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閑聊

閑聊

人生最苦痛的是夢醒了無路可以走。做夢的人是幸福的;倘沒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緊的是不要去驚醒他。①

——《娜拉走後怎樣》魯迅

魯迅著.魯迅全集第1卷墳熱風吶喊[M].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5.第165頁。

放假了,學校裏的人際關系好像也随之停止了。

平時的宿舍群叽裏呱啦,三個人造出來的動靜比三百個人都大。

一放假就都不在群裏說話了,只能通過朋友圈确認她們的動态。

就算是朋友圈,易言也是兩三天刷一次。

大家的年齡都大了,現實讓人忙得腳不沾地,很少有休息的時間,只有生活如意的人才會發朋友圈。

本來易言不想打擾張欣悅和夏雪茗的生活,可是心中的郁悶實在無法排解,于是在宿舍群裏發了一連串的59秒語音。

哎呀,真別說,把心裏難受的事情說出來,心情好受多了。

雖然室友們還沒回複,易言心裏的憋悶已經消散了一大半。

“遇見她們真好,她們就是我的大貴人啊!”

這樣的想法早在易言心裏重複了無數次。

每當她陷入精神困境,張欣悅和夏雪茗總是會救她于深淵,讓她感受到溫暖。

沒過一會兒,微信開始彈出消息。

Advertisement

夏洛特:【算了吧,小言,你別摻和了,你父母都在一起幾十年了,他們按照這種模式過了大半輩子,早就習慣這種生活了,你想幫他們改掉是不可能的】

張大聰明:【對!你就等着畢業後到外地工作,離他們遠遠的,他們的事情他們自己解決,你別插手了】

夏洛特:【我說一句難聽的話,如果你的一生拼盡全力只是為了得到父母的認可,那麽你的人生是可悲的。

說一句更難聽的,其實你自己也很清楚,你這輩子都無法得到你父母的認可。

父母都是人,人都很貪婪。你做到了一,他們就會要求二,你做到了二,他們會要求三。

孩子順從了他們一次,他們就會要求孩子順從第二次,如果第三次不順從,他們就會認為你長了反骨,蔑視了他們的權威】

張大聰明:【你既然不想回家,那就選個你喜歡的城市,在那個城市找工作、定居,以咱們的學歷可以在全國絕大部分城市輕松落戶②,現在的交通多發達,過年的時候回家就行了】

易大師:【我就是這麽想的!我想去外地工作,過年回來一次就行了,省得整天聽他們吵架!讓我在中間進退兩難!煩都煩死了!】

夏洛特:【你現在就好好過好自己的生活,你父母的婚姻悲劇不是你造成的,他們也不需要你的同情!】

看着手機屏幕上的字,易言感到自己好像喝了奶茶一樣快樂。

每次來自父母的傷痛,都會被朋友暖心的治愈。

“即便以前過得不好,現在依然能夠感受到別人對我的愛,這已經很幸運了。”

對于這一點,易言很慶幸。

不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到愛,不是所有人都會愛,能夠感受到被愛,擁有愛人的能力,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

易大師:【你們最近在幹嘛?我整天幫我媽幹活,要麽就是在家玩手機】

夏洛特:【我跟你差不多,之前跟你們說過,我從小是在江城長大,高考後跟父母搬到蘇城,蘇城根本沒朋友,放假只能待在家裏】

張大師:【我回來之後,和以前的同學老師一起吃飯,放假前就約好了的,不過我現在在海南旅游】

張欣悅發出一張照片,手裏捧着一棵椰子,背景是沙灘和遮陽傘。

易言沒有點開細看,直接回複:【哇~好羨慕】(表情包:來自底層的仰望)

夏洛特:【小言——別被她騙了!這是假的,你點開照片看!】

易言點開照片發現,椰子是真的,背景圖是電腦照片。

易大師:【……】

易大師:【@張大聰明,你信不信我把你踢出群聊】

張大聰明:【哦喔喔——我真是你們的快樂源泉~】

多虧張欣悅,易言的心情好像雨過天晴的太陽,不是那麽熱烈,也不是陰郁,剛剛好。

解決完精神困境,易言沉浸在刷短視頻的快樂裏。

也許是世界太過糟糕,每天新聞都是正能量的熱搜。

什麽14歲就博士畢業啦,什麽20歲大學生通過專利獲得經濟獨立啦,又或者說25歲女生通過自媒體副業年入千萬啦,還有就是某地彩民中彩票一等獎高達兩億之類的。

這些新聞剛開始看的時候,易言不僅不會感受到這個世界美好,反而會焦慮會自卑,覺得自己就是個NPC,別人都能掙錢讓父母享福了,自己27歲還在依靠父母給學費。

時間久了,看得多了,也就麻木了,根本不焦慮。

“二十多歲掙不到錢很正常,我就是個普通人,又不是人中龍鳳,我就是來這個世界充數的,那又怎樣呢?來都來了,總不能自己給自己一個了斷吧~才不嘞!自從出生以來我都沒過上一天好日子,我才不死呢!

