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我殺皇後與國舅18
第53章 我殺皇後與國舅18
皇後躊躇滿志要一展身手,朱晴也迅速融入坤寧宮工作氛圍,幫着查找文檔,參照着前面幾次選妃來辦。
她們忙得熱火朝天,卻突然傳來前朝的消息。翰林院有位謝遷謝學士上書,力谏皇帝暫且守孝滿一年,再行選妃之事。這是對先帝的孝道,也是向天下臣民展示陛下不重女色享受、專心朝政的好形象。
皇帝是個善于納谏的,愉快接受了前朝的谏言,宣布今年不選妃。
“這外頭朝臣手也伸得太長了,我都準備好了,卻突然說不選了!”張皇後看着滿桌的資料,心裏氣不打一處來,都沒顯出自己的本事,事情就突然結束了。
朱晴去清寧宮送東西,也聽太皇太後罵:“多嘴多舌的老學究,皇帝受了那麽多苦,剛登基,享受享受怎麽啦?我看他們就是看不得皇帝清閑,只把皇帝當拉磨的驢使喚呢!”
行吧,朱晴只覺得常看常新,皇後選妃一點兒都不嫉妒,選不成了反而要皇帝來勸慰,安慰她等以後再說。
等皇帝去早朝之後,張皇後才慵懶得靠在軟榻上,笑眯眯吃着早春的櫻桃,臉色和櫻桃一樣紅潤,
“娘娘氣色真好。”朱晴由衷贊了一句。
張皇後卻覺得自己會教壞沒成人的小丫頭,笑道;“我也是怕選妃沒辦好,叫人小瞧了去。在家中母親反複教導,不可嫉妒,犯七出之條。可是……”
“可是宮裏與傳言中很不一樣吧?”
“正是!”張皇後狠狠贊同,“我沒入宮前可是聽說了很多傳聞,一直戰戰兢兢,生怕哪裏做的不好,惹皇帝厭棄,如先前諸多廢……嗯嗯,她們一樣。這怎麽能差這麽多啊?完全想不明白!”
“臣也是宮外采選進宮的,鬥膽與娘娘講個故事。”朱晴聲音柔和得講起寓言故事:“有匹小馬獨自過河,前面那條小河波光粼粼,看不出深淺,不敢莽撞,随即找朋友詢問。在河邊吃草的老牛笑說,這條小河很淺很淺,水才到他小腿,輕輕松松就過去了。小馬正要過河,樹上的松鼠連忙阻止,說這條河很深深深,危險得很,上個月,自己有個兄弟就是掉到這套河裏淹死的,讓小馬繞路,一定不能過河。老牛和松鼠各執一詞,娘娘說,他們誰說的有道理。”
張皇後沒聽過這種老牛、松鼠會說話的故事,笑得合不攏嘴,“想必誰說的都不對。”
“是啊,兩種說法截然相反,小馬不知聽誰的好,決定自己試一試。小馬慢慢過河,走到對岸才發現,這小河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朱晴把在小學課本上學到的故事原原本本講給張皇後聽。
“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張皇後重複兩遍,露出大大的笑容,“這就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不怪老娘娘說你學問好,這樣的大道理,讓你講出來,平添三分趣味。待有了皇兒,你也要幫我教他才是。”
Advertisement
朱晴起身行禮,也覺榮幸,“蒙娘娘不棄,待日後元子降生,臣請旨一試。”
朱晴終于找到了在坤寧宮的地位,不活潑、不讨喜,開始專研學問,說話做事,活像前朝臣子。有了“我倆一樣”的話頭,朱晴在皇後跟前日益受寵,有些時候甚至有些長姐幼妹的味道在裏面,朱晴在坤寧宮越發如魚得水。
皇後盼着早日誕下麟兒,皇帝也盼着呢,清寧宮也常送補品來,前朝後宮,誰又不盼着元子早早誕生呢!
可是,張皇後的肚子就是一直沒有動靜。張皇後、皇帝都是青春年少,身體正好,這是為什麽呀?
一年、兩年、三年,過了三年,不說太皇太後,就是前朝都坐不住了,上折子請皇帝選妃。可皇帝自從弘治元年被謝遷謝學士勸住之後,就仿佛清心寡欲起來,不願再選秀勞民傷財,一心和皇後過日子。
皇後又感動又愧疚,起居坐卧都依照禦醫的遺囑和年長女官嬷嬷的指點,只盼着早日給皇帝誕下一兒半女。
帝後和諧,是前朝後宮的福氣,若是元子能早一點來就好了!
今天 ,皇後懷孕了嗎?
坤寧宮的人,每天起床,都要先問一句。
沒有啊,那趕緊動起來,該拜佛的拜佛,該求道的求道,一定要保佑皇後娘娘早日懷上龍胎。
皇帝愛重皇後,除了上朝、聽講筵,幾句幾乎都在坤寧宮。
這天晚上,朱晴剛睡下,突然聽到前面喧嘩起來。立刻起身披衣,前去察看。
只見寝殿外,跪着一個頭發散亂、衣裳單薄的宮女,雖低着頭,在朦胧燭光的倒影下,也能看出是個身姿玲珑的美人。
朱晴倒吸一口涼氣,立刻猜測是有宮人爬龍床,趕緊監視自身,看衣裳、頭發都中規中矩,沒有一點兒妖豔才敢到門口等待召喚。
劉婆婆也不說話,只做了個禁聲的手勢,讓朱晴站到一邊去。
殿內,張皇後坐在床邊哭泣,“皇帝,都是我的錯,沒能誕下皇子,都三年了,我還有什麽臉面見皇帝。”
皇帝溫和極了,輕柔勸慰道:“皇後不要憂心,禦醫都說你身子康健,咱們夫妻還年輕,不要讓外人來摻和,清清靜靜過日子不好嗎?”
