正常!也沒什麽大事。
網上有人說,疫情欠了大學生三年的青春。那種惋惜與惆悵,是她體會不到的情感。
無論是18歲的大專,還是21歲的本科,總計5年的大學生活,她從來沒有出去玩過。
因為窮。
那個時候的易言忙于生存,繁重的學習讓她沒有時間做兼職,只能省着花。
她覺得自己父母掙錢不容易,不可以多花錢,一定要把錢花在必需品上。
一旦出去游玩,就會有家裏的長輩提醒:你父母辛辛苦苦掙錢懂你讀大學,你就是去玩的嗎?你一點都不懂如何替父母分擔?不孝順。
從小就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易言,多花一點錢、多一點快樂都好像在犯罪,是她這個不配擁有幸福的人偷來的快樂。
易言就這樣老去,直到上了研究生,接觸到了張欣悅和夏雪茗才逐漸調整心态。
“我是一個人,我要尊重我自己的渴望。我可以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滿足自己的所求,獲得快樂不是一種罪過。每個人都有獲得快樂的權力,憑什麽因為他人的言語就舍棄了自己的精神需求。”
這是易言上研究生後,不斷閱讀書籍,不斷和其他人接觸中,總結出來安慰自己的。
不允許快樂,只允許悲痛。
那人活着還有什麽意思?
那些說教的人就像鬼故事中的惡靈一樣,以他人的悲傷換取自己快樂罷了。
別人的不幸是他們的幸福源泉。
他們生活在社會底層,不幸福,不快樂,弱小,血緣關系是他們擁有的唯一權利。
當他們受到了來自上級的壓力,只能轉嫁痛苦到比他們還要弱小的人身上。
窮親戚家的小孩是個不錯的目标,如果小孩的家長無能的話,那個小孩就是最佳的撒氣對象。
因為小孩不會反抗,也不能反抗,一旦反抗,就說自己是親戚、是長輩。
只有服從!不得反抗!
最大的悲劇,不是父母軟弱地不敢說話,而是親生父母也會順着親戚一起攻擊小孩,以此發洩自己從社會上受到的氣。
存在了上千年的家族制度本意是團結力量,謀求發展,以達成生命的延續。
在某些人眼裏成了洩憤的依據。
真是精華不取,糟粕不去。
孩子們快不快樂不重要,重要的只是服從性。
易言在沒上本科之前,一直被馴化得很好。高考後選擇學前教育,也是為了好嫁人。
她一直以為畢業後,考上了幼師編制,嫁個好男人,服侍公婆,相夫教子,這就是一個女人幸福的一生了。⑤
她從來沒覺得有什麽不對!
幸運的是,易言的學歷太低,不符合考編資格,必須要有本科學歷,于是她參加了轉本考試。
她讀了本科,讀的還是自己喜歡的漢語言文學。有一門課是中國現代文學史,而這門課的開篇就是要解放思想。
再加上,本科學校與專科學校截然不同的培養方式讓她察覺到:我是人,我是一個有尊嚴的人!我要為自己而活。
她嘗試考研,失敗了。第一次反抗的失敗,這無疑是一次打擊。
易言回去做老師,在家附近找了一份月薪1200的晚輔導班老師工作。
面對不聽話的學生,她每天咆哮得像只被割了命根子的野狗。每天下班後,都被氣到頭暈。
在切身感受到自己不适合教師行業後,她決定再次考研。
為了備考成功,她借着上班的理由,從家庭中搬出來,找一個房租便宜的地方獨居。
易母在易言剛出生沒多久投了一個保險,易言過了24歲,把所有的錢取出來,有2萬塊。
易言用這筆錢交房租,做生活費,最慘的時候,一天10元生活費,只能一天一頓。
在那個疫情肆虐的隆冬時節挨了2個月,才有了轉機。
大專——本科——研究生,易言被禁锢的思想被逐步解放。
雖然現在依然有不足,但是慢慢來啊。
每天進步一點,一周、十天、一個月、六個月、一年、三年、十年,積攢下就會有不少進步。
雖然學校解封了,易言考慮感染新冠的麻煩後果,決定還是在學校裏躲着哪裏都不去。
等疫情退去再說。
根據易言的推測,疫情緩解了,也是自己畢業的時候了。
碩士研究生畢業了,離開了學校,她的青春就結束了。
同樣的年齡,小學同學二婚生了三個孩子了,初中同學的孩子上小學了,高中同學的孩子上幼兒園了,大專同學正在坐月子,關系好的本科室友剛結婚,易言用自己的每月六百補助随了份子。⑥
沒有工作,27歲了還在向父母要錢,易言很尴尬,易父易母多少有些挂不住臉。
“周圍人家的孩子初中畢業就去工作,自己養活自己了!死妮子讀了碩士,還是伸手向家裏要錢。讀書沒用就是沒用!我說讀書沒用,她還死犟!”
易言省吃儉用,最大的花銷就是吃東西了。
20一件元的短袖穿一年,80元一件的羽絨服縫縫補補穿三年。
美食,是易言用來獎勵自己的奢侈品,也是她活下去的動力。
每當情緒低落的時候,她都會鼓勵自己,活到第二天,就去吃哪個便宜又好吃的美食。
一次又一次,一頓又一頓,就這樣支撐着她活到了現在。
學校解封意味着易言可以吃到校外的美食,雖然學校為了滿足學生引進了不少餐飲店。
說來也奇怪,明明食物在校外好吃又便宜,誰知道一搬進學校,就會變得又貴又難吃。
易言每天去山上圖書館看書,晚上回宿舍時買好吃的。
行動果然是解決焦慮的靈丹妙藥,雖然每天只學習八個小時,但是看一點文獻就會少一點恐慌,多一點底氣。
生活三點一線,簡單幸福。
文學,本來就是她喜愛的專業,讀書寫文是她的愛好,再也沒有比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更快樂的事情了。
言情小說馬馬虎虎寫出來了,依舊是反應平平。
幸運的是⑦,得到了一個忠實的讀者認可,在每一章下都有留下評論,等待更新。
看着讀者的留言,易言有些害怕,她何德何能可以得到如此堅定的支持。
從沒被人如此堅定選擇過的她,不知道該如何回應,擅長講恐怖故事的她不知道怎麽說話,害怕自己的措辭傷到一個真心。只能忽視,假裝自己沒看到。
活潑好動的張欣悅在學校解封後,每天都不在宿舍,天天都到晚上八九點才回宿舍,生怕學校突然封校。
師大只是一個雙非院校,比不上隔壁的雙一流學校,一點兒風吹草動就杯弓蛇影。
夏·麻煩事別來沾邊·雪·全心全意準備開題·茗在宿舍裏按照自己的生活節奏,早起早睡,吃飯,看論文,去健身房健身,生活有條不紊地按照她的計劃繼續。
直到有一天,夏雪茗半夜12點接到電話,“喂……嗯……哦,好,我這就過去接你。”
挂掉電話,夏雪茗窸窸窣窣穿衣,輕手輕腳關門。
易言聽到動靜,又迷迷糊糊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