再說了,我6歲就開始上小學,除了本科畢業那兩年,我一直在讀書,也沒浪費多少時間,我現在27歲,就算30歲好了,以後肯定是要延遲退休的,想得美一點,65歲就退休好了,那我也是要工作35年的,又不是熱愛工作的人,工作一沒有讓我的生活變得更加幸福,二沒有讓我掙到榮華富貴,那麽着急幹嘛?”

大拇指機械化地向上滑動,刷到一個搞笑博主的段子,易言冷笑一聲,大拇指重複向上滑動。

短視頻的搞笑段子只是隔靴搔癢,根本帶不來真正的快樂。

可能是年紀大了,打心底感到快樂成為了一個難以攻克的課題。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需要承擔責任了,生活有無盡的壓力,無窮盡的折磨在等着。

責任像是加上了重力符號,苦難則是背上了無窮大符號。

每刷幾次,頁面彈出“可能認識的人”,真的煩死了!

有沒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沉迷網絡的人根本不想和現實裏認識的人有聯系呢?

就是因為不想和現實生活中認識的人打交道,所以才躲到網絡虛拟世界裏啊!

感覺自己被周圍人監視了一樣!

還給不停地推薦,別推薦了!!!

用戶的主觀意願是躲起來,偏偏大數據分析技術讓人羅奔!

真心不想讓周圍人發現自己真實的一面,真正的煩心事都沒辦法和熟人說。

朋友圈不行,有長輩和上級領導;□□也不行,□□有同學;微博有一言不合就被網暴的風險,短視頻也不行,因為會根據算法推送到可能認識的熟人哪裏。

大數據算法真不知道是好還是壞,科技的恐怖感,易言是切身感受到了,因為支付寶推送了易言十年前就已經删除的□□好友。

之前,易言和張欣悅聊到想買辣條,打開購物軟件,首頁就是推薦各種形式的辣條,這種毛骨悚然的感覺令人感到細思極恐。

說到辣條,放假之後易言就沒吃過辣條了,易父易母不喜歡辣條,但是易言和易學姐弟倆很喜歡。

說到吃的,易言是言出必行的,立刻收拾好東西,去大超市買辣條。

大超市在易家街對面,需要過馬路。

現在的經濟發展真快,城鄉接合部道路上的車越來越多,公路兩邊裝上了紅綠燈,不像易言小時候,車少人多,可以随便過馬路。

易言站在紅綠燈旁,看着對面的指示燈,偷笑。

紅綠燈剛裝的時候,人們不習慣,故意把紅綠燈打爛,相關部門重新換上新的,再一次被打爛,就這樣反複,直到人們習慣紅綠燈。

現在的紅綠燈還是有一個是被打爛的。

路燈時間只有30秒,剛好夠年輕人過馬路的時間。

易言有些擔憂,現在自己還年輕,腿腳好,能趕上綠燈的時間過馬路,她年紀大了可怎麽辦啊?!

洗澡也是,現在洗澡堂都不讓65歲以上的老年人單獨洗澡,唯恐出事。

雖然網上說不婚不育爽了幾十年,老年吃苦是應該的,易言不想在晚年吃苦。

年輕時候吃點苦,能撐過去,晚年吃苦,一點苦就完蛋了。

很顯然,易言忽略了自己能否活到老年的問題。

大超市裏冷冷清清,挂上了過新年的宣傳單,橙黃色的燈光沒有絲毫吸引力,一點兒都不像是過年的。

沒辦法,城鄉接合部人少,只有除夕那幾天人多。

易言來到辣條貨架旁,現在的辣條看起來花樣很多,也就是形狀不一樣,味道都差不多,甜辣味都吃膩了。

易言看着辣條,想着能不能挑出不一樣的。

一位穿着紫色羽絨服的老太太走過來,頭發花白,個子不高,瘦瘦的,不像一般的農村老太太,像是個退休的老師。

“辣條都是色素香精防腐劑,不能吃的,吃了對身體不好……”

易言聽到了老太婆的話,心生不悅,也沒說話,繼續看着辣條。

世界上有饅頭,也有面包,有人愛吃面包,有人愛吃饅頭,大家吃好自己的喜歡的東西就好了,倒也不必自己愛吃饅頭,就非要強迫別人和自己一樣去吃饅頭。

老太婆繼續她的“普渡衆生”職責:“這些垃圾食品會傷害身體,不如去吃一些水果……”

易言心想:我能不知道吃水果對身體好嗎?您老也不看看現在水果多貴,價格都趕上過節前的牛肉了。誰家吃得起呢?