“皇帝……”張皇後感動得撲到丈夫懷裏,嗚嗚哭泣起來。
“你是知道前朝事的,朕幼時受了不少苦楚,實願讓咱們的孩兒,再受寵妃的苦。宮妃,不該從宮人中選。像今天這樣膽大妄為的人,也不能留。”皇帝一片苦心與愛心,都沖着愛妻張皇後。
張皇後吶吶無言,不敢說那宮女是受她指派去的。
皇帝只當張皇後心軟,顧忌着女德女戒,幹脆自己吩咐,“來人啊,把這不敬之人拉下去,送慎行司。當值諸人,亦當重罰,以儆效尤。”
送回慎行司的宮女,哪裏還有活路呢?那嬌媚女子還想哭喊求情,卻被人塞帕子堵嘴,拉了下去,只等天亮之後,再送回慎行司。
朱晴等人在殿外提心吊膽等了一夜,生怕皇帝再發脾氣。好在一夜過去,送皇帝去早朝之後,都沒旨意再傳來。
朱晴拖着疲憊的身軀,回自己的房間休息,剛拉開門,一個披頭散發的人影就沖了過來。朱晴反應極快,擡腳便踹,那人立刻委頓在地。
哦,不是鬼啊!
朱晴順手抄了燭臺做武器,那個人掀開擋在臉上的頭發,哭道;“晴兒,是我,我是倩兒啊!”
倩兒?剛入宮時,和她同住一屋的倩兒?那個對她熱情周到,教她很多東西的倩兒?
朱晴大驚,把燭臺橫在胸前,小心扶她起來,“怎麽是你?你怎麽回事兒?”
倩兒噗通一聲又跪下去,“求求你,幫幫我,你已經是女官了,你幫我向娘娘求情。不是我去攀附的,是娘娘吩咐我去的,是娘娘吩咐的啊!你幫我說句話,你在娘娘面前有臉面,幫我這一回,我來世結草銜環,一定報答!”
“你別這麽大動靜!到底怎麽回事兒?你怎麽又到了坤寧宮,我都不知道。”
“我和絮兒、柳兒都在坤寧宮,當初我們沒進老娘娘宮裏,就被分去了各處,後來皇後娘娘無子,趙婆婆來挑人,一共選了六個,我們當初一屋的三個都選上了。我也想來找你,可趙婆婆管得到嚴,不讓我們出入,只每天保養身體,練習如何讨皇帝歡心。哪知昨晚我奉命去服侍皇帝洗漱,卻被皇帝揮退,還要被治罪。晴兒,你幫幫我,我也是聽命行事啊!”
倩兒哭得涕淚橫流,什麽野心、夢想都沒有了,她只想活着,現在她只想活着。
劉婆婆居然找了六個宮女來固寵,自己居然不知道。朱晴悚然而驚,皇後向來不瞞她宮中事,為什麽這次她卻一點兒消息都沒得到。難道在皇後眼裏,漸漸長大的她,也成為了敵人之一了嗎?
朱晴還在思考對策,門外就有內侍帶着人來敲門,“朱女史,聽到你這邊有動靜,沒事吧?”
倩兒吓得立刻往椅子下縮,她已經被吓壞了,根本沒有理智,椅子下面哪裏能藏住人?
朱晴上前扶起她,倩兒六神無主跟着她走,走到床前,朱晴突然雙手發力,反剪住倩兒雙手,高呼:“來人啊,快進來,快進來!”
早就等在門外的內侍立刻踹門,一擁而上,壓住奮力掙紮的倩兒。
朱晴被扶到旁邊,捂着胸口順氣,一副後怕不已的模樣
“女史受驚了,沒傷着您吧?這賤奴,居然趁着換班的空隙跑出來了,都是奴婢們辦事不力。”小內侍頭領過來給她賠罪,都知道皇後娘娘看重朱女史。
“你們是辦事不力嗎?你們是玩忽職守!要是再晚來一步,這燭臺就□□脖子上了!”朱晴指着地上的燭臺,氣呼呼責罵。
內侍小頭領知道是他們不對,低着頭任罵,有軟語寬慰,連連賠罪。
朱晴越罵,他們态度越好,朱晴也不好多計較,嘆道:“罷了,押下去吧。以後做事小心點,你瞧瞧,她拿了燭臺威脅我,若不是我虛與委蛇,趁機制服她,哪還能全須全尾的和你們說話。”
那內侍小頭領又連連告罪,生怕她把他們的過失報告上去,說了無數好話,又暗示以後會給補償,才帶着人出去了。
這些人來了又去,突兀的熱鬧,又突兀的安靜,只留翻到的燭臺,在地上打轉。
朱晴看着那燭臺,突然反手重重給了自己一耳光。