聽這些唠叨,易言仿佛回到了易家祖母的念叨裏,開始反胃。

得,惹不起躲得起,易言離開辣條貨架。

看着易言離開了,老太婆轉身看向自家正在挑牛奶的孫女,“你也是,你不要吃辣條。”

孫女看似很乖地點點頭,在老太太看不見的時候撇了老太一眼。

看着老太婆走遠了,易言才敢回到辣條貨架前,随便選兩樣辣條,每樣拿兩包,迅速結了賬。

害怕再一次遇到老太婆,就連結賬的時候,都四處張望,害怕在結賬處遇見那個老婆子。

老人家最麻煩了。易言是最讨厭麻煩的人,被人念叨就念叨了吧,如果還嘴,把老太婆氣着了,還得賠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易言拿着辣條從超市出來,要不是天氣太冷就邊走邊吃了。左右現在小學也放假了,不會遇到小學生。

易言沒辦法當老師的原因之一就是她太愛吃零食了,尤其是校門口的零食。

身為老師,必須要告訴學生校門口的零食不健康,不能吃!

可她根本拒絕不了校門口的垃圾美食,萬一被學生發現自己偷吃校門口零食就尴尬了,那場面易言都不敢想象!

回到家裏,易言把兩包辣條分給易學,“我買了辣條,放你門口啦。”

易學年齡大了,易言不會直接進房間,都是放在房間門口叫他自己拿。

“哦。”易學在房間裏應答,“謝謝姐。”

易言在屋裏邊刷短視頻邊吃辣條,簡單的消遣後,打開窗戶,讓冷風把房間裏的辣條味驅散。

易言拿起杯子像接點水喝,按下接水鍵才發現沒水了。

易父易母一早就出門幹活了,易學從來是只會喝不會接,只有易言去接水。

沒事,習慣了。

易家外面就是社區飲水機,易言走了幾步,就能接水了。

她忘記了,最近天氣零下九度,飲水機的管子被凍上了。

投幣到淨水器裏,按下灌水按鈕,沒出水,擡頭一看,“待水”紅燈亮着。

得,1塊錢白花,需要換個機子。

易言穿着棉拖鞋,跑到居民委員會門前的飲水機接水。

這附近的機子又破又爛,就這裏的最完整、最幹淨,而且不上凍。

易言接完水回來發現,留的門早就被風吹的關上了,沒帶鑰匙,只能叫易學開門。

一切收拾差不多了,易言去了菜煎餅店面。她到店裏時,易學正在削土豆皮。

“你放假回家了,怎麽都不知道跟你弟學學,幫你媽幹點活?”

一個臉上有雀斑的中年婦女看見易言就張嘴責怪。

“她放假後就幫我幹活了,她也有不少作業要寫,就沒叫她,俺兒回來了就讓小羔子多幹點。”

易言還沒說話,易母就替她說明了情況。

面對這樣不清楚情況就張嘴指責的事情,易言經歷了無數次。

小的時候還會辯駁幾句,長輩都以“你撒謊”或者“你小孩怎麽能用這種态度和長輩說話”或是“我不聽”的三種結局收場。

易言明白,她的話語不重要,事情真相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長輩說什麽就是什麽,長輩的權威勝過一切真理。

易言是晚輩,她只能當啞巴。

中年婦女轉換了話題:“恁兒幹活挺利索的。”

“昂,我兒子幹活麻利,幹活可好了。”易母為易學感到十足的驕傲。

易學沒說話,手裏削土豆皮的速度越來越快,更加急迫地展示出表演者的“優秀”。

這個場景好像在不久之前見過。

易母問中年婦女:“你快生了吧?”

“昂,快了,下個月,”這個年紀不小的中年婦女是個大腹便便的孕婦。

“我快煩死了!也不知道當初咋想的!周圍的人都說只有一個閨女不行,必須得有個兒子傍身。

家裏邊沒有男孩,街坊四鄰都說閑話,瞧不起我,說我生不出男孩。

現在能多生孩子,家裏人讓我再生一個,看能不能湊出一個‘好’字。

我也是,別人一勸,我腦子一熱就懷了,現在一丁點都不想把他生下來,看着肚子就煩。”

女人說話一頓:“還是你命好,一兒一女多幸福啊。”

“嗨,別這麽說,”易母道:“孩子都是老天的恩賜,是你家的孩子就是你的,你就得負責任。”

在一旁聽的易言不禁想起同學的表姐,她本來不想生二胎,意外懷孕了,家裏的長輩嫌棄頭生的大女兒,就要求生二胎。

幸虧同學的表姐是編制內的教師,換做是私企,早就被開除了。

同學表姐在孕檢時托關系查到了孩子性別,孕檢醫生打包票是個男孩,結果生下來是個女孩。

當初産檢時,關鍵部位被臍帶遮擋,所以看錯了。

易言不禁暗暗佩服這個孩子:真不錯,自娘胎裏就有強烈的求生欲望!

原本,孩子的名字叫“喬治”。

孩子的名字是大女兒起的,大女兒認為自己是“佩奇”,所以“弟弟”應該叫“喬治”。

那個孩子最終的登記名字叫“佩奇”。

“負責任?要多負責任?怎樣算負責任?”中年婦女覺得這個話題沒意思,聊起了最近的消息,“你知道嗎?工人村的老陶家前兩天家裏着火了?”

“知道啊,咱這地方多小了,家裏放個屁,一個下午的時間,整個城鄉接合部的人都知道了。”易母抓起為了過年提前準備的瓜子,分給中年婦女和一旁的老大娘。

老大娘接過瓜子開始嗑,中年婦女拿着瓜子也不着急嗑,“老陶家的孫子在屋子裏放鞭炮,把屋子點着了,家裏好多東西都燒壞了,那小孫子給揍得半死。”

“房子都快燒沒了,可把老陶心疼死了,”易母邊磕邊說:“現在房子多貴啊,人可以一年生一個孩子,房子一輩子可能都買不來一套。”

老太太嘆了口氣:“人都沒了,要房子做什麽呢?房子不就是用來住的嗎?房子建好了,買好了,空空的放在那,有什麽意義?人沒了就全沒啦。”

易母:“現在小年輕都買不起房,也不想結婚,更不想生孩子,俺家的這個快30了,連個戀愛都不談。”

“啊?你家閨女快30還不談戀愛?”中年婦女很驚訝。

易母平常心道:“昂,我問她怎麽不找的,她說沒錢,談戀愛要花錢。”

易言的生活費只夠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就那一點錢全炫自己嘴裏了,哪能花在別人身上啊?!

為了讓父母接受自己的“不婚觀念”,易言留了個心眼子,每當易父易母吵架的時候,她會在一旁“陰陽怪氣”:

“你看啊,還是單身好,要是找了一個不對付的對象,一輩子都過得不順心,老是得生氣,對身體多不好啊~~~”

易母給老太太倒了一杯水,“您老那有沒有合适的人選啊?跟俺介紹介紹。”

老太太搖搖頭,“沒有,好男孩早結婚了,學校剛畢業就差不多結婚了。”③

中年婦女說:“現在都是在學校裏就談好了,畢業了一兩年,就差不多結婚了。”

她們的話語如同嚼碎的瓜子殼,鋪滿了本就不幹淨的地面。④

過年呢,最熱鬧的一天是除夕,相當熱鬧的是除夕前幾天,大年三十就到了頂峰,初一就沒那麽開心了,初二平常心,初三就是過完年了。

除夕日,一大清早就有鞭炮聲嘩啦啦響個不停,沒完沒了。

平常睡到十點才起床的易言,六點多就醒了。

忙過來忙過去,易學幫父親貼對聯,易言給易母打下手做飯。

自從易家祖父去世,易家很久都沒有吃過團圓的年夜飯了,易父和易學去了易家祖母那裏吃飯,易母和易言一起在家裏吃飯。

吃不到一起去的人還是各自安好,省得在大過年的吵架,彼此都覺得晦氣。

吃完飯,天也黑了,來到了一天裏最重要的階段:給導師發祝福語。

易言沒有發祝福的習慣,但是研究生在過年過節都是要給導師發祝福的。

和同門約好發祝福的時間,一起發祝福,焦急地等到導師的回複後,沒有心理負擔地跟好朋友們發祝福。

嗯,要不要給溫聽發一條祝福呢?自從跨年後,就沒怎麽聯系了。

易言還在猶豫,就收到了溫聽的祝福:

“祝你越來越好~”

來自計算機專業學生的簡短祝福,易言勾起嘴角,露出自己都沒有察覺到的笑意。

回複他:“祝你越來越開心~”

文學專業的易言也沒拽什麽難懂的專業詞,怕溫聽不明白。

嘴上說不要糖果的孩子在吃到糖果的時候,還是會很開心。

掐着點,在跨年的十二點,易言發表朋友圈:“新年快樂!Happy Chinese New Year!”

下一秒,溫聽第一個點贊。

看着溫聽的微信頭像,易言眼睛亮亮的。

在這個團圓的日子裏,易言想問問溫聽吃得好不好,一想到他的家庭,又怕說出的話會傷害到他。

算了,不說了。

初二開始走親戚,開啓了易言僵硬地應酬表演。

表嫂問一句,易言答一句,最後環節上演了:

“給你你拿着!”

“我不要!”

“你拿着”

“我不要”

給紅包,兩個人推來讓去像是在進行劃船表演。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